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朋友推荐了一部国漫《刺客伍六七》,很快就看得入迷,并且刷完了全部的三季。有趣的人物设定、扑朔迷离又前后呼应的情节、动听的配...
前阵子朋友推荐了一部国漫《刺客伍六七》,很快就看得入迷,并且刷完了全部的三季。有趣的人物设定、扑朔迷离又前后呼应的情节、动听的配音和配乐、还有感人的戏剧冲突,都很让人享受。但不幸的是,第三季并没有完结,而是处于停更的状态,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动画大致的情节是讲一名失忆青年,在他的经理人兼救命恩人(一只蓝羽鸡)的“怂恿”下,以一把剪刀作为武器,开始做刺客赚钱的故事。一路上遇到各种对手,其中一些成为了伙伴,而随着剧情不断推进,每个人的身世和故事一点点揭开,一个宏大的世界被构建得越来越清晰。
这部动画的导演、编剧和主角配音是同一个人,我不禁在想,创作这样一个前后不断呼应、层层递进,又常常带给人惊喜和温馨的故事,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个编剧和导演,这样一边构思一边创作,然后不断对过去的情节做出解释,并让整个故事越来越完整和宏大,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千面英雄
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在他的《千面英雄》里,通过研究世界各地的神话和宗教故事,总结出了每个英雄人物在故事里都会经历的旅程:一个平凡的人,在某个时刻接受召唤,开始踏上冒险的旅程,然后遇到导师和同伴,开始不断启蒙和觉醒,然后在陷入困境之后成功突围,最终带着领悟回归。
他在书里写道:“英雄就是能够战胜个人和当地的历史局限性的人,他们能够了解、接受并迎接命运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旅程中接受考验的潜在英雄,只有接受生活的召唤,踏上考验的旅程,生命才能达到丰富多彩的境界。”
当我们回想过去,就不难发现,我们总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类似的英雄轨迹:进入新的环境,遇见全新的一群人,然后在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里,面对各种各样人和事的挑战,在收获欣喜的同时,也常常伴随局促、不安和挣扎。而在我们走过这一段之后,便开始觉悟,发现一切的重压也不过如此,生活的真相原来有更深的含义。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英雄之旅的故事。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故事呢?
体验自我和记忆自我
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曾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里提出了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与记忆自我(remembering self)的概念。体验自我注重当下的感受,而记忆自我体现在对某个人某件事的整体印象。
记忆自我受事件的重要时刻和结尾的影响最深。比如说,当我们欣赏完一场音乐会,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会是音乐会最高潮的部分。另外,即便整场音乐会都给你带来极大的享受,如果在最后几分钟,现场的音响设备开始出现故障,发出持续的刺耳的声音,之后你对这场音乐会的印象也不会太好。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两个自我?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大脑的空间有限,没法存储所经历的每个时刻的细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记忆,往往是构建在故事之上的。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潜意识的,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信息的前因后果,将它们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当我们遇到没法用合理的故事线串联起来的事实和细节,我们要么会疑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么会直接忽略,或者干脆在内心直接否定其真实性。
归根到底,我们需要有合理的故事,来解释自己,解释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才能内心安定。而我们选择相信什么样的故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而一起建造出什么样的世界。
故事构建了城市和文明
在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里,描绘了这样一座城市:最开始那里什么都没有,一片荒芜,后来人们陆续都聚到了这里,因为他们都梦见这个地方会有一位绝世美貌的女子出现。结果大家面面相觑,那个绝世美貌的女子并不存在。但千里迢迢来到这儿,便只好先安顿下来,于是,这里成了一座城市。因为那个梦境而过来的人们,也就从此定居了下来。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即便是源于梦境、虚无缥缈的故事。
人类也是因为各种各样共同相信的故事,而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的。神灵、命运、国家、公司、金钱、股票、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还有比特币,这些都是虚构的概念,也都是一个个的故事。
正如以色列历史学家在《未来简史》中所提到的:“人类认为自己创造了历史,但历史其实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展开的。单一人类个体的基本能力,从石器时代以来并没有多大改变,真要说有什么改变,也可能只是在衰退。但是各种虚构故事的力量在增强,它们推动了历史,让我们从石器时代走到了硅时代。”
他也提到:“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故事越发强大,以至开始主宰客观现实。正因为相信伟大的鳄鱼神索贝克、天命或《圣经》,让人能够辟出法尤姆湖、修起长城、建起沙特尔大教堂。但遗憾的是,盲目相信这些故事,也就意味着人类往往为某些虚构实体(例如神和国家)的荣誉而努力,而不是让真正拥有感受的生命过得更好。”
可以说,现在中美两国的冲突,实际上也是两种故事的冲突。在这两种故事里,人们对于民主、人权、自由,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所以在一本阐述当代法国所面临的各方面挑战的书《法国:一个被影响的国家》,里面就明确地引用了一句话:“在信息时代,成功不仅仅是谁的军队能赢,而是要看谁的故事能赢。”
结语
我们相信的故事,让我们安心又充满力量。甚至可以说,我们都是靠故事活着,如果没有可以相信的故事,我们将遁入无尽的虚无。
我曾经就有过这样一段短暂的时光,在试图对一切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和故事进行审视之后,发现生活、民主、自由、平等、爱情、正义,等等一切,都只是虚幻,更别说财富、地位、幸福,还有意义。他们都只是一个个故事,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也更别说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我们主动或者被动(人生早期绝大部分是后者)相信的故事,构建的是我们的记忆自我,而这样的记忆自我,其实并不能代表自己和世界的真相。因为记忆自我和体验自我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是完全不相关的。
当我从虚无的状态走出来的时候,便开始明白,我们可以不必在意我选择相信的故事是真是假,只需要去真真实实地,去感受所体验到的生活。而我们对于生活的掌控,就像对一部作品的自编自导自演,按照已经发生的情节,把故事一点点往前推进,我们的世界终将越来越广阔。
所以,即便爱情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正如五条人在《阿珍爱上了阿强》里唱到的:虽然说,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爱情,确实让生活,更加美丽。
参考书目
《千面英雄》
《思考,快与慢》
《看不见的城市》
《法国:一个被影响的国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