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成长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完整...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完整的成长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1“完整”的成长,我们完整吗?——似乎还在发展,完善中。像书中最后一段所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
看到这时就会想起身边所发生的真实故事:我朋友曾说过他姐姐的孩子,在小时候常被寄养于奶奶、爷爷家,而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忙于工作,到六岁时发现孩子有些自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同时与爸爸、妈妈的关系也是淡淡地。
我身边的小孩儿,小时候不管吃什么都是切得碎碎地,或是打成汁喝,到现在四岁了咬一些青菜都很费劲。抛开小孩不讲,看看成人又如何呢?
闲娱时间朋友们出去玩、吃饭,在饭桌上有位朋友尽然说:“我不会用筷子。”天哪!不是吧,你都25岁啦。原来是小的时候奶奶常追随于喂饭,自己吃饭的时候很少,那使用勺子、筷子的机会更少。想想他们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呢?
再回头看看《完整的成长》发现,证实,童年是人生基础的奠定,人的童年不是跟随在父母及朋友、老师的指定、计划,而是跟随于自己的内心,遵循于内在自然发展规律。
像上面示例中的人,他在创造自己的时候,谁阻碍了他---成人;他在认识、感知自己身体时,谁控制了他---成人;他在体会情绪、情感时,谁抑制了他---成人;他在感觉时,谁又阻止了他---成人……难以想象,他的主人是谁?相反,从《完整的成长》中我们获得:孩子的童年过得好与不好,影响着他成长后的人生、心理、身体。
请记得,今后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而孩子也要在成人的角度,看到成人的问题。请记得,滋养孩子的心、身、灵。请记得,让孩子去自我创造。请记得,让孩子去探索、发现、感觉、感知再感觉。记得,耐心等待孩子,多给他些机会。请记得,尊重孩子,真爱孩子。请记得,给他爱和自由的环境。
给予这些时,他至少是朝完整靠近,不近乎完善只需完整。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2精美段落摘录: 因为幼儿儿童的心灵暂时还不受限制。即使被抱走,幼儿也只会简单放弃,并把兴趣转移,有的家庭有着友爱和宽容,这样一种氛围就是对儿童的爱!在爱中,儿童才可以无拘无束,他的兴趣才会不断涌现,随机产生、变化和拓展。
爱。能把各种场所变成儿童的家。
在儿童自己的家中,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体,以便学会感受身体的每一部分,把握身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身体上的独立。他依靠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来探索身体的智慧和身外的世界,发展内在的天赋和身体敏锐的感觉以开发他的心理领域,以此上升到头脑,这是他未来一切发展的开始。
自己的感悟:
通过这几小段话,以及书中讲到的实例,我切实地感受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应给与太多的阻碍,因为孩子们从刚出生的婴儿开始真的就是一个“空白”。为什么说是“空白”呢?婴儿刚出生时的哭、自己手和脚的动等等这一切的行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也就是说这些动作根本就不受大脑的控制。他的开始懂也源于他对事物的探索。
书中讲到了一个实例,一个1岁的婴孩小曼曼对一个帽子产生了好奇,把帽子给他后,他用嘴啃、用脚踩,坐在上面。当看到他做这些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从孩子手里拿过帽子放到一边,或是直接给他戴到头上,但作者却没有,而是任由孩子自己探索,给孩子这样一个机会。最终,小曼曼把帽子戴在了头上,虽然不合适,但也没有给他摘下来。相对于我们一贯的做法,无疑作者的做法是给了小曼曼独自探索的机会。而我们就往往会把自己的经验直接移到孩子身上,或是直接剥夺孩子接触这个事物的机会,这样就忽视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丧失了探索的机会。
其实孩子跟我们一样,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试问,如果我们连摸索的机会都不给孩子,又如何让孩子有更多的进步呢?又如何要求他们更好的'成长呢?我们以为的让孩子走我们给出的捷径,恰恰是剥夺了孩子自己摸索的机会。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3跟随叙事者团队读完了孙瑞雪老师的《完整的成长》一书,里面一句话让我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正确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的,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太重要了,现在的家长是在比赛着积极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当知识填满孩子的脑袋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试想,一个没有玩过水,没有玩过沙,没有登过山,没有看见过五彩缤纷的植物蔬菜,没有领略过大自然四季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游戏过,没有抬头看过星星月亮,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能是幸福快乐的吗?
