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读后感初中(《干校六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15 03:21: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7

干校六记的读后感像个初中生若水。水是什么?无味、无色,潺潺而过,留下痕迹,却消逝地如此之快。,我说,杨绛的生活如水。可能太多人会像我...

干校六记读后感初中(《干校六记》读后感)

干校六记的读后感

像个初中生
若水。水是什么?无味、无色,潺潺而过,留下痕迹,却消逝地如此之快。
我说,杨绛的生活如水。可能太多人会像我投来鄙夷的目光。是的,一个被文化大革命迫害,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学者一下子沦为一个卖劳力的苦工,还不得人尊重的境遇,又怎么会如水般轻盈,曼妙?
然而,以一个局外人的目光看这件事总归片面,也不知是为什么,杨绛的《干校六记》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如水——她没有过多的渲染干校生活的无奈、痛苦,以及对亲人的想念。而是——尽可能的把积极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把欢笑带给我们。也许,这就是大家风范,用积极的心态在困境中寻找相符之物。
记忆犹新的是《干校六记》的第二章《凿井记劳》。不难想象去一个荒凉,偏僻的地方劳作,连土地都少有水的滋润,这种情景,使何等的悲凉。悲观主义者们总喜欢拿困境和最美好的东西作莫名其妙的对比,最终得出悲观的结论:“再也不能逃脱这样的遭遇了。”
“我费尽吃奶的气力,一锹下去,只筑出一道白痕,引得小伙子们大笑。”她是在故作轻松么?我对这句话产生过不止一次的疑问。也有众多的读者对《干校六记》中流露的感情产生怀疑。更有甚者,很绝对地为此加上“虚伪”的枷锁。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此伤神,古人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至少杨绛女士一直在向我们传达一种淡然的信号,那纵然她不这么想,又有何妨?
去干校劳动,当然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且那时的他们也看不到一点关于“文革”停止的曙光,所以更多的人做的是“一去不复返”的准备。
奇怪的是,我们看不到一点杨绛去干校时的留恋女儿的思绪。那时的女儿小圆,刚刚受到了得一自杀的打击,杨绛竟然决然地促她先归去,别等火车开了。“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撇下她。”但是这个疑问在文章的后部分便不攻自破,“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哦,原来她催促女儿先归去,使不愿让她看到自己的眼泪,不愿让她受伤的心又多一份牵挂。这不禁使我想起《背影》里那个如此相像的场景。
与其说杨绛看待生活的苦难如水,不如说她这个人原本如似水。从她笔下泄出的文字,和那个时代的几位女作家都颇为相似,清新、自然、淳朴的文风,让一个慈爱的老人的形象跃然眼前。
当然,包括她和钱钟书的爱情,也如水般,不华丽,不做作,却知道现在还被传为佳话。
杨绛,就是这样一个若水的人,。她将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都看作水般淡然,都化为一泓泓清水跃然纸上。

《干校六记》读后感

《干校六记》,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杨绛先生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仅有六十几页的小册子,书很薄,读书读的快的话,也许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我读过三遍,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干校六记》,顾名思义就是在干校所写的六篇记录散文集。那么何为之干校呢。

《干校六记》中的“干校”指的不是别的,就是五七干校。五七干校,是上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看了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在这封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这个大学校,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毛泽东还要求学校缩短学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让“资产阶级统治”学校。于是,为了响应毛泽东的号召,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

此后全国十几个省市创办了105所五七干校,先后遣送、安置了10多万名下放干部、3万家属和5千名知识青年。大批的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许多老干部被“下放”到干校劳动。“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定的名词。这类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被称为“学员”。无论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战士”。 他们被规定过军事化的生活,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要“早请示、晚汇报”,例行性地一日数次集体齐声“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甚至参加野营拉练。他们的学习内容是体力劳动: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负,被劳累折磨诱发的疾病致死。直至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 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的五七干校才陆续停办。

《干校六记》描写的就是自1969年11月杨绛先生在送别钱钟书先生去”五七干校“劳动,至1972年3月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获准一起离开干校返程北京,在干校生活劳动两年多的纪实性散文集。

