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起点作文幸福的起点作文1,城市的学校里。,水泥钢筋筑成的教学楼,涂了油漆的干净漂亮的课桌椅子,崭新的课本、作业本,每个学期...
幸福的起点作文
城市的学校里。
水泥钢筋筑成的教学楼,涂了油漆的干净漂亮的课桌椅子,崭新的课本、作业本,每个学期都换的五颜六色的书包,绿茵茵足球场,每年都刷新漆的绿红白相间的篮球场,红色大理石和不锈钢管组成的升旗台,两百米的红色跑道。和蔼可亲的老师,亲和友爱的同学,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这就是我们的校园,是我们幸福的起点。
山区的学校里。
土砖土瓦筑成的小平房,锈铁腐木组成的锈桌烂椅,不知用了多少个学期转了多少次手的教学课本,只有补丁烂布的书包,黄土地是他们奔跑的乐园,农家的土鸡土狗是他们友好的伙伴,只有一个木板连升旗杆都没有的升旗台。那个冬冷夏热的教室里,却有孜孜不倦的老师,手脚冻得通红仍认真听讲、书写的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是他们“辛福”的起点。
他们是“辛福”的,是辛苦的,是艰辛的,但仍努力追求着他们想要的幸福。(中国作文网:)
山区的孩子们只有一个常年见不到父母的家和辛苦的生活。起早贪黑地上学,崎岖不平的山路,放学时的路滑,下雨时的教室漏水,都不能成为他们不上学的理由,可他们还是辍学在家。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那厚厚的红色钞票,没有那些钱!一道门的距离有多远?就像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跑。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珍惜呢?
我们走个路喊累,看个书嫌烦,写个作业偷工减料。我们一年丢掉的本子够他们写两年,我们一年挥霍掉的钱够让他们上好几个学期,我们丢掉的笔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可为什么我们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明明我们是那么幸福,而他们那么不幸,却比我们更认真学习。老天对他们是那么不公,同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金钱却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把他们与知识分开。
我们应该要认真学习,让祖国的花儿们不再有不能上学的遗憾。
幸福的起点作文2幸福,一个钻般恒久美丽的字眼,一直被千千万万人不停地追求着,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它,每个人都希望幸福伴自己一生,永不离去,然而怎样得到幸福呢?幸福的起点,在哪里呢?
梦想
梦想,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词语,它是一种寄托,是一种动力。有梦想的人才会真正的幸福。即使通往梦想的路布满荆棘,也要勇往超前,永不放弃。经历风雨后的彩虹,会带上成熟与自豪的美丽。梦想的道路虽然泥泞坎坷,但它给了你一个坚定的信念它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让你不会迷失方向。为梦想而付出的代价,一定会得到回报。时间会证明梦想的伟大,回报你的付出。因为有了梦想,我们会更加珍惜时间,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去接近梦想,这种勤奋的工作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幸福的起点,一定要有一个让生命充满意义的梦。
感恩
幸福的存在与否还决定于你的心,一颗幸福的心是一颗感恩的心,幸福的人总会容易感到满足,他不会报怨生活,他眼里看到的是自己所拥有的。他不是比另人拥有,而是珍惜自己的拥有。你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 他们都给了你无私的爱,感谢这些爱你的人吧,或许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爱,你才能走出阴霾,看到阳光的灿烂与明媚,你才能充满力量,不再孤独,不再害怕,勇敢地朝着梦想跑去。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陌生人,感谢那些向你伸出援手的爱心者,感谢那些带给你快乐的宠物以及花草树木。这样,你的心就会充满温暖的阳光和无限的光明。幸福的起点,一定会有一颗感恩的心。
奉献
