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新(《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7-21 00:48: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4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是书的哦!!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感《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本书是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做的同题系列演讲的底稿...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新(《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是书的哦!!
读易中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有感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这本书是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做的同题系列演讲的底稿。视频的内容我是看了一遍,书是一页一页边读边思考,感觉收获很多很多。易中天的这部《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没有前几部演讲反响大,但我个人感觉这是他系列演讲中的最好的,最有学理和哲思的华彩乐章。
我们这个民族拥有其它民族无法企及的智慧与辉煌,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亘流不断。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华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因为它用着智慧碰撞的火花照亮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荒径,它以人文关怀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烁着耀眼的理性光芒。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讴歌那个时代,赞颂那个时代的先贤都不为过。
严格说来如果自己没有细读过《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些文化典籍就没有资格谈论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这部书。《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也可以让我们成为阅读先秦经典的“拐杖”,使我们更加准确把握诸位大师不同的思想内涵和各流派思想演进的轨迹。
易中天先生以儒道之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作为讲述线索和切入点是非常巧妙的,通过各家的思想的相互比较使我们各家思想脉络更加清晰,也从另一个侧面厘清中华思想文明是一个兼容包蓄、百川归海式的整体。儒家来讲,孟子跨越式地发展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义的概念;荀子对老子思想的吸引,对法家思想的启迪使其成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的思想独树一帜,但从字里行间细细揣摩,还是有老子、荀子、墨子的思想的成分。
我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的读后感想
在我看完了作家易中天的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易中天给了那些
先秦的思想家们,做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解释与论述,其实我觉
得易兄书中对孔孟两人的看法应该是对。孔子和孟子虽然被后
世的人们称为「至圣」与「亚圣」不过我想他们也应该是人,
竟然是人,活著总是要生活的,所以也会有食、衣、住、行的
生活型式与欲念,只不过他们跟普通人比起来,较会念书和作
学问罢了,孔子也曾经对他的学生说过:「吾犹人也。」关於
这点,在论语中就有记载,不过孔子本人除了学识之外,也懂
得如何对人对事,孟子曾经称赞孔子而讲了一句话,他说孔子
是「圣之时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是个识时务的人
,不管他在任何的场合,他总是会晓得如何看情况说话,懂得
如何自处与因时进退,决不贪图富贵与利益,该做官的时候就
做官,该离开的时候就离开,该隐居的时候就找了个清闲的地
方隐居了起来。孔子不仅对自身是如此,对他的学生也是如此
,而且孔子人懂得如何「因才施教」,他会因为学生的个性与
资质领悟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劝说与教法,所以他带给我的
感觉就好像是一个态度不错、有点开明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
他本人不是一个读死书、教什麼内容照著书本念的人,他应该
是一个注重学习精神与道理实践的人,能把体会出来的道理运
用在实际的小生活当中,所以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不简单,而且
我觉得他是一位好老师喔!
读《易中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有感
看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有以下的收获:
一、儒家:
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我们可以继承的观点:仁爱、正义、自强
致命缺点: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等级的,当到最低等级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了。
易中天教授对儒家的总结:儒家关注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核心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二、墨家
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我们可以继承的观点:平等、互利、兼爱
致命缺点:墨家每天都参加劳动,过着苦日子,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们主张劳动换来成果,可是有人不愿意这样做,所以他们的观点不受到人们的推崇。
易中天教授对墨家的总结:墨家关注社会,给我们留下了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三、道家
主要代表人物:杨朱、庄子、老子
我们可以继承的观点:真实、自由、宽容
致命缺点:道家主张“无为”,他们的思想是隐士的哲学。
易中天教授对道家的总结: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四、法家
主要代表人物:商殃 、韩非
我们可以继承的观点:公平、公正、公开
致命缺点:太残酷。
法家是儒、墨、道三家的继承者,也是他们的批判者,还是新学说的主张者。法家对于三家,是都有继承,也都有批判的。与其他三家不同的是 其他三家主张退回到过去,而法家则主张勇敢的面对未来。
易中天教授对法家的总结:法家关注国家,给我们留下了治国理念——公平、公正、公开。
先秦诸子中,墨家关注社会,道家关注人生,法家关注国家,而儒家的关注点则落在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和谐处世的文化上,儒家为中华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易中天教授说:先秦诸子的各方观点,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旦我们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并且和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进行链接,我们就会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

