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是怎样的?居住区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历史、艺术、地理、环境、心理、行为等各个领域。因此规划...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是怎样的?
居住区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历史、艺术、地理、环境、心理、行为等各个领域。因此规划师和建筑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还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好调查研究,进行艰苦的创作,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人类自出现聚居以来,不断地探索着有利于当时当地生产与生活的居住形式。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居住区”的规模和布局。早期,农民依附于周围所耕种的土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交通手段决定了村落的布点比较分散,村落的规模不可能太大。手工业生产和个体劳动经济的崛起出现了沿交通道建房,前店(铺面)后厂(作坊)的布局形式。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入,城镇规模逐渐扩大,产生了街坊—成街和成坊相结合的形式。这时期的城镇可以说是一个扩大了的居住区,在那里综合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居住等多项功能。内向庭院式的居住方式代表着当时封闭的社会形态。只是由于大工业生产的集中,才有了分区的要求。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物、噪声等干扰,迫使居住区从工业区中分离出去。而商业、金融、贸易、行政管理等又有了各自的活动范围。可是城市化运动带来了人口密集、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阻塞等弊病,迫使许多社会学家和城市学家寻找对策。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莱根据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设想,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他在给纽约区域规划委员会的报告中阐述了邻里单位的6条基本原则:
(1)城市主要干道和过境交通不得穿越邻里,而应是邻里的边界。
(2)邻里内部道路的布置应设计和建设成为尽端式和曲线形,并采用轻荷载路面,使内部保持安静、安全和低交通量的居住气氛。
(3)邻里的人口应与维持一个小学的规模相适应。
(4)邻里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为邻里服务的设施一起放在中心公共场地或绿地上。
(5)邻里占地约160英亩(约65万平方米),密度为每英亩10户。它的形状应考虑孩子步行上学都不超过半英里。
(6)邻里单位的服务设施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一个位于小学附近的社区中心。
邻里单位的理论得以实施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先是在伦敦外围的卫星城中。著名的哈罗新城由4个居住区组成,每个居住区划分为2~4个邻里单位。全城共有13个邻里单位。以后世界各地相继仿效。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建的哥伦比亚新城仍然遵循这些原则,各个社区下分成若干邻里。巴黎周围的5个新城都是吸收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在居住区规划中也曾应用了邻里单位的经验,如上海的曹杨新村等。当时我们正全面学习前苏联,生活区多设计为“街坊”形式。周边式的街坊布置和单元式的住宅设计在不少城市产生广泛的影响。北京的三里河和百万庄的双周边布局的街坊,是从前苏联周边式街坊演变出来的。1956年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前苏联提出了小区的理论。这个理论迅速传到我国。“小区”一词即是由俄文直译过来的。它的设计原则是:
(1)被城市道路所包围的居住地段。
(2)有一套完善的日常使用的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包括一贯制学校、托幼、饭馆、商店等。
(3)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创造便于生活的空间。
前苏联最早的一个实验小区——莫斯科新契尔穆舍克区9号街坊体现了上述原则,但还保留了街坊的名称。而北京的第一个小区——夕照寺小区还能看出街坊中轴线和对称的布局手法。1959年前苏联组织了一次莫斯科西南区的住宅区规划方案的国际竞赛。这次竞赛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试点居住区占地75公顷,要求住1.5万~2万人。方案中反映了居住区布局的特点:
(1)密切结合原有地形,建筑自由布置。
(2)居住区分若干小区,每一小区容纳5000~6000人;小区内分若干住宅组,每组有1000~2000人。
(3)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分别设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4)车行与人行分成两个系统。居住区有完整的绿化系统沟通。
此后,小区规划的原则和手法在我国被普遍地采用,并不断地得到发展。
居住环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定数量的人住在一起形成了基层社会结构,因此研究居住环境必然涉及居住的社会性。
分析过去的社会环境,试看历史长期形成的街坊有其规律可循。热闹的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具有浓厚的城市气氛,方便居民购物活动。进入街坊小巷则安静幽雅。住家内向,有自己的室内外生活空间,与外界隔离。小巷就是居民的社交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居住形态也要发生变化。大家庭分裂成小家庭,封闭的独家独院为开放式的群居所代替。布局形式要适应变化了的居住形态。但是传统街坊所具有的环境质量,可以在我们的居住区规划中加以借鉴。首先是居住的社会性。居民的相互交往和作用是居住区赖以存在的基本因素。居住区建起来后,如果邻居们相邻不相往,长期不能形成牢固的社会结构,则不利于安定的生活。被称为“兵营式”、一排又一排、前后左右对齐的住宅布局之所以不好,除了给人以呆板、单调的感觉以外,问题还在于缺乏足够的场所供居民进行交往和休闲活动。因此要求规划师和建筑师寻求一种适合现代居住生活、有利邻里交往的住宅布置形式。住宅分组团布置,便于形成内向庭院。住宅的单元入口开向内院,庭院要具有优美的室外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空间,人们上下班都能见面,有事也好互相照顾,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亲和的邻里关系。我们不妨把组团的布置形式称为新型的“扩大了的四合院”。