最近,请你仔细去体会别人给你的特别的幸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通过你的努力,可以让你周围的人感到幸福快乐,那么,你就收获了所有人的幸福。试想,一个人因为你的帮助,而摆脱了困境或是得到了快乐,你是否会为之自豪?你是否会有一种被人需要的幸福与满足?幸福是一种乐观与豁达,凡事该释怀时就释怀,该忘记时就忘记,一颗宽容的心会让你拥有无比广阔的世界。当你付出时,不要期盼他人的回报,只需享受奉献爱心时的快乐。“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人总会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所拥有的,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计较得少。幸福的起点,一定会有因奉献而得到的快乐。
感恩,梦想,奉献,这些回在一起就是幸福的起点。如果你还在苦苦寻找幸福的脚步,那么请你停下来,站在幸福的起点去追寻那恒久美的幸福。
幸福的起点作文3春天是一年四季的起点,早晨是一日生活的起点,水滴是大海的起点,幼苗是大树的'起点。万物皆有一个起点,与成功背后起点的苦涩相比,幸福的起点就简单的多了。
古往今来,很多人迷失了幸福的本义,他们一味追求名利金钱,甚至错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以为拥有世界便可以拥有幸福,但世界从不属于你,又何谈幸福呢?其实幸福是最单纯,最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太多元素来支撑。幸福不在得失,不在财富。即使不幸接蹱而至,只要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也会从周围汲取到幸福。幸福的起点,不过只是一颗简单的心。
李冰冰在博客中曾说过:“幸福其实很简单,可能就是太简单了,就总是忽略到看不见。”一个微笑,一份早餐,一句鼓励,或者无言的目光都是我们幸福的源泉。而幸福却如掉落沙发下的纽扣,明明那么真实的存在,却总也找寻不到。只有善于发现身边的快乐和平凡,珍惜每一次感动,才能体会到幸福的温暖。
无数人追求幸福,陶渊明的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王维的幸福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李白的幸福是携一壶美酒,一路流浪狂歌;教师的幸福是看着学子们走上正确的成才之路,父母的幸福是看着子女长大成人……许多人小时候幸福,长大后就感觉不到幸福,有的人在家幸福,外出后就失去了幸福。幸福无迹可寻,我们应摒弃浮华,幸福就在知足常乐中的灯火辉煌处。幸福的起点,不过是随心而行。
别人眼中我们的幸福于我们眼中别人的幸福是一样的。也许,人们各自拥有幸福的一瞬就在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中度过,全然不知,幸福已如歌声般悠扬婉转地来到身边。或许是将幸福定义得太高,于是望见了别人的幸福,坐拥着它却总感遥不可及。或许是急于追求幸福,走得太快,忽略了身边一闪而过的温暖,幸福其实就在停下来转身凝视的一瞬间。幸福不过是一个回头的距离,卖出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停留。
幸福既抽象又简单,人生之路上,人们苦苦追寻,蓦然回首,才发现幸福就在灯火阑珊处。如果你还在追寻之中,不妨静下心来,我们的青春拥有最动人的色彩,每种颜色都是找寻它的的起点。让我们站在幸福的起点处追寻那恒久的美。
幸福的起点是什么意思
1、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不同,一个人对幸福的起点认知,可以反映内心的需求和期望,也是构建美好生活的基石。
2、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幸福的起点代表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对幸福的认知和追求,会引导这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影响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3、幸福是一种自我实现:幸福的起点代表着一个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一个人对幸福的认知和追求,可以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激情,促使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2)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4
最近拜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掷地有声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作为老师,我幸福吗?自己真的收获了职业幸福感了吗?
