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书《薄伽梵歌》的起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1-25 12:00: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7

《薄伽梵歌》简介(阿朱那百度百科)《薄伽梵歌》一共有18章,主要解释了“真理”的五大概念:自在、存在、元素、职责和时间,宣扬无我...

圣书《薄伽梵歌》的起源是什么

《薄伽梵歌》简介(阿朱那百度百科)

《薄伽梵歌》一共有18章,主要解释了“真理”的五大概念:自在、存在、元素、职责和时间,宣扬无我的行为。

第一章阿朱那看见许多亲戚朋友都在敌对阵营,感到难过而困惑,决定不再战斗。

第二章讲黑天教育阿朱那只有身体能被杀死,而永恒的自我是不朽的,作为战士有义务通过战争获得达摩。

第三章里阿朱那问道如果知识比行动更重要的话为何还要战斗,黑天强调为了更大的善而恪守职责,行动比结果重要。

黑天说:“这世上,觉悟我的人分两类。有些倾向于通过经验和哲学思辨了解我;另一些则倾向于通过奉献服务认识我。单终止活动,并不能远离业报;只靠弃绝,也无法达到完美。人皆无可奈何,被逼以物质自然形态的本能冲动活动。因此,谁也休想停止活动一刻。遏制活动的感官,心意却不离感官对象,是为自欺。谁如此,便称伪善者。相反,谁以心意控制感官,以活跃的感官从事奉献活动,而且没有依附,便崇高得多了。履行赋定给你的责任,因为行动比不行动好。不工作,甚至不能维持物质躯体……亲爱的阿朱那,不遵守《吠陀经》所赋定的祭祀牺牲制度生命必然充满罪业。耽于满足感官,虚耗生命而已。然而,在自我中找到快乐,在自我中找到启迪,而且,仅在自我中,便找到欣喜和满足--完全的满足:这样的人,再无责任”。

第四章黑天说:“当你如此得到了真知灼见,便会认识,一切生物不过是我的部分--他们全在我之中,而且属于我。即使你是恶中之恶,一旦登上超然知识之舟,便能渡过苦海。熊熊的火焰焚木成烬,阿朱那呀,知识的火焰也焚物质活动的业报成烬”。

第五章阿朱那问道放弃抑或行动更好,黑天认为两种选择都可能有益,但是遵循卡摩瑜伽更好。

第六章黑天传授了沉思的正确姿势和实现三昧途径。黑天说:“所谓弃绝,即是瑜伽--上接至尊。人除非弃绝感官快乐,否则不能够成为瑜伽师。对初习八重瑜伽的人,工作是手段;对已到达瑜伽境界的人,停止一切物质活动才是手段。弃绝一切物质欲望,活动而不为感官满足,不追求结果,可算到达瑜伽境界”。

第七章黑天传授了知识瑜伽。黑天说“全然知觉我,心意依附我于是彻底了解我一无疑惑……我是一切,但岿然独立。我不在物质自然的形态之中。整个世界被三种形态(善良、情欲、愚昧)所蔽,对我一无所知。而我,超越这三种形态,并且,无穷无尽。物质自然的三种形态就是我的神圣能力,很难克服。皈依我的人,却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恶徒显然愚昧,是人类的渣滓。知识被假象盗去,又带有邪魔的无神论本性,他们不会皈依我……无智慧者,不认识我,以为我至尊人格神奎师那以前是非人格的,现在才以这人格性的形体出现。由于知识浅薄,他们不认识我的高等本性--我不变和至高无上的本性。我永不向愚昧无智慧者展示自己。对于他们,我被自己的内在能量所蔽。因此,他们不认识我,尽管我无生,永不犯错。阿朱那呀!我是上帝,知道一切在过去发生的事情,知道一切现在正发生的事情,也知道一切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我认识一切生物,但谁也不认识我”。

