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较长,包含了①LEO使用双链笔记的操作流程,②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和建议,③读《卡片笔记写作法》所做的问答形式的全部笔...
本文较长,包含了 ① LEO使用双链笔记的操作流程,② 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和建议,③ 读《卡片笔记写作法》所做的问答形式的全部笔记,④ 以及末尾大家最关心的关于卢曼笔记分类、卡片盒分类、笔记与卡片盒与双链笔记的对应关系等。
操作流程
在微信读书里 ① 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并写下想法,然后 ② 将笔记转入 双链笔记中(Roam Research或葫芦笔记等)修改存档备用,通过 tools2anki 系列方案 ③ 将笔记转入ANKI稍加回顾,再 ④ 回到双链笔记里寻找联系,再去 ⑤ 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其中关键步骤包括如下几步:
1、 学习,不论是什么形式什么载体,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看视频课程,可以是纸质书,也可以是电子书;
2、 思考,揣摩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已有知识、过往经验有什么联系,自己有什么关系等;
3、 记录,将思考成果固定,不然转瞬即逝,除了读的过程中很享受,就别无他用了;
4、 复习,把“新知”变成“已知”,在更丰富的“已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知”。
如下图所示,在微信读书APP里阅读,碰到有启发的地方就选中文字,录入“想法”。通过自己添加在输入法的快捷短语里的模板,快速输入“问题:”、“答案:”和“补充”这三个字段,也可以使用电脑网页版的微信读书进行。
在微信读书里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配合 如何将微信读书里的笔记导出到ANKI里复习一文中的方法可以将这些想法笔记快速转入 Roam Research 或 葫芦笔记 等双链笔记工具中,高质量的积累加上工具的作用,卡片的复用率就会很高。注意,这里的转换不是未经思考的复制粘贴转存收藏等,而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并且用自己的话记录的思考成果。
从微信读书APP转入 葫芦笔记 中的效果如下图所示,根据自己的领域经验为一些经常出现的主题词设置双链符号 [[自上而下]] 和 [[原理]] 等。这就相当于记了 文献笔记(LEO跳过了闪念笔记),其中前三级书名章节名就相当于文献信息,如果读的是纸书,我还会在问题里添加页码这一更准确的文献信息。
读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记录的多了,在 双链笔记 工具里就能看到哪些主题拥有的 文献笔记 最多,如下图绿色框所示。
以 [[提问]] 这个主题为例,我们点击进入相应的页面,就能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内容。其中底部 绿色 区域的内容是我们通过 每日笔记(Daily Notes)添加的笔记,就像前面添加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笔记一样,在具体主题页面被通过 [[主题X]] 的形式引用至此,成为 文献笔记 。而上方 红色 区域默认是空白的,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 文献笔记 归纳整理成 永久笔记 。
为什么要采用 自问自答 的形式?
1、 《怎样解题》认为,提问可以引发进一步的思维活动。
2、 《聪明教学7原理》认为,精细化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然后促进新信息的整合与保持。
3、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认为,通过提问的方式阅读教科书,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该节内容时目标更明确也更有动力。
4、 《科学学习》认为,提问可以调动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度,而兴奋度的提升有利用刺激杏仁核,最终改善记忆效果;通过提问再尝试回答,即使失败了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记住之后得到的答案。
5、 《如何阅读一本书》认为,努力提出问题并尽可能找出答案,这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和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存在天壤之别的原因之一。
6、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认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内容;提问是组织信息的常用且有效的技法;进一步就这些要素进行自我提问,这会让学生理解得更好。
等等,虽然对于长期使用Anki闪卡已经习惯了 自问自答,其中直接体验到的好处也有很多,这里依然列举出来供读者朋友间接体会。
没错,以上观点就是如上图所示利用 双链笔记(Roam Research或葫芦笔记等),结合 文献笔记 做的整理。
但如果仅仅是罗列,不免会陷入拼凑的境地。所以LEO用自己的话总结出 永久笔记 就是:提问可以让我们在阅读前目标更明确,也更有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问可以诱发我们的已有知识,在与新知识联系以后能促进我们理解新知识;并且提问策略可以有效整理知识,减轻我们的工作记忆负荷,改善学习后的记忆效果;最后,这会从整体上提升我们阅读的质量。
笔记里问什么?