居民委员会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种群众自治组织。住宅组团的大小可因地制宜。在人口集中和建筑密度高的地方,每个组团可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团组成一个居民委员会。组团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总之,规划的中心思想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邻里交往的场所。
良好的居住环境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日照、通风、安静、安全、整洁、美观以至人际交往等条件既是生理上的需要,又是精神上的要求。例如,人们经常暴露在噪声的干扰之中,往往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变态;突发性的噪声会使人情绪烦躁不安。要采取各种措施,包括防止噪声源迫近住宅、中小学、托幼等设施。要妥善确定噪声源旁的建筑布置。在噪声源周围要设置绿化带或隔音墙等防护装置。
空间环境
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连续。城市生活必然会渗透到居住区里来,文化、教育、商业、娱乐等人际相互作用也会在这里经常进行。但居住空间毕竟有别于城市空间。从居民的环境心理分析,在居住空间里人们不但需要有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场所,而且还要求有安逸、私密的小天地。在工作之余能安心学习、消遣、休息和从事家务活动,并且不受外界的干扰。集体与个体、暴露与隐蔽、公开与私密,在居住区里是交替存在着的。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回家洗完澡在院子里凉爽一番就不愿被人家看见;如果单身深夜回来,经过阴暗的小路担心有坏人袭击,就希望别人看见他,如此等等。
目前许多新建的居住区道路四通八达,人车到处穿行,安全得不到保障。任何人都可以大摇大摆地在居住区里进进出出,坏人在这里作案,不易引起注意,逃窜也很容易。
目前,居住区里往往存在着不少“剩余空间”。由于在规划设计中对这些空间未作精心的安排,因此使这些空间成了“消极的空间”。在这里,道路两旁脏物遍地,空地上野草丛生,特别是人迹罕到的旮旯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为此必须把“消极的空间”转化成为“积极的空间”,也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中要把剩余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且把它置于居民的视线范围之内。要使这些空间真正成为美国建筑师、犯罪心理学家纽曼所说的“可以防卫的空间”。积极空间的开辟要密切结合人的活动需要和心理环境的特点,并且在规划方案中就能体现出来。比如居住区内部道路两旁应尽量布置对居民有积极作用的设施,如商店、文化站、管理处、绿地、住宅等等,使街道不仅是出行的通道,还是活跃的生活场所。这样人们乐于在此通行,并且对它有丰富多彩的感觉,即使晚间经过这里,也有一种安全感。如果街道两旁是高高的围墙,人们往往不愿在此久留,心里总想尽快地走完这段路。当临路的高大围墙(如锅炉房煤场)是不可避免时,也应在围墙与道路之间设置一些服务性建筑,或留出一条绿带,放些花架、座椅等设施,使消极空间变成为积极空间。
将居住区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不同的领域,是一种较好的规划设计办法。当人们进入居住小区时便是第一层次,从小区进入住宅组团是第二个层次;然后进入自己的家,就是第三个层次了。这样居住空间便形成了序列:从公共空间(城市街道)→半公共空间(小区所有的空间)→半私有空间(组团所有的空间)→私有空间(首层住户的小院和住宅户内的空间)。如此层层深入,各有各的领域范围。同时在小区和组团的入口处设置有形或无形的遮拦,如围墙、花墙、门垛、门头、标志性建筑等,造成实际上和心理上的障碍,防止闲人任意入内。在这样的环境里老人有地方休息、聊天、锻炼身体,儿童有地方游戏玩耍,尽情欢跳,成年人也能各得其所。让所有空间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又令人感到安全舒适,那么居民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主人翁自豪感。
生活环境
居住区规划中必须充分地考虑居民的需要,妥善地、恰当地安排好各项生活服务设施,为他们提供方便的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的,为此生活服务设施的设置,一定要充分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在规划中要掌握人的活动规律和日常行为轨迹,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且要留有余地。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民收入不高,产品还不够丰富。人们在选购耐用消费品时总要精打细算,那怕距离远点还是到商品齐全的大型商场去挑选。小区内设置规模不大不小的百货商店往往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商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有本身的合理规模、服务范围和布点要求。在强调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的同时,引进了竞争机制。国营商店与集市贸易同时并存,国营、集体、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相互竞争,繁荣了市场,扩大了购买者的选择范围。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到规划中来。其次我国双职工多,他们的购物活动往往是利用下班的回家途中进行。所以沿城市道路布置商店这种传统手法在现代生活环境中还是适用的。这种布置方式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商店扩大了服务面,使顾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为此这种充满城市气息的商业街至今仍为我国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再是人们出行的心理——“抄近路”,不愿走回头路。生活服务设施的布点要顺乎居民的流向和流线。对商业经营来说叫做“一步三市”——差一步就会影响营业效果。居住区中的自行车库如果位置安排不当,不是放在上下班必经之处,有的居民可能宁愿冒丢失的风险,把车放在楼道里,而不愿多走几步放在车库里。
