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希...
成语故事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成语故事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内容不仅十分有趣,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就拿“老马识途”来说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瑟瑟发抖,像点火取暖,可是带去的火种,早已被风吹灭了。好不容易把队伍聚拢在一起,挨到天亮,查看人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个个士气沮丧,情绪低落。管仲觉得在这样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传令,赶紧寻找出路,可是走来走去,总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张恐惧到了极点”这短短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军的处地,几乎陷入了绝境中。
还有,在“自食其果”中:“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柺杖,一气之下,就在和尚头上重重地敲打了几下,说道:‘照你这么说,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倒是不爱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请你原谅吧!’”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充分体现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来便是故事下方的出处和释义了。有些类似于词典中的出处,是古文,如果你对古文兴趣的话,可以多留意一下这部分。释义则是整个故事的精华,也就是成语的意思。这一处的内容十分容易让人读懂,并且捉住了整个成语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让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总而言之,《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学习和记成语的好帮手,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它是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位亲密战友,若是没了它,学习成语便成了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在这里,请大家允许我说一句话:成语故事的确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是小学生的话,那么绝对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欢,你看了以后便知道了。
每篇都带有插图,十分吸引人,所以我十分喜欢看这本书,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之后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先大家一齐吹改成了一个一个的吹,最后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透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好好练习新学的歌,我回去没有好好准备,心里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齐唱的,老师不会发现的,但是第二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请了几个同学起来单独唱,我被叫到了,结果我结结巴巴地没有唱出来,同学们听了都笑了,我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滥竽充数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种了一些秧苗,种下秧苗后,就期望秧苗立刻长大成熟。于是他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后原先绿油油的秧苗,最后都枯黄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心急,凭自我的意愿去做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多学点东西,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学,给我们跑东跑西报这个班那个班地学东西,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好。我多么期望爸爸妈妈能为我们思考思考。
我喜欢读《成语故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增长了知识。
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而我家则有点与众不同,是个典型的“开心一族”,爸爸是面镜子,妈妈是个报警器,我呀,不像妈妈,也不像爸爸,像我自己(废话。大前锋:邓肯。服务员收走了垃圾,却把冰给我们留下了!当我正在球场上尽情奔跑时,它便随着那飞快地滚动着的足球一闪而过。
拔苗助长讲的是宋国有个农夫性子很急,他插下秧苗后便天天去看秧苗长了没有,可秧苗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长。有一天,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秧苗一棵棵往上拔,回到家中,他还告诉儿子秧苗都长高了。儿子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事,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看蛮田的秧苗全都耷拉着脑袋枯死了。
“拔苗助长”这一成语,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也叫做“揠苗助长”。我觉得这个农夫真想秧苗长大,应该除草、施肥、除虫,这样才能让秧苗长大。
杯弓蛇影讲的是西晋时,有个叫乐广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到自己家喝酒,喝着喝着,朋友忽然说自己有点不舒服,就先回家了。乐广想:难道是我招待不周,朋友生气了?应该不会吧!乐广决定去看一看。到了朋友家里他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乐广觉得纳闷,回家仔细观察,忽然看见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弓,样子就想弯曲的蛇一样。乐广明白过来,他再次把朋友请到家中喝酒,还是坐在那人位置上。他又看见了蛇。乐广笑着说:”杯中的蛇就是墙上的弓。”朋友这才明白。
“杯弓蛇影”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疑神疑鬼,自惊自扰。
我们多读《成语故事》里的故事,就会明白许多道理。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好书能够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暑假期间,我在农家书屋读了《成语故事》(中国少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
我觉得要把一本书读透,那肯定要熟读,要反复地读,要读出其中的味道。我读《成语故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样读的,我首先是把这本书全部看下来,大概有了印象后,就开始读第二遍,读第二遍的时候要了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又什么言外之意,之后就读第三、第四遍,反复地读。如果你读出来其中的味道,那就证明你把书读透了。
我读了《成语故事》后,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式。了解到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杯弓蛇影》这个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在他朋友家喝酒的时候,误以为自我喝了一杯装有小蛇的酒,于是他卧牀半个月,一病不起。之后当他的朋友来探望他的时候,他指着他朋友大骂说:你为什么要给我一杯里面装有一条小蛇的酒给我喝,害我半个多月卧病在牀。他的朋友想了想说:你误会了,因为那时候墙上挂着一只弓。加上当时的灯光暗,弓的影子刚好影入你的酒杯里,所以你当时看到的蛇?。他听完他朋友说后,立即精神起来,病症完全消失了。
我看完《杯弓蛇影》这个故事后,才明白完全是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心理在作怪。此外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捧腹大笑’这些比较经典的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成语故事》这本书后,我获益良多,丰富了自我的词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事生动趣味,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我觉得《成语故事》这本书是让我受益一生的书。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小时候由贪玩到爱学习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接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
由于在好的环境下受到好的影响,孟子开始注重学习,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
“孟母三迁”典故出处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
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
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三岁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趴在桌子上,我一边看着《白雪公主》的精美画面,一边听着妈妈用那美妙的嗓音讲那动人的故事。八岁的时候,不用再配有图画我也能够津津有味地欣赏《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在我看过的那些很好看的书中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岁那年爸爸给我买的《经典成语故事》。
这本书不厚,大约只有一个半厘米厚,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书里收集了二百二十八个成语和形成这些成语的故事。由此,我知道了许多历史上发生的发人深省的往事,以及由这些往事引出的对后人的启迪和教训。
就学习应具有的精神来说,书里就收集了“不遗余力”、“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精美的故事,提倡“手不释卷”,告诫我们千万不要“不求甚解”、“叶公好龙”。只有下到“水滴石穿”的真功夫才能最终成就“才高八斗”的真学问。书里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虚度光阴“不学无术”或者“拾人牙慧”“徒有虚名”。
书里有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许多小朋友都知道,都会讲。但我还是很爱看,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骄傲自满、妄自尊大、趾高气扬有多么大的危害。赵国名将赵奢的这个儿子赵括,就是因为这个毛病,在长平一战中,不但送掉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葬送了赵国的四十万精锐大军,这些千千万万赵国百姓的子弟最终遭到了被坑杀的噩运。赵括真是一个千古罪人。当我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争,猩风血雨真是令人不寒而粟啊!
