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7

这两天打开手机电脑满屏都是香港回归祖国,主权移交20周年纪念日报告画面!滚动闪耀在荧屏1997这一串熟悉又特别的数字,让我们饱含无限记忆。1997那年的你在做什么呢,我正在学理发。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样的说说。在学校、在玩泥巴、在做生意众多微友纷纷回复留 ...

小白

我们村的北边有道沟,沟里是一块荒草地,每年的夏天,沟里都会长满绿油油的青草,那块地是村里人用来放牧的,因而那里不种庄稼。每逢夏日的午后时分,只要天不下雨、不刮大风,人们都会将家里的羊统一拴在那道沟里吃草,而我也是前去放羊的一员,小白便是羊群中的一位 ...

云中少年

少年的心中有一片云,白白的,薄薄的,不染尘埃,不近烟火,漂游在天际,自由自在。似是有意无意的早有预示,出生之时,他的名字便被取了“云”字,大概怕一朵太孤独,就取了两朵。谁也无法预料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就像那片晴朗的蓝天下漂游的白云,尽管在漂流,但是否 ...

奔跑吧!孩子!

暑假里,孩子去附近的西南交大学习游泳了,从下午的六点一直到晚上九点,整整要学习三个小时。 于是,我和妻子每天吃过晚饭得去交大校园接她。我们从校园的侧门进去,因为那里有一大片草地。盛夏时节,那些被修剪得整齐的小草长得郁郁葱葱的,它们静静地伏在地面上,远 ...

养兔子

四月的辽西,山川苏醒,春回大地,杏花、桃花、梨花、刺槐花相继开放,红色的、粉色的、白色的,争芳斗艳,柳树、杨树吐出翠绿的嫩叶,榆树长出一串一串的榆钱儿,山青了,草绿了,瓦蓝瓦蓝的天上,朵朵白云在飘,把这个春天装扮得多姿多彩,意兴盎然。 每年的这个时候 ...

2019 最美散文《接》(读哭了!)

散文《接》文张荣今夜,天气预报有雪。望着窗外迷茫的天空,我既有心喜也有茫然。也许,我在这里想雪,想你,你也一样在想我。期待一场雪,为什么那么期待?因为我的冬天没有你,我想人生里,留下我和你在冬天里看过雪。我深情地望着天空,雪还没有来,你的身形却一点点的清晰起来,在空中向我飘来,仿佛犹如年初春天 ...

全家福

小时候,我们和姥姥一起生活,住在北山脚下的村子里。村子里的小朋友一嘲笑我,我就想:爸爸真不应该娶妻生子,妈妈更不应该结婚生育。 爸爸五官端正,身材高大,说话办事干净利落。按理说他不难讨媳妇,坏就坏在他左腿高位截肢,孤身流落他乡。爸爸会修柴油机,在油厂 ...

情系朝阳沟

1960年,我由张家口蔚县晋剧团随团调入崇礼县,当时我们是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演员,演艺水平都很高,就是乐队差些,文教局领导发现这个问题,就及时调了一位有音乐特长的同志充实乐队力量。此人调到剧团里有十几天,我也没有见过面。一天,同事和我说:咱团调来一位方 ...

心气如虹

虽然与秦岭为邻,妻子却一直没进过山,去年秋天,她突然闹着要征服“邻居”,因为我心里有点恐惧,一直用各种理由拖延,冬天路太滑,夏天人太多。恐惧是因为此前的两次同学聚会,爬了两次秦岭,后重之症犯了两次,那两次刻骨铭心的难言之痛,非亲身体会不得而知。 一个 ...

静观荷花

静观荷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幽静的山谷,一泓清泉,汩汩的在林间树丛中流淌,慢慢汇聚成一片明镜似的湖。远处,寺庙钟磬之声若断若续,净化心灵。真是:泉声鸟声不绝于耳,宁静开阔荡然于胸。 漫步于山侧水畔,淡淡的幽香扑鼻而来,半池荷塘映眼帘——那田田的叶子 ...

台灯的麻烦

台灯是我夜间的伙伴,我到那里台灯就要跟到那里。 1987年春节刚过,我单位就被调往北京会战。我押车交接完毕,最使我忧心的是宿舍问题。首都钢铁公司基地扩建,去年会战二炼钢,今年会战线材厂、中板厂,各基建单位集中会战,将职工宿舍全部住满。后去的职工只好安排在 ...

遐思人生

午后的阳光热辣辣的,从头顶直射下来,汗珠子瞬间就密密麻麻地沿着脑门直往下掉,风儿也好像在和我躲猫猫,该死的贼老天,你这是要烤死我的节奏啊! 走到池塘边,望着静静的水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我突然间伸手摸了摸额头,自言自语:“我怎么会漫无目的地走到这 ...

那癫人

树下那个老头又以那种姿态躺在石板椅子上,仿佛那块破石板是花梨精雕的榻。手里麻利的细细碎碎卷着烟,脚边矗立着半瓶廉价的玻璃瓶白酒。瘟神一般。在这大好天气阻挡了本来应当在这惠风和畅处纳凉的人。他的身上有味,淡淡的廉价烟草味混着浓烈刺鼻地酒味,隐约着还有 ...

弟弟小时候有病的那些事儿

弟弟小的时候多灾多难。 还在弟蹒跚学步的时候,差一点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要了性命。多亏一个跑江湖的货郎,一只为他而牺牲了的海清色绒毛的山羊,才让他在这个人世间继续幸运的存活了下来。 那位货郎,按乡间习俗最终被弟拜成了干爹。 我的父母为了自己最小的儿子 ...

夏天的记忆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全部结束了,“放假了 ...

《孟姜女传奇》是怎样炼成的

“澧水波粼粼,嘉山草青青,姜女在何处,民心永系生死情……” 用常德汉剧高腔演绎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这两大国家级非遗的深度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绚丽夺目的火花?摘 ...

是啊,跃马边关永福情

也许是一种心灵冥冥中的缘分和辛劳的回报,前年五月上旬我收到了“北部湾经济网站”站长申弓(中国小小说金牌得主、中国、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联小小说学会会长,原钦州文联副主席)的真诚留言邀请“庞老师好!恭喜你荣获“首届北部湾经济网珍珠大王称号”,定201 ...

永远耕耘的父亲

所以要写我的父亲,是因为我对不起他。 并不是说我不孝顺,1982年秋,我离开家到周口师院进修。乘“十一”,又请了几天假,我急着往家里赶。秋收正忙,家中只有两位老人。日落时分到家,门上依然挂着铁将军。匆匆赶到灌河岸边自家花生地,只见父母仍在扒着花生。地里已 ...

红色第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书刊、报纸、电视、电影、网络、新闻媒体都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文章。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于建党初期的描述。在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年代,作为炎黄子孙,许多有志青年为国家兴旺而上下求索,他们都是民族精英、时代忠魂。他们 ...

流年里的烛光

烛兰尽,春芳任凭天地流。花枯朵,一言难报流年梦。浮莲荷,芳草尽城倾西风。蓦然回首,流年在微弱的烛光中把人生燃尽,于是那一朵烛光开成了春天的血色,我们在这片血色的大地上翩翩起舞。 倘若能再做一回春天的梦,那么我愿永久的留下。我渴望年轻,年轻到那个自由任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