观看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要求600字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知识分子——“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
  “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士”。“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
  “士”阶层的活跃,和当时社会的“养士”之风的盛行,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当时诸侯各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也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稷下学宫是最为典型的例证。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并使诸侯各国羡慕不已,纷纷效而仿之,几乎无一例外,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模式。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但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千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谡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国对“士”给以十分优厚的待遇,而其中以齐国威王、宣王时期的谡下学宫尤为突出,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田齐政权虽然倡导黄老之学,但对各家各派的学者并不排挤打击.而是兼容并包.都受到礼遇。学者们可以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和随意议论政事。比如儒家大师孟子与齐威王、宣王的政见是不同的.但在谡下学宫都受到重视,爵禄都是相当高的。齐宣王多次向盂子问政,甚至象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来终因为彼此政见不合,孟子离开齐国。但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即打算给孟子建造一座房,并资助其办学。
  由于春秋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着留不合则去”。“士”就好像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梧”,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比如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听说秦孝公“广令国中求贤者”,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委以重任。又比如邹衍本是齐国人,在谡下学宫位在上大夫之列,他不满齐滔王的暴政,而到了燕,成为燕昭王之师。在齐襄王时,邹衍又回到谡下学宫,并在齐王建时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而从未受到非议。又如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春秋战国这种待殊历史环境,对诸于百家的形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谡下先生们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和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800字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他们是“谋士”。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 一书中提到“四非”。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这不假,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儒家的 仁爱 是有等级划分的,上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平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平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实际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儒家的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被人们接受。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对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应该兼爱。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平等。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儒家和墨家都是思想大家,他们传承下来的是不朽的经典,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救世,也可以爱人,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微信公众号搜索 精典说说美文 ,再点击 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每天订阅到精典说说美文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1

  近一段时间借调省联社工作后,利用午睡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读了易中天先生所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在易先生极富逻辑而又幽默风趣的阐述中,对这些中华民族先贤哲人们的思想脉络、争鸣焦点和前因后果等有了大致了解。

  老庄的自由、辨证、无为,墨子的平等、兼爱、非攻,孔孟的仁爱、正义、自强,法家的公平、公正、公开等思想足以闪烁古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老庄的避世消极,墨子的鬼神专制,孔孟的等级虚伪,法家的残忍苛刻,也是其难以避免的不足和问题。

  同时也深切地体会到任何思想体系都有其独有价值和历史进步性,否则便不会有较多人信服、接受,很难引起反响而成为思想或主义,成名成家;另一方面,任何思想都有其不足和历史局限性,只能如易先生所倡导的除去其时代色彩后,抽象地继承其内核价值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建立形成新时代的新思想。顶礼膜拜并着力推行过去或许正确的思想,想要其放之四海皆准和古今中外通行,只能是无知者的.浅薄妄想,或是当惯了奴才者的懒惰行径。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2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xx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 [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相信大家看了应该会有所启发。

  “问题化”是大家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了,我们经常把思维含量高的问题设计叫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无疑,易教授在这方面堪称高手。他设计的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显性问题。如:“这就奇怪!孔子不是主张读书做官吗?子路想做的官最大,孔子为什么要笑他?曾皙不想做官,孔子为什么要赞成?孔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这就让人生疑:孔子和他的思想,真有那么伟大吗?如果真有那么伟大,为什么落得如此下场?”;“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第二种,隐性问题。如:“这几年,孔子几乎年年都有伤心事”;“孔子甚至还干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杨朱有什么主张,竟能得到如此多的青睐?说来简单,也只有四个字:一毛不拔”;“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老、大、难”等等。虽然没有明显的设问,但胃口已经吊足,使人欲罢不能了。

  “概括化”是归纳复杂事情的常用方法,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强调“关键词”,实际上就是把问题概括化。而概括得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我们对问题是否有透彻的认识,提炼的关键词是否精当。应该说,易教授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流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

