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读后感《毛泽东选集》读后感,近日,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也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资料。我读到一首五律诗:,...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近日,认真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也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毛主席的资料。我读到一首五律诗:
博大精思想,鲜明透彻深。
文风超百代,笔力重千钧。
济世施良策,兴邦作指针。
龙人多壮举,美丽永无垠。
这首诗道出很多读者的心声,我虽没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修养,但是却可提笔写下自己心中的感慨万千。
想象中的毛选应该是深奥难懂,枯索无味,会让人看的头皮发麻。可是当我深入拜读之后,却发现与想象的相去甚远。原来毛泽东是如此平易近人,原来我看的那么的意兴盎然。就像他们所说,清新之气如春风般扑面而来。
《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收集了毛泽东(1883-1976)在建国以前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写成的。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文章,除了几篇纯哲学著作而外,大都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或是解答疑问,或是指授方略,或是为中央起草的文件。就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他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联系起来,形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关于革命和建设;第三、关于革命队伍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第四、关于政策与策略;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第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此,他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马列主义。
有人说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而这个体系就存在于毛选之中。《毛泽东选集》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超凡的军事才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成功总结和运用了运动战、麻雀战等战略战术,保存了自我,战胜了敌人。五次反围剿,四次大获全胜。(范文网 www.creditsailing.com)当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革命力量不足,而国民党反动军队又穷追不舍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决然建议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长征到陕北会师。正是这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最紧要、最关键的时候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单架上的阴谋”。在长征过程中,还出现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壮观场景,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典范。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及时总结人民战争的伟大经验,开创出了地道战、地雷战、运动战等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毛主席在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毛主席当时已经认识到农民问题的严重性,向党中央提出解决农民问题,已经不是宣传而是立即实行的问题。当时的农民已经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毛主席看到农民群众对国民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先陈述农民运动概况和批评了反对农民运动的谬论后,过细检查农民所有的行动便总结记述了十四件大事,虽然时代相隔甚远,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农民运动如火如荼的气势。
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民群众在历史上,在我们革命的道路上,为夺取新政权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说明农民群众的力量是我国最强大的力量,而农民群众的利益则是我国最广大的利益。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现实中,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型农村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大,而其中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任重而道远。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在各项工作上的成功运用。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之所以是持久战,他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论证,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只有有了对抗日战争的明确定位,他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1938年5月,毛泽东《论持久战》是针对当时国内“亡国论”和“速胜论”发表的。当时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全面抗战的第十个月。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全国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但是在思想层面上,当时却是各派分立。而“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争辩引起了国内思想混乱,民心难安。于是就必须得有一种理论,既能解释抗日战争的现状,又能指导全民族的抗战。这就是《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的任务,一在于廓清思想,把全国人民从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迷途中走出来,他要批判亡国论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的谬论,使被蒙骗的人清醒,他也要批判速胜论的幻想,使人民能脚踏实地的看清现实,他既要巩固国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要向国际反法西斯同盟阐明中国的未来,消除国际社会的顾虑。二在于军事上,在战略上对抗日战争作宏观的战略分析,提出战略决策,用以指导整个抗日战争,在战术上从微观方面提出有效打击敌人的战术,指导军队切实可行的实战战斗。《论持久战》担当了指导全民抗战的政治纲领和军事纲领的作用。
他在《
1 2 ;
《毛泽东文集》读后感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不禁的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思想才算是一个人的正确思想呢?文章里所指的正确思想是什么呢?于是带着这些疑问的我将这篇文章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次,自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正确思想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物质,也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精神,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人只能称为是空想家。而所谓的正确思想,应当是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一种思想,通俗的来说就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形成的一种思想。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出自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在当时轰动一时,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该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没有经过实践考核的思想,只能说还是一种不成熟的思想,不能说是好是坏,只能够算是一种空想,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显现出来的思想。而一个真正成熟的正确的思想,应当是要经过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如此反复的千锤百炼过后才能真正确定下来是否是一个正确的思想。
