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路遥先生的创作艰辛

发布时间: 2019-09-28 10:43: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14

这几天,厚夫先生的《路遥传》,终于拜读欣赏完毕,拜读厚夫老师的大作之后,确实是感慨万千。大脑里剩下的只有感动和遗憾。感动的是路遥创作历程和他的辉煌一生;遗憾的是,一位年轻的作家,没有实现他想荣获世界诺贝尔大奖的愿望;可感动和遗憾之余,更多的是收获后

感受路遥先生的创作艰辛

  这几天,厚夫先生的《路遥传》,终于拜读欣赏完毕,拜读厚夫老师的大作之后,确实是感慨万千。大脑里剩下的只有感动和遗憾。感动的是路遥创作历程和他的辉煌一生;遗憾的是,一位年轻的作家,没有实现他想荣获世界诺贝尔大奖的愿望;可感动和遗憾之余,更多的是收获后的欣慰。

  读厚夫老师《路遥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创作是一个艰辛的工作,如果你爱上文学,那就要时刻准备着为她赴汤蹈火,要为她准备着蒙受苦难,要为她准备着受尽贫寒困苦,要为她准备着,经历风雨雪霜,要为她准备着失去更多,要时刻准备着为她献身,甚至于要为她准备着流血牺牲,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这些东西从哪里体会到的?那就是厚夫老师的作品里,作品的文字行间里。现在,就让我们去厚夫老师的作品里,体会和感受其中的奥妙。感受一个作家,是怎样写出惊世之作?体会先生是怎样让她的“孩子”,生产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落地有声?

  厚夫老师作品的主要叙述线索,是根据路遥先生的创作大事年纪,一步步绘声绘色地叙述路遥的创作经历的。一位优秀的作家,要创作一部出色的作品,他不但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更要有睿智的思想高度。一九七八年,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文化大革命”还没有被彻底否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记得当时有一句话:“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当时全国正处于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一派生机盎然,作家的创造性劳动得到了鼓励,一间十平米的宿舍,一桌一凳一床,路遥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思想特别有前瞻性,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终于诞生了。当然这和路遥先生的文革亲身经历有绝大关系。当时的政治环境,人人说一句话都很小心,别说先生为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关押在监狱里的一位勇于献身的县长写书立传,当路遥先生稿件寄出的两年时间里,所有全国大刊物都给路遥先生做了退稿处理,这何止是危险?这又是何等的绝望?这也简直等于路遥先生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在开玩笑。然而,路遥先生他没有胆怯,没有气馁,最后,终于命运之神把幸运降临到不屈不挠路遥先生的身上。《当代》的秦兆阳先生,终于通知路遥去北京改稿。最终《当代》一九八零年第三期刊发了先生的作品。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再想想当今,好多网络媒体,稍有敏感词语的文字,连上传的机会都不给你,别说你发表作品。如今时代,不仅要求作家,要象路遥先生一样,思想要有超前意识,更要有睿智的思想高度。思想有了瞻前性,才能写出好作品。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再辛苦也是苦中有乐,因为他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作家写出了好作品,还要社会各大媒体的编辑们,向《当代》杂志的老一辈编辑,秦兆阳先生学习,勇于发现千里马。如果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努力工作,我们的文学创作,就不至于没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愿文学创作领域,有更多秦兆阳式的伯乐,当年不是秦兆阳先生,我们文学巨匠路遥先生,可能就永远被埋没了。

  成功者,是给思想有准备的人的福利。从厚夫老师的《路遥传》,让我还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路遥先生的创作过程,不但工作很艰辛,而且他的每一次创作,都做了充分的个人思想准备,和充分的生活体验准备,以及充分的资料准备。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零年,路遥先生在给自己的弟弟王天乐跑工作调动的同时,因为弟弟的命运而触动了他的灵魂和思想,他一直思考着要写一部作品,把主人公就放在当时的城乡交叉地带,着力表现他们奋斗中的命运。他要从弟弟这样的有志青年身上,得到创作的灵感。所以他在这个过程,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在延安找见了工地里的弟弟,和三弟王天乐在延安饭店里,畅聊三天三夜,把三弟的亲身经历,包括他的恋爱史,全部收入自己囊中。王天乐说,在延安饭店的半月里,先生完成了《人生》的全部构思。其实,王天乐和路遥的谈话只是给了他灵感,《人生》的创作,根据厚夫老师的《路遥传》介绍,其实从一九七九年开始,路遥先生就着手创作了。路遥曾经说:“要改变命运,就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要成大事,就顾不得小节。”一九八一年七月在甘泉县招待所完成《人生》最后冲刺,一个作品整整写了三年吗?并不是,七九年没写成撕了,八零年又因为作品人物没有交织在一起,又失败了,最终因为一九八一年五月在京领奖,王维玲老师的鼓励,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初稿二十多天时间完成,然而一个十三万字的作品,准备工作他整整准备了两年,我们可以想象,路遥先生当时思想和精神有没有受到折磨和摧残?真正写作时,近一个月里,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不分昼夜,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他在甘泉县招待所大院转圈圈行走,我们可以想象,这难道不是一个神经错乱症患者又是什么?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多不容易,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和资料准备,他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吗?