  “对比化”就是做比较。通过比较,我们不仅会对问题有更加宏观的认识,而且还会对问题的一些关键细节有一个新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和巩固性检测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做历史概念的异同比较。下面,让我们看易教授是如何通过比较的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问题的。首先,在体例上,他非常注重比较。一般哲学史讲百家争鸣是一家一家单独地讲,而他却把他们搁一块儿做比较,通过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进行阐释。其次,对大家感觉非常深奥难懂的先秦诸子,他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化繁为简的。比如:“孔子精通的是六艺,墨子精通的是工艺;孔子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墨子对物理有很深的研究;孔子同时是艺术家,墨子同时是工程师;孔子代表士人,墨子代表庶民。孔子是士人成功的代表,墨子是庶民失败的代表”;“这大约就是孔孟之别了: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孔子温文尔雅,孟子心直口快;孔子为人低调,孟子个性张扬。所以,读孔如饮清泉,读孟如闻战鼓。孔子温柔敦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孟子侠肝义胆,气势磅礴,一洗凡马空”;“老庄之别:首先,老子寡情,庄子善感;第二,老子讲逻辑,庄子重感悟;第三,老子重权谋,庄子多智慧;第四,老子假无为,庄子真无为”;“儒家代表文士,墨家代表武士,道家代表隐士,而法家则代表谋士”。就连中学课本上的“礼乐制度”,让易教授分析起来,都那么简约透彻:“礼,是用来辨别差异、区分等级的;乐,则是用来统一情感、保证和谐的。礼,保证行为符合道德;乐,保证情感符合道德”。高就是高,不服不行!

  把抽象的事情具体化 课程改革以来,中学历史知识按照文明史重新整合成专题类知识,出现了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抽象概念。受专业知识的限制,我们一般都深感棘手。易教授讲诸子百家,其中抽象的哲学问题更是无法回避。他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有二,一是讲故事,二是打比方。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夫子何人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夫子何人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01夫子何人
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智慧,许多民族都有曾经的辉煌,他们也都会有自己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当他们打开国门,放眼天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不会因精彩纷呈而眼花缭乱,不会因变化万千而张皇失措,也不会因日新月异而妄自菲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源远流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我们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
  但,我们该说些什么,又从哪里说起呢?
  也许,我们要先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
  这个人,就是孔子。
  
  一 夫子何人(1)
  要说孔子,得先知道他是什么人。
  孔子是什么人?拿这问题问中国人,十有八九会说是“圣人”。孔圣人嘛,谁不知道?孟子就说得更明确,孔子是“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这话什么意思?鲁迅先生说除了翻译为“摩登圣人”,没有别的法子(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但照我看来,如果搁到现在,大约也可以叫“文化超男”。
  当然“摩登圣人”也好,“文化超男”也罢,都不是孟子的原意。孟子的原意,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孟子说,圣人,有四种。伯夷,是“圣之清者”,也就是“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就是“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孔子善于处世。孟子说,孔夫子的处世之道,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该离开就离开,走得快快的;该呆着就呆着,呆得长长的;该隐居就隐居,决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也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因时制宜,所以是“圣之时者”。
  孟子这话可以讨论。孔子的选择,恐怕没那么自如,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这一点,读完本章就会明白。同样,圣人这个头衔,孔子也十有八九不会认同。孔子自己说得很清楚,“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只不过去世以后,管不着了,只能由着别人说。但倘若知道孟子称他“圣之时者”,则多半会怀疑是不是讽刺。
  孔子不是圣人,是什么人?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普通人。《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到“吾犹人也”,一次在《述而》,一次在《颜渊》。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
  是,至少原本是。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或者七十四岁(算法不同)。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而且追根溯源,还是商汤的后代。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其实是移民。孔子本人,则生于鲁国,长于鲁国。就是说,他祖籍是宋,国籍是鲁。宋为商之后,鲁为周之后。孔子身上,有两种文化的交融。
  移民到鲁国的孔家,已经没有了在宋国的风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核),只当过“县级干部”(邑宰),而且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孔子的童年,很苦;他的一生,也不顺。不过这种苦,这种不顺,反倒成全了孔子,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苦出来、逼出来的圣人。
  这样说,有证据吗?有。据《论语·子罕》,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夫子圣者与),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何其多能也)?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孔子的这个学生,就是子贡。子贡,姓端沐,名赐,子贡是他的字。端沐,也有写成“端木”的;子贡,也有写成“子赣”的。这些写法都对,不算硬伤。子贡是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此人的特点,是头脑灵光,能说会道。无论办外交,还是做生意,都得心应手。他和颜回、子路一样,是孔子最重要的学生。子贡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多(28次),仅次于子路(42次),排第二(并列第三的,是颜回和子夏,21次)。孔子的许多名言,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对子贡说的;孔子学说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也是子贡总结出来的。如果他不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这话就没资格说。
  
