下面是朋友们常问的一些问题,当然,大家有什么要共同探讨的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挑选一些专业的问题共大家一起探讨。问:刚讲的“正”,那么要看是不是符合心正。那这个是不是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这个我觉得明显就是唯心主义,所以能不能解释一下。答:好的。这个关于唯物、唯心这个问题以
下面是朋友们常问的一些问题,当然,大家有什么要共同探讨的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挑选一些专业的问题共大家一起探讨。
问:
刚讲的“正”,那么要看是不是符合心正。那这个是不是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这个我觉得明显就是唯心主义,所以能不能解释一下。
答:好的。这个关于唯物、唯心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说,但针对这一个问题,请注意王阳明关于物的不同解释是很重要的。他说物者事也,那我刚刚还提到过物和事之间究竟区别在哪里,物可以是作为单个物的单个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讲的一个东西,我们就说他是以物。王阳明把它解释成事也,那什么叫做事呢?意之所在,我做一件事你不能说我心不在焉。《大学》里头有句话,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那是心不在焉的结果。事必须是心在焉,然後才能够成为我的事。我去做一件事,你不能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掰着自己的手指头心不在焉也掰不清楚。所以当王阳明不说事的时候,一定是我介入到了这个事当中,这个事情才成为了跟我有关的事,否则那就是跟我没有关。那么跟我有关的事,我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对?怎么把这个事情做正?取决于哪里?王阳明的理解很简单,那就取决于我的态度,取决于我怎么去做这件事。如果我的态度是出于公心的,是以公天下之心来做这件事情,那就能够保证我做这件事情的态度是公正的,这样的我做出来这件事情那就是大公无私,那就是合乎本性,同时也就合乎天理。所谓的主观法则和客观法则在这里获得了统一性,在个体的实践过程当中获得了统一。所以讲事王阳明为什么要把物解释成事,这是一个很值得琢磨的事情。他的更多的意思我们后面讲致良知的时候再讲。所以他不是说,我们可以说一个数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说介入的一个事,是独立于我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如果这样子的话会出问题。所以在这里不涉及唯物还是唯心的问题。
比如说同学你要写字,写字就是一物,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你在这个物当中还是在这个物质之外,你把这个字写成东倒西歪,还是把这个字写得端端正正的,取决于这个纸,取决这个笔,还是取决于你自己?你就这么一想你大致也就可以了解王阳明说”格物致知”什么意思。所以王阳明经常讲,意之所在便是物,意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很简单。意在哪里那就是哪里。是谁的事情,我的事情,绝不在我的心外,因为我是介入这个事物本身。所以王阳明把这个物解释成事是他的很聪明的地方。就是这个字的差别,他实际上已经本质上转换了朱熹讲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境域。把它还原成一个我的实践过程,他是在我作为主体自我的实践过程的意义上面来讲”格物致知”。
问:
无论是从朱熹把它当做在那边的物,还是王阳明后来解释成的事,它这个物都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就会出现今日所格之物到了明天就不在是你原来所格之物了。所以你所知道的知不一定适合之后状态之中了,这样的话你后面所说的内推可以推出你现在的状态,还是需要用一个比较机械的去不断反复的格物?
答:很有深度的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讲不讲的好。
我们整个中国文化的美妙之处就在于非常善于在变化之中去把握变化,然后在变化之中去把握永恒。我们大家都记得,孔子孟子那里是讲什么?是讲《中庸》的。孟子讲过一个意思,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执中那就意味着事物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在当前情景之下去还原当前事物的当前状态之中来行,这个原理是不变的。尽管情景可以转换,但是在转换的情景当中要是还原出中道,这一个原理是不变的。所以中国人非常善于讲这个。我们又讲“义”,什么叫义?义者宜也,合乎事务之当下情景,能够在当前这个情景当中还原出事物的当下状态,并且去采取一种恰当合乎事物的当前状态行动的,这种行动我们就把它叫做是正义的行动。同样的,讲格物也是一样。就像你问的一样,这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种过于机械的理解。王阳明那里讲格物,那完全就是讲一个我如何行动的问题,而如何行动毫无疑问恰好是在一个特定的当下情景当中才能够实现的。即便在朱熹那里,也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朱熹讲的格物是要还原出事物之理,但是请注意,事物之理之所以可以把它叫做理不是现象,而是穿越的现象的本质的程度,那才能叫做一个事物之理。所以我们用一句比较老的话来讲,一的原理可以采取更多的表现形式,众多的表现的形式可以显现出共象的不变之理。实际上这个东西也正是朱熹他们讲经过具体的格物之所以可能上达于一本之理的理论前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