提问的角度有很多,这里列举一些LEO在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里使用较多的一些,举例子也都来自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1、 问 作者讲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如“我们是否也需要一个实体的卡片盒?”;
2、 问 新知识对已有知识的补充,如“如何看待书中的原理和工具的关系?”;
3、 问 新知识对过往经验的补充,如“怎么让知识产生复利?”
4、 问 新知识里与过往经验的挑战,如“如何理解外脑思考?”;
5、 问 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解读,如“记笔记究竟记什么?”;
6、 问 过往经验对新知识的丰富,如“什么是合意困难/必要难度?如何在学习中穿插合意困难?如何在ANKI的使用中运用合意困难来提升学习效果?”
7、 问 新知识转化为行为习惯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我换成双链笔记就行了吗?”
等等,大家可以仔细研究下文中的读书笔记,可以模仿练习。闪卡类工具ANKI,与卡片写作类工具 Roam Research,这类工具可以引导我们在这方面进行刻意练习。下图为引用的著名笔记软件 notion.so 官网的依据slogan,与大家共勉。
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就像下图中《概念图》一书里的图示所指,左上角是我们积累的一些孤立事实,右下角是我们根据孤立的事实组织成的线性语句(机械学习),而中间的概念图是我们根据 事实+联系 构建起来的自己的 知识网络(意义学习) ,而双链工具给了普通人组织庞大知识的实现可能。
1、 首先,从学习、思考、记录到复习,这过程中笔记经历了 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到永久笔记,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思考成果的巩固,以及对主题内容进行的概括总结、抽象和延伸。
2、其次,对于学习而言作用显著,以前文“提问有什么好处”这样的现实难题为例,原本我们只是读了一本《科学学习》,后来又随意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过了很久又翻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等。突然有一天,我们来到 双链笔记 工具里看到在“提问”这个主题下已经聚集了很多 文献笔记 。只要稍加思考,我们对“到底是问答题好还是填空题好”这个问题的理解就非常全面和深刻了。不论是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还是让自己在生活中显得学富五车,这种方式都简单有效。
3、 再者,对于科研来说,以往选题都要思索枯肠。但是通过双链笔记,仅仅是LEO这一年的随意积累(以前的读书笔记并没有搬到一起),就已经涌现出很多主题。并且这些都是自然积累,不是自己为了写而写,为了证明而证明。如果你想写综述,这些会成为扎实的论据。如果你想写创新性研究,也可以从中思考得出还没有得到行业证明的问题,等等。
4、 最后,对于写作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再为写什么而犯愁,再也不用为了弥补更新去无病呻吟了。以LEO自己为例,我也写公众号“学习骇客”的文章,在我的草稿箱里放着数百篇草稿,只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写成一篇篇独立文章,至于效果如何,大家看学习骇客的文章质量便清楚。
为什么自己读书就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收获?
威廉厄姆在《心智与阅读》说过,我们学习时获得的多少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字面意思,即作者讲了什么;二是意义建构,即我们想到了什么。
之所以会被工具和理论的简单性所欺骗,就因为我们想到的部分太少了。而决定我们想到什么想到多少的是我们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这两项是因人而异的,也是 常常变化 的。
比如,有过长期的写论文经验的“雪小豹”看到这本书就会觉得要是10年前就知道书中的道理该多好,而一个平时只是读一些小说打发时间的读者再看到这本书会觉得普普通通。又比如,为知笔记的CEO李峻老师在序言部分说这本书每一段都值得揣摩,也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那既没有“已有知识”也没有“过往经验”的读者该怎么理解本书呢?
① 读书,再去换相关的书读,比如《研究是一门艺术》和《智识的生产技术》这两本书,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② 实践,不管这本书读到几成了,先去用一用书里提到的工具,之后的经验和教训都会给我们再看这本书提供新的认识;
③ 参考,看看微信读书里其他读者的笔记,了解别人的思考角度与实践体会。
译者之所以能比别人想的多一点,是因为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不断将“新知”变为“已知”,然后在不断更新的“已知”的基础上继续求索“新知”。
有读者认为,这本书可以用两页纸说完,译者怎么看?