《做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分为三板块,一是《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二是《写作的“道”与“术”》,三是《打点幸福人生》。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主要谈的“取法乎上”诵读经典,这是浓缩了精华,可以让教师从书中汲取养分。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学无止境,读书不仅是学生时代的事,更是我们一辈子要做的事。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籍的陪伴,这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做幸福老师,就要懂得去享受读书的乐趣,懂得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丰盈自己,让自己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陶老师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名人静心读书的事例,陶老师提到:“每一个教师只有一次生命,读书的质量的高下优劣,往往决定这其走向是幸福还是悲苦。希望教师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升值,不但让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而且也让整个生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个文化人,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接受文化之“化”,又要以文“化”人。教师为人师表,首先自己得有内涵,有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化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
《写作的“道”与“术”》主要讲的是教师“立言”的必要性,以及“道”“术”并进的'理性思考与重要路径。陶老师提到:“目前不少教师不愿写作,甚至害怕写作,有的当了一辈子教师,真正用文字留下教育感悟与生命印迹者寥寥无几。”这个章节中陶老师通过采访勤于笔耕的教师,以及自己的写作经历与感悟,让我们教师明白一个道理:写作非但不是难事与苦事,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审美之旅。教师写作越多越好,教育教学水平也便越高,并可以由此照亮自己精神生命的前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喜欢写一些教育随笔,把课堂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用笔记录下来,这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笔精神财富。
《打点幸福人生》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幸福地工作,幸福地生活,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作为教师,更是注重打造自己的职业幸福感。我们要学会在繁杂的工作中丰盈自己的精神与心灵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仁爱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它会让我们从职业倦怠抑或其他痛苦的泥潭里挣脱出来,去主动地追求久违了的人生幸福,并享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之美。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相信都能走过去。于是,生命在持续发展中变得更加美好,快乐地走进幸福的殿堂,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对于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诠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教师的职业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就存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以书为友,沉淀自己,完善自我,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教书育人,做一个新时代的幸福教师。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5终于进入暑假了。随着七月的到来,我的这一届学生顺利毕业,与即将踏上另一段人生的学生们一一道别,目送他们离去的身影,难言的惆怅滋味浮上心头。就在这时,我拿到了陶继新老师的《做幸福的教师》一书,看着封面上陶老师明朗的笑容,不自觉地就让我带着微笑开始读起来了。
陶老师认为:“通过读书,特别是读高层次的书,我们教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本质上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所以说,读书便成了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随后,他列举了张斌利、王岱等名师大家的故事,具体而深入地揭示了教学与读书,教师的成长与读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路标,用我们的言行甚至灵魂去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我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是如何去拓宽我们心灵的宽度呢?读书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还记得我上小学时,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总觉得她的身上香香的,特别喜欢她温柔地望着我,对我饱含鼓励的眼神。她时常给我们念杂志上刊登的优秀文章,有些我至今还记得,甚至是我爱看书的习惯都源自她的启蒙。后来,我明白了原来她的与众不同是因为“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诚不欺我。
后来大学毕业,进入学校成为一名老师后,读书慢慢少了,所读的书大多是一些教学方面的书籍,或者是消遣的快餐小说。总是觉得工作和生活忙忙碌碌,难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直到加入了王南老师的名班主任工作室,才开始认真思考读书的价值。虽然仅短短一年时间,我读的专业书籍比之前的几年还要多,所得收获之丰让我总是后悔之前虚度了太多的光阴。陶老师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中感悟灵魂的律动。”
