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一下点赞是什么心理图中是我们的高数老师,他高数教学水平很好,人也很不错,性格有点清高自傲,但是我有一点不是很理解他经常在...
大家讨论一下点赞是什么心理
图中是我们的高数老师,他高数教学水平很好,人也很不错,性格有点清高自傲,但是我有一点不是很理解他经常在发说说里发试卷给我们,但是不少同学很少主动去点赞,他希望同学们给他点赞,这是什么心理?比如说从心理学上解释
老师希望同学们给他点赞,这应该是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希望被关注的心理;还有种可能是老师发表的这些题目很具有代表性,可能与高考的考点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多关注下,同学们不点赞,就觉得白费心血了。
一、点赞的含义
“赞”原本的含义――对于朋友所讲述的事件表示支持、喜欢已经逐渐退化,目前这个简单的动作被赋予更多的含义。
1、点赞行为的表达
“看到了朋友发的状态却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个时候,许多用户会选择点赞。点赞与留言、评论的不同就在于,“赞”这个按钮基本上不具备任何除“认同、喜欢”之外的含义,在其传播上不像留言那样需要组织语言、表达一个明确的概念,现在,“赞”本身的含义也已经弱化,它可以什么都没表达,也可以表达无限的含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用户不用思考如何组织语言表达观点,也不需要复杂的操作过程,只需要手指轻轻一动,就能向朋友发出提示,向他显示自己的关注。
2、点赞的人际传播内涵
“蜻蜓点水式的赞,表示着‘嘿,我在关注你’。”麻省理工大学研究证明,今天的人们更希望用“小啜一口”的网络社交方式,而不是用大段的真实对话。“点赞”不仅是一种网络互动,也是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简单的含义表达互动也是一种与朋友沟通的方式。
加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中说,每天数小时沉浸在社交网络中的年轻人,通过多次的“小啜”式的与人沟通,就想喝水一样,一小口一小口,但是由于次数多,饥渴也会得到缓解。点赞这种简单的沟通机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与人交往的渴望。
二、“点赞”的心理分析
在深度访谈中,可以了解到点赞的过程:打开朋友圈等社交网站,看到朋友发的状态,认为这个状态引起了“我”的注意不论是有趣的事还是倒霉的遭遇,想要表示关注,点赞。点赞党们普遍认为,看完状态而不点赞“其实也没什么不能接受”,但点赞有着“证明我看过”或者让状态发布者得知“我在关注”的意义,因而不点赞“很没存在感”。而点赞越多的人,往往极少给予文字类型的评论,原因不外乎“没什么好说的”、“懒得写”。
“获得存在感”其实是点赞党出现的主要原因。网络的隐蔽性让人们很容易隐藏自己观察别人,根据“暗室效应”,这样的交往让人更轻松自在。我们发布在网上的信息可能有几千个人浏览,但如果不留言或点赞,我们不会知道这些人的存在。长时间的“隐蔽”让人际交往变得贫乏,而进行人际交往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又不可预估,因而点赞成了一种“博存在感”的好方式。缺乏自我存在感的人,希望通过点赞与人保持联系,用轻松的方式维系人际关系,用点赞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在人际交往圈子中的存在。
二、“点赞”的原因分类
大体上,可以把点赞的原因分为三类:拉近距离(网络社交)、维持关系(横向社交)、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拉近距离——网络社交
拉近距离式的点赞主要存在于关系的初期或者久别重逢。双方的关系还不够近时,偶尔点个赞,表示“喂,你好!我是某某某,还记得我吗?”或者“嗨,你发的朋友圈我看过哦”,诸如此类。
但也有些时候,双方其实很早就认识,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某一天,突然给对方点个赞,表示“哥们儿,好久不见,最近可好呀”,或者“那天那个事真是麻烦你了,我们还是应该多点点赞,保持联系”,或者“有点儿事想找你,回头再跟你沟通”。
一般来讲,拉近距离式的点赞双方,关系相对还比较疏远,彼此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类似于我们常常说的“点赞之交”。点赞的对象往往来自朋友圈的四面八方。可能已经非常熟悉,也可能比较陌生,可能只是因为有一些短期接触,也可能想要长期交往。如果把每个人的这类点赞画出一个图形来,可能是呈网络状的,看不出太多规律来,所以也叫做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遵从互惠原则,彼此点个赞,打个招呼,期待更进一步的“礼”尚往来。
维持关系——横向社交
维持关系式的点赞可能是朋友圈点赞最常见的方式。这类点赞主要发生在真正的“圈子”中,即已经比较熟悉的一群小伙伴,大家平常也有一些接触,比如饭友、牌友、驴友、学友、车友、书友……各种友。
对于这类关系比较熟悉的人,点赞表示“嘿嘿,沙发哟”,或者“好多人啊,抱歉,来晚了”,或者“来看一下,啦啦啦”,或者“关注你是一种生活状态”。
这类点赞,大家主要是朋辈、同学或者同事,一般功利性目的较少,点赞主要是维持彼此之间的关系,往往除了点赞还外加一些评论。点赞属于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自己的同等阶层,这类点赞也叫横向社交。
横向社交遵从互动原则,我给你点,你给我点,不同点赞的人说不定还在你朋友圈下面聊上几句,调侃一番,线上party,皆大欢喜。
被动顺从——纵向社交
被动顺从式点赞则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地位的人之间。虽然都属于朋友圈,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可是,朋友圈提供了这样一个上下流通的绿色通道,而点赞就是通道中一辆一辆飞驰的小车。
对于这类关系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点赞表示“哇塞,老板拍的照片真漂亮”,或者“膜拜、膜拜”,或者“写个评论吧,有点儿唐突,有点儿不至于,先点个赞再说”,或者“在您面前晃一下,请多多关照”。
可见,这类点赞往往并不是自己特别主动地想要点赞。或许,那条状态如果是一个其他普通的小伙伴发的,自己就不点赞了。内容不重要,关键看人。由于点赞的对象主要属于不同的阶层和社交圈子,这类点赞也叫纵向社交。
纵向社交遵从单向原则,我给你点,但是你很少或者从不给我点,一般只是点个赞,不发表任何评论。不同点赞的人如果都互为好友,也基本不会在下面互动。偶尔,也会因为看到身边朋友都点赞了,自己不点个赞都不好意思,仿佛觉得,大家都按时到了,我迟到多不好。
老师是希望好好维持师生关系,刷存在感吧,以上是我的一点分析,希望对你有用。
朋友圈里为什么总会有人给自己点赞?
经常给别人点赞评论.别人给我点的少评论的也少.对我的抖音有好处吗?
——只要抖音视频具有健康的文化内涵、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就能得到老铁们的点赞欢迎。
在新版微信看一看中。看到朋友给文章点赞。会不会暴露他喜欢什么。爱好什么。详细一点
因此我也超级想看我喜欢的人都会点赞些什么样的文章呀!这样就能知道他平时大概会喜欢哪方面的东西,是科技有关的,还是人文有关的,是不是有什么不为我所知的隐藏属性哈哈。
不过我还没有找到怎么在微信的“看一看”里面只看到我喜欢的人点赞的文章耶……出来的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我又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要是题主会的话麻烦教一下可以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