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嫂
夏日,天是炙热的,强烈的阳光照在身上,就像火烤一般难受。母亲因病住院,我须回家取东西,骑着电动车刚走不远,一个人推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正吃力地迎面走来,我有些疑惑,到近前我吃了一惊,是嫂子!只见她满头是汗,散发遮住她的面颊,嘴里喘着粗气,我喊了一声“嫂 ...
爱的守护
今夜,月无眠。一个孤寂的背影依在月光下,单曲循环那首《偏偏喜欢你》。回忆就象一个影子,挥之不去,又与她肌肤相亲。漫步过往的云端,伸手,再也不能与之相牵。回眸,再也不见你不悔的深情。这一生的爱,都将被泛黄的记忆,雪藏在往事的冬雪里,徒留追忆。 ? 一、 ...
雪山泪
“您往右手看,那群山之中,彩云之下,中间最高的那座山峰,戴着白白的帽子,那不是白云,那是雪峰,我们这儿的神山,玉龙雪山。”导游话还没有说完,一车人就“哗”地都挤到了车子的右窗前,“哪儿?哪儿?”没看到的人问着,“那儿?那儿?”已经看到的人指点着。 “ ...
可曾记得那些乡村剃头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男女老少都想去高级发廊整理一下仪容,理发就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儿,年轻人们经常变换发型和颜色,让自己精神焕发,仪表堂堂,就连八十岁的老太太,也要把头发烫烫染染,修修眉毛,尽可能把自己打扮的年轻一点,漂亮一 ...
十渡游记
(一) 今天我们应妹妹一家邀请去十渡游玩。自从儿子上初中以来,一直到今年儿子高考完,都没有出去旅游过。所以,对这次活动,我心里高兴极了。只可惜老公还得上班,我只好和儿子应邀前往。 抵达十渡,赶毛驴车的就奔至眼前,热情的让我们体验一下坐毛驴车的感受。当 ...
小白知青
我下乡还不到一年,队长就搜集我和知青点的十条罪状告到公社,要求处理我们,最好把我们调到别的大队。邻居吴老幺幸灾乐祸地问我,你究竟怎么得罪了那个兵油子? 我莫名其妙。 吴老幺指点道,队委会上谈到知青点,有人说,这个点乱,坏就坏在老白知青和小白知青。只要 ...
又见“治国”风采
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杨治国”,原和顺县政协主席,现任新疆五家渠市副市长,援疆干部,字体方方正正,字意具有鸿鹄之气。按照名字的释义,应该具有“治国”之才。 真正认识杨治国是在多年前的一次文化采风活动,那是《小人物点评“孟子”》刚刚出版, ...
三下乡因你而精彩
七月八号是三下乡的第一天,小朋友们很听话地准时在操场上集合,小朋友们对我们这些来支教支教的新面孔都感到很新奇,在我们发言的时候,他们都很有礼貌,尊重我们,安静地听我们发言。 他们还是小朋友,相对于我们来说都比较爱玩,他们8号才考完试,本来可以一考完试 ...
热死了
气温爬升到40度以上,连平时不愿意随口说“死”字的人都直喊热死了。可不热死了嘛,那天晚上有个蚊子把我撵到蚊帐里,之后两天没见踪影,就想肯定是热死了。直到昨天晚上洗完澡坐着愣神,忽然发现一只细腿瘦身毫无精神的小蚊子落到胳膊上。才想起这两天它被热得躲到哪 ...
胸怀
风里吹来的潮湿咸味,就好像是母亲的辛劳中滴落在沙滩上的汗珠被阳光蒸发,形成的水雾等候在海岸线上,为女儿洗刷辛劳!靠在湛蓝大海的臂膀,网一朵最美的浪花,放在季节的岁月里开成五彩缤纷的花瓣,用亮紫色的蝴蝶兰为跳跃的浪花插上翅膀,飞翔在紫色纯熟的梦里! 蓝 ...
枯涩的文字
岁月蹉跎,走过了半个世纪,也应该说是饱经沧桑,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都是相当丰富的,可为什么会落到下笔无言了呢?算来这一辈子还未曾出现过此类的现象,原以为等老了,可以有自己的闲暇,去做一些事,现在看来又得重做谋划了。人不怕失去身外的一切,最怕的是自己记 ...
