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54回读后感(西游记第54回阅读感悟20字)

发布时间: 2024-06-24 04:12: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77

西游记54回读后感,西游记54回读后感3篇,《西游记》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西游记》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西游记54回读后感(西游记第54回阅读感悟20字)

西游记54回读后感

西游记54回读后感3篇

《西游记》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西游记》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神奇时空和一个传统活跃的社会。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西游记54回读后感”,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西游记54回读后感篇1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已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家喻户晓了。它那精彩纷呈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其它任何书所不能比的。

这部神话小说主要记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事。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无数风雨,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取得真经。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孙悟空精通七十二变,能降妖除魔,明辩善恶,为唐僧的取经保驾护航。猪八戒虽然又贪又色,但在师傅遇害时总能申张正义,挺身而出,又不缺善心。沙和尚朴实忠厚,勤勤恳恳,安于天命,心地善良。而唐僧虽然有点儿糊涂,善恶不分,但他那顽固执着,诚心向佛的精神和仁慈之心还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在这四人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拥有无穷的本领,神通广大,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与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反抗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那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他那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作斗争,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敢于斗争的英雄,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

读完这部童话名著,我深受感触。这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可他们却从未想过放弃,没有半途而废,没有虎头蛇尾,他们坚持到了最后,做到了有始有终,他们这种不达目的地不罢休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孙悟空敢于斗争的精神,猪八戒不怕困难,挺身而出的精神,沙和尚勤劳肯干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我们只有英明果断,机智勇敢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在学习中,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不要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要相信,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咬咬牙就过去了。一旦战胜了困难,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西游记54回读后感篇2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读完这本书真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里面的人物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孙悟空。他正直、勇敢、降妖伏魔。而且,他还非常的忠诚。当他师傅遇到困难被妖怪抓走,他还是会出手相救,就算他的师傅赶他走,他也一心想着护送师傅去西天取经。

唐僧坚韧不拔,心思缜密,他为人善良,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赶走孙悟空。

猪八戒贪吃懒惰,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坚持不下去;但是他对唐僧还是忠心耿耿。

三师弟沙和尚则为人实在,任劳任怨。

最后虽然他们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路途坎坷,但也都修成了正果。唐僧被封为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还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最终取得真经。

大家应该都知道龟兔赛跑,兔子骄傲自大,认为乌龟跑不过它,但乌龟坚持不懈,认准了目标努力向上,最终赢了兔子。龟兔赛跑和《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道理都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努力向上,不怕吃苦,才能像《西游记》里一样取得真经。俗话说的好:“困难就像弹簧一样,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读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54回读后感篇3

我非常喜欢《西游记》这本书,开始我发现主人公是石头变的猕猴时,我就来了兴趣,我很快就能融化到这本厚厚的书里,最近又和妈妈读了一遍。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闭上眼睛慢慢思考就好像进入仙境一般。故事中每当出现孙悟空把妖怪打死时那得意洋洋的神态时,我就忍不住想笑,因为孙悟空的“笑”样太好玩了。

通过读《西游记》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师徒四人为取真经,历经千难万险,永不退缩的精神很值得我敬佩和学习,它教育我遇事不要虎头蛇尾,要坚持到底;因为师傅把孙悟空从五行山下救出来这么个事,他就非常孝顺师傅,他知恩图报的高尚品德值得我学习,它教育我要孝敬父母,因为他们对我有养育之恩,教育我要尊重老师,因为她们向我传授文化。

但是刚开始读《西游记》时我也有不明白的地方,比如孙悟空为什么不带师傅飞到西天呢,看完最后一集我才明白,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要是飞过去了,不经苦难取得真经是没有字的。还有一件事刚开始我也很奇怪,就是孙悟空的头很硬,在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时,被铁扇公主砍了三次都没碎,可那次在和山野妖怪比本领时,脑袋一下就被砍下来了,一点也不硬啊。看完后我琢磨着是不是孙悟空的头想掉就掉,想长就长的一种本领呢?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每个想吃唐僧肉的妖怪都有法宝,这些法宝都很厉害,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为什么不用这些法宝降住他呢……

虽然我还有很多疑问,但我还是非常羡慕孙悟空,要是我也有七十二变化那就好了,如果我有七十二变化,我首先要把贫困饥饿战争和自私去掉,我还要一口气把污染吹没了,把冒着黑烟的大烟囱吹没了,再吹出无数辆能排出瓜果味道尾气的汽车来……哈哈,还有好多,一句话就是: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西游记》师徒当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本领高强,无所不能,而猪八戒嘛,也不讨厌,虽然他有时候害猴哥头疼,但他憨厚可爱,心地也很善良。

我喜欢《西游记》,因为它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无穷的想像力!

