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2观后感,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见...
见字如面2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见字如面2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见字如面2观后感1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加速,书信,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功能已经退化。但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依然有着独有的魅力。
有些话,写下来就更郑重其事,一笔一划间,都能体会作者彼时的心境。
卑微的倾慕、颤抖的愧疚,或是生命都无法承受之痛。这些统统都难以当面表露。
就如同李真写给母亲的信。他不忍当面诉说,害怕见她又多一次情感的崩塌。每一次在生死间徘徊,对于母亲而言都是一次炼狱。这痛不会因为熟悉而麻木,只会如潮水一波一波的倾覆而来,带给你似死的窒息。
作为一个父亲我深刻体会这种情感。不计代价的燃烧自己,去挽回儿子的生命。
到了我这年纪,死亡,已经成了生活中反复被提起的词汇。我的外婆在我读大学时去世,从那时起,我开始正式而郑重的思考死亡。它,淬不及防的接二连三降落在我的亲人身上。但其实,这都是必然。
最近母亲也总提起身边的人走了一个又一个。最近一个星期就听到三起。母亲的闺蜜因为癌症离世;二舅妈的侄子(37岁)被确诊肝癌,余生无多;对面超市老板的儿子抓鱼时溺水而死,年仅29岁。
死,当以一种意外的形式降临的时候,是随时而至的。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遭遇的可能。
所以琼瑶说,能健康活到80岁已是上天的恩赐。与我初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感触一样。
当这些悲伤的故事一个一个涌进你的生活里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下的幸福和安康真该做是上天的恩赐,而不应视为理所当然。
琼瑶用冷静、充满温暖的文字去描绘死亡,用平和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死亡。而李真一家,却在拼命厮杀,为搏来一线微弱的生机。这就是人生,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很多人,也叫它是命运。
命运弄人,也造就了一些人。而决定这些的其实只是一种偶然的分配。想来可笑。
命运亲手书写太平轮幸存者的名单,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活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
所以当自己成为幸存者之后,劫后余生的喜悦远不能治愈这场灾难带来的创伤。
周迅的悲咽,还原了作者当时的情绪。与死神擦身而过,该心怀感激,却也眼睁睁看着他带走那些无辜如我的平民,那里甚至有我的亲人。终于还是高兴不起来。
命运让天空中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以死相逼,也让重洋之外的两个女人有了一生的羁绊。
即便终不得相见,即便半个世纪之后那封信才姗姗来迟。可这一封书信,却一直提醒着我们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可贵。它的价值也远比慰藉两个受伤的家庭更重要。
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书信,关乎生死,也在诉求命运。讲述者生动的还原功不可没。
所以,该为《见字如面》点个赞!
见字如面2观后感2《见字如面》的最初版,是一档英国综艺,名为《Letters Live》(汉译:见信如晤)。规则很简单,就是让实力演员朗读旧信。无论古代信、现代信,名流政客的往来信,凡夫俗子的寒暄信,只要足够动人,都能被专业人士当众深情朗读。在英国版里,“夏洛克”卷福也曾参与其中。有趣的是,与英国相比,中国的《见字如面》倒像是更加彰显出了欧洲的“极简主义”。没有过度的灯光,没有多余的道具。一个人,一封信,一个麦克风,不多的听众。
无论作为一个有执照的文盲老清新,还是资深笔友控,或者朗诵爱好者,这样的一期节目简直各种意义上正中靶心,毫不犹豫找来看。
在腾讯视频看的合集,据说在黑龙江电视台播出的是分段的。
主持人:翟毓红;
拆信人: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教授);杨雨(中南大学文学院)
1、《这场战事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时间:公元前223年农历二月)
写信人:黑夫/惊;收信人:衷;读信人:林更新。
中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封家书。黑夫和惊兄弟二人,秦国将士,从战场上写回家给大哥衷,问候母亲,索要冬装和钱,请求看好新娶的媳妇儿,提醒新封的爵位会有人送到家。
