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的女人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 对门的女人今年搬过来三年了。 直到去年冬天她家男人出门打工,她显然是不大适应,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讲她男人的故事,故事情节却总是一些小的积怨。 我总是笑着听她用语言撕裂那个身体微胖、脸上带着弥勒佛一样笑容男人的另一种形象。 我 ...
落叶赋
国庆节前后,树叶渐渐变黄,然后在一阵阵秋风中,纷纷飘落。每年的深秋总会勾起我对往事的神往。 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不得不提起。在故乡的村东头,有一片杏树园子。那里是我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地方。一年四季,感受各异。夏天的时候,自然是冒着被抓的风险“偷”杏吃。 ...
老师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老师在课堂哭,第一次看见老师因我而哭。她刚开始说的时候没有哭,说着说着就哭了。她哭着说着,以至于数度哽咽,但她还是坚持把话说完了: 今天,当我再次站在讲台上,说真的……我有点不好意思,当我亲耳听到有人两次骂我傻逼的时候,我十分狼狈。说 ...
面味
车辆停在副站贤士二路北口的时候,有十至二十分钟的等候发车时间,我会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吃早点。 起先去的是站台旁的一家叫“云辉早点”的铺子,招牌上的这四个字的底色,都有脱落的痕迹。铺子坐北朝南,长方形,大约三四十个平方,墙壁灰暗,地面凹凸不平,几张长方 ...
矿井深处
下乡两年了,知青生活出现了转折——开始招工了!回城(哪怕是扫厕所),也心甘情愿。1976年冬,江西下垄钨矿,以成立小型勘探队为由,报请省厅批准,内部招收工人67名。通过层层筛选,我幸运搭上了这趟车,回到生出地下垄,当了一名井下矿工。 刚进矿,分配下垄坑口掘 ...
湖南散记
丁酉之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余与十余文友结团聚于湘江河畔,橘子洲头,韶山之冲,岳麓山下,湖大校园。 漫步湘江之滨,湘江宽广碧绿,澄澈透亮,鱼翔浅底;湘江之风,微而轻抚,湿而润肤,如江南之女纤纤玉手抚摸,又与似尔雅的才子信步闲庭,倾心谈吐。 橘子洲, ...
回声嘹亮
时间本无意,逝水似流云,一旦赋予其内涵,顿时便充盈灵动,有了段落、有了故事、有了章节,甚至有了灵魂。 生我养我的下垄钨矿,是1918年开山民采,1954年新中国首批建设的机械化中型有色金属矿山。它座落在赣南大余、崇义、南康三县交界的群山中,占地9.1平方公里。 ...
服装设计师之男装篇
做男装设计多年,设计了各种时尚男装与商务男装,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设计人才懂。有厌倦也有喜乐,有成功也有沮丧,当激动化作泪水时,远处一定有爆版在向我们微笑招手。于是不管春夏秋冬,风吹雨打,烈日寒冰。都会有一群设计师,南来北往行走在全国各大城市,或香港 ...
苹果月令
近日,拜读了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深感遗憾,汪先生已先于出自林果之乡的我写出了《葡萄月令》,并写得相当精彩。遗憾之余有收获,何不在大师的引领之下写一篇《苹果月令》,紧跟大师的脚步,徒借“点化”之光,学写一篇小文,填补一处空白。 一月,天寒 ...
欢乐使者
眼前这两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拍摄的是34年前全总文工团曲艺队赴赣南钨矿慰问演出的场景,竟悄然勾起了我对那场至高至乐视听盛宴的回味。 全总文工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国家级文艺团体。该团有一支闻名遐迩的文艺“轻骑兵”——曲艺队,长年深入基层、深入工厂、矿 ...
怪人的故事
我很早就想写他,希望用一种悲悯的笔调去描述他。可生活在他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都说他是一个“怪人”。他生性孤僻、行为怪诞。人们看他恍如看一个刚从古森林里过渡来的野人,不免心中发怵。如果谁招惹他或者想沾他的便宜,他会立刻毛发倒竖,狠狠地对付你;即使你沾 ...
小鱼之死
金鱼是游动的花朵。 喜欢它们的艳丽,欣赏它们的自由,爱它们的憨态可掬。所以,家里的小鱼缸中,经常被买鱼。 金鱼不好养,就改养小锦鲤。大点的不好养,就买小不点。多了,怕它们嫌挤、缺氧;少了,怕它们孤单。在多年屡死屡买的摸索中,最终掌握了尺把大的鱼缸,安 ...
“家风”
家风是“教科书”,家风是“传家宝”,家风以一种无言的表达,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健全的人格,推动着家庭和谐健康、和睦幸福。 ——题记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不知不觉,“双亲”离开已有28年了。28年前,正直年少懵懂的我,对父母的谆谆 ...
龙山寺探秘
晋江安海镇有座名气很大的庙,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年),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殿,因处龙山之麓,百姓则称龙山寺,也叫安海龙山寺,现为“国寺”“国保”! 今秋秋末,信步闲游,探寺、探宝、探思。 一、龙山寺其貌不扬 若提起这龙山寺,那可来头不 ...
天声街旧事
时间过得真快哟,还有一个月我满六十五岁,领了老年优待证,就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人老了喜欢回忆过去,我常常想起四十多年前天声街的旧事。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称“三转一响”的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及收音机是城里人最羡慕、最值得炫耀的四大件;农村人想往 ...
五婆这一辈子
五婆很遗撼的走了,走完了她风风雨雨的八十三年,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五婆的丧事办的不算太大,但很有名气。有名气的主要原因是五婆的儿女们从外地叫来了两个“哭丧”的。 农历三月的天气,花盛叶茂,长长的柳絮已经脱落,柳芽随风飘动;塄边沟坎山花烂漫,蜜蜂忙碌的 ...
我的大姑
我的大姑是一个非常正二八经的、朴素又大方的农村人。在家排行老二,一个字都不认识,包括1、2、3。不但不认识字,就连方向都分不清,除了站在大门口和自己劳作的田间认识东南西北。笑起来都是憨憨的。 大姑有俩个儿子,在城里都买了房子,可是,她从来不单独到他们家 ...
雪中的生灵子
今冬雪大,也异常寒冷。田野上厚厚的雪寂寥平坦,风卷着雪粒,弯曲出一漾一漾白浪,仿佛大蛋糕上亮津津松软的奶油,就要溢出来了。杨树带和松树林在阳光下泛出淡紫色,一抹抹晃动,和云彩一样飘渺,游弋在视线里。 去太平山村一趟,给老父亲办七十岁以上老年人国家补贴 ...
这叫什么事儿
一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文华接到单位电话通知,让他三十号到县人民医院体检。三十号一早,文华早早就到了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四楼的体检中心。验血、拍片、心电图、内外科等等。一整套程序下来,也花了两三个小时,自我感觉倒也没什么特别。可是没想到,下午三点不到,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