还有一个成语《水滴石穿》,讲的是凡事要有耐心、有恒心、要有韧性。那个县官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得太有道理了。过去,我就有这个毛病。但看了书后,我就下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并以此不断警惕自己。
二百二十八个成语故事就是二百二十八个告诫,就是二百二十八个教训,就是二百十八个榜样。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中华成语故事》,看完后我受益良多,有几处甚至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这本书可谓是我在寒假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让我领悟到了许多哲理,更让我明白为人处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就叫上全家人移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神,神派人把山移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成功!像我们的沙漠绿化工程,工人们在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如今的大沙漠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绿化带在向外扩散,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很快也把沙漠变成绿洲。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沙尘暴风沙肆意给人们带来不便,恶劣的环境就像文中的“大山”那样,绿化工人就像“愚公”和他的家人一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大沙漠很快也能被移平。
书中不但教我持之以恒,还教会了我“铁杵也能磨成针”的耐性。《铁杵成针》这个成语说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调皮,直到一天,李白看见路边有一位老奶奶,她要把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后来李白受到启发,刻苦努力,最后成了大诗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拼图,,妈妈给我买了一张一千拼的奥特曼拼图,我一点儿也不会拼,弄得心烦气燥失去耐心索性一扔,把它扔在一边再也不管了。自从我看了这个成语,感受良多想起那张我半途而废的拼图,心想我应该把它拼好。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最后我把它拼成一张奥特曼的全家福。过年了,亲戚朋友们见了,第一句话就是:“哟,磊磊挺厉害的嘛,这么乱的拼图都能拼出来,挺有耐性的嘛!”其实我心里知道这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功劳。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哲理,我只能说到这了,如果你想看也去图书馆找找这本书吧。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资料不仅仅十分搞笑,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就拿“老马识途”来说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瑟瑟发抖,像点火取暖,但是带去的火种,早已被风吹灭了。好不容易把队伍聚拢在一齐,挨到天亮,查看人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个个士气沮丧,情绪低落。管仲觉得在这样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传令,赶紧寻找出路,但是走来走去,总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张恐惧到了极点”这短短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军的处地,几乎陷入了绝境中。
还有,在“自食其果”中:“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柺杖,一气之下,就在和尚头上重重地敲打了几下,说道:‘照你这么说,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倒是不爱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请你原谅吧!’”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充分体现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来便是故事下方的来源和释义了。有些类似于词典中的来源,是古文,如果你对古文兴趣的话,能够多留意一下这部分。释义则是整个故事的精华,也就是成语的意思。这一处的资料十分容易让人读懂,并且捉住了整个成语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让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必须完全明白。
总而言之,《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学习和记成语的好帮手,他从某种好处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它是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位亲密战友,若是没了它,学习成语便成了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在那里,请大家允许我说一句话:成语故事的确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是小学生的话,那么绝对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欢,你看了以后便明白了。
成语——是我们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我国古代人民在自然界、社会以及在征战过程和政治斗争中所发生的历史典故,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成语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很喜欢读《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这本读物,它不仅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以及道理等。它还包括历史成语故事、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成语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历史成语故事,因为它能让我了解历史上的一些典故,能让我更好的学习历史。(.)
这不,今天我又读了一篇《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这则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的是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早操失败,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诸葛亮住茅庐草棚,精研史书,是个杰出的人才。于是专程到隆中去拜访。而诸葛亮得知后故意躲开,刘备两次扑空,第三次看见诸葛亮在睡觉,不敢惊动他,一直等他醒来,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一起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建立蜀汉政权。而现在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表示诚心实意的邀请。在请求别人帮助时,一定要有诚意,这不只是礼貌的问题,更是态度问题,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同时通过读了这则成语也激起了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了。
《中华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不少的知识,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要多读课外书的道理。我喜欢读这本书。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读了几篇后,我深有感触,里面有些人令我觉得好笑,也有些人可以成为我的榜样,是我受益匪浅。我来给你们讲几个吧!
⒈杯弓蛇影。
这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误把映入杯中的弓当成了蛇,但那是县令请他喝酒,他不敢不饮,只能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后产生了心病,总觉得肚子疼,什么药都没用。这则故事比喻的是一个人因产生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我觉得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完恐怖片,总感觉背后或身边有什么,心情也变得十分慌张,所以,不管遇上什么事都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样才不会被所谓的“鬼”吓到
⒉拔苗助长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宋国的农夫,他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去看,几天过去了,禾苗似乎一点都没有长高,他心急如焚。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便立刻冲进田里,把禾苗一颗颗的拔高了许多,经过一天的时间,他终于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一大截。回到家,他气喘吁吁地说:“今天累死我了,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听后,急忙跑向田地,一看!果然,禾苗全都枯死了。这个故事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笑,农夫破坏了禾苗的生长规律,硬是把它们都拉高,结果却聪明反被聪明误,禾苗全枯死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不能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一片片沉甸甸的故事,充满着一个文化人对祖国历史所做的智者的反思,是那么深沉…………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内容不仅十分有趣,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就拿“老马识途”来说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瑟瑟发抖,像点火取暖,可是带去的火种,早已被风吹灭了。好不容易把队伍聚拢在一起,挨到天亮,查看人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个个士气沮丧,情绪低落。管仲觉得在这样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传令,赶紧寻找出路,可是走来走去,总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张恐惧到了极点”这短短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军的处地,几乎陷入了绝境中。
还有,在“自食其果”中:“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柺杖,一气之下,就在和尚头上重重地敲打了几下,说道:‘照你这么说,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倒是不爱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请你原谅吧!’”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充分体现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来便是故事下方的出处和释义了。有些类似于词典中的出处,是古文,如果你对古文兴趣的话,可以多留意一下这部分。释义则是整个故事的精华,也就是成语的意思。这一处的内容十分容易让人读懂,并且捉住了整个成语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让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一定完全明白。
总而言之,《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学习和记成语的好帮手,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它是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位亲密战友,若是没了它,学习成语便成了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在这里,请大家允许我说一句话:成语故事的确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是小学生的话,那么绝对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欢,你看了以后便知道了。
