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美古诗词有哪些西湖一,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
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美古诗词有哪些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译文
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开放,更是难得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桃红似雾,弥漫二十多里,到处都传扬着歌声和器乐声,年轻的女子们香汗淋漓,衣著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多得像堤边的春草,真是美丽妖艳到极点。
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绿、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
歌颂西湖的古诗词
歌颂西湖的古诗词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即西湖
还有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杭州西湖的历史
历史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淹废。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
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
长庆二年(822)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
尽管下湖早已淹废,但这种人为的地形差距,从今少年宫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电站和东至环城西路这两个方向上,还都明显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
西湖成为人工湖泊后,吴越国时代对西湖的整治。北宋以后,景德四年(1007)的知州王济,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宋仁守时代(1023——1063)的知州郑戬和沈遘,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
后者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苏轼于熙宁二年(1069)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元佑元年(1086)苏轼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
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说明杭州城市已经整个地建立在西湖以东,西湖之名已经普遍流行了。
简介
西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西湖东靠杭州市区,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由于其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的重要地位,西湖被评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85年)和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6年)。
此外,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外汇兑换券壹圆券以及2004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壹圆纸币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图案,更说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国风景名胜中的地位。中国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数十个之多,通常认为杭州西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202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
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
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
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等。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
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2007年,杭州市政府进行“三评西湖十景”和名称征集,灵隐寺等一批景点入围,成为了新新西湖十景。景点中既有千年古刹灵隐寺、北宋名塔六和塔,也有近年恢复重建的文化景观钱王祠、万松书院等。
二、西湖的人文
1、宗教艺术
西湖与佛教、道教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长远的历史中,各种宗教团体和道观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边群山之中,增添了西湖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其中尤以吴越国时期为鼎盛。
当时各代国王热心佛学,在西湖周围兴建许多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
如今,保俶塔和重建后的雷峰塔仍是西湖风光的代表性景点,而拥有中国室内最大木雕坐式佛像的灵隐寺更是西湖各收费景点中最受欢迎的观光点之一。
2、文学作品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另外,近现代众多作家也与西湖结缘。在诗词方面,白居易、苏轼、柳永、杨万里、林逋、徐志摩、胡适等诗人留下了无数佳句;在散文方面,张岱、鲁迅、俞平伯、郁达夫、宗璞等名家则写下了众多名篇。以下例举部分与西湖紧密关联的文学作品。
3、民间传说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西湖边的万松书院。
另外,杭州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江南、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大量民间故事和《初阳台》、《双投桥》、《东坡肉》、《葱包桧儿》、《十八棵御茶》等传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有关杭州西湖雷峰塔的诗句
2. 关于西湖雷峰塔的诗句
3. 关于雷峰塔的诗句
关于杭州西湖雷峰塔的诗句 1.西湖雷峰塔诗句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原文:
1.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2.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2.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3.张岱
雷峰塔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4.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2.形容雷峰塔的诗句
1、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2、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译文:
云升云降在楼上下,月升月落在东西。侧身枕边低声回看,我和雷峰塔顶齐。
明代:宋珏《西湖杂咏二首》
3、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译文:三天竺路渐渐平登,有雷峰塔几层高。一直从山上走到没有人走的地方,松阴下站着一个孤独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译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岭弄泉遥。
出自:明代:吴五兆《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5、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译文: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3.描写雷峰塔的诗句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原文: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张岱
雷峰塔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4.关于“杭州雷峰塔”的五言古诗词有哪些
1、《南乡子·春情》 宋 苏轼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释义:描写了杭州雷峰塔在春天雨水中的美景。
2、《雷峰夕照 步步娇》 清 张易
烟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飞阵阵寒。
树杪流霞,夕阳檀板。此际好留连,却如何便解归周缆。
释义:暮色下,晚霞相应,雷峰塔边好景一片,让人流连忘返。
3、《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清 厉鹗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
浑疑劫烧余,忽讶飞光候。渔村网收人唤酒。
释义:雷峰塔边渔村人收网,居民一副和乐融融的景象。
