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读后感(【2021读书笔记9】生命的意义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发布时间: 2024-01-17 00:47: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1

敦煌学读后感350字敦煌学读后感350字,敦煌的悠久历史通过优美的画像和逼真的雕像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陶醉在其中。,敦煌著名的莫高窟有...

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读后感(【2021读书笔记9】生命的意义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敦煌学读后感350字

敦煌学读后感350字
  敦煌的悠久历史通过优美的画像和逼真的雕像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让人陶醉在其中。
  敦煌著名的莫高窟有492窟,莫高窟与安西逾林窟,个个都是艺术精品。其中安西逾林窟25窟的南北天王图应该算是壁画中的瑰宝。南北天王张弓欲射,坚定的眼神,展现中华民族永不放弃的精神。北天王泰然自若,犹如高山上的松树,南北天王威风八面,南别天王图上仙女散花,地上花团锦簇。还有两侧的乐队,其中有拍板的、美音的、吹笛的、吹笙的,还有跳舞的……人物身段优美大方。可见,古代人民的绘画技术高深莫测。
  在敦煌,不仅有壁画,还有数以千记的佛像也很著名。如有形态各异的乐尊和尚、尼勒佛、东方微笑、小弟小阿雅、三世佛、金刚力士……他们曲线优美、嘴角微笑、手感滑润,看起来神态大方、幽雅。让人看了十分亲切。
  莫高窟的历史时间整整一千年,直到清朝年间才结束。其中,每个朝代壁画佛像都在,其中中国鼎盛时期唐代作品较多,这些壁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气息,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敦煌壁画400字读后感

近日在家闷着甚觉无聊,于是随手拿起了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叫《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在十几年前的作品。还记得几年前买下次书后草草地读完后[因为那时正上高中,时间比较紧],只有一个想法:余先生的目光太犀利,嗅觉太敏锐,思想太独特,竟能写出如此佳作!但近日读后,深感余先生的不容易,因为他带着我走过了一段很沉重,很空白,也很沧桑的历史长路,正如余先生在该书的自序中写到的那样:“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
于是,我也跟随余先生一起聆听下去,欣赏下去,哀叹下去。跟随余先生的脚步,一路逼近莫高窟,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去时,便感觉到了一股强劲的冲击力深深地刺进了我的心里,我的灵魂!从一开始的青褐深厚的色流一直到很难再找到红色的色流,我们走过了北魏,走过可隋,直到元代,直到永远。这立体的,极富生命力的艺术,让人不得不感叹人类的伟大!
莫高窟壁画艺术固然精美绝伦,但它的背后,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我们说艺术的诞生,必然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用莫高窟壁画艺术来诠释这句话是再好不过的了。
然而,比莫高窟壁画艺术更让人惊魂不定,更让人感慨,更让人叹息的是洞窟里的一个隐藏洞穴。因为在这个洞穴里,藏着无法计数的古物,更藏着中国人的荣耀和耻辱,以及今生后世无数学者的心血!让人痛心的是,洞穴所藏古物十之八九都已流失到国外。造成这一切的,是源于一个道士,一个愚昧无知的道士!但是,比那个道士更让人痛恨的是那些用花言巧语,小手段骗取中国古物的外国人。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官员是有能力去保护那些古物的,可他们没有,这是因为几千年积累下的劣根性所致,更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在作祟。
余秋雨先生在文中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地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了!”
我对次话是十二分的赞成。那些古物固然源自中国,但从整个人类的大环境讲,它却应该是整个人类发展的结晶。再者,从当时中国的大环境考虑,那些古物留在中国,我想,到现在还能够给我们的学者拿来作研究的,应该是少只又少了,更不用提什么“敦煌学”的诞生了。我一直认为,作为古物,要么就让它永久地封存于地下,要么就必须做到有能力去很好的保护它!如果没有那个能力,而它却又重见了天日,倒不如把它让给那些有能力保护它的人。所以,对于所谓的那场敦煌文物的灾难,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呢,最起码我认为,不是最好坏的那种。
不管怎么说,敦煌莫高窟的里里外外,都是一段很沉重的历史,要我们的任何一代人去承受,都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所以,它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去肩负,并重新创造魅力奇迹!

梦回敦煌读后感怎么写?

梦回敦煌读后感
如今电视里浮躁的东西太多,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的片子很少,有些虽有诚意水平却欠缺,有水平没境界还是问题,总之想在电视上看到点好东西真难。大年初一到初十,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纪录片《敦煌》(10集),我一集没落很认真看完了,很喜欢,总想写点什么记录下来。
这几年电视里经常会冒出一些大制作的东西,所谓大,自然是投入大,但未必水平高,有些实在是生造出些大场面的`热闹,胡扯地糟蹋钱;还有一些投入大也确实有诚意,因制作者水平问题,出来的东西大而空洞、华而不实,用力过猛却难打动人,再加上如今是个炒作的社会,万事不离一个炒字,“震撼、终极”之类的宣传词铺天盖地(如果件件如是,人只怕早都被震到地球外面去了!)所以看电视的期望值真不敢太高了,不过记录片《敦煌》的诚意、水平和境界还确实打动了我。
据说为了这部片子,5年里摄制组先后9次深入敦煌,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素材近400盘磁带,制作者为了充分了解敦煌的底蕴,多次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及多位敦煌学者、研究人员进行文稿讨论,再将这些徐徐反应出来,采用了一集演一个主要人物的表现手法,拍摄水平也不错,高清摄像,很多画面极美!关键的一点--境界如何呢?以前看敦煌的片子和文章,里面常常会为流失的、损毁的文物痛心疾首,人一激动就难免不客观,纪录片的一大忌讳就是不客观,不过《敦煌》制作者的历史观是以前很少看到的,这部纪录片很平静、如涓涓细流缓缓地去讲一些故事,带给人的不再是恨,而是感动。
片子的定位很恰当,没有想把自己宣传成大制作的东西,而且很少有特别正式的记录片会用许巍的歌声来做主题曲,虽然《悠远的天空》是个老歌,但放在这个片子的片头很合适,悠远、空灵、虔诚的歌声正是这部片子想向人传达的感觉。片头中制作者的名字在显现片刻后即化作了沙被风吹走了,一下子让我心里涌上了淡淡的悲伤,敦煌以及我们和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化作沙被风吹走……
本文标题: 为了敦煌学回归中国读后感(【2021读书笔记9】生命的意义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54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华尔街之狼 电影读后感(第五遍《华尔街之狼》观后感)四川凉山灭火英雄读后感(精选烈火英雄观后感简短范文8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