每篇都带有插图,十分吸引人,所以我十分喜欢看这本书,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之后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先大家一齐吹改成了一个一个的吹,最后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透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好好练习新学的歌,我回去没有好好准备,心里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齐唱的,老师不会发现的,但是第二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请了几个同学起来单独唱,我被叫到了,结果我结结巴巴地没有唱出来,同学们听了都笑了,我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滥竽充数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种了一些秧苗,种下秧苗后,就期望秧苗立刻长大成熟。于是他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后原先绿油油的秧苗,最后都枯黄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心急,凭自我的意愿去做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多学点东西,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学,给我们跑东跑西报这个班那个班地学东西,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好。我多么期望爸爸妈妈能为我们思考思考。
我喜欢读《成语故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增长了知识。
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而我家则有点与众不同,是个典型的“开心一族”,爸爸是面镜子,妈妈是个报警器,我呀,不像妈妈,也不像爸爸,像我自己(废话。大前锋:邓肯。服务员收走了垃圾,却把冰给我们留下了!当我正在球场上尽情奔跑时,它便随着那飞快地滚动着的足球一闪而过。
拔苗助长讲的是宋国有个农夫性子很急,他插下秧苗后便天天去看秧苗长了没有,可秧苗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长。有一天,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秧苗一棵棵往上拔,回到家中,他还告诉儿子秧苗都长高了。儿子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事,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看蛮田的秧苗全都耷拉着脑袋枯死了。
“拔苗助长”这一成语,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也叫做“揠苗助长”。我觉得这个农夫真想秧苗长大,应该除草、施肥、除虫,这样才能让秧苗长大。
杯弓蛇影讲的是西晋时,有个叫乐广的人,有一次,他请朋友到自己家喝酒,喝着喝着,朋友忽然说自己有点不舒服,就先回家了。乐广想:难道是我招待不周,朋友生气了?应该不会吧!乐广决定去看一看。到了朋友家里他才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乐广觉得纳闷,回家仔细观察,忽然看见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弓,样子就想弯曲的蛇一样。乐广明白过来,他再次把朋友请到家中喝酒,还是坐在那人位置上。他又看见了蛇。乐广笑着说:”杯中的蛇就是墙上的弓。”朋友这才明白。
“杯弓蛇影”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疑神疑鬼,自惊自扰。
我们多读《成语故事》里的故事,就会明白许多道理。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好书能够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暑假期间,我在农家书屋读了《成语故事》(中国少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
我觉得要把一本书读透,那肯定要熟读,要反复地读,要读出其中的味道。我读《成语故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这样读的,我首先是把这本书全部看下来,大概有了印象后,就开始读第二遍,读第二遍的时候要了解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又什么言外之意,之后就读第三、第四遍,反复地读。如果你读出来其中的味道,那就证明你把书读透了。
我读了《成语故事》后,对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式。了解到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杯弓蛇影》这个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在他朋友家喝酒的时候,误以为自我喝了一杯装有小蛇的酒,于是他卧牀半个月,一病不起。之后当他的朋友来探望他的时候,他指着他朋友大骂说:你为什么要给我一杯里面装有一条小蛇的酒给我喝,害我半个多月卧病在牀。他的朋友想了想说:你误会了,因为那时候墙上挂着一只弓。加上当时的灯光暗,弓的影子刚好影入你的酒杯里,所以你当时看到的蛇?。他听完他朋友说后,立即精神起来,病症完全消失了。
我看完《杯弓蛇影》这个故事后,才明白完全是故事里的主人公的心理在作怪。此外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捧腹大笑’这些比较经典的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成语故事》这本书后,我获益良多,丰富了自我的词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事生动趣味,让读者看起来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我觉得《成语故事》这本书是让我受益一生的书。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小时候由贪玩到爱学习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接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
由于在好的环境下受到好的影响,孟子开始注重学习,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
“孟母三迁”典故出处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
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
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
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三岁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趴在桌子上,我一边看着《白雪公主》的精美画面,一边听着妈妈用那美妙的嗓音讲那动人的故事。八岁的时候,不用再配有图画我也能够津津有味地欣赏《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在我看过的那些很好看的书中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五岁那年爸爸给我买的《经典成语故事》。
这本书不厚,大约只有一个半厘米厚,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书里收集了二百二十八个成语和形成这些成语的故事。由此,我知道了许多历史上发生的发人深省的往事,以及由这些往事引出的对后人的启迪和教训。
就学习应具有的精神来说,书里就收集了“不遗余力”、“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精美的故事,提倡“手不释卷”,告诫我们千万不要“不求甚解”、“叶公好龙”。只有下到“水滴石穿”的真功夫才能最终成就“才高八斗”的真学问。书里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虚度光阴“不学无术”或者“拾人牙慧”“徒有虚名”。
书里有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许多小朋友都知道,都会讲。但我还是很爱看,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骄傲自满、妄自尊大、趾高气扬有多么大的危害。赵国名将赵奢的这个儿子赵括,就是因为这个毛病,在长平一战中,不但送掉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葬送了赵国的四十万精锐大军,这些千千万万赵国百姓的子弟最终遭到了被坑杀的噩运。赵括真是一个千古罪人。当我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争,猩风血雨真是令人不寒而粟啊!
还有一个成语《水滴石穿》,讲的是凡事要有耐心、有恒心、要有韧性。那个县官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得太有道理了。过去,我就有这个毛病。但看了书后,我就下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并以此不断警惕自己。
二百二十八个成语故事就是二百二十八个告诫,就是二百二十八个教训,就是二百十八个榜样。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中华成语故事》,看完后我受益良多,有几处甚至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这本书可谓是我在寒假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让我领悟到了许多哲理,更让我明白为人处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就叫上全家人移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神,神派人把山移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成功!像我们的沙漠绿化工程,工人们在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如今的大沙漠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绿化带在向外扩散,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我们很快也把沙漠变成绿洲。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沙尘暴风沙肆意给人们带来不便,恶劣的环境就像文中的“大山”那样,绿化工人就像“愚公”和他的家人一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大沙漠很快也能被移平。
书中不但教我持之以恒,还教会了我“铁杵也能磨成针”的耐性。《铁杵成针》这个成语说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调皮,直到一天,李白看见路边有一位老奶奶,她要把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后来李白受到启发,刻苦努力,最后成了大诗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拼图,,妈妈给我买了一张一千拼的奥特曼拼图,我一点儿也不会拼,弄得心烦气燥失去耐心索性一扔,把它扔在一边再也不管了。自从我看了这个成语,感受良多想起那张我半途而废的拼图,心想我应该把它拼好。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最后我把它拼成一张奥特曼的全家福。过年了,亲戚朋友们见了,第一句话就是:“哟,磊磊挺厉害的嘛,这么乱的拼图都能拼出来,挺有耐性的嘛!”其实我心里知道这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功劳。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哲理,我只能说到这了,如果你想看也去图书馆找找这本书吧。
《成语故事》是我们小学六年级时学校的一本课外书,虽是本课外书,但绝不比语文教科书逊色,资料不仅仅十分搞笑,而且能学到许多成语。
在这本书中,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小故事,并且其语言十分通俗易懂。不像《成语字典》里那样深奥,让人摸不着头绪。就拿“老马识途”来说吧!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刺骨的寒风吹得士兵们瑟瑟发抖,像点火取暖,但是带去的火种,早已被风吹灭了。好不容易把队伍聚拢在一齐,挨到天亮,查看人马,已零散不全了,而且,个个士气沮丧,情绪低落。管仲觉得在这样下去,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传令,赶紧寻找出路,但是走来走去,总是走不出迷路,大家都慌张恐惧到了极点”这短短的一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齐军的处地,几乎陷入了绝境中。
还有,在“自食其果”中:“这是丘浚手里正好拿着一根柺杖,一气之下,就在和尚头上重重地敲打了几下,说道:‘照你这么说,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倒是不爱你了,所以我只好打你了,请你原谅吧!’”这段话中的每一个字都充分体现出了那和尚的自作自受。
再来便是故事下方的来源和释义了。有些类似于词典中的来源,是古文,如果你对古文兴趣的话,能够多留意一下这部分。释义则是整个故事的精华,也就是成语的意思。这一处的资料十分容易让人读懂,并且捉住了整个成语的中心思想。不至于跟字典似的,让人不愿意看,即使看了也不必须完全明白。
总而言之,《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学习和记成语的好帮手,他从某种好处上来说,已经不能算是一本书了,它是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位亲密战友,若是没了它,学习成语便成了一件极其枯燥的事情。在那里,请大家允许我说一句话:成语故事的确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是小学生的话,那么绝对值得你一看!喜不喜欢,你看了以后便明白了。
成语——是我们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我国古代人民在自然界、社会以及在征战过程和政治斗争中所发生的历史典故,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成语能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很喜欢读《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这本读物,它不仅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以及道理等。它还包括历史成语故事、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成语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历史成语故事,因为它能让我了解历史上的一些典故,能让我更好的学习历史。(.)