“把书读薄”是能力,“把书读厚”是阅历。
就像我们群里讨论过无数次的《学习之道》,在微信读书里也有人认为可以概括成两页纸,甚至还冲到了热评,但是书中有太多的闪光点在我和其他同学甚至一些名校学霸的交流中产生过共鸣。很多小点,需要在现实中花费很多时间去实践去学习。比如书中有一句话“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都会对学习和记忆发挥强大的效果”,书上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这么一句,但是什么是有效的有氧运动,它的形式、频率、强度、时长要求怎么样,在什么情况下对学习有改善,等等,这些都不是几页纸短时间就能说清楚的。“把书读薄”的能力值得点赞,但“把书读厚”的阅历同样值得追求。
下面就是LEO在读这本书时所做的笔记,目的是启发大家有更多的思考,以及用好 双链笔记。以下笔记不能代替自己阅读,更不建议直接用于背诵,你可以在微信读书里找到这些“想法”,然后在下面讨论。以下笔记有约150条,为了尽快让大家看到这份笔记,有若干错字来不及校正,请大家理解。每张卡片包括 问题、答案、补充和引用,引用的内容就是书上划线句子,笔记就是基于这些原文写成的,而补充后面的内容是LEO在问题和答案之外联想到的东西。
中文版序
问题:什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答案:“自上而下”指的是设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去找书找文章来阅读,中间可能会发现计划难以执行,或者想找的书不匹配,遇到这个困难。“自下而上”指的是没有计划,自己随意去学习,然后记卡片笔记,学多了记多了以后,慢慢就浮现出聚集性的主题,这时候写文章或其他输出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补充:打个比方,“自上而下”就是是相亲,对方来自哪里,对方是不是你喜欢的,对方能不能看上你,都不确定;“自下而上”就像自由恋爱,像你在学校里和同学正常交往,然后会有某一些相互特别有好感,再往后随着日常接触多了,其中某一位和你越走越近,最后成了你的对象。
我欣喜地发现,并非我一人有此体验:卡片盒笔记法——关联的、分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不仅比一些教育者们所推崇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为自然,而且衍生出了诸多写作及笔记记录工具。问题:如何看待书中的原理与工具的关系?
答案:原理是抽象的、普遍的,工具是具体的、特殊的,原理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工具中,原理也会因为不同读者的思考深度与经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 补充:除了Roam Research这一开拓性的代表,其他工具也可以尝试运用,比如离线版软件Obsidian,国产版的 hulunote笔记,wolai笔记,roamedit等笔记,最简单上手门槛最低的应该是flomo了。
随着可使用工具的快速变化,我决定让这本书尽可能地与工具无关。书籍有着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应该更多地关注不受时间影响的方面。推荐序一 像卢曼一样写卡片
问题:记笔记究竟记什么?
答案:应试的时候,我们被迫抄写书上的原话。但是如果已经不需要应试了,最好尽早戒掉照抄的习惯。笔记不仅可以记录书上讲了什么,也可以记录自己想到了什么,后者往往更重要。记下来还不行,因为转头就忘了,还需要通过间隔复习变成自己的,这样的学习得到的新知才能变成日后的已知。已有知识越多,越容易进入“意义学习”的状态。 补充:坚持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的最小良心闭环,进步看得见,进步天天见。切勿不能模仿大家们的方法通过“检索强度”去学习,彻底废弃“存储强度”是不行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联系需要有结合点,结合点需要自己先积累。
我一般会先在卡片上写下一些灵感,然后再用卡片写作软件将它们正式整合成文章。问题:读完这本书,就能享受到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好处了吗?
答案:正如阳志平老师的这段话所说,方法需要“坚持”,尤其是卡片笔记法,奇淫巧技是一方面,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我们的卡片为载体的,你记得多了,联系自然就涌现了,效果自然就看见了。但是如果一直停在那里,却少有卡片记录,是不可能看到联系的。 补充:明确一个学习主题,集中学习,会比宽泛的散漫的学习更容易更早见效。
这样的一套流程,我已经坚持使用了20多年。问题:卡片的形式有哪些?
答案: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实体的纸质卡片,也可以是像 flomo 笔记软件这样一小段话,也可以是像anki一样的正反面,也可以像幕布一样的block。正因为对卡片的理解更深,所以可以通过学习骇客公众号里介绍的 tools2anki 系列把 幕布笔记、Roam Research笔记等笔记转入anki卡片,因为本质上来看,幕布的上级可以对应anki的正面,幕布的下级可以对应anki的背面。 补充:在研究方面,卡片的价值在于独立性;在学习方面,卡片的价值在于从“重复式阅读”变成“提取式学习”,使我们在学习时在判断自己的掌握程度时能避免自我欺骗。
卡片写作,有很多代表性流派。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实体的盒子吗?