  《人生》命名完成,开始发表走红的同时,一九八二年《当代》第五期,又发表了他的第三部中篇《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时候,王维玲先生催促路遥写《人生》下部,实际就是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的准备工作的开始。

  这个时间大致就是一九八二年春天,从此时开始,路遥先生一边处理《人生》发表的后续事情,即《人生》广播剧、电影等陆续和观众、听众见面。他一边从思想上着手《平凡的世界》的思想准备工作。一九八三年,路遥先生又去毛乌素沙漠,进行沙漠誓师。此时,他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的长篇小说的准备工作中去了。这其中的过程,包括长篇小说的故事框架准备,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准备,资料准备,地理环境线路图等等。

  其他不说,就说查阅资料一事吧,为了这部作品超越《人生》的水准,国内外长篇小说,他就阅读了一百五十多部;他当时为了博览群书,还经常阅读包括理论、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宗教、工业、农业,商业、科技等;还包括好多百科全书。为了解当时的时政,他逐年逐月逐日地,查阅了全国将近十年的报刊杂志,由于工作量大,手指头被磨破了,他又用手的后掌翻书。就这阅读工作,整整进行了一年有余。室内准备工作做完,又去陕北体验生活,这样的准备工作一直秩序到一九八五年金秋,准备工作足足做了三年。

  到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上旬,他终于在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初稿。在这段时间里,他竟然连给自己买一个剃须刀片的时间都没有,逐如买香烟,购买生活用品,这些后勤工作琐碎事情,都是由他的弟弟王天乐帮他完成的。紧张的工作时间,紧张的思维活动,甚至于连上厕所,路遥先生都是小跑着......

  不仅仅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平凡的世界》在后来的第二部、第三、还有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文集》初稿的整理。几乎都是在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资料准备,外界生活体验准备以后,先生才开始动笔的。第三部为了写好一个煤矿工人的形象,在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期间,他身体虽然不好,一直有病,但他照样去体验生活,和工人一起吃住,一起干活。这需要何等的毅力。何等的精神境界?

  读厚夫先生的《路遥传》,我没有从其中体会到,一个当代作家的潇洒风流,也没有读出他的生活滋润美满。我倒是从文字的字里行间,体验到了路遥先生文学创作的艰辛不易,感受到了一个作家的辛酸和磨难,厚夫老师说路遥写作品,就像坐月子。我看比坐月子差远了,如今女人坐月子,一家人虽然提心吊胆,可是人家月子里的女性,起码有一个好的物质基础,有一种温暖的、充满温馨的月子环境。而他写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吃的猪狗食,出的牛马力。”

  路遥先生一生,真可谓:“一把辛酸泪。”所以,我说大脑里剩下的只有感动和遗憾。感动的是路遥创作历程和他的辉煌一生;遗憾的是,一位年轻的作家,没有实现他想荣获世界诺贝尔大奖的愿望;可感动和遗憾之余,更多的是收获后的欣慰。这欣慰,就来自于作者给我们遗留下来的文学巨著,来自于作者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食粮。

  今天,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工作者,要继承先生的意志,要在文学创作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来。创作是一个艰辛的工作,爱上文学,就要时刻准备着为她赴汤蹈火,为她准备着蒙受苦难,为她准备着受尽贫寒困苦,要为她准备着,经历风雨雪霜,要为她准备着失去更多,时刻准备着为她献身,甚至于为她准备着流血牺牲,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路遥的离去,是我们陕西的一大损失,是我国文学创作者的一大损失,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大损失。愿先生安息,一路走好。

本文标题: 感受路遥先生的创作艰辛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868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寄与美人的彩笺惟书有色,秀于百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