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1-15 03:22: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寄诸用明书读后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你们是不是在找关于寄诸用明书读后感呢?接下来我给你们带来寄诸用明书...

阳明先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你们是不是在找关于寄诸用明书读后感呢?接下来我给你们带来寄诸用明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还有带原文翻译。

  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寄诸用明书》写于阳明先生四十岁时。诸用明是阳明先生的妻弟,一个乐善好施之人,才华横溢却不求仕途,深得阳明先生赏识。但阳明先生得知他儿子参加科第考试,担心反而耽误了这俩侄儿的未来,就写此信提醒了一番。“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他的意思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少年时期,应该“晦养厚积”,不被功名所束缚,才能成为圣人,这呼应了阳明先生十二岁就认为读书是做圣贤的抱负。在王x明先生年谱时说道,他二十二岁在南宫进士考试时落第了,同考试的舍友以不中第为耻,但王x明先生却笑着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即是说王x明先生不以不中进士为耻,但如果不中进士而动了心,这反而是耻辱,说明了先生漠视功名,一心只想成为圣贤。最后一段则反映了先生在有限的人生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却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淡薄功名的态度和不懈追求圣贤之道的人生观,令人非常佩服!

  参加致良知学习小组已经两个多月,小组要求我们每隔一天要自学一篇,并和同修们分享一下心得。因工作很繁忙,出差频繁,第一遍也只能粗读。到发公众号时,就倒逼自己再精读几篇,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而且越学越有兴趣,收获也越来越大。但要把文言文翻译出来就显得有点吃力,找不到参考书籍,网上也基本上找不到参考译文,只能凭着导读的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来译,感觉译得还是不太到位。所以,也期待能得到同修们及朋友们的指导,欢迎交流,相互砥砺前行。

   原文:

  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参考译文(译自夏凉冬暖)

  接到来信,知道你近来学识增长,非常高兴!君子只担心学问没有修好,对于科第能不能中或者早中迟中都是不去追求的。况且我平时对贤弟的期望都不仅是如此的,但不知道贤弟是否也有意于此事?所以写信告知你。

  听说阶、阳两位侄子去年都出去参加科第考试,不是我不欣赏他们年少有志,但我内心却对此却不以为然。如果他们能够中第,但岂不会因此而耽误了终生啊!年轻人要有成就,必须令其收敛修养而厚积薄发。正如天体运行还没有形成聚气,则不能发散,何况是人呢?花如果有千叶但无果实,就是因为华美外表太早发散了。如果两位贤侄不认为我此番言语是迂腐,就会有进步的空间了。

  好多人来信劝我为官之事,我也不是洁身自好不理解。之所以急急提醒你,并不是我仅仅觉得应该收敛隐晦,也是因为我并没有学成之故。岁月不待,再过几年,精神会越来越差,届时虽然想长进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则将会一事无成!所以我认为形势不容自己了。要去地下见老祖宗,也会无颜面,所以现在怎么能贸然处事呢?所以经常会有光阴白白付出的叹息啊!

  诸用明是阳明先生妻子的弟弟,这位妻弟一生好学,有才华,但是他并没有追求功名利禄。在他一生当中,秉持着“为善最乐”四个字。尤其是在他的两个儿子都学日有成,登贤荐秀,别人们都非常赞叹的时候,他也没有动心。那个时候乡人们都说:“此亦为善最乐之效矣!”此亦为善最乐之效,这句话我理解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你诸老先生一生以为善最乐,您看善有善报,自然地得到了这样的效应。另一层的意思是说呢,您一生为善最乐,当儿子都考取功名以后,你也是更加的欢喜了吧?

  特别是在第二点上,我们也能够感同身受,咱们作为父母,当然有儿女能够成才,特别是有功成名就的时候,一定会非常的满意。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诸用明先生笑曰,笑着说:“为善之乐,大行不加,穷舍不损,岂顾于得失荣辱之间而论之?”对这句话,我也是这样理解的,为善之乐,心上的这个乐啊,不需要外面的任何的`东西为它增加一分或者减少一分。荣华富贵增加不了,身居陋室也减少不了。身外的荣辱得丧又怎么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寄诸用明书讲解:

  这样的一段文字和诸用明先生的介绍,都在下面的注释当中更加的详细。大家可以从中去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读到这儿还没有进入正文的时候,我已经为之非常的感动,更加的明确,人这一生,到底是来求什么的?教育子女该教什么?真正成就子孙后代的,那个要点在哪里呢?同样我们作为老板、企业家,我们真正的利益员工成就他人,我们能给予人家最宝贵的难道是金钱或者是一官半职吗?这些都不是,那么我们该怎么来理解呢?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正文,5.1先生对妻弟说,收到你的来信,从信中完全能够看出,你近来学问功夫又长进了,我很是高兴。先生高兴在哪里呢?意思是认可妻弟啊,他为道日增的功夫,作为“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这句话就像我们前面所学过的,作为君子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这正如孔老夫子所说的是一样的道理。在第一段的字里行间呢,我们或许都能够感受到,妻弟与先生在请教关于科举及第的探讨。先生对此大而化之,说我对贤弟的期望不在于此。若你也能够考上了,告我一声就行了。对这个科举登第,就这样淡淡的说了一句,以此了之。

  接下来我们看5.2当中,先生再一次肯定自己的态度,讲到说去年,诸贤侄,各位侄儿,去参加科举考试。假如他们真的考上了,岂不麻烦了吗?必误了他们一生的前途。对此我们一定会感觉到吃惊,我们的子女从小入学后,就开始考啊考,都寄予百分之百的心力,渴望他们考中得奖。

  可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认为考上了那就会耽误终身呢?我们接下来看原文中所说的“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意思是说,凡是天资优秀的年轻人,一定要让他们韬光养晦,收敛自己的光芒,不要轻易发散。天都是顺应着自然而然的规律闭合翕聚的。何况人乎?

  我们再看下一句“花之千叶者无实 ,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意思又在说,一棵树上花开的太多了,太茂盛了,反而结不出果子来,是因为营养全都在花上。开的繁多,美丽上面了,生发显露的太过度的缘故了。所以呢,不能够结果。以此我们可以对照,我们关于做人也是这样,下了一点功夫,有一点成绩,就赶紧发露出去,一点精神头还没有转化成能量的时候,就已经耗尽了,便成为轻浮的人,单薄的人。哪里还谈得上涵养,什么厚积呢?当然这样的人,是无法承载重任的,我们如果这样做,就可惜了大有作为的年轻人。所以有句话说:少年得志大不幸。

  在最后一段,先生讲到了自己,在背景简介当中啊,有一句话,先生说:“先生立教皆经实践,故所言恳笃若此。”这句话我也想到,五百年后的今天,先生的话,为拯救人心的宝训,这正是实践出真知。真理是经得住时间、空间、历史长河的检验的,他自己不求高官,不想厚禄。在他四十岁已经悟道的时候,对自己的妻弟,依然谦卑中肯,说自己吾学未成啊!岁月不待人啊!再过几年精力衰退了,还想有所成就,或者是能够去勉励你们的话,那是难以为之了。

  我们看阳明先生心怀天下,何曾把自己的荣辱得丧放在心上?对于妻弟,对后人,这样的一番忠告,如果我们还不顾一切一意孤行,安得不尽患,一切啊,都会废掉的,乃至成为后世大患,以上就是整篇短文的大致的意思。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看到短小的一篇文章,或许我讲的也不是能够很清晰。但是如果多读,多读几遍,自然就能够明白其中完全通透的道理。告诉我们自己,从年轻的时候,就要韬光养晦,君子重在修养品德,才能够将子孙后代导之以正,为子孙后代注入能量。

  同样最为一个老板,企业家我们能够拿什么报答跟随着我们一起拼搏这样的员工和兄弟姐妹,那就是真正唤醒他们心中的良知,帮他们共同找到内心的宝藏,使他们真正的拥有智慧,积累福德,为家族为社会,有所贡献。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有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啊!凡为人,祖祖辈辈,重在培根固德,此生方能无怨无悔。

;

寄诸用明书

发布时间:2021-05-03

原文

【5.1】

得书,足知迩来学力之长,甚喜!君子惟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况吾平日所望于贤弟,固有大于此者,不识亦尝有意于此否耶?便中时报知之。