这不,今天我又读了一篇《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这则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的是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早操失败,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诸葛亮住茅庐草棚,精研史书,是个杰出的人才。于是专程到隆中去拜访。而诸葛亮得知后故意躲开,刘备两次扑空,第三次看见诸葛亮在睡觉,不敢惊动他,一直等他醒来,诸葛亮为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一起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建立蜀汉政权。而现在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表示诚心实意的邀请。在请求别人帮助时,一定要有诚意,这不只是礼貌的问题,更是态度问题,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同时通过读了这则成语也激起了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了。
《中华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不少的知识,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要多读课外书的道理。我喜欢读这本书。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读了几篇后,我深有感触,里面有些人令我觉得好笑,也有些人可以成为我的榜样,是我受益匪浅。我来给你们讲几个吧!
⒈杯弓蛇影。
这个故事大致是说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误把映入杯中的弓当成了蛇,但那是县令请他喝酒,他不敢不饮,只能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后产生了心病,总觉得肚子疼,什么药都没用。这则故事比喻的是一个人因产生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我觉得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完恐怖片,总感觉背后或身边有什么,心情也变得十分慌张,所以,不管遇上什么事都要心平气和的去面对,这样才不会被所谓的“鬼”吓到
⒉拔苗助长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宋国的农夫,他担心自己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去看,几天过去了,禾苗似乎一点都没有长高,他心急如焚。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便立刻冲进田里,把禾苗一颗颗的拔高了许多,经过一天的时间,他终于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一大截。回到家,他气喘吁吁地说:“今天累死我了,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听后,急忙跑向田地,一看!果然,禾苗全都枯死了。这个故事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笑,农夫破坏了禾苗的生长规律,硬是把它们都拉高,结果却聪明反被聪明误,禾苗全枯死了,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不能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果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一片片沉甸甸的故事,充满着一个文化人对祖国历史所做的智者的反思,是那么深沉…………
读列女传有感。
读到其中一篇的烈女传,大概的意思是一个女的就正在上楼梯,然后被一个男人摸了手,然后这个女的拿了一把刀把自己的手砍下来了。
这个事情通过层层的上报。被列为列女的典范。
这个就属于典型的这个女人出于劣势一个群体伤害不了别人,只能伤害自己。
这个事情就很荒唐,相当于别人把自己。伤害了,但是自己呢,又没有能力去反抗,所以就只能伤害自己了。
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男的把女的强奸了,女的家里没钱没势这女的只能把自己弄死。
这种事情就叫烈女。这女的得了一个烈女的名声,但是这个男的没有任何的惩罚。
如果把故事里中的女的换成皇后妃子或者皇太后。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皇后走在路上被一个男的摸了一把,作为皇后觉得很羞耻,所以就拿了一把刀把自己的手给剁了。
这是过去人的一种思维,禁锢女性生存权利的一种方式,这个非常恐怖。
皇太后也算是女人吧,如果有男的把皇太后给睡了,那这皇太后是不是该死,这皇太后是不是要自杀呢?
这个事情通过层层的上报。被列为列女的典范。
这个就属于典型的这个女人出于劣势一个群体伤害不了别人,只能伤害自己。
这个事情就很荒唐,相当于别人把自己。伤害了,但是自己呢,又没有能力去反抗,所以就只能伤害自己了。
换一种说法就是一个男的把女的强奸了,女的家里没钱没势这女的只能把自己弄死。
这种事情就叫烈女。这女的得了一个烈女的名声,但是这个男的没有任何的惩罚。
如果把故事里中的女的换成皇后妃子或者皇太后。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皇后走在路上被一个男的摸了一把,作为皇后觉得很羞耻,所以就拿了一把刀把自己的手给剁了。
这是过去人的一种思维,禁锢女性生存权利的一种方式,这个非常恐怖。
皇太后也算是女人吧,如果有男的把皇太后给睡了,那这皇太后是不是该死,这皇太后是不是要自杀呢?