问问冬装的布料卖的贵不贵,要是不贵就寄衣服,要是太贵了就只寄钱——钱要多多的寄,不然在前线就要活不下去了。
信以两份简牍的形式留在了衷的墓里,同墓葬的并没有黑夫和惊。
2、《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日期:1941年9月20日)
写信人:萧红;收信人:张秀珂;读信人:归亚蕾。
萧红死于1942年1月22日,写下这封给弟弟的信时正是身患重病的最后时光。
她与弟弟多年不见,离家时他还是个小孩子,后来时局动乱,相互的通信时断时续,没能再见到面。萧红总觉得他还小,回想起自己回信时口吻总还像和孩子说话,可后来才知道他也成了位战士。
她说,见到了别的战士,忽然就不再想见你了。因为我知道,你们都是一样的。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在当年的左翼青年里,萧红算是比较不合主流的异类,她的小说题材和思想围绕个体与家庭情感命运,在时局下显得“格局小”“眼界不高”,以至于在萧军及其文化朋友圈内被认为是个“只会写两笔散文”、才华不高的作者——这也成了“二萧”最终分道扬镳的主要理由。
直到她去世多年的八十年代后,重新受人关注。对人类个体情感的关怀,历经时代变迁后,反倒拥有不变的动人力量。
大约是固化了这样的印象,在她的家书里,听到一句“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尤为感怀。个体的命运,终究是与其生活的环境休戚相关的。
拆信人说,信里没有死亡的绝望,我却觉得,那恰是一个若有所感的人娓娓道来的诀别。
3、《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原名:《祭鳄鱼文》)(时间: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
写信人:韩愈;收信人:鳄鱼;读信人:张国立。
韩愈进谏唐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路上还夭折了一个小女儿,满怀愤懑,在潮州治理鳄鱼时怒写檄文,读来简直指桑骂槐,辛辣已极。
翻译很有现代风格,甚至带有一点网络戏说的味道,个人不算特别喜欢。但张国立演绎得真心好,要没有配着原文字幕,简直真就像那么一回事。
4、《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时间:2007年7月2日)
写信人:蔡琴;收信人:媒体;读信人:归亚蕾。
结合背景,是一封锤在心头沉沉闷痛的信。
很少人会在意,蔡琴其实是杨德昌不顾自己已婚身份苦追回来的。友邦惊诧的是,杨德昌提出要与她柏拉图式地维持无性婚姻,她也就答应了。直到他恋上了别的女人,还养育了共同的孩子。
更为人熟知的是,到头来杨德昌评价道:“十年婚姻,一片空白。”而蔡琴回应:“我不觉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这时候再来听这封信,字句令人惊叹。
杨德昌去世了,各路媒体第一时间疯狂把蔡琴的名字和他的死讯捆在一起。人们急不可待地期望从她那里得知她的反应,而她说,我都还来不及感受呢。
婚姻十年,离婚十二年,她说过,该离的婚我离了,该开的刀我开了,该减的肥我减了,我不会再嫁人了。可得知他的死讯,她仍肯向整个世界承认,心里有“强烈而尖锐的刺痛”。感恩他死的时候,最爱的人在身边。后悔没有早一点离婚,让他早一点得到幸福。
这里拆信人的反应其实很有意思。许子东,男性,更多关注蔡琴简直是一场单方面的痴恋;而杨雨,女性,更多感叹的是一般女人,心里怀不下这样的宽恕。
其实又怎会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单方面付出没有回报呢,蔡琴倾其所有信任和热爱着杨德昌的人与才华,杨德昌也将自己才华的成果几乎奉献了一半给她。
也谈不上什么宽恕,因为爱从未消失,也从未转化成怨恨。
她说,感谢上帝,让我与他轰轰烈烈的爱过。所有过往的点滴,我自己品尝,就当作我活着时永远的秘密,随着他的逝去与世长辞。
全场最喜欢归亚蕾的朗读,不温不火的,却绝不是平淡无味。处理萧红的信几乎没有起伏,蔡琴的信却在要紧处微微抬高加快过。
她知道写信人在说什么。萧红全身心陷入梦呓一般的回忆里,可蔡琴在清醒地品尝着现世的痛苦,又以如她歌声般宽厚沉稳的温柔包裹。
5、《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时间:1983年3月20日)
写信人:黄永玉;收信人:曹禺;读信人:王耀庆。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时间:1983年4月2日)
写信人:曹禺;收信人:黄永玉;读信人:张国立。
“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谁也不说不好。总是‘高!’‘好!’这些称颂虽迷惑不了你,但混乱了你,作贱了你。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莎翁《马克白》中的一句话:‘醒来啊马克白,把沉睡赶走!’”
有这段话,几乎也不必说什么了。
得友如此,对彼此都是可传世的珍宝。
还记得不久前那一连串此起彼伏的“我喜欢”“我也喜欢”吗?网上的喧嚣吐槽可以假装没看见,可是王姓导演和秒回转发的知名演员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虚过吗?脸上感觉到火辣过吗?