第八章黑天定义了梵和业报等重要概念并解释了如何接近至尊上帝。黑天说:“不能毁灭的超然的生物称为梵。生物的永恒本性称为精神知识。跟发展物质身体有关的活动称为业报。体困生物中的俊杰呀,变化不止的物质自然称为不免一死的凡世;包括所有半神人如日月之神在内的主的宇宙形体称为上帝,而以超灵形式居于每一体困生物心中的至尊主称为祭祀之主。谁临死离开身体时,想着我,本性立即跟我相同。这是无可置疑的……上帝比一切伟大,可通过纯粹的奉献接近。他虽住在自己的居所中,却遍存万有,一切都在他之内”。

第九章黑天向阿朱那展现他与宇宙为一体的神身。黑天说“我以人的形体降临世上,愚人向我冷嘲热讽。他们不认识我的超然本性和超越一切存在的至高无上的领域。迷惑的人被邪恶和无神的观点吸引,受了蒙蔽,他们追求解脱,培养知识,进行业报活动,全是徒然的……我就是仪式、祭祀牺牲、供奉祖先的献品、治病的草药、超然的唱颂。我就是奶油、火、祭品……我是目标、维系者、主人、见证者、居所、庇所、最亲密的朋友。我是创造,也是毁灭。我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我是休止的地方,我是永恒的种子……即使人干了最可恶的事情,只要从事奉献活动,也可算圣洁,因为他的地位确当……心意恒想着我,顶拜崇奉我;全然专注于我,那么,你肯定到我这里来”。

第十章黑天描述了他是一切根源的表现。黑天说:“认识我无生、无始,是一切世界的上帝,那么,虽在众人之中,却不受蒙蔽,远离一切罪恶”。

第十一章黑天应阿朱那的请求展现了他的宇宙形体。黑天说:“我就是时间,世界最大的毁灭者。我到来要毁灭所有人。除了你们潘度诸子,这里双方战士均将丧生……亲爱的阿朱那,为我作纯粹的奉献服务,远离以往活动的污染和心智推敲,泛爱一切生物,必能接近我”。

第十二章黑天讲述了奉献瑜伽。黑天说:“控制不同的感官,对生物一视同仁,努力为一切生物造福,以此全然崇拜非人格的绝对真理--未展示的、在感官知觉之外的、遍存万有的、不可思议的、固定不能移动的,如此,最后也能接近我……只要将你的心意专注于我--至尊人格神,将你一切的智慧奉献给我。如此,毫无怀疑,你常活在我之中”。

第十三章黑天讲述了自然、享乐者和知觉。黑天说:“谦卑、不傲慢、不用暴力、容忍、真纯、接近真正的灵性导师、清洁、稳定、自制、弃绝感官享乐的对象、排除假我、认识生、老、病、死的不幸,不依附妻儿家庭等等,苦乐时皆心平气和、对我不断作纯粹奉献、常去幽寂的地方、远离一般大众、承认自觉的重要,对绝对真理作哲学研究--这一切我在此宣布为知识,与此相反的就是无知……据说,自然本性是一切物质活动和结果的原因,生物则是这个世界上各种不同苦乐的原因”。

第十四章黑天讲述了物质自然的三种形态。黑天说:“物质的全体称为梵,是诞生的始源。我使梵受孕,一切生物始能诞生。琨缇之子呀!你须了解,各种各类的生物在这个物质自然中诞生,始能存在,而我就是撒下胚种的父亲。物质自然有三形态:善良、情欲、愚昧。生物跟自然接触,即受三形态的条件限制。无罪的人啊!善良形态比其他两形态纯粹,启蒙教化,使人远离一切罪恶业报。处于善良形态的人培养知识,但受快乐概念的条件限制……完全从事奉献服务,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堕落,就立即超越物质自然的形态,并且到达梵的境界”。