窦娥冤前三折读后感速求。。。500就可以了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收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窦娥冤》 元●关汉卿作。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收
湘妃竹的由来读后感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
湘妃
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1]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
斑竹
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注:《阵物志》所言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潇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汉刘向《列女传》有: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从列女传可得知,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女英。
竹长在南方,是四君子之一,它性刚品柔,幽静淡雅,在南方随处可见片片竹林,密密麻麻,整齐的生长着,坚韧挺拔.刚正不阿.笔直的枝干,翠绿的叶子.一年四季长青不败.生命力极为顽强,像那正人君子.谦虚不张扬,竹林是我们的最爱,特别是盛夏时节走进竹林,静寂优雅,阳光从缝隙中透过,给那片浓绿披上了外衣,竹林中飘着淡淡的清香,心中满是安逸舒适.[2]
在岳阳的君山岛上满山都是竹林,在那里长有一种湘妃竹。它因为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出名,君山岛也被称为爱情岛也许和他有很大关系,那种竹子不同平常的竹子,它的身上因为多了斑点,所以叫湘妃竹,也称斑竹.据说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因思念他,日夜伤心,哭出血泪,染红了竹子。那种斑点有黑色,也有红色.因为有了这故事,竹子也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传说,舜帝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追舜帝。到君山后,闻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点,故又名“泪竹”,或称“湘妃竹”。
湘妃
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1]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
斑竹
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泪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陈鼎《竹谱》称“潇湘竹”“泪痕竹”。竿部生黑色斑点,颇为美丽。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群芳谱》:“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
注:《阵物志》所言尧之二女,舜之二妃,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潇湘妃子、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西汉刘向《列女传》有: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从列女传可得知,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女英。
竹长在南方,是四君子之一,它性刚品柔,幽静淡雅,在南方随处可见片片竹林,密密麻麻,整齐的生长着,坚韧挺拔.刚正不阿.笔直的枝干,翠绿的叶子.一年四季长青不败.生命力极为顽强,像那正人君子.谦虚不张扬,竹林是我们的最爱,特别是盛夏时节走进竹林,静寂优雅,阳光从缝隙中透过,给那片浓绿披上了外衣,竹林中飘着淡淡的清香,心中满是安逸舒适.[2]
在岳阳的君山岛上满山都是竹林,在那里长有一种湘妃竹。它因为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出名,君山岛也被称为爱情岛也许和他有很大关系,那种竹子不同平常的竹子,它的身上因为多了斑点,所以叫湘妃竹,也称斑竹.据说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因思念他,日夜伤心,哭出血泪,染红了竹子。那种斑点有黑色,也有红色.因为有了这故事,竹子也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传说,舜帝的二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追舜帝。到君山后,闻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形成斑点,故又名“泪竹”,或称“湘妃竹”。
郭沫若的孔雀胆读后感
郭沫若的孔雀胆读后感 秋凉了,费了五天半的工夫,写成了一部四幕六场的悲剧《孔雀胆》。
这故事是出在元朝末年的云南。
当时的云南已经立为行省,但除行中书省的官制之外,还立有一位梁王来管辖。
梁王名巴匝拉瓦尔密,《明史》和《新元史》里面都有他的传——《新元史》的传文是根据《明史》略略加了些添改的。这位梁王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子忽哥赤的后裔,据说他对于云南“抚治有威惠”。
在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一三六二年)三月,当时把四川全境克复了的明玉珍,派遣了三路大兵去侵略云南:邹兴由建昌,明二由叙州,芝麻李由八番(在今贵州境内)分道进取。明二率兵不满万人,长驱直人,陷云南省治中庆府(今昆明),屯兵金马山。梁王和行省官吏都一一望风逃遁。但因其他两路未能会师,明二粮乏,颇事剽掠,于是便失掉了云南的民心。逾年,大理第九代总管段功出兵攻明二,累战累捷,直追至七里关,全师而还。
关于明二出师的年代各书多不一致,《元史顺帝纪》作至正二十二年,《明史》及《新元史》《明玉珍传》则作二十三年。(《明史》《巴匝拉瓦尔密传》更误为二十九年。)大率以二十二年出师,二十三年还师,故有此出人,我现在是根据《元史》。不过《元史》载陕西行省孝政车力特穆尔擒明二(《续资治通鉴》亦根据未改),则与事实不符。明二即万胜,于二十三年曾进攻兴元(今陕西南郑),二十五年为明玉珍之右丞相,再攻兴元而下之,并无被“生擒”之事。
段功既战胜明二,梁王甚感其功德,奏拜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以女阿盖公主妻之。(“盖”字本有示旁,今从省。)阿盖公主在《新元史》《列女传》中亦有传。
元时行中书省的官制和中央中书省的官制相同,有左右丞相,其下为左右平章政事,丞相、平章皆为从一品。又其下为左右参知政事。有时左右有省置其一的。段功为平章,不知是左是右,或许也怕是无左无右的专职。要之,足见他在当时的位阶是相当隆崇的。
段功既做了平章政事,便留驻云南,不回大理。有人向梁王进谗言,说段功有吞并云南的野心。梁王听信了这种谗信,便想杀害段功,起初是授意于他的女儿阿盖,把孔雀胆给她要她把段功毒死。
但阿盖不仅没有毒死他的丈夫,并把这秘密泄露了,劝段功回大理,她愿意和他一同回去,段功却没有听从。第二天梁王又邀段功到东寺去做佛事,一说是做寿,便令番将在通济桥头把他暗杀了。
阿盖听说她的丈夫被害,便很哀痛,想要自杀,梁王防备得很严,不让她自杀。但她作了一首辞世诗,终竟自杀了,一说是1而死。
那首诗很哀惋,《新元史》传中有著录,但颇有误字,今根据《国粹学报》六十四期雪生抄辑《脉望斋残稿》案语,录之如次,并将其中蒙古语及疑难之字加以解释。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
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
欲随明月到苍山,误我一生踏里彩。
吐噜吐噜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
云片波粼不见人,押不卢花颜色改。
肉屏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风潇洒。
据雪生所注,“踏里彩”是锦被名,吐噜吐噜”是可惜之意,“奴歹”是我,“押不卢花”是起死回生草名,“铁立”是松林,又“肉屏”是驼峰。此外如段阿奴即是段功,阿奴或许是爱称吧。苍山是大理的点苍山,亦名雪山。山有十九峰,二峰之间各有一溪,名为锦浪十八川。
阿盖劝段功回这样有名山胜水的大理,而他不肯回去,既已知道梁王的阴谋,偏不伤害梁王而反为所害,在这儿各种史料都没有说到段功的心境究竟是怎样。但我揣想,他这人大概是一位豁达大度,公而忘私的人。故尔也才引得阿盖那样的爱他。
阿盖是可爱的一位女性。她处在父与夫的冲突之间,她的心境一定很苦,而她终于把自己的生命来殉了她的丈夫,实在是值得同情。
这个故事在一般虽然不十分普遍,但在云南或许知道的人要多一些。明末云南的遗老刘毅庵,有咏《阿盖妃》诗一首(见上所举《脉望斋残稿》),把来和阿盖的辞世诗一道读,很能够相互发明:
嘹嘹孤雁绕宫帷,梁国奇传阿盖妃。
雀胆阳收全父命,兰虹暗剔劝夫归。
西山松老秋风冷,东寺钟残夜雨微。
云片波粼成往事,苍山遥望泪沾衣。
根据这诗可以知道段功和阿盖之死是在秋天,这正是一项重要的资料。又在这首诗的后边,抄辑者雪生有一段很长的案语,开始叙述阿盖妃的故事,与《新元史》文约略相同,另外叙述到杨渊海的殉死和他的题壁诗,便为《新元史》所未著录。
杨渊海是段功的部下,他听到段功遭了暗杀也很伤心,因而题诗一首,自杀身殉了。据那诗语看来,杨渊海也是大理人,不仅能诗,而且善战,是同时死在云南的。他和段功出仕云南的期间只有半年,在这诗里面也可以得到根据,诗云:
半载功名百战身,不堪今日总红尘。
死生自古皆由命,祸福于今岂怨人?