6、《甜蜜蜜>这首歌,是我录唱最快的》(时间:1979年)
写信人:邓丽君;收信人:庄奴;读信人:蒋勤勤。
大陆乔羽,香港黄沾,台湾庄奴。
邓丽君泰半歌曲出自庄老,二人据说却只见过一次面。
查了下,1979年邓丽君已经颇有名气了。写给庄老的信,固然如拆信人所说的,小心翼翼像个小学生,可不知是不是因为蒋勤勤甜蜜蜜的笑容,我觉得呀,字里行间,别有一番受宠的爱徒才有的满心喜悦。
写笔记的时间,比看完第一集的时间还长……
希望能找到下载,随身带着重听。
见字如面2观后感3初中班主任推荐在朋友圈里的节目,缘着对老师的敬意与想念,特地下了腾讯视频来看。看完一集之后不知说些什么,只是,相见恨晚。
喜欢归亚蕾老师演绎的萧红家书。归亚蕾老师温文尔雅,只消往台上那么一站,便是叫人绝倒。声音清清淡淡,不疾不徐,可谓一字一珠。眼眉间是一出戏,声音里又是一出戏,精妙之至。
那一句“我走了,你看都不看我一眼,你恋着顽!”读的让我觉得萧红就在眼前。那种娇嗔,那种疼爱,没有丝毫做作,只是轻轻的,在人心上留下道不出的熨帖和温柔。
而她读的另一篇放手信也精妙绝伦。宛若太息的语气,恰到好处的停顿,实在叫人心生感慨。信也写得极好,让人重新认识了蔡琴这位奇女子。
归亚蕾老师的声音清软,其中又蕴藏着韧劲,这两封信由她演绎,委实动人。
作为一个资深声控, 张国立老师的声音,实在让我心里喜欢浑厚低沉,收放自如,可逸兴,可遣怀,所读曹禺书信叫人拍案。只是私以为读祭鳄鱼文时有些刻意,让人跳戏。
最惊喜的就是王耀庆了吧,真正的入戏,读出来的确是年轻人的激情,有些时候我闭上眼睛觉得这声音就是黄老,就是一个后辈督促,警醒,甚至鞭策自己敬爱的前辈,那种急切的,热烈的,迫不及待的。
他义正词严,他铿锵有力。他认真的批评,批评说“我一点也不喜欢!”甚至,“你为世位所误!”那种语气,王耀庆读的,分毫不差。睁开眼睛又发现台上那人赏心悦目,那样好看一张脸,自己也浑然不觉,只是捧着书信读得酣畅。那样的声音不像是那么好看的人应该有的。那眼角眉梢,一抹笑意,那丰富的肢体语言,韵味与神态!这不是朗读啊,这不止是朗读啊,这是话剧,是舞台剧,是表演,是艺术,完美的艺术。
最后的两个及读得太好了,我是真的笑了。不是刻意使人发笑,而是用自己的演绎出的力量去感染你,让你为其由衷喜悦。
看到最后两个人会心的握掌,拥抱。回味他们配合的那样默契,仿若两个人就是老友,一切无用多言。只是用声音传递着文字的温度。
表扬林更新,在一群老戏骨里,他会紧张,他并不出彩,他略显多余。节奏不匀气息不稳甚至有小错误。但他读的确实是很难的一篇,而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他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敢于尝试,敢于迈出这一步,为自己的台词功底负责任,是难能可贵的表现,期待他更出色的'演绎,
蒋勤勤老师,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也许,声音不够颜值凑?实在是被甩几条街,并且丝毫没有看出用心。当然,有这一张脸的人,美就够了。
真的想说可不可以换掉主持人和到处露面的杨雨老师?不喜欢杨雨老师生硬且灌输式的表达观点。让这样好的节目一秒变成午夜情感栏目。许老师好多新且有趣的观点通通被打断,然后就是女主持木着一样脸背课文一样介绍着语文书上就能找到的背景资料。真是让人觉得牙碜。看到一个评价说,两位女嘉宾,请让男嘉宾把话说完。我深以为然。
最后我要表白王耀庆。帅且雅且痞的王耀庆,吾欢喜侬!