第十五章黑天用植根天堂象征物质存在的树比喻。这棵树会被“脱离之斧”砍断,就不能前往黑天的永恒国度。黑天说:“有一棵榕树,根向上枝向下,叶就是吠陀颂歌。认识这棵树就认识吠陀经。这棵树的枝桠上下伸展,受物质自然三形态所滋养。小枝就是感官对象。这棵树也有向下生长的根,受人类社会的业报活动束缚。这棵树的真正形体在这个世界无法知觉。谁也不知道这棵树终于哪里、始于哪里、基础在哪里。然而,意志坚定就可以以脱离为武器,砍倒这棵树。如此一来,人就须找寻一个地方,到了就不用回来,而且可在那里皈依上帝。万物始于上帝,而且从太初以来,就依存于上帝。无错误的概念,不求虚荣,放弃虚假的关系,理解永恒,去除物质欲望,免于苦乐的相对,了解如何皈依上帝,就可到达永恒的国度”。

第十六章黑天描述了人类的神性和罪性。并讲到要放弃色欲、愤怒和贪婪和依靠圣经行事才能正确行事。黑天说:“无惧、净化存在、培养灵性知识、乐善好施、自我控制、举行祭祀、研习《吠陀经》、生活刻苦朴素、不用暴力、诚实、不嗔怒、弃绝、心境平和、不挑剔别人的错误、富同情心、不贪婪、慷慨、谦逊、决心坚定不移、有魄力、宽大、坚毅、洁净、无羡无妒、不贪慕虚荣--这些超然品质,巴茹阿特之后呀,属于天赋神圣本性的圣人。骄傲、自大、嗔怒、自负、苛刻、无知--这些品质属于邪恶本性,菩瑞塔之子呀!超然的品质带来解脱,邪恶的品质造成束缚。潘度之子呀!不必忧心忡忡,因为你生下来就有神圣的品质……有三扇门导向地狱,就是色欲、愤怒、贪婪。每一个理智的人都要放弃之,因为这三个大敌只会引诱灵魂堕落……一个人应通过圣经的规范,了解什么是责任、什么不是责任。了解了这些规范和守则后,就得身体力行,逐渐提升自己”。

第十七章黑天讲述了信仰的三种类型。黑天说:“体困灵魂按照所处的三种不同的自然形态,信仰也划分三种:善良的、情欲的、愚昧的……在善良形态的人崇拜半神人;在情欲形态的人崇拜恶魔;在愚昧形态的人崇拜鬼魂和精灵……一切生物所吃的食物也根据物质自然之形态分为三类。祭祀牺牲、苦行、布施也如此……躯体的苦行包括:崇拜主、敬奉梵、灵性导师,尊敬象父母一样的尊长。洁净、朴素、独身、不用暴力也是躯体的苦行。言语苦行包括说真话,说有益的话,并且不说冒犯别人的话。一个人也该定时背诵《吠陀经》”。

第十八章黑天叫阿朱那舍弃一切达摩,仅仅听从黑天才是最完美的生命,最终成功说服阿朱那参战。黑天说:“祭祀牺牲、布施、赎罪苦修等活动不应放弃,反应进行。实际上,祭祀牺牲、布施、赎罪苦修甚至会净化伟大的灵魂。这一切活动进行时应不祈求结果。菩瑞塔之子呀!进行时应视之为责任。这就是我最后的意见……快乐来自感官与感官对象的接触,开始时好象甘露,最后却象毒药;这种快乐据说属于情欲形态…… 心意平和、自我控制、苦修、纯净无垢、容忍、诚实、智慧、知识、对宗教虔诚--这些都是梵赖以工作的品质……主是一切生物的源头,而且遍存万有。一面履行责任、一面崇拜主,就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通过奉献服务,人才能真正认识上帝。通过这种奉献,全然知觉上帝,就能进入神的国度……放弃所有宗教,只要皈依我。我会把你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不要害怕”。

薄伽梵歌

2021.11.24 《Bhagavad Gita》

《薄伽梵歌》梵文的原意是“神之歌” 的意思,是瑜伽哲学中的经典书籍,常被称为第五本吠陀。它书写的虽然看似是战场上的故事,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能让我们突破生活中的压力。