西游记50回读后感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悟空上天查访那怪来历无果,先后请来托塔天王父子、火神、黄河神等助战,皆未取胜。悟空发怒,以毫毛变出三五十小猴,又被套走,悟空变苍蝇飞入洞,拿起金箍棒一路打了出去。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悟空变成促织入洞,拿了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来,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如来佛遣十八罗汉来,亦斗怪不过。一罗法言,如来曾示意去问太上老君降怪之法。悟空请来老君,用芭扇出那怪三相,原来是老君座骑青牛,其圈为老君的金刚琢。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唐僧和八戒饮了河水而怀胎。悟空往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红孩儿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诱开真仙之机,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到都城城关,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馆驿,女王欲招唐僧为夫。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宫中设宴款待,宴后,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乘龙车出城为三徒送行,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闪出一女,弄风摄走唐僧。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三徒赶至一座高山,见山中有洞。悟空变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与怪相斗,被螫头部。八戒被螫了嘴。观音让悟空请天神昂日星宫,治好八戒、悟空之伤,又现出大雄鸡原身,吓死那怪,原来是一母蝎成精。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唐僧被一伙强盗吊在树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当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与强盗发现悟空,便欲谋财报仇。老者报信,师徒走脱,强盗追来,被悟空打得死伤伤,老者之子亦被割下头,僧大惊,先念起紧箍咒,使悟空疼痛难忍,又赶走了他。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悟空去见观音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抢去包袱。在花果山念包袱内的文牒,并声言自己将去西去天取经,沙僧见了,去南海拜见观音。忽见悟空在旁,于是掣杖便打,并向观音述说自己所见。观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悟空见假悟空而发怒,两个舞棒在空中恶战,真假难辩。如来认出假悟空是六耳弥猴,使他现了原身。悟空一棒将其打死,又被观音送回唐僧处。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悟空到积雷山找到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请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骑金睛兽,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却不会变小。牛魔王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

西游记49-54回阅读感悟

写作思路:以西游记49-54的为主题,介绍西游记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感悟内。

正文:

读了《西游记》容第49-54回,我懂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

《西游记》第49-54回的内容是唐僧和徒专弟们到了女儿国,女儿国国王看属中了唐僧,要招他做王夫,唐僧坚执不肯。悟空让唐僧先敷衍上,日后再救他。

可是女儿国国王在跟唐僧缠绵的时候蝎子精出现,并抓走了唐僧要跟他成亲。悟空、八戒去挑战,被蝎子精的倒马毒刺伤,多亏昴日星官赶来,杀死蝎子精,师徒四人才离开了女儿国。

据历史考证,虽然这是虚构的,但是历史.上可能很的存在女儿国这个国度,有的历史学家已经发现了显示,但尚未证实。也许作者就是根据史前记载的资料编写的吧,我们很佩服女儿国国王的痴情。

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她的情只是用错了人,唐僧是个出家人,早已断了七情六欲,在故事中我们看到唐僧确实是有一瞬间对女儿国国王动了情,这才惹怒蝎子精,将唐僧掳走。

所以人并不是没感情的,我们总是批判唐僧的无情,但是从这看出不论是什么人,哪怕是得道高僧,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们的感情比凡人淡得多罢了,这就是他们与世俗人不同的地方。

扩展资料

《西游记》中说到了女儿国,在第五十四回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时路过一个“西梁女国”,在这个王国里没有男人,繁衍后代都是靠喝湖中的水而受孕。而在我国历史上,唐玄奘曾亲自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到印度取经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对中国西部诸少数民族部落王国的记载非常详尽,成为研究当时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这部书的第四卷,唐玄奘记录了一个“大雪山中”的“东女国”,玄奘在书说这个王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女儿国,女儿国的风俗习惯是怎么样的呢?

关于东女国,史书《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确有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日行。

有大小八十余城。”意思是东女国南北长有二十二天的行程,东西长有九天的行程,这是古代计划距离的一种方法,犹如我们某某地长多少车程一样。根据《旧唐书》的这段描述计算下来,东女国应该南北距离应该有400至800公里,东西距离应该有180公里到360公里。这段记载与《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大致是相同的。可见在唐代的确是存在一个东女国。

本文标题: 西游记54回读后感(西游记第54回阅读感悟2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19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应收货款与应付货款的冲抵读后感(4 22日读后感)一篇读后感水浒传400字(水浒传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