第一次写评价,诚惶诚恐。
见字如面2观后感4还记得第一季看了一期,被某些不喜的环节淡去了兴趣,就没有再看。当时有些遗憾,这么好的一个素材节目,却被烹饪成了那样。
偶然看到了第二季的播出,封面是周迅,倒是有些惊喜。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看了第一期,每期划分主题的想法很棒,尤其是第一期沉重的生死话题让隔着屏幕的我,险些抑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信件选材空间范围更加宽广,尤其是还有一封现世儿子写给母亲的信。
在读每封信之前,介绍信件的缘由方面更加详细了一些,能让观众在听信之前对信件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在嘉宾解读方面,主持人终于不再抢词了,把话语更多的交给了解读嘉宾。正值锵锵三人行停播之际,梁文道也加入了见字如面,或许把主持人换成窦文涛就圆满了。解读的风格和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许子东老师也许是为了欢迎初来的梁文道,更多地让梁文道掌握解读节奏。其实个人更喜欢许子东老师的娓娓道来,希望在之后的节目里两个人能更和谐的掌控解读节奏。
在读信嘉宾方面,也多了不少惊喜,少了一些小鲜肉们,多了更有文化底蕴的嘉宾们,更加期待未出场的嘉宾们了,归亚蕾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优雅。
觉得有些美中不足的是,为什么会加上了一些吃瓜群众来提问呢?感觉跟整个节目风格有些不搭。还有在读一些文言信件时,会用普通话代替,不过字幕还是文言文。其实,稍微有些文言功底的人理解这些信件的内容应该不难。个人觉得还是读文言,字幕改成白话文可能会更好一些,也能向大众普及优秀的古文。
不过瑕不掩瑜,第二季的确是惊喜,希望未来能涌现出更多的这种类型的节目,向大众普及人文关怀。
见字如面2观后感5今日下午观赏了《见字如面》,尤在读闻一多信件时不知觉潸然泪下。节目制作方成功地营造出文学氛围,让人确是搭载着信件,穿越时空,对话于古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你是理性的经济学家,也许你是严谨的科学家,也许你是只跟数字说话的程序员,但在这个节目中,导演成功地将你拉入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殿堂。
除却节目配以优秀的朗诵者、合适的灯光、精挑细选出的信件这些因素,我谈谈让我深有感触的两点。
一、100%的真实感;唯有当事人亲身经历的、最真实的情感足以感染他人。信件乃当事人所写,不假他人之手,不被粉饰涂改,所以显得真诚厚重。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的心不同意他口中所言时,他的姿态与表现是令人尴尬的,而这种尴尬断难使旁人产生共鸣。今年春晚许多人在回忆陈佩斯,有这样一则评论让我印象深刻:“那时的演员表演时透出一股子自信,把自己内心认同的观点、现象幽默的表达出来,自然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现在的演员机械式的演绎、生硬的情感切入,脱离了实际,他们现实生活中会是这样吗?肯定不是的。”这评论恰是精辟,真实是真人秀的实质,共鸣因它、尴尬也因它。
二、历史的交互;这样一封信件,它不是来自于这个时代,它描绘的不是这个时代的物欲纵横、房价飙升,而是浓缩了那个时代,或是抗日将领的民族大义,或是五四青年的高远志向,或是三毛的爱情与孤独......这些信与我们隔了一个时代,或是一段历史,我们感觉新奇,更甚至,它使我们感觉清醒。活在当下历史前进步伐当中的你我,通常无法突破时代的`限制,因此我们的认知、思维、价值观都刻上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烙印。那么,同样的事情,不同时代的人是如何地思考与选择呢?因此,这种历史的交互确是令人陶醉。
下文附上闻一多在五四期间写给父母的信件《孩儿在此帮忙,绝不会有任何危险》内容节选:
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人民瞢然如梦,或则敢怨而不敢言,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且男在校中,颇称明大义,仅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养育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
见信如晤
“XX吾友,见信如晤。。。愿君安好”
“XX君,见字如面。。。惟愿安好”
大学时代,此类话语常作为信笺之始末。但凡动笔,总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校园趣事,学习生活,图书馆后山之风物变幻,甚至于踢球又扭伤了脚,隔壁医学院女生之端庄窈窕,如之何, 如之何,云云,林林总总,形形色色,总有诸多话题,开心与苦恼,幻化成文字,缓缓流淌于笔端,暖了心田。
随即,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书笺便开始日渐没落。时至今日,尚有兴趣提笔之人,恐怕也是难寻。其负面影响之一,能写一手好字的人,也是越发少见。好,还是不好? 好比一张纸的两面,都可以写字,笔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笔友,在那个年代也是颇为流行的物事。笔尖汩汩,墨香潺潺,与远方的陌生人,通过书信结识,也是一种颇为奇妙的过程。
曾几何时,《中外少年》杂志一度风靡各个校园,特别是中学。作为其拥趸之一,它伴随了我的整个初中时代。它像是打开了一扇窗,站在窗前,贪婪地读着一堆大牛的文章: 那个师范生黄晓榆的笔下着实风趣,她形容那狭窄逼仄的街道--站在街头撒泡尿,还没尿完,就流到街尾了,每每念及,仍是捧腹;有一个坏小子,抽烟喝酒,腰上老别着把菜刀,只是拿来吓唬人的,但是成绩不赖,文章也写得好; 有个深圳的孩子叫疯子周楠,文笔特别幽默,还记得他好像很喜欢看书和玩电脑。当时让我大概感知到发达地区大城市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还有张悦然、王泽、 王蕤.....一大堆的作者.