读书,是为了修养自己,也是为了学生。读书和教学,是相得益彰的。真正的名师,他的课堂设计绝不仅仅是对课标和知识的解读,他教给学生的是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升华。多读一些大师们的著作,感受大师的精神和智慧,慢慢地,这些智慧和心得不断积攒,不仅丰盈了我们的生命,也能让我们的课堂在不经意间闪耀出智慧的火花,恰是“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6最近就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直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是啊,曾经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助能有多少?只不过是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二十八个年头了,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应该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助。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做幸福的老师》读后感7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值空闲之余,充实的自己暑假生活,在假期即将到来之际,心不由己地走进教师图书室,寻觅我的精神粮食。平时喜欢看书的我来说,是件无比愉悦的事情。走进图书室,看着书架上摆放得玲琅满目的书籍时,不知在寻找拿一本了,无从下手。指尖在书架与书本之间不断的舞动着,此刻,一本叫《做幸福的老师》映入了我的眼帘,不由自主的拿起这本书。“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期望,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去践行我想要的幸福。是的,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我想要在我热爱的教师职业找到属于我的幸福,我要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而我也一直都相信幸福是有方法的,幸福是可以学习的,幸福是可以传递的。于是迫不及待的将它收入囊中。
一本书,一盏茶,一缕阳光。轻轻地抚过《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这六个字,开始了我的寻找“幸福”之旅。翻开寄语,“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这是著名教育家、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老师所写。他说,本来,“优秀”与幸福并不矛盾,但很多时候,我们孜孜以求所谓“优秀”乃至“卓越”,却失掉了幸福。静下心来想一想,生活中确是如此。因为,“优秀”总是相对而言的,总是要和别人比较的,也正是因为比较,我们求胜心切、精益求精、永不满足,这是我们上进的表现,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若的心态,备受折磨,于是,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也时常彷徨、无助,觉得自己平庸如是、碌碌无为,想着上进、想着优秀,却是倍感压力、恶性循环。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读到这里,我合上书本,思绪静静的流淌。追求优秀固然是无可厚非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也是我的职业追求。但是在追求优秀的路上,我总是那么的着急,以至于都忘了我们追求优秀是为了更好地幸福,以至于我们都遗忘了当下的幸福。此刻,我的脑海中涌现了孩子们一句甜甜问候、一个依恋拥抱、一个真诚的热吻,满满的幸福呀!也只有幸福的老师,才可以给孩子们更幸福的童年。是的,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保持宁静、淡泊、乐观的心态。我从孩子们的成长中收获满满幸福,我要开启寻找幸福之旅。
书中有一段“劝老师莫生气”。我想,这“莫生气”似乎是幸福的起点吧。也让我想起曾经看到的这样一句话,情绪控制的好的人更容易幸福。作为教师,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情绪。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人总是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孩子呢?然而,当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时,教师很容易发脾气,忍不住要批评。对于“犯错”这件事,我认为要客观的对待,成长的孩子,犯错是常有的事。其实,平心静气后,也会发现这样“生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我想平日生气时,我也都该问问自己:我是为了生气而教学吗?我是为了烦恼而教学吗?不!我是为了快乐才教学的!如此这般,我们在工作中就不会生那么多无谓的气了。
“教师应该像树一样的生活。”这句话是书中的一个比喻,令我特别喜欢。人们常把教师比作“春蚕”、比作“蜡烛”;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少有些婉转凄凉。而书中把教师比作一棵树,一方面,教师的“教”就如大树的转化、净化、光合反应等作用,通过释放氧气服务孩子;另一方面,教师的“学”就如同大树扎根土地汲取营养,不断的成长。而教师所要的营养来自于幼儿园、班级,来自于家长、同事、孩子的滋养,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我觉得在相比之下,自己不就是这样的一棵“树”吗?力所能及的服务孩子,又不断的自我学习,已然慢慢长成了一棵风姿婆娑的小树了。我从自己的成长中收获幸福,不断寻找幸福之旅。
有时我在想,幸福的智慧就在于此吧!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清楚的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最珍惜的是什么,不要忘记最初的自己。这样,你就能抓住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或许,在我们不知所措时,在我们焦头烂额时,在我们喘不过气时……我们需要停下脚步,聆听时间的轱辘欣赏路过的风景,寻找在自己身边的幸福。
星星:《幸福的方法》读后感
(一) 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1 、“享乐主义型”: 为了现在而活。“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而从来不认真地考虑后果。“快感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未来的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认为只有过程是重要的。是现在的奴隶。