  一 夫子何人(2)
  子贡与孔子的关系很亲密,也很随便,随便到孔子常常会调侃他。据《论语·公冶长》,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先生看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是个东西,是个器皿(器也)。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皿?孔子说,瑚琏呀!瑚琏,是宗庙里的礼器,与簠簋同类,也有人说就是簠簋,总之是用来盛放米饭之类食品的,说白了就是饭桶。但用于宗庙,又很高贵,是既贵重又华美。那么,孔子说子贡是瑚琏,是什么意思呢?这就看我们怎么理解了。钱穆先生取其贵重华美,认为这是赞许子贡为“廊庙之材”(钱穆《论语新解》,下引均见该书,不再注明)。李零先生认为是有分寸的肯定,因为“瑚琏是重器,但不是最重要的器”(李零《丧家狗》,下引均见该书,不再注明)。李泽厚先生认为是有褒有贬,半开玩笑(《论语今读》,下引均见该书,不再注明),这个我比较赞同。我也认为孔子是半开玩笑。他的意思是:阿赐呀阿赐,你是一个“又贵重又华美的高级饭桶”。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敲打子贡。孔子带学生,有个特点: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要鼓励,有的学生要敲打。子贡就经常被敲打,因为子贡太聪明。一个人,如果太聪明,就容易自作聪明,也容易耍小聪明。这很危险,当老师的不能不敲打敲打。比方说,据《论语·宪问》,子贡喜欢“方人”。方,有人说是“讥讽”,也有人说是“比较”,其实一回事,就是子贡喜欢拿自己跟别人比。比较的结果,是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便难免讥讽。这就是卖弄聪明了。于是孔子就说:阿赐呀,你就那么优秀吗(赐也贤乎哉)?我就没那闲工夫(夫我则不暇)!的确,一个人,管好自己就行了,何必对别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
  不过敲打归敲打,欣赏归欣赏,孔子其实是很喜欢子贡的。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世七天前,子贡去看他。孔子说:阿赐呀,你怎么来得这样晚啊!又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谁能继承我呢?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孔子这话,就有点托以后事的意思了。事实上子贡对孔子,也是忠心耿耿,情深谊长。孔子去世后,学生们都守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墓前守了六年。后来,又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极力维护孔子的“光辉形象”。当时,社会上刮起了一股贬低否定孔子之风,而且都拿子贡来说事,说子贡比孔子优秀多了。子贡说,这是什么话!就像盖房子,我的院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当然一眼就看清楚了。我们老师却是深宅大院,你们只怕连门都摸不着,哪里知道他老人家的深浅?别人再优秀,也只是丘陵而已;我们老师却是太阳和月亮,永远都不可超越(《论语·子张》)!实际上,孔子去世以后,尊奉孔子为圣人的“造圣运动”,就由子贡发起。太宰问他孔夫子为什么多能,他说“天纵之将圣”,并不奇怪。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这话不好懂。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个“多”,是“多才多艺”的多,还是“多能鄙事”的多?太宰问的,显然是前者(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的回答,却显然是后者(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多能鄙事”是不能算作“多才多艺”的。因此许多学者的解释,是认为孔子并不欣赏这个“多”。比如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就直接翻译为“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术吗?不需要”。
  
