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研助理,做得好可以发文章吗?当科研助理,做得好可以发文章吗?可以的。我现在就是毕业后在某科研单位当科研助理我当时毕业前手里五...
当科研助理,做得好可以发文章吗?
当科研助理,做得好可以发文章吗?可以的。
我现在就是毕业后在某科研单位当科研助理
我当时毕业前手里五篇SCI,一篇中文核心,都是一作,申请某高校博士不幸落选后。
联系了该科研单位的老师,想当科研助理,并想明年申请他的博士。
虽然手里paper还不错,但老师并不知道我自己的实力如何,所以不论我怎么问他到底会不会收我读博士,他都未给我准确答复。后来再三纠结下,我拒绝了他。拒绝后,他又直接来电给我,跟我说了十几分钟的话,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优势,也表示很看好我,但不确定我自己实力到底如何,所以不好答应我。我被他这一行为打动了,愿意电话挽留我,也没有为了骗我过来就随意答应我。在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后,我答应了他,过来当了科研助理。
目前是当了四个月的科研助理,也是上周吧,我找他当面聊了下,是否会收我,他已明确表态,肯定要我。
咱们俩的情况肯定不同。我觉得你,如果是真的决定就是要走科研这条路的话,就带着自己的目的大胆的去做科研助理,这对你以后申博定有帮助。如果你对科研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劝你别去做科研助理了,想在一年内的科研助理时间里做出成果转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最多只能是适应下新的环境,新的圈子,做些实验。能不能顺利出数据和做出成果来,确实非常艰难。
当科研助理,做得好可以发文章吗?这个需要看导师。你提前给导师表达以后想读他博士或者想自己做个项目发文章的意思,一般导师会直接说有没有这种可能。由于每年博士招生名额有限,所以现在很多有意向报大牛博士,但老板当年确实没名额的人,先在课题组做一年科研助理,提前开始课题研究的现象越来越多。所以科研助理转博士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前提是提前和导师说清楚,你做科研助理是为了之后读博。理想状态:第一种,你兢兢业业当科研助理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许半年,也许一两年),老板觉得你干得很不错,同时你也已经表达了想读博的意愿,老板可能会让你第二年报他的博士,这种一般基本都能上。第二种,你虽然是科研助理,但老板也给你分了个课题做,你努力做完发了好文章,然后申请其他地方的博士。
稍微懂事一点的人就应该提前给导师表达。自己的发表文章的意愿。以及想去哪里读博士等等?如果导师跟助理的关系不错的话,那么就会帮助科研助理铺路搭桥,直接告诉科研助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但是每年的博士招生名额是有限的,所以现在很多有意向报老板博士生的人,竞争会非常激烈。如果老板当年确实没有名额,可以先在课题组做一两年的科研助理提前准备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助理转播师生也不是新鲜事。
理想的状态是第一种是兢兢业业,当科研助理干一段时间之后。老板觉得你干的不错,是一个可造之才。就可能会让你第二年报他的博士。这种情况下,一般都能够上第二种情况就是虽然你是科研助理老板也给了你课题做你努力的发表完好文章,然后申请其他导师的博士生。
研究生去外校读博的途径有哪些呢?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下,攻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6种方式。
01普通报考
初试(英语+专业课1+专业课2)+复试(面试),这是最常见的读博方式。
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过线后进行面试,最后择优录取,就和考研类似,但也有不同,博士不像硕士那样全国统一招考,每个学校有各自的招考时间,因此需要学生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官网的博士招生通知或简章。
而且考博是有条件的:①已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可以直接报考;②本科毕业工作5年,并在所报考专业的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具体要求可以咨询所要报考学校的研招办老师)。
02申请审核(考核)制
(1)申请审核
免初试(网上报名、提交材料审核)+复试(面试/综合考核),比较公平的考博途径,也是双非研究生的福音。申请审核制是一种不需参加统考、仅需“申请+审核”的考博方式,比统考方式简单一些。
(2)申请考核
也是免初试(网上报名、提交材料审核)+复试,就是在复试阶段比申请审核多了一个笔试环节。硕士满足院校读博基本条件后,通过院校组织的考核就能读博。
现在已经有很多院校实施这种申请考核制,已然成为国内各大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主流方式。但这也让很多想通过考试读博的同学,对这种考核方式产生反感。
虽然不同院校,申请考核条件与要求会有所不同,但其中也有一些相同的高要求:一方面是申请考核的要求很高,如SCI论文数量和质量等,导致很多在硕士期间没有科研成果的学生触不可及。另一方面也扼杀了众多想要凭借考试上岸的普通学子的希望。
注意:申请博士,一定要提前联系好导师!保险起见,一般要多联系几个不同学校的博导。
03硕博连读
硕士入学后,在第四、第五学期通过转博考核,达到学校的相关标准,从而确定硕博连读资格,并以硕博连读的方式进行培养,从研三开始直接进入博士阶段。
这种读博方式不需要通过统考,也不需要完成硕士论文就可以直接读博。这比以上两种方式少一年,只需5年就可以完成博士生培养,获得博士学位和学历。因此,想要硕博连读、成绩优秀且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一定要尽早明确目标,提前考虑申请,毕竟竞争对手还是很多的。