在观察研究人的行为轨迹的时候,不难发现居民经常把他们住所附近的绿地当作室外生活空间。在这里,早上锻炼身体,傍晚散步聊天;青少年更喜欢在这里蹦蹦跳跳。因为离家近,使用效率比那些规模大、设施齐全的公园要高得多。调查还发现学龄前儿童最爱去玩的地方往往是他们的家门口——单元入口门。在这里他们一出门就能找到邻居的小朋友玩,大人在楼里也能看到他们,因此比较放心。
另外,要充分注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问题。众多的老人绝大部分时间要在居住区内度过。他们不甘寂寞,又怕吵闹;不愿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又怕出去体力不济。要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为他们提供修身养心、文化娱乐、社会交往以及从事轻微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设施和场所,让他们欢度晚年。
交通环境
交通是维系城市生命的必要手段。如果我们把城市交通比喻为人体动脉的话,那么进入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交通犹如支血管和微血管,组团内交通则是它的末梢。分析人的出行频率,可以看出比例最大的是上下班交通。居住区内的人车流量高峰也集中在上下班时间。其余的交通有外出购物、访亲问友、文化娱乐、逛街、上公园等等。因此,可以认为居住区交通主要是区内居民外出和归来的行为,当然也还有内部生活活动。规划的目标首先是要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
其次,居住区作为城市这个综合性、有机体的一部分,必然会有与此相关的交通引进来,如来访亲友的出租车、垃圾车、搬家车、救护车、运货车等的进入。较大规模的居住区,还可能有公共交通引入。居住区的交通环境必须同居住、生活环境综合进行规划,通盘考虑,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道路系统要功能明确,分清主次。居住区的道路要“顺而不畅”,使车辆和人流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但不要畅通无阻,避免城市交通任意穿越小区内部。进入组团的道路应该设计成“尽端式”,以防止无故人流和车辆闯入,从而保障环境的安静和居民的安全。
预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行车还会是居住区内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库是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要探索多种有效形式的自行车库,并且妥善布局,让居民愿意去存放。
今后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轿车出现在居住区内,从国情出发不太可能在居住区内设置分散或集中的汽车库。为此应该经过分析,设置一定数量的汽车停车场地。与此同时,居住区的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使各种车辆在高峰时能顺利通过,还要处理好人行与车行的关系,使其各得其所。
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又称“人工环境”,主要是指组成空间环境的建筑实体所表达的风貌。房屋、围墙、门头、水塔、花坛、路灯、电杆、坐椅、垃圾箱、路面辅装以至人工栽培的树木花草,都可以组成建筑环境。规划师和建筑师的任务不但要通过建筑创作使环境具有美的风貌,而且还应使建筑环境具有个性,具有独特的风貌。
个性产生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定。时间的观念要求我们理解生活是动态的。一方面它要继承历史的文脉、人情、风俗、习惯等等,另一方面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的建筑必然反映当时的风格,而不是去抄袭以前的样式。生活是动态的。建筑环境要适应人们在活动时的感受。建筑空间的开放与围合、尺度与比例、对景与配景,都要从人的静止与移动的感受中去考察、去体验,寻找出最佳处理办法。
空间的观念是指“这个”空间区别于“那个”空间。每块用地都有它的特殊性。地形是平坦的还是起伏的;用地内有没有要保留的房屋、树木或管线;周围有哪些因素对规划有影响等等。同时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当地的建筑形式,加以发展变化。传统的建筑形式往往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材料条件、技术条件,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观点。
所以,形成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必须以当时当地的特定条件作为依据,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一个小区、一个组团的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应在统一风格中求变化。这种统一的、独特的风格还应体现在建筑小品和绿化布置中。
关于建筑环境的识别性,人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去识别事物的。建筑物的体形、形式、色彩给人以较深刻的印象,最容易被人抓住。还可以运用符号学原理,突出某种标志,这种具有统一的、独特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环境,将会给人以清晰而难忘的印象,达到识别的目的。