孙瑞雪老师说过,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协助孩子,由孩子自己来完成创造自己的“教育”过程。作为家长,有责任学习如何协助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而非完美的人,成长为一个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和灵性合一的人。经由一斑可窥见一豹,我们可以经由我们自己的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精神和灵性的粗浅探索,便深刻感知到我们的内在世界都发生了什么!也经由此而深刻认识到我们每天与孩子的相处,都在孩子的内在世界里发生着什么!这是一堂父母们必修的成长课题!自我的尊严感和自我价值感,是人的核心,而儿童正在形成这个核心,这就是成长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为自己”。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你的幸福感有多高,你是否拥有爱的能力,你的生命状态是怎么样,核心就是自我的尊严、自我的价值感,而这些绝不取决于你所获得的荣誉、金钱、地位,也不取决于谁给了你荣耀、关注或者爱,更不取决于你站在一个怎样的平台上。
教育当是创造人自身的事业,而基础教育更当是创建人自身之基础的事业,那是一种至深基础和无限高远的事业,但它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真正的重视。才高志远的人们远离着基础教育,人们不愿去造就人而更愿意去制造物。
教育,如果我们还继续用这个词的话,应该赋予怎么样的新内容呢?首先,它不能是“教”,一位老师说,“孩子不能教,一教就教坏了。”其次,它不能“育”,又一位老师说:“我终于相信,儿童是自己成长的。”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4《完整的成长》这本书是由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所编著的。这本书给我们阐述了如何让幼儿成为自己身体、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主人。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家里正好有两个上幼儿园的宝宝想通过这本书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确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一些管理幼儿的方法,书里给我们列举了大量的案例给我们讲解如何关注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在读这本书时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自己儿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平时教育孩子时的误区。
书里提到儿童是自己的主人,宝宝是如何慢慢唤醒自己身体的各部位的,如果在这一时期我们总是过度的禁止和限制孩子的行为那么儿童对身体最早的探索、开发和创造,人体所蕴含的潜能就不会被激发。比如孩子在两个多月时总喜欢吃自己的小手,很多妈妈总感觉很不卫生,制止孩子,其实这个时候是孩子发现认识和使用手的一个过程,这个时候就让他去啃,孩子稍大点我们怕他磕着碰着总是禁止他们最很多事情,这都是对孩子的禁锢,反复的活动四肢,让身体自由这就是儿童的第一自由,这对一个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人是情绪体,我们儿童尊重儿童就要尊重儿童的情绪并陪伴孩子情绪的成长,很多孩子在不高兴大哭的时候我们总是很焦虑想立刻制止孩子的之一行为,其实当孩子哭时我们应该让孩子把这种情绪很好的流淌出来,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自己创造自己意味着不把创造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意味着不被他人强制性的闯入的你的内在而塑造你,意味着不成为别人的复制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是人成长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引用书中)
不同阶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读这本书让我在和自己孩子沟通和交流上找到了许多不错的方法,如果家里有0到6岁的宝妈建议读读这本书,个人感觉真的很不错。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5这几天仔细的看了《完整的成长》,由于之前并没有太多了解这本书的信息,所以看完后不禁惊叹。这是一本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另一个世界,一个每个人都拥有的内在世界的好书。
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感觉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心理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认知的主人!
儿童是自己精神的主人!
一切创造始于儿童的自我创造!
这里每个观点都是真理。然而每个观点在当今的教育中却显得那么的陌生!