04提前攻博
提前攻博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硕博连读的身份,只是到了论文阶段、开完题才进行博士生的选拔,这种选拔也是双向选择。与硕博连读方式不同的是,提前攻博的学生需要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05直接攻博
直接攻博简言之就是“本硕博连读”,在某些高校、某些学科,应届本科生通过学校选拔,可以跳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取得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这种读博方式一般以理学、工学,医学居多,特别是医生,都得本硕博连读,才能打下牢固的医学基础。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读博的学生绝对都是学霸。
06联合培养,定向援助,科研助理等方式
这些都是特定高校之间的联合培养和定向支持,响应国家号召,培养人才,想报考的同学可以查看研究生招生网发布的对应招生说明或咨询自己学校的招生办老师。此外,担任导师的科研助理一年,第二年也可以直接免试读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科研助理转博希望大吗?
科研助理有什么出路
如果真的把科研助理当成一份工作是不太靠谱的,因为前途渺茫,但是如果你要读博士,或者混个科研经历,科研助理这个还是可以的!
科研助理的出路就是读博士,因为当老师的科研助理,如果你能力强,可能成为老师的储备生源,这样再报考他的博士,要好一些。
近期,各相关单位响应通知要求,纷纷制订并发布具体方案。科研助理岗位作为毕业生的“另一条出路”,走进了越来越多同学的视野。同时大家也在仔细思量,这一岗位“性价比”到底如何?“科研助理适合我吗?”
详解:科研助理招聘方案背后的逻辑
随着各地、各单位陆续发出科研助理招聘通知,不少学生对这一岗位也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谁能比招聘者更了解一个岗位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围绕这一岗位的特点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讲解。
6月19日,贵州医科大学在学校官网上发布关于选聘科研助理的工作方案,截至6月24日报名工作结束,与招聘方案同步发布的《选聘2021届毕业生担任校内科研助理相关要求一览表》被下载了3700余次,《贵州医科大学2021年选聘科研助理表明表》被下载1800余次。
“最后报名334人,拟录用117人。”贵州医科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冯飞告诉记者,学校之所以希望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是为了让毕业生尽早作下一步打算。
相似地,全国各地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也陆续拿出了各自的方案。如2021年度,天津大学拟开发650个科研助理岗位,拟聘用600名应届毕业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招聘200人;中国农业大学计划招聘115人;中国药科大学计划近期落实30人……
那么,这些方案是如何被制订出来的?关系到毕业生切身利益的科研助理岗位名额和经费来自哪里? 这一岗位对应聘者有什么样的期待?聘用到期之后怎么办?
综合几所受访高校的情况来看,招聘方案的制定与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技术部门、人事部门、就业部门、财务部门等通力配合分不开。具体而言,了解各科研项目需求和现状,摸清学生应聘意愿,是每所学校都要进行的工作。
聘用人才定位方面,《通知》指出,科研助理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人员。
与《通知》内容对应,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海桥告诉记者,学校对科研助理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他解释,对于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研究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和技能,未来能够成为科研骨干;对于技术经理人,需要同时懂技术和市场,能够服务好成果转化;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在具有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认真负责。
在开发岗位名额方面,各高校根据自身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岗位挖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北航搭建了“1+4+N”的岗位设置模式:“1”是学校前沿技术研究院,突出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领衔;“4”是杭州、青岛、宁波、合肥等4个异地研究院,突出校地产学研合作,生活保障齐全的优势;“N”是各学院科研项目团队,统筹设置科研助理岗位。