杂志当时有“世界同学卷”专栏,让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国外同龄人的生活。有美国高中生未婚妈妈的故事,也有香港学生的故事,知道美国曾经有个总统叫杜鲁门,披头士原来是甲壳虫的音译,颓废的列侬,慷慨激昂的马丁路德金,看到二战少女安妮的故事.....
杂志里他们的文章早已不记得,但那些故事和情绪却也是滋养了现在的我,笔调偏向也是多受影响和启发。
更多的,每一篇文章,都留有作者的地址,而且杂志的每一页下方,也留有一串串的名字与地址,那是渴望结交笔友的群体。也曾试着给一些作者,还有一些个陌生人写了信,回信却也是不多,颇受打击。偶有回复,雀跃不已。大多笔墨交往,多会无疾而终,也不知为何,大约是未曾遇到有共鸣,少了心弦拨动的那些瞬间。
一番涂抹,更像是在发泄着什么。叹时光飞逝,红颜易老,还是昨日之日不可留?不得而知。
昨我、孰我、非我。你便是你了,无人能够左右你想要的人生。“在不。。。就老了 ”,劝诫他人珍惜光阴,这个结构的话语出现得最频繁。有人大受启发;有人感动了一刻,下一秒便又我行我素;也有了弃之如敝履。
牢骚颇盛,为防肠断,去休何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摘自《金刚经》
见信如晤 | 壹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入秋顿凉,幸自摄卫。幸寓所均平善,无念可以。
路远事牵,不克抽身奉陪。未能守诺,罪甚罪甚。吾不日与汝异国处之,待吾归时,雪覆寒冰,梅花独艳,携汝赏梅可好?吾不在之日,将养好身,劳而息,吾思汝。吾之亲爱,在家需多做锻炼,譬如跑步,强筋健体,切记切记。
远隔重洋,忽感彷徨无措,言语不通之境,吾何处之?前路如何,也未可知。沉思静悟,虽世路坎坷,权当天将降大任于吾,磨砺身心,况身负众望,敢不尽心尽力?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即颂
近安
栗
丁酉年捌月贰拾捌日
好久没有写信给你了,心里牵挂得紧。寒威渐盛,你要注意身体,出门记得穿秋裤呀。家里一切安好,不必挂念,一定要照顾好你自己。
我们相隔得远了,又俗事缠身,我不能陪伴在你左右。 当初说好要长相守,却阴差阳错的天南地北。 有杯子的时候没有水,有水的时候没有杯子。以后我们中间隔着时差隔着海,思念切切。等我回来的时候,想来北风朔朔,晴雪长松,梅花开得正盛,应像极了唇红齿白的小少年,我们一起去梅园吧,我家明眸似水的小公主该找个如意郎了。知道你常常不按时吃饭,夏天炎热胃口不佳,如今立秋了天气转凉,一定要好好吃饭,别让寒气入胃,无论如何身体最重要,学业繁重记得劳逸结合,我的小爱人呀,我永远守护在你身后。没事去操场跑跑步,嗯好吧散步也行,提高免疫力千万不要生病。从小我们在海的静谧中互相陪伴,如今在城市的喧嚣里学会分别,别怕,心从未走远。
想到即将前往陌生的国度,重洋浩渺,语言尚不精通,你说我要怎么独自生活?感觉好慌张,有点手足无措,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遇见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不行不行我要酷酷的,我们一起挑战了过山车和大摆锤,还有什么怕的?嗯,我什么都不怕,而且我不能让咱爸妈失望呀,我们要一起变优秀。不行啦,我得去睡美容觉咯,晚安。
(*/∇\*)喜欢就给个爱心叭
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一档以“见字如面”命名的视频节目“火”了。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见字如面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篇1
一档以“见字如面”命名的视频节目“火”了。自去年12月底开播以来,《见字如面》受到观众热烈的回馈,由归亚蕾、张国立、何冰、徐涛、张涵予、蒋勤勤、王耀庆、林更新8位明星担任信使倾情诵读演绎,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这一书信朗读节目,被赞誉为“综艺节目的清流” ,激活了人们所有与书信相关的美好记忆。这些素朴、真挚,来自日常生活的深处,凝于笔端而又承载着人与人之间情感与温度的私人通信,经过演员生活化、角色化的朗读,绽放出意外的光华——一封短短书札,就可以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让观众走近那些鲜活而有个性的生命,体味穿越时光而历久弥新的情谊,带我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这些书信撰写时多半并不为了发表,故流露着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正因如此,才有了“见字如面”的基础。这个节目最大的魅力来自书信本身的趣味性,可以让我们看到宏大历史背后细碎的生活场景,甚至人们想象不到的多面而丰富的真实情感的表达:
现存最早的家书,是2249年前战国时代秦国的一对兄弟“黑夫”和“惊”在征战途中写的家信。他们在信中向家人报平安,叮嘱兄长接待官府为奖励他们卫国而前去授予爵位的送信人,期盼家里尽快给他们寄钱好添置衣物,还细致地让家人比较两地物价再决定是否寄新衣。这封书信是在家中大哥“衷”的墓中随葬品里发现的。由此可以推断,这对秦国将士当年没能生还,还可以想见这位大哥对两位弟弟的牵念,直至死后仍要将他们的信简带在身边。