人类因为拥有了内在世界,因而拥有了智慧,并且也透过这个丰富的内在世界创造出来一个丰富的外在世界。但多年来,有形的外在世界毫无疑问的占据着我们的时间与空间。而内在世界的探索却一度在生存的挑战中被遗弃。我们的父母亲没有清晰的告诉过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何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的老师没有能量懂得我们的内心世界,当然也无法引领我们的精神成长。
但今天,这个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从这个充满物欲与竞争的外在世界逐渐转向我们的内在。《阿凡达》现象的出现无疑默默的证实着这一切。那么,《完整的成长》在这个时候出现无疑是盏明灯。它如同十年前的《爱和自由》,为我们崭新的小生命指明方向。
即使,很多的父母与教育者由于对内在世界的陌生,而无法更彻底的领悟其中的意义,但我依旧坚定的相信这将是我们的必走之路。正如爱和自由十年前的陌生与今天的影响一样,这是一个深远的影响!对于父母与教育者来说,了解内在世界不仅是为了孩子,更重要的是为了透过了解自己的内在,而提升自己的生命状态。
当然,了解这个新世界,这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勇气、有好奇心,还需要一份持久与耐心。跟随着孙老师,跟随着爱和自由,这些年很艰难,但我却在这个新世界中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为此,一切都值得!
所以,在此,若有时间,我将愿意与所有的父母与教育者分享,《完整的成长》带给我的一切!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这本书让我有了颇多感悟,原来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0~3岁的主题是唤醒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自己家的孩子比较调皮,每每谈到孩子的发展,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落后。现在我明白了,婴儿通过口来唤醒手和脚,长大后开始模仿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时我们应该让他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体,以便学会感觉身体的每一部分,把握身体的行为,从而达到身体上的独立。他依靠对自己身体的支配来探索身体的智慧和身外的世界发展,内在的天赋和身体的敏锐感觉,以开发他的心理领域,以此上升到头脑,这是他未来一切发展的开始。
3~7岁的生命发展主题是协调和联合身体的所有功能,全面地发现和创造自己的世界。最近,我发现孩子想要自己营造自己的厨房,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东西跟我们分的清清楚楚,起初还有一点疑惑不解,现在才明白原来他处于这个阶段,看来多看点书还是有用的。
孩子脾气不好,容易着急,一直以来,我感觉是孩子太娇惯的原因,现在明白孩子是自己情绪的主人儿童天然拥有情绪。婴儿出生时拥有原始的情绪:恐惧、愤怒、哀伤、快乐、好奇。这些是生命出生时情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哭是痛苦和伤心的表现、表示、表达和导出。这里哭不是伤害,而是情绪的流淌,当孩子哭的时候,真实的安慰就是倾听,倾听孩子的情绪,倾听孩子的哭声,倾听就是允许孩子把情绪流淌出来,就是接纳与理解就是爱。
在家给孩子读绘本,感觉孩子关注的东西都是零散的,但可喜的是,他关注的都是我忽略的地方。于是经常感叹孩子的细心观察,在读绘本故事的时候,孩子也是在自己脑海里多形成的一个我不知道的世界,相比那个世界一定充满了童真与欢乐。儿童是自己心理的主人儿童和成人不同,许多成人在讲述事情的时候总是在描述内在存留的情景和故事。他们想努力把这些情景和故事转化成意识的存在。但由于成人累积累的心里活动太多了。
儿童则是如此纯粹,如此专注,如此奇特。他要全然地用自己的感觉投入其中,他要感觉这些内在的活动感觉,并经过他所需要的时间来转化,转化为意识,然后才被纳入他生命的世界中。
完整,不是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需做到完美。健康的人格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缺失,如同接纳自己的美德。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这是我读《完整的成长》中感受印象较深深的第一处体会。
绘本作家大卫•威斯纳创作大量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如《疯狂星期二》、《海底的秘密》等,之所以喜欢《疯狂星期二》,是因为他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令读者享受另一种有趣幽默的体验。当他在交流自己的成长时,说到:小时候,他的妈妈给他的影响最深。妈妈对威斯纳画画的支持与鼓励,使他对画画特别喜欢。可以说,他的童年是在爱和自由中度过的。
与儿童共享精神生活,是我读后的第二处体会。
我们先来看一天的生活。想想你自己,早晨起床后,是先拉开窗帘,还是先上洗手间?