而在考虑科研岗位需求的同时,用人经费也是设置岗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介绍,学校以本次科研助理岗位开发与聘用为契机,设立科研公共服务助理岗,重点服务青年教师,采用“三个一点”的方式来解决经费来源——“学校一点”,“学院一点”,项目经费有限的青年教师“集资一点”。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招聘科研助理,各单位多给出了一年或两年的聘用时间。考虑到年轻人长期的发展规划,中国药科大学人事处处长钟文英说:“学校希望引导应届生做好职业规划,未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同时我们也在摸索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一些优秀的科研助理可能会提供长聘的机会。”
分析:科研助理是升学“预科班”还是就业“缓冲带”
那么,科研助理岗位适合谁?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近期连续做了几轮学生意愿调研,“我们必须把政策给学生讲到位”。在他看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一短期促就业的措施具有“缓冲带”性质,做科研助理,给学生增加了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未来学生可以带着科研的工作经历进入下一阶段的就业、创业和升学之中。
具体而言,北航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此次招聘科研助理岗位,重点面向两类学生群体:一是出国未能成行和“二战”考研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此类学生学有余力,能够较好地参与学校科研工作;二是湖北籍和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科研助理岗位对这类学生实施就业保障。
冯飞则打了一个比方,对于有升学需求的毕业生,科研助理岗位相当于“预科班”。
这与一些同学的实际需求也比较契合。贵州医科大学本科生李萍萍便属于这种情况。她考虑,考研“一战”失败,但只差一点点,肯定要“二战”,原本也是准备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复习。而相比于其他工作,科研助理既有校园环境,有助于复习,又可以进行学术训练,为以后读研究生打基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今年硕士毕业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杨可欣认为,目前考虑科研助理岗位的同学,可能多是为了“升学”做准备。她原本计划接下来出国读博士,但由于疫情原因迟迟没有取得语言考试成绩,错过了报名截止日期,因此计划留校先担任科研助理。
“这不是盲目逃避现实,我选择的岗位和计划读博的方向很契合,能够为将来继续深造打基础。”杨可欣说,在博士生的培养体系中,科研助理一直具有“博士预科”的意味。
作为就业保障,谈及这一岗位,李萍萍的本科校友王海燕认为,即便一年以后“二战”失败,也可以再找工作,有了这个“缓冲带”,可以“骑驴找马”。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升学“预科班”和就业“缓冲带”以外,科研助理还有一个属性: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海桥认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卫海桥坦言,一些老师对于岗位能否招聘到合适人选有些顾虑。由于对科研助理的要求较高,此前也有课题组反映过“招聘不到合适科研助理”的问题。因此,学校准备强化科研助理的入职培训工作,并且正在制定更加完善的职业规划路径。
不难看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被赋予的意义,除了助力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还有“稳定科研队伍”“促进科研产出”。
正如钟文英所说,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期待,高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能为科研和就业带来“双赢”。
近期,各相关单位响应通知要求,纷纷制订并发布具体方案。科研助理岗位作为毕业生的“另一条出路”,走进了越来越多同学的视野。同时大家也在仔细思量,这一岗位“性价比”到底如何?“科研助理适合我吗?”
详解:科研助理招聘方案背后的逻辑
随着各地、各单位陆续发出科研助理招聘通知,不少学生对这一岗位也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谁能比招聘者更了解一个岗位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所高校,相关负责人围绕这一岗位的特点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讲解。
6月19日,贵州医科大学在学校官网上发布关于选聘科研助理的工作方案,截至6月24日报名工作结束,与招聘方案同步发布的《选聘2021届毕业生担任校内科研助理相关要求一览表》被下载了3700余次,《贵州医科大学2021年选聘科研助理表明表》被下载1800余次。
“最后报名334人,拟录用117人。”贵州医科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冯飞告诉记者,学校之所以希望尽快完成这项工作,是为了让毕业生尽早作下一步打算。
相似地,全国各地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也陆续拿出了各自的方案。如2021年度,天津大学拟开发650个科研助理岗位,拟聘用600名应届毕业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招聘200人;中国农业大学计划招聘115人;中国药科大学计划近期落实30人……
那么,这些方案是如何被制订出来的?关系到毕业生切身利益的科研助理岗位名额和经费来自哪里? 这一岗位对应聘者有什么样的期待?聘用到期之后怎么办?
