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榆树的读后感(《榆树》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2-09 03:21: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7

《榆树》读后感,20世纪50年代,拥有那个农场的家庭养了一头公牛,用链条拴在榆树上。公牛常常拖着沉重的铁链,绕着榆树一圈圈踱步,天长日久,在榆...

写榆树的读后感(《榆树》读后感)

《榆树》读后感

  20世纪50年代,拥有那个农场的家庭养了一头公牛,用链条拴在榆树上。公牛常常拖着沉重的铁链,绕着榆树一圈圈踱步,天长日久,在榆树皮上离地约一米的地方蹭出了一道凹痕。年复一年,凹痕越磨越深,但不知为何,榆树并未因此死亡。
  过了些年,农场主卖掉了农场,也带走了公牛。他们砍断了链条,留下铁圈环在树干上。还有一节链环从圈上悬下来。又过了许多年,树皮慢慢覆盖了生锈的链条。后来有一年,一场严重的农灾——荷兰榆树病袭击了密歇根州。死亡一路横扫,殃及大片地区。通向农场的道路两旁的榆树全都染病而死。人人都以为接下来要轮到那棵古老的榆树了。肆虐的真菌加上勒住树腰的那条锁链,这棵树一定在劫难逃。农场主也曾想过保全的对策:趁老树未死之前将它拔出,劈成木柴。但他们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棵老树仿佛已经成了农场主一家的朋友。于是他们决定顺其自然。令人惊讶的是,这棵树没有死,反而长得一年比一年茂盛。没人能想明白为何本县唯有这棵榆树依然挺立!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们慕名前来观察这棵奇树。他们仔细察看了铁链在树身上留下的疮疤,铁链几乎已经被树皮完全覆盖了,锈蚀得很厉害。专家们于是下结论说,正是那条铁链救了这棵榆树的命。他们推断,这棵树一定是从锈蚀的铁链吸收了大量的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

柳笛和榆树的读后感是什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北方农村做柳笛、吹柳笛和尝榆钱的欢乐情景,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无比幸福和快乐.

榛树和榆树读后感悟

榛树和榆树读后感悟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报阅读文章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本文标题: 写榆树的读后感(《榆树》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83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呼兰河转第二章读后感100字(呼兰河传第二章读后感)没有尾巴的狼读后感(《没有尾巴的狼》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