蝴蝶梦残滇海月,杜鹃啼破点苍春。
哀怜永诀云南土,绵酒休教洒泪频。
段功还有一对很可爱的儿女,女名羌奴(《新元史》《阿盖传》作僧奴),男名段宝,这两人不是阿盖所生,是出于段功的前妻高氏。《南诏野史》载嫡妻高氏尚在,且与功诗词往来。又载段功之死在三年以后,余以为均类小说,不足据。盖正妻如在,梁王竟许其女为妾,不甚近情理。
段功死时,羌奴只有十二岁,曾经手制一旗,上绣“誓报父仇”四字。后来成了人,嫁给建昌阿黎氏。她把绣旗留给她的弟弟,作为纪念,告诉他说,自己不是男子,不能替父亲报仇,十分抱恨。但她出嫁之后,她要“收拾东兵,飞檄西洱”,完成报仇的志愿,并叫她
的兄弟急急出兵,会于善阐(即昆明),还作了两首诗留别。
其一云:
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
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失芳菲。
乌飞兔走频来往,桂馥兰馨岂暂移。
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含恨点苍低。
其二云:
何彼秾秾花自红,归车独别洱河东。
鸿台燕苑难经目,风刺霜刀易塞胸。
云旧山高连水远,月新春叠与秋重。
泪珠恰似通霄雨,千里关河几处逢?
这些诗《新元史》也未著录。据雪生案语,言“后与其弟宝终遂其0之志”。文字过于简略,不知究竟是怎样复的仇。不过据《梁王传》及别的资料的参证,这“0”似乎只是消极的,便是与梁王断绝关系,而促成了云南在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的平定与梁王
的惨死。
段宝是大理第十代总管,在其父死不数年之后,闻明太祖定鼎江南,便派遣他的叔父段真,由会川奉表归款。一直到洪武十四年,明遣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进兵云南,十二月大败云南平章达里麻之师于靖江,生擒达里麻,歼其精甲十余万。《明史》《梁王传》在这儿插叙了一笔:“先是王以女妻大理酋段功(原文作段得功),尝倚其兵力,后以疑杀之,遂失大理援。’以“失大理援”作为梁王败绩及走死的原因之一,足见得段宝的0只是袖手旁观,坐视不救而已。不过段宝虽然已与明室通款,但在明军攻云南的时候,他自己是已经死了的。
梁王的末路也很悲惨。据《新元史》所载,他在损兵折将之余,见大势已去,便逃往晋宁州的忽纳砦,“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再和左丞达的,右丞驴儿,夜入草舍自缢”。(案达的驴儿实系驴儿达德一人之分化,其时另有一左丞相为观音保,开城迎降者也。)
这位梁王的年龄,算起来一定是相当大的。在至正二十三年他已经有了公主可以嫁人,由那时到他的死又是二十年,他的年龄可能有七八十岁。整个元朝,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起算,仅仅八十八年,梁王对于云南的统治恐怕要算是相当长远的。
明军把云南平定了之后,更进而经略大理。那时候的大理总管是段世,是段宝的儿子,可见段宝死得很早。段功死时羌奴才十二岁,段宝是她的弟弟,顶多也不过十一岁,段宝之死当在三十岁以前。段世和他一位弟弟段明,在明军经略大理时,也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
段世对于明室很想成为半独立性的属国,“比年一小贡,三年一大贡”,不想彻底归顺。因此明军在洪武十五年便开始行动,一下便把大理击破了。段世段明都被生擒,被解送到南京。明太祖以为他们的父亲段宝,曾经通款,不忍废绝他的后代,便赐世名“归仁”,授永昌卫镇抚,赐明名“归义”,授雁门镇抚。大理就这样完全归入了中国的版图。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征南将军傅友德等在对大理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曾经致书劝降,那劝降书里面有这样一句:“我师已歼梁王,报汝世仇,不降何待?’’据此,也足以证明段氏对于梁王的报复,除消极的不合作之外,不曾有过什么积极的行动。
段功有一位很贞烈的妻阿盖,有一位很义侠的部下杨渊海,又有那么一对有气概的儿女,可?见得并不是一位寻常的人。《新元史》既为梁王和阿盖立传,似乎更应该为段功立传,可惜关于段功的事却没有详细的叙述。在《大理府志》《昆明府志》或《云南省志》之类的地方志书里面,或许更还可以找出一些资料吧,但这些志书,目前是无法到手的。
就是关于阿盖与梁王等的资料也只是一个轮廓。例如向梁王谗害段功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各项资料里面均无可考。因此在这些地方我便发动了我的推想,根据《元史》《顺帝纪》车力特穆尔生擒明二的那个记载,我想到这车力特穆尔分明有诳报军情及冒功求赏的嫌疑,因此我便定他为谗害段功的主角,而且把他写得很坏。这点我是应该声明的。关于车力特穆尔,没有别的资料可以根据,假如他这人并不是那么坏的人,我自然要负责,我不过借用了一下他的名字而已。
梁王有妃有子,史有明文,但这妃是什么名字,一时尚未能考出,子是几位或多大,也没有记载。看到“驱妻子赴滇池死”的那一句话,可见他的妻子之死都是受着强迫的。妻不见得是一位好妻,子也恐怕是没有多大年纪的稚子。因此我也就把梁王妃写得很坏,而让他在穆哥王子之外还有一个幼儿。
王子穆哥是我假造的,并无丝毫根据,假造了他来是为了要显得阿盖的贤淑与王妃的嚣顽。
驴儿达德、苏成等人在《梁王传》中有名。因而遭了我的利用。铁知院一名也见《梁王传》,我因为他的名字有点像和尚,便让他做了和尚,而且还让他懂得医理,作为了梁王的侍医。
建昌阿黎氏是后来羌奴所嫁的夫家,我把他利用了来作为“明二”的代身,而使他和段功发生了联系,也就成为后来与羌奴结合的机缘。这些不用说都是我假造的。就是明二的金蝉脱壳计也是我假造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我对于历史疑案的一种解释。
我所根据的主要资料是《明史》、《元史》、《新元史》尤其是这些书里面的《明玉珍传》、《巴匝拉瓦尔密传》、《阿盖公主传》、《顺帝纪》、《云南土司》等篇,还有就是上面举出的雪生所辑《脉望斋残稿》及法国学者多桑所著的《蒙古史》、《马可波罗游记》等。
资料的搜集和调查是相当费了些时间的。本来我是打算在这暑间把宋末抗元史中的钓鱼城的故事戏剧化的,因此读了好些关于元朝的文献,但在中途我的兴趣却被阿盖吸引去了。