在平日里,不少人会在饭点时说句玩笑话:“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让我来认真的钻一次牛角尖吧。为什么吃饭不积极,思想就会有问题呢?吃饭要积极的思想正不正确呢?答案是肯定的。吃是人类原始的一种本能,一个人长时间不进食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虽然在这个人人都喊着要节食的年代,没有人会把吃饭当作是一种很积极的事情,难以跟下半句思想有问题的这句话联系上,但就本身来说,人吃饭要积极的思想是正确的。
搞清楚了何为正确思想后,问题又来了,一个人的正确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从石头中蹦出来这样的答案大概是只能出自神话中的。一个正确的思想,就必定有它的根源所在,是不存在有无根无据的正确思想的。
在这片文章的开头提出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以后,很快便给出了答案——人的正确思想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会是在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当然不是。一个正确的思想是不会凭空而出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文章内说到这里还提到了一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说明正确的思想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思想不可能像意义上的“万金油”那般适应每一个时代的,这种思想应当叫做真理,但即便是真理也都只是客观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真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从局部看到全局,这些都是真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才有了丰富的经验,而在这些社会实践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才是正确的呢?其实都不是。虽然一般来说,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也是如此,但事无绝对,这只是大部分的现象,并不能包含所有。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实例,有时候会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的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的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在这里其实我想到一句话,“邪不胜正”。虽然不全是这么个意思,毕竟邪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就如同“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这两句话一样争论了如此之久也没个正确定论,但其实这两句话本质都是一样劝人向善的。这里也是相同的道理,短暂的胜利不代表是正,输了也不一定是邪,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成为那个所谓的正,这些都需要时间去验证,都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最简单直白的来讲,就拿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黑猫警长》来举个例子,在《黑猫警长》中有一个堪称童年阴影的经典桥段,我记得是螳螂姑娘和螳螂青年结婚的第二天,大家发现新娘把自己的丈夫吃掉了,黑猫警长赶到的时候只剩下了螳螂丈夫的衣物摊在地上。那么螳螂姑娘吃掉螳螂青年的行为究竟是正是邪呢,如果根据影片中提到的“被吃是螳螂青年的自愿牺牲行为,是为了下一代好”这种理论观念来看,这便是正,是一种正确的思想,如果不吃掉丈夫下一代便无法正常生育的情况下,这便是大自然的残酷,是经过实验检验的正确思想。但经过我另外的去了解过后,其实真正被吃的情况其实只占了30%的。吃的好的雌螳螂在营养充足保证生育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并且根据研究发现,雄螳螂在选择伴侣的时候,首先就会倾向于选择营养充足,已经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500字
毛选诸多篇章之中我最喜爱的是他1927年3月所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有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其次还有《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论持久战》、《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比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的讲话中谈到的知识分子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 在一些人的眼中, 好象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 好象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 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像在这一段话中毛提到的现象可以说在今天是大量存在的, 可以说思想的颓废空虚是可怕的, 它在吞噬着人们的灵魂, 当人的思想灵魂丢失方向的时候, 那这个社会也陷入到了危机之中. 世界战争中的一大奇观是什么? 大家应该知道,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竟然有数百万的伪军在帮着日本人杀自己人. 这些人恐怕就是些没了灵魂与思想的人
真真佩服毛泽东高妙的语言,没有一个高深的字眼,朴朴素素的口语化文章,深邃而有力!
对于毛选,我就说到这儿吧。总之,它们不会叫人乏味,不管是不是已经腻了一些文字。它的质朴清新,说理简单明白会叫人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如沐春风。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2000字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当时在中国共产党内,有一部分同志长期坚持教条主义,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而另一部分同志拘于片面的经验主义,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这两种错误的思想曾在1931到1934年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种正确思想的确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关于认识,毛泽东在《实践论》还着重指明了两个要点。第一是理性认识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通过整合和改造,将感性认识的表面事物和外部现象深化到概念和本质的阶段,所以,认识开始于经验。第二是认识有待深化,这也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注重于感性认识便是犯了“经验论”的错误。所以在我们接受外界事物的同时,不要只是盲目的学习,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判断外界事物的正误,对外来事物选择性吸收,在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去认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大跃进”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没有清楚的意识到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矛盾,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党中央又一次拨乱反正,纠正了党内众多错误思想,重新恢复和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并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鉴于当时的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主要把阶级斗争作为认识和实践结合的范例阐述,但是《实践论》中体现出来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每个时代都适用的。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
通过对毛泽东《实践论》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实践的认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与实践紧密的联系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实践,对事情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刻,如果对事物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深入探索,那就无法全面准确的看清楚事情的真相。《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哲学理论著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