01 不同的瑜伽道路

Kamra Yoga行为瑜伽,Bhakti Yoga奉爱瑜伽,Raja Yoga圣王瑜伽,Jnana Yoga智慧瑜伽

02 宠辱不惊

培养平衡的心识,能平静的对待享受与痛苦,成功与失败。

03 行为瑜伽

人生的最高目标是求得解脱。但解脱不是通过逃避责任,放弃行动而达成,而是通过履行职责,在行动中去悟道。

04 行动中的不行动

先去完成,履行职责,从事行动是第一,行动的成败得失是其次。只要尽心竭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将结果交付出去,不执着于结果。

05 冥想

专注的坐下,讲注意力放在眉心,调节呼吸,收摄感官,控制心识/头脑。

06 中庸之道

饮食得当,避免吃太多或者吃太少。

保持恰到好处的睡眠,避免睡得过多或者睡得太少。

07 五大元素

土元素、水元素、火元素、风元素、空元素,是自然的五大元素,生命的元素。

08 Abhyasa稳定的练习

保持稳定的练习可以让自己内心更稳定,可以帮助放下对结果的执着,也就是帮助培养无执之心。

09 三大性向

Sattva 悦性:愉悦、纯净、平和、喜悦…

Rajas 激性:活动、激动、竞争、不安、…

Tamas 惰性:懒惰、低沉、沉重…

10 三大性向在不同方面的呈现

食物也都有分悦性、激性、惰性,比如素食、蔬果是属于悦性,辣椒、刺激的食物属于激性,肉类属于惰性。大家也可以在生活中去留意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薄伽梵歌是一本什么书

《薄伽梵歌》出自于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保胜。

《薄伽梵歌》简介:

1、《薄伽梵歌》由七百节梵文偈颂组成,是人类最重要的哲学、文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蕴藏了不朽智慧的经典,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灵性文化——印度的吠陀文明中,是主要的文献支柱。它的影响并不限于印度,它深深影响了西方历代的哲学家、神学家、作家。

2、《薄伽梵歌》是世界四大古典之一,此印度梵典与中华古典《道德经》起名,但年代更为久远。

3、北京三智书院.世界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著名东方传统文化学者徐达斯先生以中国传统古体文字风格翻译而成,希望通过这部《薄伽梵歌.如是说》(古体版)的出版,让更多中国读者、学术界人士看到这一探求真理觉悟的知识是完全能够完全融汇于中华与印度两个古老国度的文化之中。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版《薄伽梵歌》译者序

《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是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中的一部宗教哲学诗。因此,在阅读《薄伽梵歌》之前,先要了解一下《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它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不断扩充内容,层层累积而成,最后定型的篇幅达到“十万颂”(每颂一般为三十二个音节),译成汉语约四百万字。

《摩诃婆罗多》全诗共分十八篇,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的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称为俱卢族,后者称为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其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婿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骗局。坚战并不愿意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了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了四个弟弟和自己,最后输掉了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十二年,还要在第十三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十二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十二年,并在第十三年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十三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归还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十八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剩下的三员大将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三十六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唯一后裔——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弟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以上只是《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故事。这部史诗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框架式叙事结构。整部史诗处在不断的对话中,在对话中展开故事,而大故事中可以插入中故事,中故事中可以插入小故事。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叙事结构,为各种插叙敞开了方便之门。这样,这部史诗以婆罗多族大战为主线,插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以及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内容,最终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这些插入成分几乎占据了全书篇幅的一半。这是印度古人保存民族思想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也是在这部史诗的成书过程中,史诗作者们有意识地这样做的,要让它成为一座集大成的“文化宝库”。因为这部史诗的开头和结尾都宣称:“正法、利益、爱欲和解脱,这里有,别处有,这里无,别处无。”(1.56.33和18.5.38)也就是说,这部史诗的内容囊括了人世间的一切。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是吠陀时代的圣典,《摩诃婆罗多》则成为史诗时代的圣典,被奉为“第五吠陀”。