(1)出现原因: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和幸福等同化了。他们认为,一个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他开心,就值得去做,一直到有更好的乐子再说。
(2)坏处:由于享乐主义者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比如吸毒。享乐主义只会带来空虚,没有目的和挑战,生活变得毫无意义
2 、“忙碌奔波型”: 为了未来而活。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信奉的是“到达谬论”——即认为只有在达成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认为只有成功本身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他们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是未来的奴隶。
(1)出现原因: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社会只褒奖成功的人,而不是正努力着的人——只看终点,而无视过程。
(2)坏处:产生“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维持长久,因为它本身就是和负面情绪共生的。“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3 、“虚无主义型”: 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希望。属于“习得性无助”。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他们对生命已经麻木了。是过去的奴隶。
(1)出现原因:沉迷于过去,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
(2)坏处: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
4 、“幸福型”: 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二)为什么要追求幸福?:
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财富、声望、知名度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幸福”是最终目标。幸福在所有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他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
(三)幸福的定义: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
1 、快乐: 积极的心态快乐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涨的状态,我们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虽然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2 、意义: 设置目标。
目标的重要性:
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去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指引我们的方向,并给我们的生命赋予意义——生命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而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有目标的人成功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设定目标就是用语言给自己的一种承诺,而承诺本身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目标向我们自己及他人传达了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在人下决心之前容易犯犹豫不决的毛病,容易退缩,效率降低。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当你真正决定兑现承诺的时候,命运也会开始帮助你。如果不清楚这个事实,再好的想法与计划也将付诸东流。从开始为自己的承诺付诸行动时,人们会发现,他们的运气变得出奇的好 。 —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帮助我们找到达到目标的路线。
目标的作用 :
目标是为了帮助解放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去享受眼前的一切。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踏上了任何路程,那过程本身肯定不会有什么乐趣。如果我们不知道方向,甚至连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的话,那人生中每一个分岔路,就会变得非常的矛盾——好似向左向右都不错似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每条路的终点。我们无法享受旅途本身和风景以及美好的事物,只会被犹豫和迷惑所吞噬。我这么走可以吗?我在这里转弯会走到哪里去?所以,只有当我们确认目标之后,我们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旅程本身。
正确的目标认知:
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我们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它看作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上的快乐)。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会帮助我们去规划旅途上的每一步,而不像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的只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的感觉。
虽然目标是获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并不是全部。须知,目标本身除了必须是有意义的之外,它所带给我们的在旅途上的快乐,也是不可缺少的。
目标的设置:
把目标重点放在自我一致性(自我和谐)上:
对于追求幸福的人来说,我们的建议是,去追求包括成长、人际关系和对社会有贡献的目标(A),而不是金钱、美丽和声望(B),对后者的追求,通常是出于必须和压力的心态。
自我和谐的目标,乃是发自于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目标既可以“整合自我”,也可以自我直接地选择。这些目标必须是被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加附在我们身上的;是产生于散发自我光辉的愿望,而不是为了去炫耀给任何人看。这些目标是有因果关系的:追求这些目标,不是因为他人觉得你应该这么做,或是因为责任感,而是因为它对我们有深层的意义,并且带给我们快乐。