我知道有阿盖的存在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大前年我回到长别二十六年的我的大渡河畔的老家的时候,在我年轻时所读过的书籍中,(那些多被蠢蛀焚毁,仅留极小一部分,)找到那册有第六十四期的《国粹学报》的合订本,这在目前应该算得珍本了。《阿盖妃》的诗又重新温暖了我的旧梦,因而那册书我便随身带到了重庆来。我时时喜欢翻出来吟哦。有时候也起过这样的念头,想把阿盖的悲剧写成小说。但要写小说时,最大的困难是我没有到过昆明和大理,地望和土宜对于我是一片空白,因此没有胆量敢写。我终于偷巧,采取了戏剧的形式,是因为我把布景的责任推卸给舞台工作人员去了。
这故事是出在元朝末年的云南。
当时的云南已经立为行省,但除行中书省的官制之外,还立有一位梁王来管辖。
梁王名巴匝拉瓦尔密,《明史》和《新元史》里面都有他的传——《新元史》的传文是根据《明史》略略加了些添改的。这位梁王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子忽哥赤的后裔,据说他对于云南“抚治有威惠”。
在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一三六二年)三月,当时把四川全境克复了的明玉珍,派遣了三路大兵去侵略云南:邹兴由建昌,明二由叙州,芝麻李由八番(在今贵州境内)分道进取。明二率兵不满万人,长驱直人,陷云南省治中庆府(今昆明),屯兵金马山。梁王和行省官吏都一一望风逃遁。但因其他两路未能会师,明二粮乏,颇事剽掠,于是便失掉了云南的民心。逾年,大理第九代总管段功出兵攻明二,累战累捷,直追至七里关,全师而还。
关于明二出师的年代各书多不一致,《元史顺帝纪》作至正二十二年,《明史》及《新元史》《明玉珍传》则作二十三年。(《明史》《巴匝拉瓦尔密传》更误为二十九年。)大率以二十二年出师,二十三年还师,故有此出人,我现在是根据《元史》。不过《元史》载陕西行省孝政车力特穆尔擒明二(《续资治通鉴》亦根据未改),则与事实不符。明二即万胜,于二十三年曾进攻兴元(今陕西南郑),二十五年为明玉珍之右丞相,再攻兴元而下之,并无被“生擒”之事。
段功既战胜明二,梁王甚感其功德,奏拜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并以女阿盖公主妻之。(“盖”字本有示旁,今从省。)阿盖公主在《新元史》《列女传》中亦有传。
元时行中书省的官制和中央中书省的官制相同,有左右丞相,其下为左右平章政事,丞相、平章皆为从一品。又其下为左右参知政事。有时左右有省置其一的。段功为平章,不知是左是右,或许也怕是无左无右的专职。要之,足见他在当时的位阶是相当隆崇的。
段功既做了平章政事,便留驻云南,不回大理。有人向梁王进谗言,说段功有吞并云南的野心。梁王听信了这种谗信,便想杀害段功,起初是授意于他的女儿阿盖,把孔雀胆给她要她把段功毒死。
但阿盖不仅没有毒死他的丈夫,并把这秘密泄露了,劝段功回大理,她愿意和他一同回去,段功却没有听从。第二天梁王又邀段功到东寺去做佛事,一说是做寿,便令番将在通济桥头把他暗杀了。
阿盖听说她的丈夫被害,便很哀痛,想要自杀,梁王防备得很严,不让她自杀。但她作了一首辞世诗,终竟自杀了,一说是1而死。
那首诗很哀惋,《新元史》传中有著录,但颇有误字,今根据《国粹学报》六十四期雪生抄辑《脉望斋残稿》案语,录之如次,并将其中蒙古语及疑难之字加以解释。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
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今三载。
欲随明月到苍山,误我一生踏里彩。
吐噜吐噜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
云片波粼不见人,押不卢花颜色改。
肉屏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风潇洒。
据雪生所注,“踏里彩”是锦被名,吐噜吐噜”是可惜之意,“奴歹”是我,“押不卢花”是起死回生草名,“铁立”是松林,又“肉屏”是驼峰。此外如段阿奴即是段功,阿奴或许是爱称吧。苍山是大理的点苍山,亦名雪山。山有十九峰,二峰之间各有一溪,名为锦浪十八川。
阿盖劝段功回这样有名山胜水的大理,而他不肯回去,既已知道梁王的阴谋,偏不伤害梁王而反为所害,在这儿各种史料都没有说到段功的心境究竟是怎样。但我揣想,他这人大概是一位豁达大度,公而忘私的人。故尔也才引得阿盖那样的爱他。
阿盖是可爱的一位女性。她处在父与夫的冲突之间,她的心境一定很苦,而她终于把自己的生命来殉了她的丈夫,实在是值得同情。
这个故事在一般虽然不十分普遍,但在云南或许知道的人要多一些。明末云南的遗老刘毅庵,有咏《阿盖妃》诗一首(见上所举《脉望斋残稿》),把来和阿盖的辞世诗一道读,很能够相互发明:
嘹嘹孤雁绕宫帷,梁国奇传阿盖妃。
雀胆阳收全父命,兰虹暗剔劝夫归。
西山松老秋风冷,东寺钟残夜雨微。
云片波粼成往事,苍山遥望泪沾衣。
根据这诗可以知道段功和阿盖之死是在秋天,这正是一项重要的资料。又在这首诗的后边,抄辑者雪生有一段很长的案语,开始叙述阿盖妃的故事,与《新元史》文约略相同,另外叙述到杨渊海的殉死和他的题壁诗,便为《新元史》所未著录。
杨渊海是段功的部下,他听到段功遭了暗杀也很伤心,因而题诗一首,自杀身殉了。据那诗语看来,杨渊海也是大理人,不仅能诗,而且善战,是同时死在云南的。他和段功出仕云南的期间只有半年,在这诗里面也可以得到根据,诗云:
半载功名百战身,不堪今日总红尘。
死生自古皆由命,祸福于今岂怨人?
蝴蝶梦残滇海月,杜鹃啼破点苍春。
哀怜永诀云南土,绵酒休教洒泪频。
段功还有一对很可爱的儿女,女名羌奴(《新元史》《阿盖传》作僧奴),男名段宝,这两人不是阿盖所生,是出于段功的前妻高氏。《南诏野史》载嫡妻高氏尚在,且与功诗词往来。又载段功之死在三年以后,余以为均类小说,不足据。盖正妻如在,梁王竟许其女为妾,不甚近情理。
段功死时,羌奴只有十二岁,曾经手制一旗,上绣“誓报父仇”四字。后来成了人,嫁给建昌阿黎氏。她把绣旗留给她的弟弟,作为纪念,告诉他说,自己不是男子,不能替父亲报仇,十分抱恨。但她出嫁之后,她要“收拾东兵,飞檄西洱”,完成报仇的志愿,并叫她
的兄弟急急出兵,会于善阐(即昆明),还作了两首诗留别。
其一云:
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
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失芳菲。
乌飞兔走频来往,桂馥兰馨岂暂移。
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含恨点苍低。
其二云:
何彼秾秾花自红,归车独别洱河东。
鸿台燕苑难经目,风刺霜刀易塞胸。
云旧山高连水远,月新春叠与秋重。
泪珠恰似通霄雨,千里关河几处逢?