而在《摩诃婆罗多》中有关宗教哲学的插入成分中,最重要的便是《薄伽梵歌》。它属于《摩诃婆罗多》第六篇《毗湿摩篇》(Bhīṣmaparvan)中的第二十三至第四十章。这是在大战第一天,俱卢族和般度族双方军队已经在俱卢之野摆开阵容。阿周那却对这场战争的合法性产生怀疑,认为同族自相残杀破坏宗族法和种姓法,罪孽深重。他忧心忡忡,放下了武器,宁可束手待毙,也不愿意投身战斗。于是,黑天开导他,解除他心中的种种疑虑。他俩的对话构成了这篇《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共有十八章,七百颂。十八章这个数字与《摩诃婆罗多》共有十八篇和婆罗多族大战进行了十八天,想必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寓有深意,即史诗作者将《薄伽梵歌》视为《摩诃婆罗多》的思想核心。“薄伽梵”(Bhagavat)是对黑天的尊称,可以意译为“尊者”或“世尊”。黑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因此,《薄伽梵歌》也可译为《神歌》。

黑天在《薄伽梵歌》中向阿周那阐明达到人生最高目的解脱(mokṣa)的三条道路:业瑜伽、智瑜伽和信瑜伽。“瑜伽”在古代印度是指修炼身心的方法。波颠阇利(Patañjali)的《瑜伽经》(Yogasūtra)提到八种瑜伽修炼方法:禁制、遵行、坐法、调息、制感、专注、沉思和入定。而在《薄伽梵歌》中,黑天将瑜伽的含义扩大,泛指行动方式。“瑜伽”(yoga)一词源自动词词根yuj,意思是约束、连接或结合。这样,黑天所谓的瑜伽,是要求行动者约束自己,与至高存在合一。

“业”(karma)是行动或行为。“业瑜伽”(karmayoga,行动瑜伽)是指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履行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职责,不抱有个人的欲望和利益,不计较行动的成败得失。黑天认为行动是人类的本质。拒绝行动,恐怕连生命也难维持。停止行动,世界就会走向毁灭。纵然一切行动难免带有缺陷,犹如火焰总是带有烟雾,一个人也不应该摒弃生来注定的工作。行动本身不构成束缚,执著行动成果才构成束缚。因此,不怀私利,不执著行动成果,只是为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而行动,就能获得解脱。

在印度上古时代的吠陀文献中,“业”常常特指祭祀活动,因为婆罗门将祭祀视为最高的“业”,宣扬祭祀保证现世幸福和死后升入天国。黑天并不全然否定吠陀推崇的祭祀。他将祭祀推衍为广义的行动,但认为遵循吠陀的教导,执著行动成果,不能获得解脱。黑天强调每个人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从事行动而不执著行动成果。

在印度古代种姓制社会中,社会职责主要是指种姓职责。婆罗门掌管祭祀和文化,刹帝利掌管王权和军事,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从事渔猎和各种仆役。种姓制度是印度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或阶级制度的表现形式,起源于社会分工。种姓制度是一种历史产物,自然有其局限和弊端。但在人类进入大同社会之前,各个国家都会存在不同形式的等级制度。即使进入大同社会,也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工,因为每个人不可能全知全能。这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也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按照宗教的说法,则是神的安排。

黑天要求阿周那尽到刹帝利的职责,投身战斗。当然,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都是刹帝利,双方投身战斗,都是尽到刹帝利的职责。但是,战争发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会有合法与非法,也就是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按照史诗本身的描写,般度族和俱卢族这场大战,般度族代表正义的一方。因此,黑天鼓励阿周那说:“对于刹帝利武士,有什么胜过合法的战斗?”(2.31)

在黑天看来,人类社会始终处在创造、维持和毁灭的循环往复之中。战争也是人类存在方式中固有的。阿周那身为刹帝利,就不能逃避执掌王权和征战讨伐的社会职责。人生的最高目的是求得解脱。但解脱不是通过回避职责,放弃行动,而是通过履行职责,从事行动。履行职责,从事行动是第一位的,行动的成败得失是第二位的。只要尽心竭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行动和行动成果就不会成为个体灵魂的束缚,换言之,只要摆脱行动和行动成果对个体灵魂的束缚,也就达到了解脱。