研究也指出,那些外来目标的意义,好比我们在社会上的声望,或是账号数字,它与我们内在目标的意义,好比个人成长,或是与他人的关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财富上的目标——通常不是出于自我和谐,而是出于外来因素。大部分追求财富的人,为的是拥有更多的钱去满足自身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的虚荣心。
财富与目标:
如果在生命中只以追求财富为目的的话,带来的只有负面的后果。这些只追求财富的人,通常也没办法充分地发挥他们真正的潜能。他们比其他人更有压力,更容易沮丧和焦虑。再说到身心合一的话,他们会比较不健康,比较没有生命的活力。而在美国以外也发现了一样的结果:“在新加坡商业学院的学生里,那些内心充满强烈的物质化价值观的人,其自我实现度、生命力和幸福感普遍较低,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焦虑和身体障碍。”
心理学家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应该追求物质和声望——这样是违背现实的。他们也不是说物质上的东西不重要。有足够的钱去提供食物、住所、教育和其他基本需要当然重要。但是,在基本需要之外,如果是以追求幸福为前提的话,财富和声望则不应该是追求的核心。
虽然财富常被认为是外来目标,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也可以是自发性的目标一但前提是它必须对我们的幸福有贡献。有些人赚大钱并不是真的要用到每一分钱,有时是因为它是努力的奖赏,也可能是因为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这些情况下,财富代表了个人成长的成果,而不再只是累积的数字。
在另一种情况下,财富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目标——即当它成为达成意义的手段时。比如说,有足够的钱时,我们可以做很多对自己有意义、但没时间去做的事,或者我们可以用它去支持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自我和谐目标:
自我和谐目标的前提就是,目标乃是由自己在自由的情况下所选择的。
人们有时候仍然感到自己被奴役了——这不是来自任何政府的影响,而是被外来的因素,比如说声望、欲望、责任或是恐惧所胁迫。他们感到生活里充满了不得不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通常不是缺乏意义,就是没有快乐——甚至两者皆无。而内心想做的事情,由于是发自自我和谐的目标,通常可以带来意义+幸福。
一个增强我们幸福感的方法,就是增加想要做的事,和减少不得不做的事。无论是从人生或是日常生活的角度都应该如此。比如学医是因为觉得医学有意义(内在因素)还是因为医生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外在因素)?追求股市的成功,是因为它带给我成就感(内在因素)还是因为它可以赚大钱 (外在因素)?
以上的例子并不少见——我们所做的很多事,都包含着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一个因为家庭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的快乐;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他就会觉得非常幸福。内在还是外在,通常会决定行为本身的性质。如果是内在的(换句话说,就是自我和谐的)那便是想做的,如果动力来自于外在因素的话,就变成了不得不做的事了。
同样的分析,也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每天所做的事里,有哪些是我想做的,哪些是我不得不做的?而有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实是无法避免的。对我个人来说,我想要教书,但从事了教学之后,我就必须得花很多时间改考卷。我们的挑战,不是要完全删除不得不做的事情,而是尽可能地减少它们,然后以想要做的事情取而代之。不得不做的事情和想要做的事情的比例可以决定我的幸福感。它们甚至可以决定我早上起床和夜间人睡前的心态,是满怀希望的起床,还是沮丧地想今天还有什么不得不做的事情?在入睡前,是感到充实和有成就感,还是长舒一口气:“哦,今天终于结束了。
(三) 如何获得幸福:
1 、如果想要一个充实而幸福生活,就必须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
只有快乐是不足以达到幸福境界,同样,只有目标感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坚持做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快乐,我们便难以持久地坚持目标。对光明未来的预见通常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我们的动机。其次,有些人也许可以忍受没有及时满足的痛苦,就像“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样,但他们一定不是幸福的。
意义和快乐,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可以相互促进。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心存使命感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更大的快乐;而在我们从事的事情上找寻快乐,也可以加深其意义。
2 、就算是有意义和快乐的事,也不能不停地做。
要选择正确的活动并合理地安排时间。
3 、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
问问自己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做出人生选择的问题: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能给我带来乐趣么?我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出不同的尝试呢?我的内心是不是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我们必须留心地去听,倾听我们的内心和头脑——情感和理智。
4 、把幸福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四)问题:
1 、向“幸福型”转变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个人的成功?
“忙碌奔波型”转变为“幸福型”:并不代表做得更少或是热诚减少,它的意义在于将正确的事情做得更好——即那些对现在和未来都有益处的事情
“享乐主义型”转变成“幸福型”:也不需要减少快乐;不同的是,学会去适当的享乐,而不是无止境地放纵。
幸福的人不会接受“无苦,无获”的观点,因为他不但享受着他所做的一切,同时也在向着目标而努力,而他们往往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2 、财富重要还是幸福重要?