这些诗《新元史》也未著录。据雪生案语,言“后与其弟宝终遂其0之志”。文字过于简略,不知究竟是怎样复的仇。不过据《梁王传》及别的资料的参证,这“0”似乎只是消极的,便是与梁王断绝关系,而促成了云南在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的平定与梁王
的惨死。
段宝是大理第十代总管,在其父死不数年之后,闻明太祖定鼎江南,便派遣他的叔父段真,由会川奉表归款。一直到洪武十四年,明遣征南将军傅友德、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进兵云南,十二月大败云南平章达里麻之师于靖江,生擒达里麻,歼其精甲十余万。《明史》《梁王传》在这儿插叙了一笔:“先是王以女妻大理酋段功(原文作段得功),尝倚其兵力,后以疑杀之,遂失大理援。’以“失大理援”作为梁王败绩及走死的原因之一,足见得段宝的0只是袖手旁观,坐视不救而已。不过段宝虽然已与明室通款,但在明军攻云南的时候,他自己是已经死了的。
梁王的末路也很悲惨。据《新元史》所载,他在损兵折将之余,见大势已去,便逃往晋宁州的忽纳砦,“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再和左丞达的,右丞驴儿,夜入草舍自缢”。(案达的驴儿实系驴儿达德一人之分化,其时另有一左丞相为观音保,开城迎降者也。)
这位梁王的年龄,算起来一定是相当大的。在至正二十三年他已经有了公主可以嫁人,由那时到他的死又是二十年,他的年龄可能有七八十岁。整个元朝,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起算,仅仅八十八年,梁王对于云南的统治恐怕要算是相当长远的。
明军把云南平定了之后,更进而经略大理。那时候的大理总管是段世,是段宝的儿子,可见段宝死得很早。段功死时羌奴才十二岁,段宝是她的弟弟,顶多也不过十一岁,段宝之死当在三十岁以前。段世和他一位弟弟段明,在明军经略大理时,也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
段世对于明室很想成为半独立性的属国,“比年一小贡,三年一大贡”,不想彻底归顺。因此明军在洪武十五年便开始行动,一下便把大理击破了。段世段明都被生擒,被解送到南京。明太祖以为他们的父亲段宝,曾经通款,不忍废绝他的后代,便赐世名“归仁”,授永昌卫镇抚,赐明名“归义”,授雁门镇抚。大理就这样完全归入了中国的版图。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征南将军傅友德等在对大理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曾经致书劝降,那劝降书里面有这样一句:“我师已歼梁王,报汝世仇,不降何待?’’据此,也足以证明段氏对于梁王的报复,除消极的不合作之外,不曾有过什么积极的行动。
段功有一位很贞烈的妻阿盖,有一位很义侠的部下杨渊海,又有那么一对有气概的儿女,可?见得并不是一位寻常的人。《新元史》既为梁王和阿盖立传,似乎更应该为段功立传,可惜关于段功的事却没有详细的叙述。在《大理府志》《昆明府志》或《云南省志》之类的地方志书里面,或许更还可以找出一些资料吧,但这些志书,目前是无法到手的。
就是关于阿盖与梁王等的资料也只是一个轮廓。例如向梁王谗害段功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各项资料里面均无可考。因此在这些地方我便发动了我的推想,根据《元史》《顺帝纪》车力特穆尔生擒明二的那个记载,我想到这车力特穆尔分明有诳报军情及冒功求赏的嫌疑,因此我便定他为谗害段功的主角,而且把他写得很坏。这点我是应该声明的。关于车力特穆尔,没有别的资料可以根据,假如他这人并不是那么坏的人,我自然要负责,我不过借用了一下他的名字而已。
梁王有妃有子,史有明文,但这妃是什么名字,一时尚未能考出,子是几位或多大,也没有记载。看到“驱妻子赴滇池死”的那一句话,可见他的妻子之死都是受着强迫的。妻不见得是一位好妻,子也恐怕是没有多大年纪的稚子。因此我也就把梁王妃写得很坏,而让他在穆哥王子之外还有一个幼儿。
王子穆哥是我假造的,并无丝毫根据,假造了他来是为了要显得阿盖的贤淑与王妃的嚣顽。
驴儿达德、苏成等人在《梁王传》中有名。因而遭了我的利用。铁知院一名也见《梁王传》,我因为他的名字有点像和尚,便让他做了和尚,而且还让他懂得医理,作为了梁王的侍医。
建昌阿黎氏是后来羌奴所嫁的夫家,我把他利用了来作为“明二”的代身,而使他和段功发生了联系,也就成为后来与羌奴结合的机缘。这些不用说都是我假造的。就是明二的金蝉脱壳计也是我假造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我对于历史疑案的一种解释。
我所根据的主要资料是《明史》、《元史》、《新元史》尤其是这些书里面的《明玉珍传》、《巴匝拉瓦尔密传》、《阿盖公主传》、《顺帝纪》、《云南土司》等篇,还有就是上面举出的雪生所辑《脉望斋残稿》及法国学者多桑所著的《蒙古史》、《马可波罗游记》等。
资料的搜集和调查是相当费了些时间的。本来我是打算在这暑间把宋末抗元史中的钓鱼城的故事戏剧化的,因此读了好些关于元朝的文献,但在中途我的兴趣却被阿盖吸引去了。
我知道有阿盖的存在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大前年我回到长别二十六年的我的大渡河畔的老家的时候,在我年轻时所读过的书籍中,(那些多被蠢蛀焚毁,仅留极小一部分,)找到那册有第六十四期的《国粹学报》的合订本,这在目前应该算得珍本了。《阿盖妃》的诗又重新温暖了我的旧梦,因而那册书我便随身带到了重庆来。我时时喜欢翻出来吟哦。有时候也起过这样的念头,想把阿盖的悲剧写成小说。但要写小说时,最大的困难是我没有到过昆明和大理,地望和土宜对于我是一片空白,因此没有胆量敢写。我终于偷巧,采取了戏剧的形式,是因为我把布景的责任推卸给舞台工作人员去了。
本文标题: 烈女传读后感2000字(读列女传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4036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