要真正理解和实行业瑜伽,还必须与智瑜伽和信瑜伽结合,因为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智”(jñāna)是知识或智慧。在《薄伽梵歌》中是指数论和奥义书的知识或智慧。“智瑜伽”(jñānakarma,智慧瑜伽)就是以数论和奥义书的哲学智慧指导自己的行动。

数论(Sāṇkhya)哲学认为世界有原人和原质两种永恒的实在。原人(puruṣa)是不变的、永恒的自我,也就是灵魂。原质(prakṛti,或译自性、自然)是原初物质。原质处于未显状态,是不可见的。但原质具有善、忧和暗三种性质(triguṇa,三性,或译三德)。善性(sattva,或译喜性,音译萨埵)是指轻盈、光明和喜悦的性质。忧性(rajas,音译罗阇)是指激动、急躁和忧虑的性质。暗性(tamas,音译多摩)是指沉重、阻碍和迟钝的性质。这三种性质始终处在运动之中,由此原质失去平衡,发生变化,产生觉(智)、我慢(自我意识)、心根(思想)、五知根(眼、耳、鼻、舌和身)、五作根(口、手、脚、肛门和生殖器)、五种精细成分(色、声、香、味和触)和五种粗大成分(地、火、水、风和空)。

黑天要求阿周那分清原人和原质。行动是原质的行动,而非原人(灵魂)的行动。原质体现人的本性。原质的三种性质始终处在运动之中。依据这三种性质组合的比例,人可以分为善性之人、忧性之人和暗性之人,行动也可以分为善性行动、忧性行动和暗性行动。这是古代印度的人性论。它既不是性善论,也不是性恶论,而是认为人性中包含有这三性。每个人的人性特征取决于这三性组合的比例。而黑天要求保持灵魂纯洁,不受这三性束缚。行动出自人的本性,而为履行社会职责从事行动,不谋求私利,不执著行动成果,灵魂就能摆脱原质的束缚,达到解脱的境界。

奥义书哲学追求“梵我同一”。“梵”(Brahman)源自动词词根bṛh,即展现、增长或发展,因此这词最早含有“力量”的意思。在吠陀文献中,这词用作中性,指吠陀颂诗和咒语及其蕴涵的力量;用作阳性,指祭司,尤其是四种祭司中的监督者祭司(“梵祭司”)。由Brahman派生的Brāhmaṇa则是指婆罗门。

奥义书中对梵的探讨,也就是对宇宙最基本和最根本力量的探讨。在奥义书中,对于梵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但在探讨过程中逐渐趋向认为梵是绝对精神,宇宙的本体或本原。对梵的探讨又与对自我(ātman,即灵魂)的探讨相结合,由此得出“宇宙即我,梵即自我”的结论,也就是“梵我同一”,宇宙本体与个体灵魂同一。奥义书中的一些名言,诸如“自我是梵”、“我是梵”和“它是你”,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奥义书中将梵视为最高真实,而将现实世界视为幻力(māyā)的产物。幻力指至高存在的神秘创造力。幻力被等同于原质,即通过原质呈现为各种现实形式。然而,自我(个体灵魂)不同于原质。《大森林奥义书》(Bṛhadāraṇyaka Upaniṣad)中说:“(自我)不可把握,因为它不可把握。不可毁灭,因为它不可毁灭。不可接触,因为它不可接触。不受束缚,不受侵扰,不受伤害。”(3.9.26)自我(灵魂)永恒不灭,它只是带着生前的善业或恶业,轮回转生。而如果人“没有欲望,摆脱欲望,欲望已经满足,自我就是欲望,他的那些生命气息不离开。他就是梵,也走向梵”。(4.4.6)“走向梵”就是与梵同一,摆脱轮回。承袭奥义书的这种哲学智慧,在《薄伽梵歌》中,梵被称为“不灭的至高存在”。(8.3)黑天多次提到的“与梵同一”(Brahmabhūta)和“梵涅槃”(Brahmanirvāṇa)都是指达到解脱的境界,也就是从事行动而不执著行动成果,自我(灵魂)摆脱原质的束缚,达到平静和至福。