答案:如果考虑到学习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规模性,实体盒子管理的难度就相当大,那也是那个时代技术局限不得不为之举。LEO以前接触过一些同学,由于自己受不了手机显示屏的长时间刺激,转而去自己制作纸质的闪卡,结果没几天就做不下去了。 补充:了解工具背后的思想,结合现代工具提高使用效率。
多了一个盒子问题:记笔记,究竟记什么?
答案:记作者讲了什么,并且按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组织;记作者没讲的但是自己想到的东西;记对现实问题的启示;记与已有知识的关系,等等。 补充:这些都不难,但是如果不记转瞬即逝,这也是作者在后面讲的。如果辛辛苦苦学习获得的思考成果转眼就丢了,我们就再难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深入了。
认知科学家将人的信息加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阶操作,也就是“认知”本身,你感知的、你记忆的、你学习的、你思考的。第二类是二阶操作,称之为“元认知”,即对自己当前的认知进行监控:“我当前感知到了什么?我当前在记忆什么?我当前在学习什么?我当前在思考什么?”问题:什么是必要难度?怎么在学习中穿插必要难度?
答案:有的地方翻译为“合意困难(desired difficulty)”我们看书有可能有的地方看不懂,这不是必要难度,这是我们理解上需要克服的困难,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障碍。必要难度指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增加的困难:比如,我们在背单词时,有的书是正序的,有的书是乱序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打乱了前后提示造成了必要难度;又比如,原来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容易,但是写下来到了晚上可能就忘了,因为我们在记的时候可能只是照抄了,可能没有动脑筋,必要难度就是把这个记录的时间往后挪,挪到什么时候呢,可以看材料的难度和自己的能力,比如挪到晚上,再去回忆白天学了什么,这样记的笔记印象就很深刻;又比如,连续背诵专业一很容易,但是这其中可能有相互提示在,我们对自己掌握程度的判断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这时可以交叉和专业课二换着学,虽然要“换换脑子”,虽然学得不那么“流畅”了,但是这种学习印象要更深。 补充:必要难度不能生搬硬套,要量力而行,也要循序渐进。比如,完成基本任务尚且困难就不合适。
什么是必要难度理论?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答案:在威廉厄姆的《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一书中,作者认为原因在于学生没能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进一步的根源就在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那怎么去拓宽“工作记忆”的容量呢?工作记忆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是前一阶段的“瞬时记忆”,另一个是后一阶段的“长时记忆”。前者几乎是改变不了的,主要受外界刺激强度和我们自身的心理复述能力影响,除非是巨大的刺激一下子就让我们记住了某件事。更主要的来源是“长时记忆”,它就像一个大的充电宝,“工作记忆”就像我们的手机。平时在家先把充电宝里的电充满了,然后带出门,当手机没电了以后,接充电宝还可以继续抗很长时间。如果希望把“短时记忆”的内容转入“长时记忆”里,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精细复述,也就是复习。 补充:学习的环节包括学习、思考、记录和复习,anki起作用的环节在于复习环节,整个学习质量的好坏要看各个方面,所以不学习批量导入这种显然会降低整个流程的质量,那时候虽然也用anki,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如果将人的大脑粗陋地比作一块硬盘,假设你的每次记忆都是往这块硬盘中写入内容,那么,可以近似地将记忆想象成无限的内容,但硬盘上的这些信息会相互争夺空间。问题:什么是“存储强度”和“检索强度”?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
答案:“存储强度”指的是通过重复复习去记住一个知识点,“检索强度”指的是通过相互联系去记住一个知识点。从过去接触的案例来看,这两个地方非常容易用错。大家会觉得“死记硬背”很low都不care,但是在正儿八经的教育学看来,“机械学习”一点也不low,“机械学习”是“意义学习”的必经之路和前提。判断“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的标准不是有没有重复,而是在学习新知识时能不能联系到已有知识,这种已有知识在前期正是通过“机械学习”累积获得的。“检索强度”和“存储强度”的关系也类似这种,因为“检索强度”的联系所依赖的也是“已有知识”,如果没有必要的甚至是长期的积累,很难进行联系学习。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人用 Roam Research 记笔记记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记了什么。 补充:我的做法是,学习,思考,记到Roam Research里,然后转入ANKI复习几次,再回到Roam Research里回顾和思考联系。
比约克率先区分了记忆竞争的两种不同类型: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与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问题:如果想要践行这套方法,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答案:从原来收藏转发整篇文章,变成学习、思考,然后记录单个知识点,记录成组织良好的知识,就像我们在汇报工作时要坚持“一事一议”原则一样。一条笔记就是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只记一个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引导我们进行清晰地思考,在后续学习和复习时也更容易了,最重要的是后续复用时可以轻松调用。 补充:就像我们买玩具一样,如果你买了个泥人,那就只是一个形象(玩具),但是如果你买的是乐高,就可以拼成很多种形象。卡片,其实是在将知识处理成标准化的单位,就像建筑要用的砖块一样,这就导致后续的可溯性非常高。而我们以往一篇一篇文章地收藏,除了收藏,几乎很难再复用。
组块(block)是认知科学上的一个常用概念,文本组块正是这个概念的具象化。问题:这种双向引用和互联网的超链接有什么区别?