城市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动态系统。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城市是人类为自身的生存而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高度人工化的环境,是一个人工形成的动态系统。这个人工生态系统具有现代化的工业、交通、建筑物、园林及其他物质设施,为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人、技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内部结构以保持其内在的和外部空间的动态平衡。不恰当的人工活动也会造成生态失调和破坏。工厂过度集聚、建筑过分密集、人口过于集中、交通拥挤、用水和能源不足等,都将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结构功能变异,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
城市环境规划是预防、治理生态失调、结构变异,恢复和保持城市环境生态平衡而产生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整个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不断保持动态平衡的空间环境。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和现代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认为它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所谓保持动态平衡的城市空间环境,就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诸因素,通过规划调节和实施,经常维持相互协调和稳定发展。例如,城市规划为居民创造一个享有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社会环境,就是把对城市社会的分析研究的成果在城市社会地域结构上加以体现。这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创始者们的理想。城市规划还要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率的生产环境,如建设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发挥城市聚集效益、生产力区位效益、土地效益以及规模经济效益等,都应通过空间组织予以体现。为居民创造一个最宜于工作和生活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目的。
上述诸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的手段予以组织,达到城市内部结构和空间的协调,形成最佳的地域结构和生态环境,取得社会的、经济的和生态的综合效益。传统的规划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需要,把影响城市环境的因素视为孤立的具体的矛盾,采取具体的工程措施个别处理,使矛盾难以全面地解决。现代城市规划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联系着地域空间整体和城市长远利益的系统分析问题。它十分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这种崭新的概念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本着居住区生活的舒适、舒心、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目标,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
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化设计,它包括绿化、铺装、标志系统、景观照明、景观水景、景观小品六大方面。而这六大方面的设计,最后应达到整个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和动观的效应。
住宅区环境包括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绿化率的高低,还包括绿化、围墙、大门、活动设施,各种指示标牌、水景、浮雕、雕塑、灯光设施、音响设施等,而这些内容又必须与住宅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单就绿化而言,也不是简单的绿化就可以了,而必须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居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也就是说,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比如居住区的集中空地作出高低错落的构筑物应该形成或大或小、或公共或私密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活动的使用要求,开阔的场地可以供居民集体晨练或举办群众文娱活动,而相对隐蔽的小空间则可以给居民提供阅读、交谈的场所。
日本人曾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要素:
1)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和臭味;2)宁静,没有噪声;3)丰富多彩的绿化;
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而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宜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
8)有游乐设施。
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
目前,我国主要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
1)居住密度;2)绿地面积;3)室外活动场所与设施标准;
4)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5)日照。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导,居住区景观的核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住区有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居住区可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在功能上,象钱学森所说的“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住区以居住为主体,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2)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环境景观道路要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人在通过道路的过程中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通过道路表现出景观的主题。