“信”(bhakti)是虔诚、崇敬或虔信。“信瑜伽”(bhaktikarma)就是虔诚地崇拜黑天,将一切行动作为对黑天的奉献。《薄伽梵歌》是对吠陀有神论和奥义书绝对精神的综合发展。吠陀时代的婆罗门教是多神崇拜,而在史诗时代演变成三大主神崇拜:梵天(Brahman)司创造,毗湿奴(Viṣṇu)司保护,湿婆(Śiva)司毁灭。奥义书绝对精神(梵)的一元论思维有助于促进形成一神论。尽管印度教最终没有形成一神论,但《薄伽梵歌》体现了这种努力。

黑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他自称是“至高原人”,“超越可灭者,也高于不灭者”。(15.18)“至高原人”也就是至高的自我(灵魂)或至高的绝对精神。由此,阿周那也称黑天为“至高的梵”。(10.12)“可灭者”是指原质,“不灭者”是指自我(个体灵魂)。黑天作为至高原人是不显现的。至高原人只是通过原质,运用瑜伽幻力(yogamāyā)呈现宇宙万象。至高原人隐蔽在瑜伽幻力中,创造一切众生,维持一切众生。在世界毁灭时,一切众生复归至高原人的原质,等到世界再创造时,至高原人又释放出一切众生。这样,黑天(毗湿奴)成了宇宙的至高存在,至高之神,世界的创造者、保护者和毁灭者。

黑天要求阿周那一心一意崇拜他。崇拜黑天不需要采取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烦琐的祭祀仪式,只要献上“一片叶,一朵花,一枚果,一掬水”,(9.26)表示虔诚的心意就行。而更重要的崇拜方式是修习瑜伽和弃绝行动成果。修习瑜伽是沉思入定,把思想凝聚于黑天,以黑天为最高目的。弃绝行动成果是从事行动而不执著行动成果,把一切行动作为祭品献给黑天。创造、维持和毁灭是世界的存在方式,是神的安排。生而为人,就必须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作为对神的奉献。黑天认为只要这样做,甚至出身卑微的吠舍和首陀罗也能达到至高归宿,与至高存在同一。

《薄伽梵歌》中倡导的黑天崇拜开创了中古印度教的虔信运动。而这部宗教哲学诗吸收和改造吠陀的有神论和祭祀论,融合数论哲学的原人和原质二元论以及奥义书哲学的梵我同一论,又采取瑰丽奇异的文学表现手法,在中古时代得到迅速普及。历代印度哲学家经常把它从《摩诃婆罗多》中抽出来,作为一部独立的经典进行注解和阐释。在苏克坦卡尔(V.S.Sukthankar)主编的《摩诃婆罗多》现代精校本的校勘说明中,列出的《薄伽梵歌》古代注本就有近二十种。

《薄伽梵歌》的这些注释家并非都是毗湿奴教派哲学家,也有吠檀多派哲学家和湿婆教派哲学家。因为各派哲学家都无法忽视《薄伽梵歌》的巨大影响。而《薄伽梵歌》本身也对各派宗教哲学思想具有包容性,容易让注释家按照自己的宗教哲学观点加以引申发挥。现存最早的《薄伽梵歌注疏》(Gitābhāṣya)的作者便是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Śaṅkara,八、九世纪)。他本人并不接受毗湿奴教,而是以吠檀多不二论观点阐释《薄伽梵歌》。经过他的阐释后,《薄伽梵歌》与奥义书和《梵经》被并列为吠檀多哲学的三大原典(prasthānatraya)。