这是有很大的差别。拉开窗帘的时候了,光就会进来,你沐浴着光去处理身体的需要;先上洗手间,在昏暗中你一定会昏昏沉沉。看看早晨起来你第一句话说了什么,是“赶快起来,迟到了”,还是“我爱你,新的一天开始了”。
是的,这些生活的细节每天都在发生,它会给你的一天定一个基调。如果我们用“我爱你,新的一天开始了”来定我们这一天的基调,也许生活就真的慢慢地改变了。因为这样说跟那样说都是说,看你选择什么来创造你的生活。
孩子在我肚子里与出生的前三年里,会给孩子创造一种精神生活,早晨起床后10~20分钟,播放经典音乐和世界名曲,《莫扎特效应》、《幻想曲》《献给妈妈的歌》,那时用音乐唤醒宝贝,我发现孩子全然沉浸在音乐的情景中,自己也与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绪。那时七仔和我的情绪是非常稳定的。一天的情绪状态就在一种精神中开始了-------现在,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生活,让浮动的内心获得安慰。我真的缺少精神生活吗?不缺少。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这幅油画《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是一位同事家中的画,是其儿子工作后画出来的。和同事们一起参观的时候,啊,我在想这就是共度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啊,觉得有一种净化我们心灵的美感……也许主人要用一个月考虑选画框,接着用一个月在选择往哪里挂,看上去哪里更美、更适合。它来自生活,不来自课堂,也不来自书本。
大家都认为这盏灯特别别致!我坐在旁边欣赏画在瓷上的国画,真是与众不同。睁眼细看,深入地看着点亮了的灯盏,这就是精神生活。
我们在家中可以与孩子一起选择哪盏台灯放在哪里,光将投射在哪里,房间里放几盏台灯,哪盏光的上面放一幅什么样的画,给家人的感受是什么,整个屋里当夜晚到来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光是什么样子的,是否温馨?是否美感?是否有层次?
精神生活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与好友们进行有趣的对话,与孩子共享音乐中旋转,一起听音乐,一起看电影……
可以从现在开始,它就是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发生着。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孙瑞雪老师在书里说:
孩子天然拥有这些情绪恐惧/伤心/喜悦/愤怒。
儿童用情绪帮助自己调整内在世界,同时儿童的情绪和妈妈的情绪天然的处于共生状态,儿童也能对其他人的情绪高度敏感。还讲到儿童有认知情绪的内驱力。儿童渴望认识外在世界,也同样有认知内在事件的内驱力,而情绪就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景观之一。
书中还讲到了怎样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首先是认知情绪需要给情绪命名。我们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以便使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世界,而不是一生滞留在自己的情绪迷茫之中,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认为有些情绪是不好的,无用的,当孩子出现这些情绪时,我们就会阻止不让他流动,不给孩子空间和时间。那阻塞的那部分情绪可能就永远停留在了童年。
儿童有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孩子们先在自己的内在理清过滤和解,再去和当事人一致沟通,然后释然,正确处理,最终达到和解,这是维护每个人心里的界限,是维护人与人关系的界限,是维护其他生命的界限。
情绪不成熟时就容易像洪水一样泛滥,很快的吞没自己也吞没别人,界限是理性的某一个边界,而情绪成熟了才有理性可言。
伴随情绪儿童进入生命深处。我们不是学习让情绪不要来,而是学习在情绪到来的时候怎样对待情绪。
最后还讲到了精神情绪,有时候孩子会因为某种意境被破坏了而哭泣,这种意境就称为精神情绪。
每次读我都感慨,孙瑞雪老师 文字怎么会如此细腻,把儿童的情绪世界描绘得如此细致。她真是太懂孩子了,我一点也不怀疑书里内容的真实性,因为除了书中提供了很多真实的故事以外,跟随文字我深入到了自己内在的中心,回忆起了那些发生在我童年时关于情绪的的故事。
记得有小时候妈妈打我,过后我会思考 妈妈打我其实只是肉疼,为什么我要哭呢?下次妈妈打我我不哭试试。可是真等到下次 妈妈刚要打我 我就哭了,因为真的太委屈 也很害怕。我记得了这种委屈和害怕的感觉 后来就很少惹得妈妈打我了。我渐渐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孩子……
情绪一直伴随着我成长,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委屈 害怕 的感觉,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很努力才能找见自我中心,我似乎一直生活在一个“骗局”里,假象里。
我妈总是说 要不是为了我,她早和我爸离婚了,曾经我一直相信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不是单亲家庭,还保有一丝优越感。 我活在大人编织的 “为我好 ”的假的世界里,那些害怕 委屈 愤恨 幽怨的情绪都被我压抑在心底,不见天日, 他们都在为我好 我有什么理由 怨恨呢?继而发展成为一个假乐观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 和这个真实的世界接触的越多,这个假自我 再也招架不住了 ,心跌入到了低谷,搞不懂为何世界如此复杂 随之而来的就是抑郁,内耗的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