综合几所受访高校的情况来看,招聘方案的制定与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技术部门、人事部门、就业部门、财务部门等通力配合分不开。具体而言,了解各科研项目需求和现状,摸清学生应聘意愿,是每所学校都要进行的工作。
聘用人才定位方面,《通知》指出,科研助理是指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
与《通知》内容对应,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海桥告诉记者,学校对科研助理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他解释,对于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研究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和技能,未来能够成为科研骨干;对于技术经理人,需要同时懂技术和市场,能够服务好成果转化;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在具有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认真负责。
在开发岗位名额方面,各高校根据自身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岗位挖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北航搭建了“1+4+N”的岗位设置模式:“1”是学校前沿技术研究院,突出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领衔;“4”是杭州、青岛、宁波、合肥等4个异地研究院,突出校地产学研合作,生活保障齐全的优势;“N”是各学院科研项目团队,统筹设置科研助理岗位。
而在考虑科研岗位需求的同时,用人经费也是设置岗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介绍,学校以本次科研助理岗位开发与聘用为契机,设立科研公共服务助理岗,重点服务青年教师,采用“三个一点”的方式来解决经费来源——“学校一点”,“学院一点”,项目经费有限的青年教师“集资一点”。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此次招聘科研助理,各单位多给出了一年或两年的聘用时间。考虑到年轻人长期的发展规划,中国药科大学人事处处长钟文英说:“学校希望引导应届生做好职业规划,未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同时我们也在摸索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一些优秀的科研助理可能会提供长聘的机会。”
分析:科研助理是升学“预科班”还是就业“缓冲带”
那么,科研助理岗位适合谁?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创业办公室主任郭立群近期连续做了几轮学生意愿调研,“我们必须把政策给学生讲到位”。在他看来,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一短期促就业的措施具有“缓冲带”性质,做科研助理,给学生增加了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未来学生可以带着科研的工作经历进入下一阶段的就业、创业和升学之中。
具体而言,北航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介绍,此次招聘科研助理岗位,重点面向两类学生群体:一是出国未能成行和“二战”考研中比较优秀的学生,此类学生学有余力,能够较好地参与学校科研工作;二是湖北籍和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科研助理岗位对这类学生实施就业保障。
冯飞则打了一个比方,对于有升学需求的毕业生,科研助理岗位相当于“预科班”。
这与一些同学的实际需求也比较契合。贵州医科大学本科生李萍萍便属于这种情况。她考虑,考研“一战”失败,但只差一点点,肯定要“二战”,原本也是准备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复习。而相比于其他工作,科研助理既有校园环境,有助于复习,又可以进行学术训练,为以后读研究生打基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今年硕士毕业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杨可欣认为,目前考虑科研助理岗位的同学,可能多是为了“升学”做准备。她原本计划接下来出国读博士,但由于疫情原因迟迟没有取得语言考试成绩,错过了报名截止日期,因此计划留校先担任科研助理。
“这不是盲目逃避现实,我选择的岗位和计划读博的方向很契合,能够为将来继续深造打基础。”杨可欣说,在博士生的培养体系中,科研助理一直具有“博士预科”的意味。
作为就业保障,谈及这一岗位,李萍萍的本科校友王海燕认为,即便一年以后“二战”失败,也可以再找工作,有了这个“缓冲带”,可以“骑驴找马”。
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升学“预科班”和就业“缓冲带”以外,科研助理还有一个属性: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卫海桥认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卫海桥坦言,一些老师对于岗位能否招聘到合适人选有些顾虑。由于对科研助理的要求较高,此前也有课题组反映过“招聘不到合适科研助理”的问题。因此,学校准备强化科研助理的入职培训工作,并且正在制定更加完善的职业规划路径。
不难看出,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被赋予的意义,除了助力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还有“稳定科研队伍”“促进科研产出”。
正如钟文英所说,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科研助理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期待,高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能为科研和就业带来“双赢”。
科研助理岗位值不值得去?
个人认为如果寻求持续、稳定、发展,科研助理岗位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1、从收入上来说:科研助理待遇较差,多数为临时工性质
各个高校和研究所设置待遇标准基本为内部制定,科研助理岗位多数从项目中的「劳务费」出钱解决工资问题,一个课题组劳务费的多少直接决定科研助理的待遇,还有少数由单位承担部分工资,课题组承担另外一部分工资,总的来说,福利待遇方面相对一般。
2、职业发展来说:局限性,无太大晋升空间
鉴于目前现实的环境, 科研助理岗位考核和晋升通道都没有完善和成熟,在一个博士和博士后遍地开花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晋升和被提拔。即使有一些单位制定了考核标准,也多是通过论文作为考核的标准,这样的考核制度对于从事辅助岗位的科研助理们来说,晋升难度较大。
科研助理岗位竞争现状
科研助理岗位部分偏行政岗,主要负责管理类工作,实验和科研任务较轻但往往升职无望;另外一种偏科研岗,不仅要负责管理的工作,还要做得了实验,发得了文章,简称「不给学位的劳动力」。
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种尴尬处境摆在生物硕士的面前,许多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提升学历或者挤进国考、省考、事业单位、选调生的行列中。
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毕业生因各种原因进入科研助理的岗位,其中不乏一部分计划读博的有志青年,竞争越来越激烈,无法转博或准备二战继续考博的毕业生,希望在课题组做科研助理过渡。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