《薄伽梵歌》作为《摩诃婆罗多》的组成部分,也与《摩诃婆罗多》一样,有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在《摩诃婆罗多》的《毗湿摩篇》的校勘记中,注出有的抄本对《薄伽梵歌》的篇幅有这样的描述:“黑天说了六百二十颂,阿周那说了五十七颂,全胜说了六十七颂,持国说了一颂。”这样,总共有七百四十五颂。而商羯罗的《薄伽梵歌注疏》将《薄伽梵歌》厘定为七百颂。此后的抄本或注本都以此为据。即使在有些文本中,会多出若干颂,但总体差异,尤其是这七百颂的文本差异并不大。

在近代和现代,《薄伽梵歌》依然对印度社会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罗姆罗罕·罗易、维韦卡南达、提拉克、甘地、奥罗宾陀和拉达克利希南等等,这些印度思想家都曾利用《薄伽梵歌》阐释自己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尤其是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中,提拉克强调以智慧为根本和以虔信为支柱的行动瑜伽;甘地强调坚持真理,无私行动。诚如恰托巴底亚耶在他的《印度哲学》一书中所说:“那时候一个爱国者只要手持一册《薄伽梵歌》,就能步伐坚定地走上绞刑架。” [1] 《薄伽梵歌》至今仍是印度最流行的一部宗教哲学经典,几乎每年都有新的译本和注本出现。因此,《薄伽梵歌》在世界上常被喻称为印度的《圣经》(Bible)。

《摩诃婆罗多》中最早被翻译成英文的也是这部宗教哲学诗,即英国查尔斯·威尔金斯(Charles Wilkins)于1785年翻译出版的《薄伽梵歌》。当时,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William von Humboldt)无比推崇《薄伽梵歌》,说:“《摩诃婆罗多》的这个插话是最美的,或许也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文学中唯一真正的哲学诗。”又说:“它也许是这个世界宣示的最深刻和最崇高的东西。”此后,《薄伽梵歌》相继译成多种西方语言,在西方思想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衣修午德(C.Isherwood)也与普拉跋伐南陀(S.Prabhavananda)合译《薄伽梵歌》。艾略特(T.S.Eliot)曾说《薄伽梵歌》“是仅次于但丁《神曲》的最伟大的哲学诗”。赫胥黎(A.Huxley)也说“《薄伽梵歌》是永恒哲学最清晰、最全面的总结之一”,“或许也是永恒哲学最系统的精神表述”。 [2]

可见,《薄伽梵歌》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魅力。我们今天阅读《薄伽梵歌》,可以不必拘泥于它的哲学唯心主义和宗教有神论。我们可以将宗教和神话读作隐喻。黑天作为“至高原人”或“至高的梵”代表宇宙精神(即内在规律),而“至高原人”的“原质”代表宇宙万象。宇宙包括自然和社会。人是宇宙的一分子。人要存在,就要从事行动。行动受“自我”(精神或思想)指导,而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这便是“梵我同一”。业瑜伽、智瑜伽和信瑜伽代表实践、认识和信仰,属于人类普遍的生存方式。认识世界,尊重客观规律,无私无畏履行职责,从事行动,奉献社会,就能圆满实现人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本书译文依据印度班达卡尔东方研究所出版的《摩诃婆罗多》精校本中贝尔沃卡尔(S.K.Belvalkar)校订的《毗湿摩篇》(Bhīṣmaparvan,Bhandarkar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Poona,1947)。《薄伽梵歌》是其中的第二十三至第四十章。我对译文的注释参考了多种论著,尤其是拉达克利希南(S.Radhakrishnan,The Bhagavadgītā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Sanskrit Text,English Translation and Notes,New Delhi,1948)、查赫纳(R.C.Zaehner,The Bhagavadgītā with a commentary based on the original sources,Oxford,1969)和迈纳(R.C.Minor,Bhagavadgītā:An Exegetical Commentary,New Delhi,1982)这三位现代学者对《薄伽梵歌》的注释。

黄宝生

2007年12月
本文标题: 圣书《薄伽梵歌》的起源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791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系统地学习诗歌史可以分析一下这首诗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