  一 夫子何人(3)
  李泽厚先生的翻译是有依据的,依据就是朱熹的注。朱熹认为,孔子虽然承认自己“多能”,却又特别说明那不过是一些下贱的技艺而已(所能者鄙事尔),不足为道,与圣不圣的也没关系(非以圣而无不通也)。据此,则孔子的话就可以这么理解:我因为少年贫贱,多少能干一些粗活。如果是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术吗?不会的。
  这当然也通。但这样一来,孔子的话,就不但答非所问(何其多能也),而且连多才多艺和自己是君子,也都否定了。这好像有问题。因此,我更赞成李零先生的解释:孔子认为“多能”这事,与是不是圣人没关系,与出身好坏也没关系。恰恰相反,就他个人而言,反倒正是少年时代的贫贱所造成。实际上,同在《论语·子罕》,就有孔子的一句话:“吾不试,故艺。”试,就是举用、出仕、做官。因此,孔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被国家任用,所以才艺特多。多艺既因“不试”,多能岂非因为“贫贱”?
  那么,“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又怎么解释?原来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饭来开口,衣来伸手,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君之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的话如果能做这种解释,那我对他老人家真是要肃然起敬。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而且,我认为,孔子做学问能够融会贯通,古为今用,很大程度上与他懂得民间疾苦,懂得世事艰难,曾经亲身实践有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一贯主张年轻人应该吃一些苦,甚至主张一个高中生考上大学以后,应该保留学籍,先去当一年兵,或者当一年农民。
  其实,即便孔子的话不能这样理解,也很难得。因为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他愿意把真实的自我呈现出来。就凭这一点,我们将永远敬重他老人家。
  孔子不拿自己当圣人,我们也同意。至少,得尊重他老人家的意思。不过,要说孔子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怕也不通。那么,他该是什么人?
  学人。
  孔子作为学人,有三大特点:好学、博学、活学。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他还说,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还在“忠信”之上。这两个字,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论语·雍也》、《论语·先进》)。好学,太重要了!
  
  一 夫子何人(4)
  孔子好学,学什么呢?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据《论语·子张》,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所以,正如李零先生所说,老师的老师是谁,有时是大问题。
  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好一个子贡,回答得真是漂亮!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我同意李零先生的观点:“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孔子就是这样的大师,他这个学人也不是专家型的。《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件事:有个村民(达巷党人)评论孔子,说是“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听说后,就对自己的学生说:那我做什么人?马车夫,还是射击手?还是做马车夫吧(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这段话,历来也有两种解释。郑玄、朱熹他们的解释,是说达巷党人赞美孔子,说孔子这人太伟大了,六艺都通,没办法用一门学科来称他为专家。孔子自己谦虚,选择了地位最低的马车夫。我倒是更赞成杨伯峻、林语堂、李零等先生的解释。李零先生的解释见于何书,前面说过了。杨伯峻先生和林语堂先生的解释,则分别见于《论语译注》和《孔子的智慧》(以后引用这两位先生的观点,亦均见于以上两书,也不再注明)。按照这三位先生的解释,所谓“博学而无所成名”,或者是叹息,或者是讥讽。叹息的意思是:孔子博学是博学,可惜没有足以树立名声的专长(杨伯峻的解释)。讥讽的意思则是:孔子博学是博学,可惜样样都通,件件稀松(林语堂的解释)。李零先生也认为是讥讽,但认为孔子的回答很巧妙。李零先生说,孔子是拿马车夫和射击手做比方。射击手是只盯着一个目标,马车夫是到处跑。孔子选择马车夫,就是选择广博,不选择精专,也不在乎能不能当“专家”。看来,他老人家要是活在今天,就不会说学中文的怎么可以讲历史。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亦何常师之有),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那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有一次孔子问子贡:阿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阿赐怎么敢比阿回?阿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闻一以知十),阿赐顶多才想到二(闻一以知二)。这里有个细节请大家注意,就是孔子说到颜回和子贡,都是称名不称字(子贡名赐,颜回名回,字子渊)。子贡回答孔子的话,说到自己,说到颜回,也都称名。这就是“礼”。依礼,与长者、尊者说话,无论提到自己,还是同辈,都是只能称名的。所以孔子的问话,是“女(汝)与回也孰愈”;子贡的回答,则是“赐也何敢望回”。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弗如也)。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两种解释,都通。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叫意、必、固、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一根筋,认死理,画地为牢,还死不开窍。
  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有一次,孔子还是问子贡:阿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然,非与)?孔子说,当然不是(非也)!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予一以贯之)。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看法),也可以是基本方法(逻辑)。但如果没有,则所谓学问云云,不过一地鸡毛。可惜,中国的学术界,多的就是鸡零狗碎,少的就是一以贯之。就连民间一些人,崇拜的也是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回字的四种写法他都清楚。三皇五帝,子曰诗云,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这样的人,能算知识分子吗?我看只能算字纸篓,或者王朔说的“知道分子”。
本文标题: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新(《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215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骆驼祥子前三篇读后感400字(骆驼祥子1-4章的读后感400字)生命 生命散文(读后感)(生命生命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