《干校六记》,六篇文章分别是:一.下放别记;二.凿井记劳;三.学圃记闲;四.“小趋”记情;五.冒险记幸;六.误传记妄。六篇文章,除了第一篇下放别记讲的是出发,记的是别,最后一篇误传记妄讲的是返程,记的是妄,其余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在干校经历的四件不同的事情。凿井记劳,记录的是劳;学圃记闲,记录的是闲;“小趋”记情,记录的是情;冒险记幸,记录的是幸。

“六记”的首记是“下放记别”,写下放干校的别离之情,带出政治运动对人性和生命的残害。1969 年11 月,杨绛本来打算和钱钟书吃一顿寿面,庆祝钱钟书的虚岁六十岁生日,但等不到生日,钱钟书就得下放了。次年七月,杨绛也下放干校。送别钱钟书,有杨绛和女儿钱媛、女婿得一;但当杨绛下放时,就只有女儿钱媛一人送她,因为女婿得一不想随意捏造名单害人,已在一个月前含恨自杀。得一的自杀对杨绛触动很大,以至于再去干校前不敢告诉钱钟书事情的真相。火车开行后,车窗外已不见女儿的背影。杨绛这样写:“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到了干校,杨绛和钱钟书两人所在地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平时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只能等到十天一次的休息日,才可以互相走动。虽然不经常见面,“可是比独自在北京的阿圆,我们就算在一起了”。

第二记是“凿井记劳”。杨绛被分配在菜园班,每天早出晚归,集体劳动,又参与掘井的工作,产生了“合群感”,从而有“我们”和“他们”的分别。“不要脸的马屁精”、“雨水不淋,太阳不晒的”、“摆足了首长架子的领导”,是“他们”,也包含了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而“我们”则包括各派别、受“我们”看管的人。这种阶级感情,不是基于各人的阶级背景,而是基于人性。但在贫下中农的眼中,“我们”又变成了“他们”,农民对干校学员都很见外,还常常把他们种的菜和农作物偷去。“我们不是他们的我们,却是穿的破,穿的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

第三记是“学圃记闲”。在干校的工作其实不太艰苦,就是单调,或者是担尿挑粪等知识分子从来不会主动接触的劳动。杨绛专管菜园,菜园距离钱钟书的宿舍不过十多分钟的路。钱钟书看守工具,杨绛的班长常派她去借工具,于是,“同伴都笑嘻嘻地看我兴冲冲走去走回,借了又还。“钱钟书的专职是通信员,每天下午要经过菜园到村上的邮电所。“这样,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他们在风和日丽时,就同在渠岸上坐一会儿,晒晒太阳;有时站着说几句话就走。钱钟书平日三言两语,断续写就的信,就在这时亲自交给杨绛。杨绛陪钱钟书走一段路,再赶回去守菜园,“目送他的背影渐远渐小,渐渐消失。”劳动虽累,菜园却成了传统戏曲中的才子佳人相会的地方,在这小小的菜园里,杨绛和钱钟书一起风雨数十载的老夫妻,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那段卿卿我我的年华,尽管每天时间不长,但他们很期待也很享受这段时光,老夫妻回到了“小情侣”。可惜好景不长,后来干校迁址,菜园也被拆了。“只见窝棚没了,井台没了。灌水渠没了,菜洼没了,连那个扁扁的土馒头也不知去向,只剩下满布坷垃的一片白地”。

第四记是“小趋记情”。“小趋”是一头黄色的小母狗,在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互信的日子,与狗倒能发展出一段真挚的感情。这头瘦弱的小狗,因为得到杨绛和钱钟书的一丁半点食物救济,就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可是狗在当地贫下中农眼中只有两个用途,一是看家护院,二就是吃,他们认为爱抚狗那是“资产阶级夫人小姐的玩物”,正因如此,杨绛不太敢去爱抚“小趋”,对它的态度只是淡淡的。他们后来干校搬家,狗不能带着走。有人传话说,他们走后,那小狗不肯吃食,又跑又叫,四处寻找。最后杨绛和钱钟书把“小趋”送给了当地的解放军,百般告诫,万般不舍。后来钱钟书说,那狗也许“早变成了一堆大粪了”,杨绛则认为,“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