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而是通过道路引人人胜,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道路要做得“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让人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带来感叹和美的感受,使道路充满人情味受到欢迎。另外,优美容易认知的道路线型、清晰的道路系统、良好的断而组织与路面铺装,也是体现居住环境质量的重点。
3)居住区停车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停车位的布置不能影响环境的美观,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且应节约用地,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a.半地下停车场和绿化组合——在同出地面的车场顶种植灌木、花卉、草坪,以及花架、花坛,一举两得。
b.全地下车库——其顶面的覆土应绿化,并与周围地面园林融为一体。
e.架空平台下停车库——在数幢住宅围合的空间设架空平台,其下停车,其上为绿化、交往空间。但由于车库靠近住宅,要设法防止对住户的十扰。
d.在绿化带搭棚架停车——应尽量少用。不靠近楼旁,噪音少、棚顶有绿树。
4)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住区园林化没计,有一条明确的景观主轴线,沿这条主轴线,没计绿化步行街,有条件的话,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开人工小河流和省水泊体。住区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的重点,使之成为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等),又是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住宅楼首层架空也是绿化空间和增大人际交往的好办法。可在架室层设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种植喜阴的矮科植物和花卉,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
5)建筑外型、色彩、组合居住区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屋顶形式和建筑材料及建筑色彩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筑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中、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重性。立面要防止单调沉闷,尽量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旋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墙面垂直绿化,屋面绿化、美化建筑物景象。在居住建筑的组合中,要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建筑群体围合一个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围绕公共空间的周围形成若干个次空间;另一种组合方式是建筑组团被分割为若干个各自独立的小空间。居住建筑的组合形式是多样的,空间内部形式变化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建筑单体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功能设计的成功和外形的优美,更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创造生动、优美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城市设计》读后感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共分为二十五个部分来叙述的,其中又可分为思想,构思,设计,理论运用于实践,成功的设计等五部分来叙述。作者在叙述的同时,并不是空空的,范范的描述,而是通过具体的图例,设计草图来去进行阐述,使我们这些对设计初学者来说通俗易懂。
在“城市作为一种意愿行动”中,作者在阐述“空间与形式”时,我们知道建筑形式是体量与空间之间的接触点,这两个要素之间在哲学上相互关系不清楚的地方,建筑形式也不会明晰。通过限定体量和空间之间的连接点,建筑师正在对人类和宇宙的相互关系作出说明。这段话如果单纯的理解,可能很难,而作者则通过画出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典型的古代建筑——飞檐屋顶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金字塔作为地球上出现的支配性体量形式的完美表现而存在,它是不变的绝对的一个说明,而中国建筑则是与此相反,是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状态而不是支配自然地有力表现,屋顶的凹形表现人的恭谦,表现建筑对于宇宙空间的接受,这些屋顶优雅地接受宇宙空间,并成为庭院建筑构图中的核心,这种表述方法很好,既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又有通俗易懂的图案。
初读此书时,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不知所云,但是当再次品读时,细细想来又有他所说的道理,所以我不得不佩服培根先生的智慧。培根先生在讲诉“清晰地表现空间”时,我自以为是最容易理解的,文字不多,但是两幅图的对比则让我立刻清晰了。在“设计的性质”这部分中,作者解释了设计者清晰的基本设计结构是影响城市发展的的重要因素,它用以推动城市建造的全过程。在设计城市时,单幢建筑或一组建筑设计中的方法不能套用于整个城市规模的设计,原因很简单,首先城市的范围大以致于认的思想不可能为整个地区同时同时制定清晰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其次就城市的规模而言它的各个部分的建造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而要明白“同时运动诸系统”的性质,我们需要明白体量与空间的关系,感受的连续性,同时的连续性。对于设计者对城市设计就必须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并且设计者的思想尽可能适应空间作为一种支配力的观念,对空间作为一项自在的基本要素作出响应并在其中抽象地构思设计。设计者需要关注在城市中由一种车辆转到地面,或步行到一个又一个目的地的瞬间所得到的印象,在空间中将按三维方式来去构想这些同时运动诸系统的基本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设计是可能的,城市设计结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产生的。