1841年,因“启边衅”而遭受责难,被贬伊犁戍边的一代忠臣林则徐,在赴任路上给夫人郑淑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没有抱怨,而是感念“圣恩高厚” ,他写道:“盖圣主知余憨直成性,现在嫉之者众,难保不被人中伤,远戍伊犁可避人指摘。如此用心,虽父母之慈爱子女,亦无如是之体贴入微也” 。
1921年,选择离开“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伦敦) ”的林徽因,在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充满矛盾地自我剖白:“我不愿意成为拆散你们(徐志摩与张幼仪) ”的根源,同时,又无法尽藏内心对这段情感的留恋,只说“把一切交付神秘的命运之手” ,但“不期待,不祈求” 。
《见字如面》的第二重魅力在于邀请专业演员(明星)为观众朗读书信,他们自身的经历、个性、气质和人气与书信本身叠加,产生“化学反应” ——尽管演播室里没有更多的道具和陈设,也没有还原历史的服饰和化妆造型,但是演员们却通过现场表演,用声音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王耀庆演绎的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书信中那份“心在树上,等你来摘”的赤诚,呼之欲出,令人难忘。而演播者与书信人的历史缘分,则使书信的韵味更为醇厚悠长。朗读曹禺先生回信的著名演员张国立, 30年前就与曹禺先生相识,曹禺曾亲自为张国立颁发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奖杯,还曾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并为他题写条幅“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 。难怪张国立的朗读会打动黄永玉,并邀请节目组到家中畅谈。诵读台湾歌后蔡琴在著名导演杨德昌去世后“答媒体公开信”的“老戏骨”归亚蕾,是两位当事人的好友,她来朗读这份特别的告别信,别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悲悯和感怀。
节目的第三重魅力在于精心选择的书信的多样性和文化含量。 《见字如面》的创作团队此前曾制作过电视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汉字”和“成语”为桥梁,引领观众亲近我们的母语和文化。这一次,他们联合了数十位文化名人和信件收集家、多家信件博物馆和档案馆,跨越古今遴选了包括始自战国时代的第一封私人家书,历经魏晋唐宋、晚清、民初,直到现在的近百封信件,使节目成为观众了解和探寻历史真相的一份特别的温情通道。向公众朗读书信并非我国电视人所独创,受英国作家肖恩·亚瑟2009年出版的书信集《见信如晤》(Letters of Note)启发,早在2021年12月,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就在伦敦发起举办了名为Letters Live的活动,邀请来自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名人为公众现场朗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书信。这一活动风靡英伦三岛,如今已成为每年一度固定的文化活动。2021年3月, Letters Live首次与英国影视制作公司Sunny - Marchto合作,将整个朗读过程录制下来上传至网络。不少中国观众就是通过互联网看到由明星露易丝·布瑞莉和“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共同朗读11岁的女孩格蕾丝·比戴尔与亚伯拉罕·林肯的通信等一系列书信朗读表演。
引导公众重新认识书信的`美和力量,将值得纪念的书信传播给更多人,是中外书信文化推广者的共同追求。《见字如面》创作团队将公开朗读书信这一创意,进一步发展为定期播出的电视节目。节目自2021年11月28日开始录制, 12月29日在黑龙江卫视首播。第一季节目共12集,每集完整电视节目的时长为60分钟。节目形式包括:主演播室表演和分演播室清谈两个部分。在节目前期制作阶段,请8位明星直接面对观众,每人现场演播12封信;另外,设置分演播室由一名主持和两名嘉宾引介节目并即兴评点,通过清谈将分段的书信朗读串联起来构成合集版。同时,节目组还制作了单封(组)通信的单曲版,用于包括网络视频、微信、微博等跨媒体平台播出。《见字如面》出品方具有跨媒体的阵容,包括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环球网、腾讯视频等多个单位,为视频节目《见字如面》的传播推广,特别是跨媒体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见字如面》播出不到一个月,已收到良好成效,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观众对新媒体传播的单曲版反响热烈、极为推崇;而对电视平台播出的合集版反响较弱。