答案: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些是经过自己的学习、思考过的知识,并且是以良好的形式进行组织的,这使得同样是双向引用,但是自己的笔记对自己的价值更大,与工作生活学习的相关性更高,并且在日后复用的可能性更大。 补充:按方柏林在《过剩时代的学习》里说的,有些东西可以放在网上,有些东西需要记在脑子里。常用的,指导思考的等,这些是要放在脑子里的。
什么是“双向引用”?推荐序二 外脑思考,突破思维局限的写作法
问题:如何理解“外脑思考”?
答案:“外脑思考”不是把所有信息、知识都存到印象笔记里就OK了,而是把自己学习过、思考过并且清晰记得的知识 暂时 先放到一个地方,给有限的“工作记忆”腾出空间,当我们需要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时,大脑对之前存过的东西是有印象的,可以不去搜索,如果是像写论文一样要求准确引用可以去搜索,当我们记得不太清楚时也可以去检索。但是如果是未经处理就扔到某个笔记工具里去了,那就不是“外脑”,那是“思想的坟墓”。 补充:朱光潜在《谈读书》里说过,记笔记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给记忆腾出空间。
我和作者的兴趣一样,也是外脑思考(Thinking Outside the Brain)。问题:理论和实践是什么关系?
答案: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会变得盲目;而如果没有实践的充实,那么理论就会显得空洞。 补充:正如以往我们了解到“提取式学习”“间隔复习”这些理论也很难去运用,但是借助anki这种工具,就可以把朴素的理论变得可视化、可以实行。Roam Research一类的工具,也正在把卢曼的这种关联思考的思想可视化。
但工具功能很难改变人的思维习惯,而需要配合课程、书籍或教练服务。问题:为什么我们看书时没有别人那么多的想法?
答案:威廉厄姆在《心智与阅读》一书中说过,我们看书时的收获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字面意思,即作者说了什么;二是意义建构,即读者想到了什么。前者从书出版就已经固定了,但是后者是一直在变化的,意义建构受到我们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的影响。因为李峻老师是为知笔记的CEO,所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很丰富,所以看到很多地方都会产生触动。 补充:启发我们在学习时及时巩固所思所想,积累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过一段时间再重复看原来的书,就可能会有更多新的想法了。LEO自己就认为我之所以能比别人想的多一点,就在于我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我的看书思考虽然不多,但是点点滴滴都会复习变成自己能脱口而出的,新知不断变成已知,所以才能有更多的“意义学习”,即新旧知识、新旧经验相互联系的思考。
我仔细阅读了它,直呼精彩。问题:书中的“工作流程”指的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比如对笔记阶段的划分,对笔记形式的约束,又比如卢曼在记录新卡片前会先检索已有卡片并寻求建立联系,再比如卢曼会定期查看自己的卡片箱。这些从书本层面变成自己的习惯,需要充分领会并认同,然后在实践中持续尝试,以一种“钉钉子的精神”去打磨。 补充:有的人认为换个笔记工具就大功告成了,其实有点买椟还珠了,真正重要的是这本书里的思想与习惯。
书中介绍的工作流和原则,是卢曼等人利用卡片盒实践过的,他们完全无须坚持就充满乐趣地达成了非凡成就。问题:如何克服“拖延”,举个例子?
