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传》的读后感自从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卡米耶德兰穆以一个果敢的手势打破了巴士底狱,自从那个像男孩般瘦弱的律师罗伯斯比尔让国王和教皇在他的法令...
《尼采传》的读后感
正当十八世纪的伟人们都在弥留之时,毁灭也对那些刚刚跨进十九世纪门槛的诗人、精神斗士、解放心灵者举起了屠刀,从未有过如此不屈的鲜血浸渍神的圣坛。
这个偷听并打破诸神谎言的预言家,善妒的诸神没有杀死他,却使他处于无穷无尽的混沌梦境中,他的唇依然能开启,他衰弱的身体还能感受日耳曼民族的土地,他的目光还能无神地飞掠出窗外,却再也不能从抽动的嘴角冒出波浪般沉重而激情的思想。
英雄的风景中没有天空,宏大的演出中没有观众,只有众人的缄默在寂静中颤抖。
宽阔的前额刻满了沉思的皱纹,深深的眼眶下闪烁着鹰的敏锐,皮肤紧绷的脸上凝聚着超人的意志,残暴的罗马勇士般的髭须悲壮地盖住严肃的下颔,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博兰登堡上手握缰绳、持着锋利权杖的女神。
这个受尽折磨的人充满感激地用他伟大的颂歌感谢磨难,因为它使生活于他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更新,一种发现,充满意义。所有认识来自痛苦,病痛永远使我们追问根源,而快乐倾向于迟钝、无知的满足,在痛苦的面前,心灵的土壤被开垦了,有了耕种的空间。
他陶醉于短暂的健康之中,他觉得健康应当是世界的意义,生活的目的,大地的尺度,一切价值的标准,现在他以高涨的激情,热烈的颂歌,生命的色彩高高挥舞着权力意志的旗帜,语言带着原始的力量从他话语的'每个毛孔中流淌出来。
不论是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还是其他哲学家,都从未有震撼人心的感觉,他如横扫的风暴,充满急剧的掉头,撒下对于伪善、教堂僧人、艺术谎言、爱国空话以及任何一种使人丧失良心的麻醉品,因此他的认识就像激越的血液,颤抖的神经,堆积成一部充满激情的心灵史。
诚实,纯洁,这是我对尼采的评价,这个反道德的人身上积聚了如此优秀的品质,不能不使人惊讶。人们平时作为精神生活酵素来冷静地感受自己所成为的美德,这是穷人的美德,是乞求的象征,是奴隶的烙印,是冷漠甚至惰性的魔鬼——阴暗的幽灵,在尼采身上却像音乐给予人一种享受,他对于真实的热爱,壮丽的超越,雄浑的行板上升为壮阔的庄严。对于他来说,强度意味着一切,内容并无意义,对于他能去考察的地方也必须想去看,而绝不可出自一种多愁善感的宽容、胆怯,而顾左右,言其他。尼采作为哲学家,就像艺术家一样不寻求结果,不追寻那凝固在大理石上僵死的定局,他只有形而上的风格,一种道德上的人的风格,并且保持着成为真实和保持真实的强烈意志。
他的伟大不在于建立了一种体系,而只是给出了一种气氛,一种自由、强健的空气。大自然在向更高形式进发时,否定自身,从而表现为地震,海啸,暴风,每个时代也同样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力来反抗共同性和道德的腐朽。
重要的是永远具有活力,而不是永远活着,所有他反叛过的都似乎在那独一无二的形象中找到了情感的深度,生命的广度。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
每个人都是不忠实的,每个人都无法踏出自己所处的历史框架,同样,也摆脱不了自己的经历框架。而每个人必须在承认这种限制的前提下,学会从远处观看自己。但,每个人又都是狭隘的,人们都无法踏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并试图用自我衡量世界。然而终其一生,从未观看到自己,却只看到了别人,而且还是自我以为的看到。
每个人,都有无数个面具,自从有了社交,并进入了社交的圈子,就开始不停的变换面具,以适应不同的社交圈,从而达到自我以为的满足,成就。而最终却失去了自己最纯真,最原始的那张脸。
每个人,每天都在活着,都在努力,都在前进,思考,或许这就是一场自我的人生旅行,自我提升,自我改善,亦或是自我陶醉,或者自我迷失,又或是自我救赎。
我思故我在,思考,意志,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思考,思考无法逆行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思考是无能的.,无用的。就像人死了,并不意味着存在没有目的,死亡的来临,并不意味着生命没有价值。
我在故我思,人之所以可以思考,是因为存在,但又何为存在?为何存在?如何存在?怎样思考?有效思考?
