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是20xx年5月由广西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尼尔·波兹曼。作者在书中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毒药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被困在一个洞穴中,只能看见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便执着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类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在这种可怜的依赖感中,我们还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话吗?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坐在一起却各自玩着手机,这一调侃的话与《娱乐至死》中作者反应的问题不谋而合。书的封面是一个只有躯干没有头颅的四口之家,画面很骇人但也引人深思,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人们的头颅,吞噬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越来越忽视灵魂的需求,单纯地凭借眼、声与肉体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做出判断。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本书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转型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现象。文化不再是上层民众身份地位的象征,不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物品而成为商品,廉价便捷通俗,充满单纯的感官刺激。作者在文中提出电视“泛娱乐化”的原因:媒介。他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
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提出了几个观点:一方面,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 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电视1900年诞生至今不过百年,但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波兹曼精准地剖析了娱乐的篡位过程。在印刷术统治世界的时代,报纸和图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当时的人们通过阅读报纸获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行动与信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切随着电报的发明而改变,电报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即时性,全球各地的新闻穿越时空距离被罗列到人们眼前,这迫使人们在无形中修正了信息的定义:它不再是对人们生活工作有着巨大影响的要素,而只是一大堆看上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实际却毫无意义的.文字符码,而接下来的 “图像革命”则更具有强烈的冲击,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开始统治人们的眼睛。
波兹曼在书中对西方媒体的娱乐倾向持一种批判的倾向,但是在展开批判的过程中,他也道出了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一切都在朝着娱乐化的方向迈进。娱乐化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能把娱乐和电视的其他功能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电视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今天,从政治到学术,无论什么内容,如果不披上娱乐的外衣,不屈从于观众浅表阅读的口味,就无法能够有效的传播。这或许是出现了一种病态,用波兹曼教授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的良方?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毕竟,人是矛盾体,这就仿佛人体内的调节反馈机制。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扭曲和异化人本身,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我希望媒体延伸我们的器官,用他们独有的特性将我们人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复制品;我希望媒体锻炼我们的器官,用声、色、触给我们更加敏锐的直觉器官而不是磨钝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变得不断偶求更强的感官刺激。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莫让媒体时代娱乐了你的灵魂。
《娱乐至死》读后感是什么?
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同时也是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
《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
作品评价
一本精彩、有力而重要的书,这是波兹曼抛出的严厉的控诉书。在这里,一切公众的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华盛顿邮报》评)
媒介即隐喻——《娱乐至死》第一章读后感
我之前也有过奇怪的思考,我们眼中的事物和世界是不是只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实际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很不一样。可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物,比如牛奶,小时候我只知道它是一种带淡甜味的饮品。等到长大知道它是从奶牛身上产出的,带有营养价值,和普通加添加剂的饮料不同。仅从我一人的思维变化上就感受到了我们看待事物方式的不同。这世界千千万万的人心中大概也都是不同的,我们的一些共鸣仅仅来自于我们某个认知点的重合。我们的认知点就来自于我们通过的媒介对于这个客观事物的反映。
媒介在不断更新,我们的认知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广播时代到电视时代,我们必然会从关注声音联想画面转变成从直观画面联想更深一层次的东西。最初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只有简单的语言,后来媒介不断发展,出现了文字、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到现在互联网链接整个世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越来越丰富,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对于本质世界的思考就越来越少,我们关注电影里别人的人生,我们把别人的经历当作自己的范本,我们离本原的生活越来越远。
这本书很适合活在当下正娱乐至死的我们。媒介的发展为我们认知世界带来了更多的途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愿我们在媒介时代能不仅只看到媒介隐喻的小世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