答案:以往我们写论文都是制定计划,然后去按计划读书读论文,期间发现特别枯燥,或者是遇到了困难,就变得厌烦,然后开始焦虑,这是“自上而下”的学习。而“自下而上”的学习是从大一开始就用卡片笔记,喜欢什么就读什么,不喜欢就不读,读的过程中注意留意哪些主题频繁出现,比如“注意力”“拖延”这些词经常出现,等到我们读了几年,读了很多书以后,会发现“拖延”这个主题下已经有很多关联知识了,而且都是自己学习过的。这时候去写论文,“写什么”已经不是问题了。这也是本书封面上“雪小豹”说的,真希望自己十年前做科研的时候就知道书中的道理。 补充:既然我们平时也学习,为什么不把学习的过程就变成科研的过程呢?不需要我们作出多大的改变,只需要我们稍微调整自己学习之后记笔记的方式方法,假以时日,这些自己平日里的成果就能汇聚成主题。至于之后你是想用来改善思考,还是解决问题,还是做科研,都没问题。
把诸如拖延、坚持、压力、焦虑、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等热词从脑海里划掉。推荐序三 用卡片笔记积累你的知识复利
问题:如何记录更有效?
答案:给自己一个试验期,比如一周,在这期间,暂时先戒掉转存、收藏、复制粘贴的习惯,先以本书为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记录自己在阅读本书时的思考,然后把这种思考添加到 flomo 这样的笔记工具里,放到 anki 里复习,然后回来看看对自己是否有所改变。 补充:
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问题:怎么用自己的话?
答案:方法一,看完一段后闭上眼问自己“刚刚看了什么”;方法二,从抄录的笔记里提取关键词,忘掉书上的原话,试着用关键词加自己的理解串起来;方法三,再不行,可以试着调整语序,标记重点,等等。“用自己的话”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比较难,但坚持下去会越用越熟。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那“用自己的话就是检验自己是否真的理解的最佳标准”。 补充:有人说数学没法用自己的话,但是在专门讲述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之道》(芭芭拉版)和《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方法》里都提倡用自己的话总结。
比如拒绝做知识的搬运工,必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问题:怎么理解这个“慢慢生长”?
答案:比如我自己随意读书,并没有按计划逼着自己去读,只是选择自己当前感兴趣的书读了,读了《概念图》记了笔记并复习,又读了《情商》记了笔记并复习,以及《学习之道》、《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等。某一天,当我打开Roam Research以后,发现“工作记忆”这个关键词(主题)出现了70次(真实的),来自之前读过的十余本书,这时候我顺势重新整理下,那么我在“工作记忆”这个主题上理解和积累就非常完整了。并且由于我是记了都用anki复习过的,所以在重新整理时,我只需要参考关键词,就可以重述为完整的系统的有意义的内容了。 补充:把学习的过程稍加改造,就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将学习的过程变成为主题研究做准备的过程,这是多么“水到渠成”的事情啊。
比如不需要进行机械分类,而是让关系慢慢地自动生长出来等问题:怎么让知识产生复利?
答案:“复利”的大小依赖于“复用”的频率,如果能经常用到,那复利一定不小。而如果要想能被经常用到,一定要满足几个条件:① 笔记都是自己思考过的,而不是复制粘贴的;② 笔记一定是一条笔记只记一个概念,而不是很多信息混在一起的;③ 自己在学习之前就应该确定一个大的范围,而不是在没有主题的信息汪洋中寻求主题。 补充:一份辛苦一分才
用知识的复利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抵御更多的不确定性。问题:flomo有什么特色?
答案:目前几乎所有的 双链笔记 工具都依然是篇章结构,而flomo从设计上就做成了适合卡片的形式。最简单的,我们可以通过flomo的微信服务号往flomo里添加自己的想法,而flomo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我们建立联系。方法一,自己添加 #标签 的样式;方法二,手动添加关联;方法三,服务器自己通过学习向我们推送主题词,等等。如果说Roam Research这一类工具适合有长期的、重度的学习任务的用户的话,flomo的门槛则低到适合所有人。 补充:考虑到 Roam Research在国内的不便,日常善念笔记(Fleeting Notes)用flomo,结合微信服务号和手机app很方便。
flomo·浮墨卡片笔记联合创始人译者序
问题:书中的原型卢曼教授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答案:最初并没有,工作不起眼,连阅读的习惯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划线写批注,只是卢曼发现这个问题后做了改进。 补充:这启示我微信读书里的笔记要按特定格式记录,以方便导出转换为卡片的形式,用Roam Research进行管理。受此影响,选择什么阅读软件就不重要了,Kindle、BookxNote、MarginNote、微信读书等等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显示器的作用。
书中的原型尼克拉斯·卢曼,原本就和如今的大多数人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工作,平日里回家以后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书,连最初做笔记的方式也和大多数人没有差别,比如在空白处写写评论。问题:我换成双链笔记就行了吗?