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无数的放弃,而我们又该如何去选择?如何去放弃?而如何存在?怎样活着?为何思考?怎样死去?应该是人生的四大主题吧!作者:鱼中水
《当尼采哭泣》读后感(1)
现摘抄部分内容如下:
1、
被别人关注,会为一个人带来多强的满足感啊。布雷尔深信,年老、死别、比朋友长命的痛苦,就在于缺少了被人关心的机会,过不受关注的生活,就是一种痛苦。
(所以,夫妻关系也好,亲子关系也好,双方之间如果缺少关注,两人会越来越疏远,最终留下遗憾。反观我自己,就因为童年时父母对我的关注太少而心存遗憾。毕业工作后就总有一种期望领导关注自己、指导自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2、
我的疾病属于我的身体,但是我的身体并不是我。我是我的病痛与我的身体,但它们不是我。二者必须被超越,如果不是在物理层次上,那就是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
(这段话还是比较难理解,我目前的理解是“我”这个整体除了肉身,还有超越身体的意识形态。就比如弗兰克·维克多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到的,即使身处纳粹集中营,但他还是有着追求生命的意义的自由。)
3、
必须首先彻底地认识自己。为了做到这点,人必须把自己从习惯的观点移开,甚至离开一个人本身的年代与国家,并从一段距离之外来检查自己。
(要认识自己,就要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因为旁观者清。为了做一个旁观者,就得跳出原来的框架,比如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来省事自己。
践行清单:周末花一整段(至少是两个小时)在一个从未去过的咖啡馆、书店,剖析自己。
4、
任何杀不死我的东西,让我更强壮。
(即使在痛苦过的昨夜,一觉醒来,似乎也变得更有力量。晚上似乎是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积压在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的瞬间,能量也得到了积攒)
5、你爱的是欲望,不是欲望对象
(第一次从冲哥口中听说这句话时,还无法完全理解。多看几遍,再结合自己的例子,发现很多时候买东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大多时候是非理性的。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空虚。)
6、
永远没有人做任何事情完全为了他人。所有的行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有的服务都是利己的,所有的爱都是自私的。
7、
一个人借由选择一种产生压力的生活方式,而无心地选择了病痛。当这种压力变得足够强大或足够长久时,它会反过来触发易受牵连的器官系统,在偏头疼的案例中,就是血管系统。所有,你看得出来,我所说的是间接选择。严格来说,人不会选择或挑选一种疾病,但是人的确会选择压力,而选择疾病的则是压力。
《新的哥伦布 [德国]尼采》读后感
爱侣呀!——哥伦布说,——
你别再听信热那亚人!
他永远凝视着一片蓝色——
远方已摄走了他的魂!
最陌生的,于我最贵重!
对于我,热那亚已沉入海底。
心要冷静!手握舵轮!
前方是大海,何处是陆地?
让我们站稳脚跟,坚持住!
我们绝不能再回头!
看,唯一的死亡、荣誉和幸福
正在远方向我们招手!
(飞白译)
【赏析】
德国因拥有众多的思想家常为人们所乐道,但这个富有思辨传统的民族也不乏令人瞩目的大诗人。而集思想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则是弗里德里希·尼采。
尼采这位被誉为“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的诗人哲学家,生前所创立的学说和他本人的命运一样,十分不幸。他的学说不被理解,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尼采推崇希腊文化,强调“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即非理性主义的 *** 。在这种精神的基础上,尼采阐述了他一系列的哲学思想,并最终形成了他的“强力意志”学说,从而完善了他终身宣扬的艺术化的人生哲学。
尼采的诗,许多是格言和警句构成的,充满譬喻和象征,内涵丰富,哲理性强。这种哲理诗的形式符合他所认为的哲学应该诗化的观点,同时也在实践上证明尼采本人是一位将诗与哲学融合得非常自然和奇妙的高手。除了哲理诗,尼采的抒情诗也十分引人注目,这些抒情诗虽然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但其中仍能明显地看出尼采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新的哥伦布》作于1882年至1884年间,主题是勇往直前探索未知之域。
尼采借历史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事,在诗中表达了否定传统价值,要重新在人生之路上寻求新的价值的志向与决心。不言而喻,尼采在诗中是以“新的哥伦布”自居的。这位“新的哥伦布”凝视着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人生之海,是那样专注,那样醉心,他秉持“最陌生的,于我最贵重”这一信念,整个灵魂仿佛已被远方未知的“新大陆”摄走了。
陌生的事物,陌生的领域,向来为平庸和精于世故的人不敢问津,因为它们往往充满危险,使人望而生畏。但对于一个生性敏感且又怀着真诚的理想,敢于怀疑甚至反对一切传统价值的思想家来说,事物的珍贵之处,事物的存在意义恰恰在于此。那些被一般人发现并且被一般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与观念,一旦它在世俗世界进入规范,就难免不被庸俗化,从而失去了它的魅力和为之探索的意义。
所以,对于“我”——尼采来说,哥伦布的家乡热那亚只象征着自己出生的世俗王国和如今弃绝的传统价值体系,它已经不再是可以预留的退步之地或可以在失败时返回的家乡了,“热那亚”沉入了海底。在这里,尼采不仅旗帜鲜明地向传统挑战和触犯世俗,同时,还响亮地挑明了自己乃至所有勇于独立思考、敢于独自进取的圣哲的座右铭:
“最陌生的,于我最贵重!”