绝对于设计结构的最佳范例之一的日本奈良的寺庙群法隆寺,在中心区对称环境中出现不对称的建筑组合,只有最高超的设计才会有此杰作。在“感知自我的方式”中作者从感知环境的方式,感知空间的方式,空间心理学,心理的激变,等不同的方面来去阐述如何来去自我感知,自我感知的方式等不同的内容,这些深奥难懂的东西,我读完之后几经思考仍不能很好的理解,而在这一部分作者也是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去分析的,可能就是这些东西太抽象,尽管附有大量的图文但是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然后回头从新审视,才发现前篇作者所介绍的大多是理论性的知识,所以我品读的时候才会觉得晦涩,尽管附有插图但是仍然让我不知其所以然。
尽管有许多的不解,我仍然坚持继续品读,在读到“北京”这一部分时,感觉突然不同,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北京不同于其他着作对北京城严谨平面与经纬轴线的着力赞美与宣张,作者在此另辟蹊径,以“身历其境者”的身份在其中感受、体验、领悟“这一空间运动进程”“行进的序列”与“变换的视野”。作者继而回归“巨人视角”,在三个比例尺度上分析北京紫禁城的平面布局,并将三者置于同一层面给予比较,得出不同比例之间的.流动性与节奏感。任何比例都能在总体设计方面自成一体,这与数学中的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不谋而合,遍览“北京”这一部分皆为对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结构形成发展演变的解读,较为易懂。
由思想变成行动,这一过程是整个设计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而费城的成功典例则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形势的探索,而这一过程则是漫长而艰难的,前后历经了十三年,才得以使费城的形式最终确立下来,板式公寓由三层高的住宅代替,并使之成为隔街殖民时期住宅与三幢塔式公寓之间一种杰出的过渡性建筑。形式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设计结构决定的,“贝式塔”是由延伸的外来设计力决定的,而不是仅仅联系本身任意定位。形式的确立对于整个城市的设计才仅仅是个开头,后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形式虽然定下了,但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建筑,它是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基础,所以接下来的便是建筑表现了,形式如何从设计结构衍生出来,这两者代表着城市设计过程的两个基本方面,而建筑表现则是与城市设计相关联的第三个要素。一座城市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场所,及出行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当人们置身于某个环境之中时能够切身的体会到周围环境所带来的舒适感,并且能够感受到设计者所设计的用意,这也就要求设计时意象的考虑,直到设计的最后达到意象的成熟。城市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运动系统所起的作用,水平的运动,垂直的运动。水平运动中车辆的快速移动以及人们步行时缓慢的移动,这其间所产生的感受设计者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城市会有中心场所,而且这些中心场所可能会不止一个,如何来去表达这种效果呢,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建筑来去表达,通过在不同中心区布置一些大的标志性建筑,来说明城市的核心区。到这里为止,设计部分可以初步告一段落,接下来所要考虑的是城市的居住者——市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就是进行民意反馈,然后与他们建立对话以使设计更加完善,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今天的费城才得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且它的建造还任然在进行着……
在本书的结尾,培根先生继而以斯德哥尔摩郊区新城Vallingby的规划为例,对比其建成后的鸟瞰与其先期模型,在鸟瞰视角取得了惊人的一致,身历其中却差强人意。Vallingby的设计“大抵是用代表建筑的模块在一张厚纸板上摆布移动而完成的”。或许当移动的不是台面上的模块,而应是人亲历其中的脚步。不禁联想到许多建筑亦存在此弊病——鸟瞰图(抑或模型)气度非凡,寓意深远,深博决策者欢心,但其真正建成后以人的尺度、视角去体验感受,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空留遗憾。于是知建筑如同城市设计,不能仅靠“巨人视角”去评判,更需要的是“身历其境”。本书着重介绍“同时运动诸系统”,涉及三个方面——体量与空间的关系,感受的连续性,同时的连续性。这也是本书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书中依然体现以人为本,民主精神。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人的意愿应当施加于我们的城市之上。作者随即以此为指导思想,用很大篇幅分析评价了古往今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下城市设计的发展演变,考察了伦敦、罗马和纽约等城市的运动系统,为我们呈现出一派城市设计的盛宴,心潮澎湃。理论结合实践。文中亦提及作者所致力的费城城市设计,涉及到对老城区的保护,这对我们如何在当下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极具指导意义。