答案:不行,工具一方面,好的工具可以引导我们的习惯,但是思想性内容不会凭空产生,我们甚至也需要像卢曼一样,安排固定的时间段,来回顾已有笔记并寻找可能存在的联系。 补充:添加到习惯清单。
于是,卢曼改变了记笔记的方式,转而将笔记记到卡片上,收集到卡片盒里,并且经常思考某些笔记如何与另一些笔记建立联系。问题:我不想成为教授,那这套方法对我而言有什么用吗?
答案:成为教授只是这套方法的附加产物之一,由学习成果积累出来的想法集群可以用来促进以后的学习,可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也可以用来展示自己的想法。 补充:思想+工具+积累。
这套笔记系统成了卢曼的生产力引擎,使他这个酿酒师的儿子从公务员变成了社会学教授,并使他凭借高质量、高产出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问题:如何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累积?
答案:这是卡片类工具的优势,相比于以往篇章类型的笔记,卡片笔记不仅知识点组织良好(独立),也适合并能引导读者独立思考。由于独立性很强,复用性与可溯性就很高。 补充:就像买玩具,如果买了个陶人,就只得到一个玩具形象,但是如果买的是乐高,就可以自己发挥拼接出很多玩具形象。卡片是知识单位标准化的载体,可以提升知识的复利价值。
这样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学习成果不能跨领域、跨时间形成累积,不能帮助我们取得更大的作为。问题:怎么才能用到极致?
答案:在学习和实践之间交替进行多次。受注意力、精力、需求、知识经验等不同的影响,我们在学习一个东西时很难一步到位,随着我们学习和实践的交替,已有知识和过往经验一直在变化,再回头来查漏补缺。经过这样的层层改善,更有可能学好用好。 补充:就像习大大经常说的“钉钉子精神”,不要砸一下没成就走了,如果是这样,任何复杂技能都不可能学会了。学习anki也是这样,抱着成见的人会觉得它就是个背书app,但喜欢它的人会一直有新的发现,这些渐渐加持到自己身上,最后就学以致用了。
其实哪有什么惊人绝技,有的只是把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到极致罢了。问题:既然“检索强度”的记忆机制那么高大上,我们是不是可以都依靠联系去学习了?
答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检索强度”的联系学习依赖于“存量”,就像“意义学习”依赖于先验知识一样,没有先验知识就只能停留在“机械学习”阶段,而没有“存量”也无法通过联系进行学习。 补充:根据自身能力水平和所处阶段,新手以anki的“存储强度”间隔重复为主,专家以 Roam Research 类双链笔记的“检索强度”为主;其他人以两种记忆机制适当配比,逐渐过渡。
又比如书中介绍的两种衡量记忆的方法,我们究竟该用哪一种?或者是以哪一种为主?如果直接抛弃通过重复来记忆的“存储强度”,只依赖于通过建立联系来记忆的“提取强度”,相信很多人会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记过某些笔记,又如何能将它们与新笔记建立联系呢?以译者的经验,如果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可以完全依赖“提取强度”去记忆,因为可供建立联系的已有知识已经相当充足了;如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还是要以“存储强度”的一遍遍重复作为主要的记忆方式,也是为后续学习储备前置知识;如果是介于新手和专家之间的水平,那么可以将两种方式适当配比,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问题:如何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答案:如《学习心理学》所说,需要有学习、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其中“保持”是很多人做不到的,记不住就几乎不能再“复现”,就不能为己所用。 补充: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只要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效的。
只有先记住,让原理在头脑中保持住,才有下一步在实践中复现的可能性。导论
问题:本书的“写作”意思是这本书只适合要写作的人吗?
答案:非也。这里的“写作”是广义的写作,写书,写论文,学习记笔记,做研究的综述都属于这里的写作范畴。 补充:
每个人都离不开写作。问题:只有菜鸟才有写论文的烦恼吗?
……
字数超出限制,请移步阅读原文。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