从节目制作的角度看,合集版瑕疵凸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合集版对单曲版内容的组合,处在一种无序散珠状态,未能产生1 + 1 >2的整体效应。毕竟,定期持续播出的电视节目与一次性的表演活动还是有区别的,合集版的制作需要考虑如何持续有效地调动观众情绪,形成60分钟的戏剧链。此外,对于持续收看节目的观众,重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相同的观众反应镜头的多次反复使用,可能影响观众的情绪累积。二是分演播室清谈部分,主持人和嘉宾的组成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文化清谈节目来说,主持人和嘉宾承担有不同角色定位:这类节目主持人的经验比“颜值”更重要,其作用不在于个人观点阐发,主要是引领话题、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嘉宾所长,服务节目内容的表达;女性嘉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多样化的观点,而不宜是一般性的“花瓶”角色;以专家身份出现的嘉宾应突出其专业特点和个性魅力,不宜过度强调性别特征,否则可能引起观众对“砖家”的习惯性反感和排斥。
一个好节目、好的文化创意活动,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在新媒体平台上, 《见字如面》栏目的公众号—— “在此见字如面” ,已经在探索增加更多的与普通观众的互动,比如介绍中国的书信文化、刊登《见字如面》中出现的书信原文、揭示节目中出现的书信背后更多背景故事,由此扩展节目的外延,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发现书信文化。尽管《见字如面》节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同媒体平台的推介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融通,但在轻点手机按键就能实现咫尺天涯面对面互动的微信时代,有这样一个节目、一群人,致力于介绍书信之美,鼓励普通人重新拿起笔书写与沟通,这不仅仅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文化理想,也是在机械复制时代重建人性的精神家园的开始。
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篇2看了两期《见字如面》,喜欢得紧。它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犹如文化界拂过一丝春风,心旷神怡。听信中内容,也如饮清泉,甘之若饴。
嘉宾老师说,书信正在走向消亡,但它承载的文化及文明不应该被消亡。它应该转移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上去,我们现在就在做这样的事。
不觉便想到曾经的自己,与家人、好友、笔友通信的年岁。十月回老家,还将那一盒子保存完好的一百多封书信翻出来,夜深人静坐在灯下,通读了一遍,内心沉浸于对当日情景的回忆中。一边回想是哪些年,哪些月的事,一边不禁感慨万千。
写信人早已不知去向,只剩读信人怅然若失。世事无常,万物都不足以长久倚赖。
看那时的信,有种纯粹的美。在信中聊的尽是些细微的心绪起伏、变化,一种情绪都要写满几页信笺来表达,好像那样才完整,搁笔时,竟还有种娇羞之感。
后来那些与我通信之人,都失去了消息,他们曾在我生命里出现过,而后便渐远无书,那些不便宣之于口却全藏在字底的情愁,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见字如面》的第一期,我很喜欢萧红写给弟弟的信,文字返璞归真,像是唠家常一样,情感并不是呐喊式的浓烈,却也承载着不可说的手足情深。
我会想念在大学时期,与妹妹通信的日子。妹妹走上社会较早,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早已懂得世事艰辛,可她从来不与我说。我在学校念书,住在象牙塔里,与她说的都是些理想主义的话。于她而言,她的理想早已死在弃学的前夜。
但她仍然支持我,每次在信里无比骄傲的告诉我,姐姐是她最崇拜的人,并以此激励自己,要努力工作,助姐姐实现愿望。现在读来,无比触动。
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我北上抵京,在一家做书画的公司上班,我去报道的那天,因为行李较多,是妹妹送我去的。返回的时候,老板开车送妹妹去地铁口。
在车上,老板与妹妹唠家常,闲聊起我时,妹妹很骄傲地说,我姐姐以前成绩好,会写文章。她很厉害的,以前作文还得过奖,常在班上当范文诵读的。
那时候,我非常不情愿她在别人面前如此说,若是有个地洞,当时必定钻进去了。我全程都是黑脸的,只有妹妹还是一副骄傲的表情,真正是以我傲的。
现在想来,家人以你为傲,打心底崇拜你,那是真的爱你啊。
当归亚蕾读到萧红写给的弟弟的那封信的最后几句,只觉明天的明天又在哪里:
虽然我给的你信,你没有收到,我也没能看见你,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竟很放心,就像见到了你的一样。因为你也是他们之中的一个,于是我就把你给忘了。
但是从那以后,你的音信一点也没有。而今已经四年了,你到底没有信来。
我本来不常想你,不过现在想起你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信。
想象萧红独自孤零零的躺在香港的病床上,来写这样一封信,何年何月再与弟弟见面,竟遥遥无期,只叹,那一别从此永诀。
我又感慨,从前车马都慢,书信很远,一别再也不见,也有伤怀,并不尽是“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般美好。
现在通讯发达,智能时代,想见一个人,几个小时后就能见到。即便不能当面见,通电话也能听到声音,视频连接还能在屏幕这端见到对方。总能很有效的一遣相思之苦。
时代的发展,使其一些东西消亡,在某种程度上,也使人类进入更便捷的社会,到底好与不好?