金钱除了可以提供食物和居所外(不是指鱼翅和城堡),只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有趣的是,我们经常搞不清楚目标和手段的区别,而牺牲幸福(目标)来换取金钱(手段)。
当社会上普遍认为财富的积累是人生目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犯这类错误。并不是说赚钱或存钱是错误的,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让我们不为账单烦恼。还有,赚钱的欲望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启发。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丰富的经历。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
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他们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在发现他们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并不能带来幸福后,他们一个个都掉进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渊。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苦的方法。
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 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一方面从进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远古历史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物质容易计算,情绪或意义难以衡量。
二、实现幸福
快乐学习
(一) 、学习不快乐的原因:
1 、观念:溺水模式
溺水模式含义:(1)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如果把一个人的头按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并且会挣扎着要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得到解放,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地呼吸,接着便是那醉人的解脱感。
当然学生们的情况没那么恐怖,但这动机的性质(避免失败)却是相同的。在学期中,他们沉溺在自己所不喜欢的作业里,因为失败让他们感到恐惧。学期过后,一旦从书本、功课和考试中解脱,他们即刻就可以得到那种轻松——这时这种感觉很容易被误认为就是幸福。
2 、环境:父母和老师的教育
(1)孩提时代被灌输先苦后甜的思想,忙碌奔波型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有吸引力的选择。
(2)父母和老师的观念:用名誉和成绩来衡量自己。强调成果(实在的目标)高于建立学习的兴趣(无法衡量)。
(二)、对策:
1 、个人:
(1 )从溺水模式转变为性爱模式
性爱模式(郊游模式) :从开始乃至每一件事中都能得到快乐。
(2 )获得福乐体验
福乐: 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福乐状态下,我们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
举例: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我们都听不见。或者我们专心烹饪、和朋友说话、在公园打球,经常几个小时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些都是福乐体验。在福乐体验中,我们享受着巅峰体验,同时也做出了巅峰的表现:我们感受快乐,展现最好的状态。我们对于正在进行的事情是用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没有任何人可以打扰我们,或是使我们分心。在此最佳的状态下,我们更有效的学习、成长、进步以及向未来的目标迈进。
怎么获得福乐体验:
1.有目标感是福乐体验的前提。
当我们全心全力投入目标,不为认为其他的诱惑所动摇时,我们才能获得福乐体验。把目前和未来的益处合而为一,把“无痛无获”变成了“现在的快乐即未来的成果”。
2.任务难度与技能恰当匹配。
痛苦本身并不是巅峰表现的最高境界,相反,有一个区域是在过难和过易之间,在这个范围内,我们不但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还可以享受过程中的快乐。
2 、父母和老师:要转变观念
要相信幸福才是至高的,最重要的财富。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2 、老师:培养学生对求知的热情
最佳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同时成长。老师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每个人天生都具备对学习的热情:孩子们会不停地发问,会不断地去发现周围的世界。教育者,作为帮助孩子追寻自身价值和获得福乐体验的人,应该去培养孩子对求知的热情他们可以把学习转变成一种又迷人、又美好的旅程——贯穿整个生命的对幸福的追求。
开心工作
(一) 工作不开心原因:
1、为了生活而工作
2、不自由
(二)对策:
1 、雇主: 好的雇主可以制造出一个传播幸福的工作环境。
第一,这份工作必须能激发出员工的才华和潜力;
第二,雇员应该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在公司的运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只是旁观者;
第三,雇员应该感受到他们的业绩是有意义的。
2、 不换工作:
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塑造使命感,并从其中发现快乐,从而提升了工作的幸福感。你是否可以改变工作上的一些常规内容(增加让你感到意义和快乐的工作,来替代不能激起你热情的那些任务?)