好在跌倒低谷后,我内心深处 生的能量 慢慢的涌出,结束了和父母的纠缠后 跟随生命内在的指引,我终于能够看见真相 看见自己的情绪 接纳自己的情绪 ,在看孙瑞雪老师的文字 就如同一个伟大的灵魂导师 在指引我回到我还是个幼儿时,告诉我 原来我那些被被允许的情绪,都是天然的 无害的。原来是父母不懂养育,是他们错了。
我是天然无害的,这个想法一出现,我觉得我获得了自由与解放。我再也不用背负着父母的不幸福 带着厚重的枷锁过日子。我也不怪他们,那是他们自己的路!我也不用在心理苛责自己,那个苛责自己的声音是源自父母。
当真相浮现,我感到被疗愈了 孙瑞雪老师的文字 ,是要用心来看的。头脑里总喜欢分辨对错 ,但其实头脑什么都不知道 !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读过孙瑞雪老师的书 会说孙瑞雪说得不对,儿童的情绪不是这样的,儿童刚出生什么也不懂!!身体很诚实这一切早都被身体记下来了!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
生命的孕育和成长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身体的完整和成熟是显现的,而情绪、感觉、心理、认知和精神的成长与完善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情绪
情绪是生命通向世界的桥梁,从我们出生,就知道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外界的认识,我们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来表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压抑了这种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不再随意表露自己的情绪成为了成熟的象征。这还不够,往往还把这种控制延伸到了孩子的身上。
孩子做错事情,因为害怕责备而哭泣;考试没考好,因为难过而哭泣;和朋友吵架,因为伤心而哭泣...我们总是以长者的身份告诉孩子:这是你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却很少安慰孩子:我明白你的心情,哭吧,孩子,我在这陪你。
情绪是需要释放、调整和支持的。我们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的情绪;我们接纳孩子,就要接纳他的情绪;我们爱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绪。放手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和自己的情绪相处。所以,不要再轻易制止一个哭泣的孩子,更不要打断孩子大笑的声音!
感觉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学会用感觉来建立概念。通过感觉,来感知未知的世界。孩子感觉到了什么,就会反馈出什么。
班上有个孩子,在学校总是打架,对待老师也是目中无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了解后知道,他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妈妈跑了,爸爸在家教育他的方式就是拳脚相向,做错事情,不听话了,免不了一顿揍。被打,被愤怒地对待,长此以往,这种感觉被记住了,所以孩子的自然反应也是打和愤怒。
没有体会过爱的感觉,孩子又怎么会去爱。这样的孩子,说教是不可能改变的,只有触动他内心的感受,让他感知到爱,那改变才会有希望。
我们总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除了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父母给孩子的感觉融入了孩子的内心,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反馈了什么。
心理
情绪是释放,感觉是发现,心理是需要转化和接纳的。
对于成人来说,教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让孩子知道结果的方式,他们难以忍受过程的漫长,所以往往直接把认知的结果告诉孩子。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几天可以让孩子背会多少单词,几天可以让孩子成为书画家,几天可以让孩子成绩排到年级前几名,他们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培育着不会思考的“机器人”,满足着家长们攀比的心理。这样揠苗助长出来的孩子,真的能接受住社会的历练吗?
“知道”得需要一个过程:你感觉到了,引发了相应的情绪,走过了一个心理历程,你就知道了。所以,这给我们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教”出来的结果,最多只是知识,这是无法形成智力的。
教育的历程是一个自我创造的历程,自我创造的历程需要足够的时间。课堂上,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设计情景,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感觉,自己去转化,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整合,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所谓的答案。
孩子,是自己成长起来的,不是大人们“教”出来的,优秀的孩子,只需用爱来浇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