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见喜老师《明月清泉自在怀》有感

发布时间: 2019-09-22 15:34: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33

老师你好: 谢谢孙老师,我昨晚朗诵结束,到了我的看书时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厚夫的《路遥传》,我习惯看书退出微信,今晨看到了你的消息,回复晚了,向老师致歉。昨晚,文华老师已经给我说清楚了,我也知道了此事,这是网络和媒体的一个失误,这个失误给老师带

读孙见喜老师《明月清泉自在怀》有感

  老师你好:

  谢谢孙老师,我昨晚朗诵结束,到了我的看书时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厚夫的《路遥传》,我习惯看书退出微信,今晨看到了你的消息,回复晚了,向老师致歉。昨晚,文华老师已经给我说清楚了,我也知道了此事,这是网络和媒体的一个失误,这个失误给老师带来了不少琐碎事和不便。老师百忙中能回复学生,深感不安,自立向老师致敬。

  其次,我说说老师这篇文章,老师这篇文章写的太美了。从这篇文章,我首先懂得了:文不在多,而在精;语不在华,而在哲。只要是文字,就要唯美,就要让人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不论一首小诗,一篇散文,或者一部小说,不但要语言优美,而且要哲理深透。要从实践和生活出发,讲透一个深刻的道理,感悟透人生的一个哲理,才可以说写了一篇美文。

  昨晚拜读,深感老师的为学态度谨慎。更让我吃惊的是,老师读古诗,原来如此之细致入微。老师不但是一个读书的人,而且是一首诗反复品读的人;老师不但读书,而且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首唐朝王维的《山居秋暝》,让老师从少年思考,从中学思考,从大学思考,从走上社会又一次思考,步入人生成熟阶段,才从中真正的悟出了一个深邃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人生有了太多的放弃,才能正本清源,才能有铂金般的千古明篇。只有自愿清贫,甘愿寂寞,才能有独立的人格,才能拥有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是其一。其二,人不但要有独立的明月清泉的思想,而且更要劳而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劳动可以延长生命,这就正好应验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原理。这些道理,讲起来很简单,不但要讲,更主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这些道理,都是我们如今这些青年人,从来没有做到的,深感遗憾,也自觉形惭。

  今后只要读书,就要向孙老师那样,细嚼慢咽,嚼碎并嚼烂每一句话,每一个道理,每一个哲理,并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不但要初读,复读,更要深读。直至读懂读透,直至悟出文字需要的深邃。悟出其中的哲理和奥妙。

  谢谢老师的美文分享,感谢老师的来信,学生感激今生有你,谢谢老师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言传身教。

  感恩,致谢老师!

  自立

  2019年7月16日晨,青海循化

  明月清泉自在怀

  文?孙见喜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像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有什么好。老师说这是一幅关于乡野情致的风景画,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这是在初中一年级,语文老师给我们开了课外唐诗讲座,每一讲都发一张油印的诗页。

  诗是背熟了,但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仍然朦胧,而老师说的乡野情致更是无法捉摸。到了高中,参加了同学们自己组织的诗社,模仿古诗写一些押韵的句子,自以为可以跟着王维学唱田园牧歌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诗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炫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中之画,不时得到女同学的赞慕;再后来就工作了,又业余搞点创作,心中依然氤氲着田园篱笆、水墨着松竹林泉;还不时深入山野探幽、乡村访古;然而,山野有草树却无有林泉,乡村有田园却鲜见松竹;及至几上泰山、华山、青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又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在为着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悠然意境,都在为着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着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高致超然,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人间烦恼,看透红尘纷争;自以为真有一壶清茶,就可以笑谈古今。

  但真正进入了人生的具体程序和现实操作:结婚、生子、住房、职称、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宠也罢,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翠松,足下的流泉,坐下的磐(pan)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才有了诗人歌颂的神形和美德。

  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着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下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杆,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niezhuo),但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默默地自我修复。到头来,斧斤的利刃呢?鸟雀的坚喙(hui)呢?这些强势者连同风霜雨雪统统化作了它根下的泥土,成为它营养自身的“胎盘”和涵育情操的基础,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小人的蝇营狗苟算什么?且让他去得逞又能怎么样?

  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物仪参悟得那么透,把形而上学储之心灵,又穷极物理而口吐莲花!他坦诚、执着、自识,远离贪婪、附庸、嫉妒和伪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的高雅和诗品永恒的生命力。

  “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生活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世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而物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王维的人生态度中,有了太多的放弃,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才有了他哲语金铂般的千古名篇。也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的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而且动,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有时候,心想有谁给这首诗谱个曲子,我们就可以唱着王维这首千年前的歌谣,那心中氤氲着的该是怎样的情致和操守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本文标题: 读孙见喜老师《明月清泉自在怀》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847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在临湘扮禾有关相伴的散文随笔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