接下去的诗句,使我们看到了一位在惊涛骇浪中搏击奋进的硬汉的形象。他冷静而又稳稳地操着舵,哪怕前方是海,是荒漠,或是任何不祥之地,都无法动摇这位孤独的探险者寻求新价值的决心和信仰。这样一位奋勇前进、绝不回头的探险者,其实正是尼采本人的生动写照。作为一个在人生之海上独自探险的人,尼采十分清楚前方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些什么,也许是失败,甚至是毁灭。但他仍满怀探求的 *** ,坚信失败不是永久的,它们一定会带来声震人间的胜利。感受着尼采对未知之域的进取精神,倾听这位“新的哥伦布”在人生之海上破浪的搏击声,迎着那直冲襟抱的海风,似乎很难不与他一起大喊——
“看,唯一的死亡、荣誉和幸福
正在远方向我们招手!”
“热那亚”已沉入海底,“上帝死了”。“新的哥伦布”主张“重估一切价值”,他要宣告所发现的新的未知之域,他说:“在以前没有人知道正确的路,向上的路只有在我以后的时代……在这路上我是一个快乐的先驱者。”
尼采的思想受孕于欧洲文明全面濒临深刻危机的时代,他预见了迟早必将笼罩整个人类的阴影,即人的精神危机的爆发。尼采的全部人生哲学事实上就是抗衡人的精神危机。“新的哥伦布”所发现的新价值远远超过了同时代思想家们所创立的价值观。建立“新的哥伦布”的丰碑的基础之一,就是那种桀骜不驯、无视一切艰难困苦的探险者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于铭刻在诗人哲学家人生日历上的那句诗中——
“最陌生的,于我最贵重!”
(季新平)
有书共鸣 尼采《教育何为》读后感
有种阅读叫做被动阅读。
参加指定的读书阅读打卡就是。
《教育何为》,看到书名有点感兴趣,看到作者是尼采,就犯难了,担心读不下去。然而又想,看书而已,又不是写书,作者和读者的身份还不容易区分吗?
翻译者还是周国平,他得有多爱尼采啊。我还有一本尼采的诗歌集,也是周国平翻译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有段时间我还抄过尼采的诗歌,只有抄写,方能读得进去。
以前,对于周国平的印象是,作家,“妞妞的爸爸”,深圳某图书馆馆长,还挺羡慕他的馆长身份的,作家做馆长,再合适不过了。在《教育何为》里,看到他的另一个重要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难怪以前读他的一些文章,很难理解,关于哲学的很多话题,我都是头痛的。但是作为阅读爱好者,确实又绕不开哲学。
2021年一年的碎片化阅读,我明白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好闭上自己的嘴,多抄读书笔记,免得误导别人。
《教育何为》的读书笔记,也抄了一些,开始以为,这只是尼采讲德国教育的事,抄着抄着,觉得中国也有这样的情况,世界上的幸福或者不幸福,其实都差不多。也许周国平先生翻译这本书,也是想借尼采的观点,试图让读者联想中国的教育。
#有书共鸣[超话]#《教育何为》尼采
#读书笔记
1.现代教育违背了教育的本义,越来越被功利所支配,而这正是时代的浮躁侵入教育领域的恶果,也是大多数受教育者不得不陷入时代的浮躁的根源。
2.利益——更确切地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教育似乎被定义成了一种眼力,一个人凭借它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识别一切容易赚到钱的捷径,可以掌握人际交往和国民间交往的一切手段……每个人必须学会给自己精确估价,必须知道他可以向生活索取多少。
3.一个资质虽非常超常但良好的人,倘若他想在学术上有所为,就必须潜心于某一个专业领域 对其余领域只好不闻不问。
4.语言是一个人的趣味和教养的直接体现。在尼采看来,媒体的恶俗影响首先是通过语言侵蚀到教育界来的。他要求语文教师负起责任,禁止学生使用诸如“占有”“赚取”“盘算”“掌握主动”“无需考虑”之类令人恶心的词语,显然因为这些词语反映了时代的急功近利特征。
姑且摘录某天的打卡内容,虽然我假装很有使命感一样分享在微博上,后台也确实会看到几个点击数,我不清楚究竟有没有人看到尼采的内容,就好比我现在站在广州南站的候车大厅里,人很多,但其实我并没有看到熟人或者被熟人看到一样。
说真的,和我交流尼采也是不行的,我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教育这块大蛋糕,也不是谁想动就能动,有些事看得清楚,但还不是要配合去做吗?
能不能做个优秀的自己,其实功夫还得花在教育之外,走出校门,自己再去努力。高中历史老师苦口婆心劝说,某些内容不应该这样,你们应该去图书馆寻找更好的答案。但是,你们现在就得要背熟教材,高考过后,千万要把这些记忆抹掉。
万分想念我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阮老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