第五记是“冒险记幸”,记三次冒险的经历。其中一次,杨绛在满地烂泥的雨天只身奔去看钱钟书。荒天野地四水集潦,几经磨难,冒险过河,总算到了钱钟书的宿舍门口,钱钟书大感惊讶,急催杨绛回去,杨绛也只是逗留一会,又只身而返,路上的危险也就自不待言了。回去的路上又是一路惊险,幸运的是平安到达,幸运的是冒险没有白费,见到了钱钟书。杨绛这种“私奔”,当中包含了多少情意?这种情意用平常的语调道出,也就更见深厚了。

第六记是“误传记妄”。一次钱钟书听闻自己将获遣送返京,结果只是谣传。杨绛自然十分失望,她想到去留的问题,便问钱钟书,当初如果离国,岂不更好,钱钟书斩钉截铁的说不,他引柳永的词自喻,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幸而二人最后还是一起获准返回北京。

点评一本书要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干校六记》成书后,钱钟书做了一篇小引,简单介绍了这本书。钱钟书认为六记应该在加一记,名为“运动记愧”。“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虐,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干校实际上是杨绛和钱钟书下放劳动生活的地方,身体、心里、家庭、精神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但我们通读全篇却找不到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强烈控诉和谴责,字里行间只是平和的语调,或顶多是一点点淡淡的无奈和婉转的讽刺。只是在仔细咀嚼后,也许会尝出一点辛辣的讽刺意味。这部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怨而不怒”的宗旨。杨绛和钱锺书的遭遇,虽然比不少受批斗的知识分子要好得多,但到底是一种屈辱,也是人才的浪费,杨绛谈到这段经历,并没有激情的呐喊,只是一些略显平和安静的讽刺。比如“凿井记劳”中描写的贫下中农把“我们”依旧当成“他们”,“小趋”记情中不管爱抚“小趋”,生怕背上“资产阶级夫人小姐”的头衔。正是 《干校六记》这切实平和的记录,让我们透过这些琐事更透露出杨绛先生那份心如止水泰然处之的心态,面对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历种种苦难和欺辱,事过之后,还能不怨不恨,不自怜不自悯,也不申冤诉苦,以平和心态面对,坦然生活。杨绛的心中的那份“静”是着实让人敬佩的。

文化大革命,对于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等他们的那一代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比如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被驱到大院游行……很难想象受了这些苦难,杨绛却依然还能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为杨绛“虽然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甚至在群众愤怒而后严厉的呵骂声中,认真相信自己是亏负人民,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这就是杨绛心中的坦然吧,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责难,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须面对的时候,坦然面对,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气。因此在干校里才有了那份“闲情”来记那些干校里的“轶闻趣事”作为六记吧,以至于让人在读完六记之后有“下放干校还有这般乐趣”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在文革辛酸中的苦中作乐,因此更为杨绛的这种心境所折服。“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1911-202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卒于2021年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丈夫钱钟书,字默存,著名文学研究家、作家、学者。两人的爱情同样也成为一段美谈。

杨绛先生,去世时已经105岁的高龄了,正如她在百岁感言中所说:”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想正是这种平和自然,得意时坦然,失意时淡然超乎一般的心境才是杨绛先生真正长寿的真谛,而这也是《干校六记》真正想向世人传达的一种心境吧。《干校六记》透露出来的是杨绛的那份心境:以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责难,不偏不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杨绛    《 我们仨》

杨绛      《洗澡》

杨绛      《洗澡后传》

杨绛      《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钱钟书    《围城》

钱钟书    《写在人生路上》、

季羡林      《牛棚杂忆》

《南渡北归》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读后感1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短短八个字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翻开这套厚重的《南渡北归》,心情不禁沉重起来。作为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巨著,书中叩击心灵的情节太多太多,无数次被感动得泪眼模糊。是什么支撑并激励这群“柔弱”的知识分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触最深、震撼最强的,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国难当头,壮志未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继沦陷。隆隆炮火与日机轰鸣,平津地区人心惶惶,以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惊恐慌乱。7月29日,北平陷落后,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对连连失守的国土,这位抗日名将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闻讯赶来告别的高校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泪流满面却不得不抛下这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芸众生,开始一场前程未卜、不知身归何处的军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愤!