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篇3打造纯美网综《见字如面》,是关正文和他的团队对当下文化节目现状的一种回应。
这些年网络综艺大热,除了主流媒体,在市场化的网络世界,文化节目并不具有让人兴奋的想象力。现在充斥在互联网市场或者电视荧幕上更多的还是那种浅层娱乐节目。
但关正文和他的团队却始终用“要做那些真正对大众有学习传承价值”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做那些具备足够传播效力的优质原创节目。
《见字如面》合作方黑龙江卫视节目部副主任杨巍就开机发布会上表示,当电视台萌生出做一档经典极美、真正有深度、有文化且具差异化的节目时,他们立马就找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两档节目的创意制作方实力文化。
从现场观察,《见字如面》对单一表演元素的细节追求堪称精致,明星要求准备充分,表演也绝不允许注水,即使是一个人的舞台也要被演绎地跌宕起伏、趣味横生。
林更新就表示,这是他从艺以来最认真最走心的一档节目。以前他参加别的节目,只要带肉体过去就行,参加《见字如面》,他必须肉体和灵魂同行。
实力派何冰,用绝对专业的表现,震撼全场。从不参加任何综艺节目的他,看到《见字如面》的节目形态,立马决定参加。如何拿捏每一封信的表演尺度,对他这样的老戏骨都是新的挑战。他相信会有很多人喜欢它。
《见字如面》的另一合作方是环球网,其副总经理兼总编辑朱研全程观摩了开机当天的录制。
她特别激动地表示,环球网希望《见字如面》这样优秀的中国文化节目能通过环球网的平台让全世界看到。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整个社会看到,不浮躁的文化事业,踏踏实实的创作,纯粹唯美的产品,中国大众会非常喜欢,在商业上也是可以非常成功的。
策划顾问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馆长张丁非常看好《见字如面》,认为这样精致纯粹的节目将唤起大众对书信的重新认识,他相信,书信,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关正文认为,人类文化有强烈的自我修复功能,不会老拿无聊当有趣。“网综前两年红火的卖傻卖萌的节目现在已经被卖聪明卖智慧换代了。”他笃信,纯美网综《见字如面》的出世,将让网络综艺不再只是走肾而已。
见字如面综艺节目观后感 篇4《见字如面》也好,《朗读者》也罢,都在——读,这种读,是有声音的读,是有情感的读,也是有选择的读,选择语速、选择重音、选择声调,等等。这是节目的亮点,可能也是和正常读书最大的不同。
比如,电视节目节奏的推进是线性的,而读书则是可以跳跃的,甚至是可以停驻的、反复的、回旋的。比如读信,我不知道怎样的声音可以读出“意映卿卿如晤”,怎样的心情才能读出“少卿足下”,我不知道“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应该怎么表达,“我的良心就是你”应该怎么寻找重音。可是我知道,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每个人的体验可能都不一样。
如果把电视和读书比作两个人,那么,电视读书节目就是电视在亲吻读书。只是,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所以,像一些乐观者预计得那样,指望一两个电视节目来激发起国民的阅读风潮,改变目前的阅读现状,拯救日渐稀薄的读书,实在是一种天真的乐观。阅读的几乎带有宿命的衰落,远非一时一事所能改变。
再者,读书被现代媒介裹挟的固然是走在时代潮流中的尴尬,但媒介的弊端却不是影响国民阅读水平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谈到中国令人尴尬的国民阅读现状,有一组被经常引用的数据:中国年人均读书4.58本,和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相比,相距甚远。
这些国家,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都属于发达国家了,其国内的媒体不可谓不发达,其市场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于国内来,不说高到哪里去,至少也不会低。实际上,国内的许多娱乐性综艺节目正是借鉴自这些发达国家的文娱市场。
但是,为何他们在一种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生态中,仍然能保持高水平的国民阅读状态。
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中国古语说仓廪实知礼节,同时,从现代人类世界的国民阅读经验看来,也可以说一个,仓廪实而知诗书。良好的国民阅读习惯固然跟文化心理、公共文化服务有关,但另一个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却是人。
阅读是需要时间和闲暇的,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大范围的疲于奔命状态,为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殚精竭虑,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反过来,那些表现出很高国民阅读水平的国家,无不是经济条件较好、财富分配较佳的地方。人的生存境况与国民阅读之间,虽说不上严格的充分必要关系,但至少也是非常强的因果关系。
电视读书节目于国民阅读习惯的塑造固然有益,但根本之策仍是在电视之外,在宣教之外。欲解读书之愁,需解人民之困。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