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插翅难逃

发布时间: 2019-10-28 09:30:5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32

“你这娃,搬了家,也不打个招呼,让老师好找。”他气喘吁吁地跨进门槛,一边抱怨你,一边四下睃巡找拖鞋穿;在你转身去沏茶的当儿,他已把一骨碌剪贴好的报纸摊在茶几上;你还没有坐定,他就急吼吼地招手让你坐在他的旁边,指着划满红线蓝杆的“资料”给你讲解起来。

“教”你插翅难逃

  “你这娃,搬了家,也不打个招呼,让老师好找。”他气喘吁吁地跨进门槛,一边抱怨你,一边四下睃巡找拖鞋穿;在你转身去沏茶的当儿,他已把一骨碌剪贴好的报纸摊在茶几上;你还没有坐定,他就急吼吼地招手让你坐在他的旁边,指着划满红线蓝杆的“资料”给你讲解起来。

  这是个常态。绝非一次两次,也绝非一年两年。几十年间,我调动过四五次工作,搬迁过五六次家。但每回不管费多大周折,他都会毫无例外地找到我;而每次找见,他又会毫无例外地稍做埋怨,几乎来不及寒暄,就开始“教育”我。你不听?那由不得你,反正他有的是耐心和自信。

  “教”毕,他很匆忙地一边说“走呀走呀”,一边向门口走去;但他往往会在门口又折转身返回来,再接着“教育”你几句;有时候他返回来的时候,忘记了说什么,于是他就拍拍自己的脑门儿,很惭愧地低下头,嘟囔着“走呀走呀”,刮风似的顺楼梯向下走去。

  知道了你的“新窝”,接下来他会定时来“教育”你。

  比如,你调到了教育局,不久他就会寻到教育局;你调到了组织部、报社,他又会毫不例地成为那里的常客。来到这些单位,赠送各种“资料”那是必须的,同时,他还会一边在办公室里翻阅报纸,一边与办公室人员闲聊,掌握你的动态,以便增强下一次给你输送“资料”的针对性。

  他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师宋博霖。说真的,有时候我对他的举动,也有过疑惑。你想,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遇到过多少老师啊,但又有几个老师,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心里装着你,无论你到天涯海角,都聚焦你,跟踪你,对你进行远程教育呢!对此,我也用通常所说的“缘分”来做解释。

  但很快,我就否定了自已的想法。理由有三:一是现实中的缘分往往显得那么苍白、脆弱,而宋老师对我“教育”的那股“劲儿”,却是那么强劲,那么执拗,那么持之以恒!这使我不得不做另外的思考;二是他终身从事教育,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像对待我那样对待其他学生,他忙得过来吗?三是我不少同学反映,他们都深受他追踪“教育”之苦。

  那么,他是图名?不是!学生有了点进步,他能赚到什么名?逐利?更谈不上!几十年来,他从没有向学生开过一句口,我请他吃顿饭,他都连连摆手像许由洗耳似的愤而离去!同时,令我纠结和不解的还有:不少他的学生,不但不对他感恩,反而却对他颇有微词,甚至在背后骂他。

  有那么一天,我儿子瞪了我一眼。电光石火间,从儿子的目光中,我读出了宋老师的悲伤,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宋老师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告诉我们:宋老师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青春年少时投身到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洪流之中报考了俄专业。不料,毕业之后中苏反目,俄语教师成了尴尬的角色,宋老师在东北的牙克石迈上了他“唐吉可德”式的人生旅途:父兄的诲人不倦赋予了他心直口快的性格;激情燃烧的岁月使他终生血液沸腾,蓬勃向上;源远的家学使他恪守儒家传统而与现实相悖……

  随着时代的一次次的变革,他苦闷过,迷惘过,傍偟过,但他绝不沉沦,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自暴自弃,而是把全部的爱都投射到学生身上--他要在学生身上实现他的理想,完成他的夙愿,实现他的梦想!正因为如此,一个严重的后果出现了:他对他的学生,爱之过“切”了。过“切”,就会过急,过急就会激,过激就会少方法和策略。试想,对处于反叛期的少年有几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呢!误解和挨骂是必然的。冷静的想一想吧!在中国教育的背景下,有几位少年没有“瞪”过自己的父亲?有几位少年没有一度时期对自己的父亲怨恨过,诟病过呢?

  我想,以宋老师率真的个性而言,他不会听不到学生对他发泄不满。但令人动容的是,他仍然痴心不改,我行我素。非但如此,他还自加压力,将“教育”的触角进行延伸。

  我家可以说是个“重灾区”:我儿子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宋老师先后送了不下三四十本复习资料;我女儿上学,他送得少了些,但也不少十几本。而且,他把亲子教育的教学方式推广到我们家,对我们夫妻和子女一块进行教育。

  有一件事我全家都记忆犹新。去年我女儿考上了晋中学院,宋老师知道了,就送给我女儿1000块钱的红包。而这一年,我们也知道他的孙女也考上了大学。我和妻子商量以后,就卖了一个皮箱,里面也装了1000块钱的红包,作为回赠。想不到当天夜里宋老师夫妇就气哼哼的找上门来。他怒不可遏地将红包摔在茶几上说:“我给妮子红包,是让妮子记住她还有两位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关心着她的学习,我不是给你搞什么交易!”……

  如今,很明显的,宋老师上楼梯有些气喘了,下楼梯,也有点腿软了。他的一只眼睛,也好象变色变形了。但他还在一次又一次地给我送“资料”。

  记得一位外国哲人说过,同样的一件小事重复几十年就会成为伟大。我们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多年父子成兄弟。那么,多年师生呢?

本文标题: “教”你插翅难逃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9739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起点和角度,成就人生的精彩读书人方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