第一次骑车远行
一九八二年五月间,三弟家里生了个儿子,大家别提多高兴了,虽说是困难,还是想办法要请三朝客的,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这样,你要是不请客,就会有人说,你家看不起小孩,就会有人说,你们这是轻视产妇。 我家亲戚散布在十里八乡,而且又多,要一一请到,得跑一百多里路 ...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情花不都开在春天。生如夏花,谁说那馥蕊深处没有殷殷之恋呢! 回望大唐的背影,诗韵燕乐的水榭中,有位女子潋滟夕照,红笺锦度,搴云弄藻。风儿告诉我:唐代“四大女诗人”、“蜀中四才女”、“西川女校书”薛涛,是也。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 ...
记得感动与不舍微笑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内心的情感越来越复杂,很希望能给他们多上几节课,希望他们能记得有我这样一位老师,曾经在他们的生命中出现过,并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有我的美好记忆,有我的第一批学生,希望这份记忆伴随着我度过大学。每到一个地方,总会有些东西是 ...
丽江随笔散文
沿着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尽管身边喧嚣熙攘,但当听着脚板与青石的叩叩声时,心中是无比宁静的。只想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面是美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丽江游记随笔散文,供大家欣赏。 丽江游记随笔散文:漫步丽江 丽江,一如它的名字般浪 ...
粥记
“今天不能喝水,不能吃任何东西。明天晚上可以喝点米汤。”医生一再嘱咐我。我噢噢地应和,点头。十二指肠出血,是该好好养养身子了。 第二天下午,我早早地用紫砂钵泡米,约一个小时,大火煮。小火文肉,大火煮粥。我捏一个瓷器大汤勺,一边煮一边搅,以免水花潽出来 ...
难忘这次聚会
十多年前,在职。 最烦那些开不完的会,大会小会碰头会,座谈研讨汇报会,凡会得正襟危坐。必须表态了,或不痛不痒,或装腔作势,一幅假正经相。那感觉,光说“累”还不够,非用“真累”才能表达心情。 退休了,解放了。不再指手划脚,纸上谈兵,不用对谁遵照执行。不 ...
慧聪网琐记
提起北京,除了作为首都的政治中心这一人所共知的认知,还有就是老旧的长城和故宫,以及新的鸟巢、水立方和裤衩楼。却没有人知道房山区的张坊宋辽古战道,以及昌平的诸多沙 ...
斜风细雨浪漫情
细雨,伴着微风,淅淅沥沥地下了一下午。斜风细雨恰惬意,如此时机,焉能错过?吃过晚饭,天还大亮,和妻一起,一人举着一把伞,走进斜风细雨之中。 缠绵缱绻的雨丝,冲刷掉了一切的乌烟瘴气,空气变得洁净而澄明,湿润而清新,仔细闻闻,有一股纯净而微甜的气息。在这 ...
路边一棵草
看到这棵草,是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看它再一次钻进山洞的时候。它长在山洞前水泥沙石勾勒的缝隙处,不高不矮,大约十来公分的样子,色绿,但不娇嫩。它身边的梯形水泥墙上干干净净地再没看到其他草禾植被。 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属于什么科。无名草就这样印上心 ...
黄杨木梳
那是1999年的5月,我去北戴河全国政协培训中心学习。黑龙江的树木刚刚吐绿,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已经是花团锦簇了。我一路欣赏着迷人的景色,一面充满了新奇的心情,来到了全国政协培训中心。这里依山傍海建起的红楼,错落有致,一进到里面就象进了迷宫一样,我好不容易 ...
离别的感伤,未来的期待
今天是三下乡倒数的第二天,既有回家的兴奋又有离别的伤感,早晨的阳光拉开了精彩生活的帷幕。 早上,我和我的学生说,老师明天就要回家了,以后不会回来了,你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老师,你下一年要再回来 ...
新华书店的小义工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来到息县的新华书店,打算阅读一阵子,再买几本书。 我步入书店的大厅,这里各种书籍琳琅满目,无论是书架上还是桌子上,都排列有序。偶尔有翻乱的,立即有小学生走过去把它们重新整理好。因为是星期天,书店里人较多,但更安静。 我从书架上找了 ...
游革命老区随想
山清水秀小山村,厚重精深大人文,驿站风云传千古,抗联峰火贯乾坤。 仲夏六月清晨六点嫩水清澈,青山含黛,我们作家协会八人在作家协会秘书长之智守民带领乘坐文友闫晓东、石武两台私家车直奔霍龙门而来。 天阴沉沉,地雾茫茫,空气清新凉爽,一路青山秀水,鸟语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