  英雄辈出的时代,颠沛流离,流亡岁月。最先受到炮弹轰击的是南开大学,这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作为创办人,当时已转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闻讯后当场昏厥,悲怆不已。随后,大批日军进驻北大,一片残局,满目凄然。于是,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清华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儿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对渺茫的前途,两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怆然,而这一走,就是九年!在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的异地他乡,王国维、赵元任、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李济、陈寅恪、梁思永……一代大师在历史舞台上负重前行,他们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流亡的大师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悲愤交织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南渡途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能够不畏风雨、满怀信心。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潜在力量,这样的民族是必然会走向辉煌的。

  挺起脊梁,初心不改,弦诵在山城。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包括清华的闻一多、袁复礼、李继侗,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等在内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翻山越岭,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余公里……当旅行团师生们带着满身风尘和疲惫抵达昆明时,师生与群众的歌声如江河翻腾、大海惊涛,慷慨悲壮的旋律向行进中的每一位师生传递着国家的艰难与抗战必胜的信念。自此,数千名师生在昆明正式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时代,在80年前西南联大师生走过的那条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在思考着什么?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生旅行团,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仿佛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令人无不感慨万千。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他们一路负重前行,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是何等艰辛,背后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撑!信仰是共通的`、强大的、持久的力量。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年代,坚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证。

  《南渡北归》读后感2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写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一言难尽……

  《南渡北归》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不知道在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会认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但读了《南渡北归》这本书,我知道,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我甚至为自己以前不清楚这段历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同,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考虑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这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而抵不住诱惑的心灵,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中有的部分写得过分实在,怒气和怨气都跃然纸上,有点儿像中国的工笔画,重彩。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写的《干校六记》,更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写意,叫读者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体会平淡中的惨痛。

  也许是家庭与年龄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更加有感触,也更想走近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学时也曾赶上空袭,不过招考的大学和考生都有准备。考试时间过半赶上空袭,试卷有效,否则在警报过后用第二份考题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报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这隆隆的炸弹声中考上当时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工程。当时的浙大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千多名师生,只好在遵义、湄潭和永兴场三处。那时遵义都没有电灯,更别说是湄潭和永兴场了。当时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住宿都在永兴场的江西会馆及楚馆。二年级学生理、农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师范在历史名城遵义。黔北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远离战火的一块安乐土。加上风景优美,更有名师授业,难怪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来到湄潭后说浙江大学很像剑桥,有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生活和宁静的学术空气。

  家父1946年夏从浙大化工系毕业后考上公费留学,去瑞典学冶金。九年后,学成归国。

  出国前家父在杭州灵隐寺留影

  这三个月的时间,与大时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整个世界。所谓安静,那是真正安静的三个月,自己仿佛是一粒穿越时空的浮尘,在那战乱频发、炮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情恸难抑之处,泪水长流,不能自已。

  我通过《南渡北归》这本书,走近那个年代,走近父亲……读完已两月有余,灵魂似乎还在那段历史中徘徊,深感与父亲同在,不愿归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3

  正如标题,南渡北归这本书,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读,但依然有不少感触。从此看出凡刘老推荐的无不是好书,奈何时间紧迫,无法细读,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当我们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第一个感想便是这本书好难读。许多关于大师的琐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现在这本书上。让人应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细节铺天盖地地捐过来,的确让人喘不过气。

  但当我略读完第一本后,又翻过来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切却又似乎明澈了起来。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东西,清华的四大导师,鲁迅一派与胡适一派的纷争,西南联合大学的出现。无不是这个时代才会出现的事件。这本书总体的时间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文中讲了许多在这个时期各个大师做的事情以及贡献,但我发现当作者再讲关于大师们的学位时却鲜有人是真正的“海龟”,许多大师在出国留学时都没有拿到学位,不是说大师们拿不到,而是大师们根本没有时间或者那个心思。

  很多大师出国留学只是为了知识,学到了知识便又去学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学位,并不是说大师们半途而废,只是因为他们想更早的回到祖国加以报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时间将国外的知识学到手,仅此而已。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很多人也许不理解,不是还有句话吗?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强,怎么会没有大师呢?其实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所谓”大师”是指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物,他们是必须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才会出现的伟大人物,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也有我们这一代的大师,但是那些大师他们活在过去,给过去的人们乃至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连现在都有它们的影响。谁敢说自己的语文课本上没有鲁迅先生的足迹,谁敢说北大的校园没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会有现在的辉煌?都不可能,他们是那一个时代的大师,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大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本文标题: 干校六记读后感初中(《干校六记》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49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后感(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读后感)小海蒂读后感英文500字(小海蒂的英语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