(1)即使工作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还是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从平凡中寻求挑战,体会福乐体验。
(2)我们可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地参与我们感兴趣的工作。
(3)调换到另外的部门或者加入新的项目。
在现有的生活中,增加那些自己觉得喜欢、有意义和自己檀长的事情,或是在正在从事的事情中,挖掘其中的幸福。
3 、换工作:
如果无论我们怎样努力,目前的工作都无法让我们感兴趣或者投人,那么就应该考虑转换自己的工作了。当然,在有的情况下,离开我们当前的工作可能是个困难的选择,
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MPS
用以下这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
什么带给我意义?
什么带给我快乐?
我的优势是什么?
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去找出这其中的交集,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
幸福的婚姻
一、婚姻 不幸福的原因:
1 、有条件的爱
如果我们因为财富、权力或是名声被爱的话,那只是有条件的爱
2 、缺少意义和快乐
如果一对情侣为了未来而在一起——比方说可以帮着彼此达成金钱或是名望上的成就,这种乃是“忙碌奔波型”的关系;还有,两人都认为现在努力工作聚少离多是为了实现快乐的未来,也属于这种情况。有时,为了享受现在也要对将来的利益做出一点点牺牲,因为如果长期只是为了未来而活,这种关系便很难长久维持。
3 、错误地相信 “牺牲是一种美德”
这里所说的牺牲是指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幸福,比方说,妻子为了能配合先生海外的工作而放弃一个她深爱、别处无法找到的工作,这就是牺牲。由于这工作对她有核心价值的意义,是让她有使命感的工作,所以放弃它等于危害自己的幸福。同一情况下,如果妻子只是请一星期的假,来帮她先生完成任务的话,则不算牺牲,因为她并没有放弃任何核心价值的东西,所以也就不会伤害到自己的幸福。再者,由于她和他的幸福是绑在一起的,当其中一人幸福时,另一人也会幸福,甚至更快乐,所以帮助他也就是帮助自己。
4 、不了解对方
5 、把找到真爱当成是永久幸福
很容易就会使两人忽略日后旅程的重要性。真实、有挑战的日子,是在感情开始之后。
二、对策
1 、无条件的爱
我们所爱的是这个人的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包含的是我们最深、最真的特性,也就是我们的个性,它包含我们的生活原则,但这些原则未必与我们平时所宣称的一致。由于无法直接观察核心价值,所以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个性的方法,就是依靠其个性所反映出来的行为。
如果有一个无条件爱着他的人,她当然会为他的成功高兴,也会为他的失败难过;但无论结果如何,她对他的感觉不会改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变。
无条件的爱所带来的力量,给我们建造了一个幸福圈。
2 、寻找意义和快乐
3 、以双方的幸福为标准去衡量一切行为。
两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至高财富——幸福的交易。就像所有的交易一样,在双方都获益的情况下才是一个成功的交易。当其中一人在至高财富上受损时,当他不断地付出让另一个人得到更多时,结果就会使两人都不幸福。为了能让这个交易成功,我们必须确定双方所得到的是平等的。
当两人觉得感情公平时,两人都会比较满足,而且关系也比较容易维持下去。这并不代表两人需要钱赚得一样多;在这里,平衡点不是用几元几角钱来衡量,而是用至高财富来衡量。当然,在任何感情里,一些妥协是无法避免的,有时候为了另一半,一些付出也是必然的,但从整体来说,这段关系必须为双方带来幸福——两人必须在结合后过得更幸福。
4 、去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注意力必须是放在想被了解的心态上,而不是想被认可的心态上。自我深刻地探索,是保持爱情和热情的必须。我们必须打开心灵,分享自己最深刻的需求和恐惧,甚至性幻想和生命的梦想。除了被伴侣认识的努力之外,还要试着去真正地认识他,熟悉你的伴侣,真正地去认识他,会带来更高的亲密感。
5 、培养而不是找寻
我们通过了解和被了解,来培养与伴侣的亲密关系。我们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去加深两人的亲密关系——做一些对他/她或对两人都有意义和快乐的事。这样的爱的旅程坚定我们的信心,并且创造充满爱、幸福和自由绽放的空间。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