【5.2】

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5.3】

书来劝吾仕,吾亦非洁身者,所以汲汲于是,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

阳明心学课堂 第八课 作圣之功

译文

       【5.1】

来信收悉。知得贤弟近来学问功夫又有长进,甚为高兴!作为君子,只需 担心有没有修习好学业,至于中第早晚,都无关紧要。何况我平日对于贤弟的期望, 比这些要大得多,不知道你是否还有意于此呢?可方便时告知。
【5.2】

听说诸阶、诸阳几位贤侄去年都参加了科举考试,并非我不乐见他们年少 有志,但我真的对此不以为然。倘若他们不幸真的考中,那岂不是耽误了他们的一生! 凡是天资优秀的年轻人,一定要让他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天道若是没有翕聚,就 不能发散,更何况人呢?花开得太茂盛反而结不出果子,是因为其华美生发、显露得 太过的缘故。贤侄们如果不认为我说的话不切实际,自当有进步之处。
【5.3】

你来信劝我出仕,我也并非洁身守道、不问世事之人,我之所以如此急迫 地在学问上用功,不仅仅是因为时下应当韬光敛晦,同时也因为我的学问还没有成就。 岁月不待人,再过几年,精力衰退,即便我想勉力更进一步,恐怕都难以做到,到头 来只能一事无成。我这么做也都是因情势所迫啊。但从老祖往下,家人们都不高兴, 今天我又岂能不顾他们而自己一意孤行?我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学员心得

     谢同学:

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践行功夫:昨天儿子考试成绩倒退了很多,我观照到我的怨念生起。读完原文反省到自己到底在乎孩子还是成绩?在乎现在还是未来?自己又为他的晦养厚做了什么引导呢?学业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心灵品质和文化素养更重要。
林同学:

立志,肯行,晦养厚积。践行功夫:女儿小时候曾经说过,她想当清洁工、当糕点师、当奶茶店老板……当时自己是有一些不以为然的。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圣洁的志向。一心想着他人,想付出,想做事。小小的人儿心里就装着他人。这是多么值得称诵的事情。想想自己以成人世俗的眼光看孩子,多么污浊与不堪。当下即改过。肯请大家责善。
谢同学:

今天刚好是孩子期末考试的日子,这篇文章来的太是时候了。昨天在路上回来时,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孩子今天考试,也有些内疚,近期工作忙,没有陪伴孩子。再次重温读原读时,内心就变的明朗不焦虑,孩子自己都说,妈妈,考试分数是果,要想果长的大,是要在因上下功夫,分数考多少没关系,而是自己有没有真用心。祝福家长们不焦虑。
刘同学:

起初学习是为孩子的教育而苦恼,通过几天学习明白了我是一切的根源,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从小就传递给孩子追求名利的价值观,这样的孩子很难走远,在人生中很难拥有持续的动力。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我是一切的根源!
杨同学:

1.深悟:凡后生美质,需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我小时候随便用点功,学习便能取得好成绩,认为人生成功很简单,稍微努力即可。工作后,送礼拿订单。这么多年,侥幸的心理让我没有脚踏实地,没有晦养厚积,也没有真正的本事。生活也一塌糊涂。

2.笃行:和孩子一起晦养厚积,成为深沉厚重的人。

读《寄诸用明书》有感

阳明先生的文章,篇篇都让人受益匪浅!这篇《寄诸用明书》让我再次明白了任何事情可以设定目标,但要用心于过程,你要达成这个成果的因是什么,为了这个结果你做了该做的吗?倘若没有,那便要接受所出现的结果!写到这里,不得不再次反省自己的立志!之前的立志是:我立志成为一名自省、利他、致良知、勤奋、自律、感恩、独立自强的营养体重管理者!看看这后面的四项,其实都是自己希望改正的缺点!这么多的缺点却强加于立志上面,又怎能有快乐和价值感呢?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天性是一个不受拘束,爱好自由的人,说的难听一点,散漫惯了,而如今却要立志在某种模式下去获得成功,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了。思索再三,我觉得我可以更改一下我的立志。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能真正利他的营养师!至于达成这个结果的过程,可以使用适用于自己的方法!至少现在的我是没有能量去承担别人的梦想,没有办法去为别人的梦想和生存负责,那太沉重!先管好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吧。
本文标题: 阳明先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寄诸用明书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49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红楼梦第一回和读后感(红楼梦第一回200字读后感)昭君出塞的读后感300字(昭君出塞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