经过了初略的品读我大致领悟到上述这些,我知道这仅是本书的皮毛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所以我要继续的来去研读它,也许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之所在吧。而且我对培根先生也由此产生敬仰之心,他的智慧让我折服,他的思想让我崇拜,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会一直向老先生去学习,去领略大师的气质。
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结合了多门学科,既包含了生态学,又有建筑学;既不能是单纯的追求美感,还要兼备实用性。要做好园林设计需要不断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突破思维,创新设计。
设计师的职责和义务: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内在人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为此,设计师应该:
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人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人爱采摘和捕获;人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了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他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丁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 .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你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你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狠,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也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如果你不经历青藏高原的缺养,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会成为释迦牟尼的选民。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应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的。
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 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规划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所以,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以人为本——结合人文特征
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要求。
因地制宜——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小区的交通和人文关怀(人行车行出入口、停车场、休闲运动区、后公园),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准确的把握场地特征、因势利导。同时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节 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此外,在园林设计时,还应做相关的市场调查,了解住户对居住小区的意见和要求,充分考虑到生活习惯,将生活习惯充分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因时制宜——结合气候特征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注重创新
居住区小区园林规划与其他规划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更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上,力求自然、协调,体现主题风格与特色。同时要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景观创造与之相关的文化、民情、习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文化建园”的 科学 内涵。材料运用上,多选用新型、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节约——挖掘乡土资源
适地适树是植物造景中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盲目的引种不仅植物存活率不高,浪费资金,而且破坏生态平衡,澳大利亚野兔引种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乡土植物具有资源丰富,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优势,有利于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长期的生态稳定。目前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原产中国的木本乔灌木多达 8000 种,其中乔木树种约 2500 种。同时我国还有许多特产树种,如银杏、水杉、水松、银杉、金钱松等。它们在世界城市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树种数量很有限,一般大城市才 200~400 种,而中、小城市约 100 种左右.这个数字与我国丰富的树木资源是极不相称的。应该栽植驯化多种绿化树木,美化城市。
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开始出现,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 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 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
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