4、《雷峰塔》 明 张岱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释义:听说过雷峰塔,僧侣带着偏裘,围着西湖,看着日落,此时此景,乃是让人沉醉。
5、《雷峰夕照 蝶恋花》明 莫番
古塔斜阳红欲暝,西崦人家,半在桑榆影。水印残霞如灌锦,烟花佛国非凡境。
十里画船归欲尽,渔唱菱歌,别是湖中景。待月有人楼上等,珠帘半卷阑重凭。
释义:古塔在夕阳的半掩下,景色美不胜收,让人好生欢喜。
5.有关“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雷峰塔”的诗句:
1. 宋.陈允平《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2. 明.马洪《雷峰夕 照南乡子》
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拢岸寻,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满觚棱,留照溪边扫叶僧。鸦背分金犹未了,生憎,几处人家又上灯。
3. 清.张易《雷峰夕照 步步娇》
烟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飞阵阵寒。树杪流霞,夕阳檀板。此际好留连,却如何便解归周缆。
4. 清.夏叙典《雷峰夕照 金浮图》
谁装知浮图?耸秀四启霞窗入。开云牖晚烟平,消得黄岩瘦。极地擎天阅遍阴阳争斗。岁岁雨驰风骤。秋毫暮霁,胜迹依旧。斜阳漏,玲珑明透。翠簨呤龙,宝香喷兽。乳鸦冷鸣钟后,落叶飘萧几片。翻甃兀立,黄昏无偶。归桡远送,倦客频回首。
5. 清.厉鹗《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浑疑劫烧余,忽讶飞光候。渔村网收人唤酒。
雷峰塔名字的由来: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雷锋塔地理位置: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又称西关砖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
6.赞美“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1、《西湖杂咏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珏
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
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2、《三天竺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
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3、《住西湖白云禅院》
年代: 近代 作者: 苏曼殊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4、《西湖春游词七首》
年代: 明 作者: 吴兆
晴光上柳条,结伴戏花朝。
歌近舟沿岸,人开马度桥。
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日暮争门入,衣香满路飘。
5、《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7.描写"雷峰塔"的古诗词有哪些
1、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2、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雷峰塔》明 张岱
4、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5、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满庭芳》金 长筌子
关于西湖雷峰塔的诗句 1. 西湖雷峰塔诗句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原文:
1.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2.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2.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3.张岱
雷峰塔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4.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2. 赞美西湖菏花,段桥,雷峰塔的诗
《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
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
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曲苑风荷
年代: 清 作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花港观鱼》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西湖春游词七首》
年代: 明 作者: 吴兆
晴光上柳条,结伴戏花朝。
歌近舟沿岸,人开马度桥。
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日暮争门入,衣香满路飘。
《断桥残雪》
年代: 南宋 作者: 王洧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绿,鹤惊碎玉啄栏干。
3. 游西湖雷锋塔诗词有多少
《雷峰夕照》蝶恋花(明)莫番
古塔斜阳红欲暝,西崦人家,半在桑榆影。水印残霞如灌锦,烟花佛国非凡境。
十里画船归欲尽,渔唱菱歌,别是湖中景。待月有人楼上等,珠帘半卷阑重凭。
《买陂扩》(明)瞿佑
望西湖,雷峰隐隐,霞光云彩红粲。相轮高耸犹难碍,何况铃音低唤。堪爱玩,最好是前山,紫翠峰腰断。平衔一半,似金镜初分,火珠将坠,万丈瑞光散。
凭栏处,催罢舞群歌伴,游船竞泊芳岸,雕并绣勒争门入,得六街尘乱,君不见疏星,淡月横微汉。敲其待旦,听鲸吼华钟,龟鸣急鼓,光景暗中换。
《雷峰夕 照南乡子》
(明)马洪
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拢岸寻,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满觚棱,留照溪边扫叶僧。鸦背分金犹未了,生憎,几处人家又上灯。
《雷峰夕照 步步娇》
(清)张易
烟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飞阵阵寒。树杪流霞,夕阳檀板。此际好留连,却如何便解归周缆。
《雷峰夕照 金浮图》
(清)夏叙典
谁装知浮图?耸秀四启霞窗入。开云牖晚烟平,消得黄岩瘦。极地擎天阅遍阴阳争斗。岁岁雨驰风骤。秋毫暮霁,胜迹依旧。斜阳漏,玲珑明透。翠簨呤龙,宝香喷兽。乳鸦冷鸣钟后,落叶飘萧几片。翻甃兀立,黄昏无偶。归桡远送,倦客频回首。
《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清)厉鹗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浑疑劫烧余,忽讶飞光候。渔村网收人唤酒。
4. 有关“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雷峰塔”的诗句:
1. 宋.陈允平《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2. 明.马洪《雷峰夕 照南乡子》
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拢岸寻,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满觚棱,留照溪边扫叶僧。鸦背分金犹未了,生憎,几处人家又上灯。
3. 清.张易《雷峰夕照 步步娇》
烟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飞阵阵寒。树杪流霞,夕阳檀板。此际好留连,却如何便解归周缆。
4. 清.夏叙典《雷峰夕照 金浮图》
谁装知浮图?耸秀四启霞窗入。开云牖晚烟平,消得黄岩瘦。极地擎天阅遍阴阳争斗。岁岁雨驰风骤。秋毫暮霁,胜迹依旧。斜阳漏,玲珑明透。翠簨呤龙,宝香喷兽。乳鸦冷鸣钟后,落叶飘萧几片。翻甃兀立,黄昏无偶。归桡远送,倦客频回首。
5. 清.厉鹗《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浑疑劫烧余,忽讶飞光候。渔村网收人唤酒。
雷峰塔名字的由来: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雷锋塔地理位置: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又称西关砖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
5. 描写"雷峰塔"的古诗词有哪些
1、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
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2、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雷峰塔》明 张岱 4、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
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
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
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5、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
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满庭芳》金 长筌子。
6. 形容雷峰塔的诗句
1、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2、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译文:
云升云降在楼上下,月升月落在东西。侧身枕边低声回看,我和雷峰塔顶齐。
明代:宋珏《西湖杂咏二首》
3、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译文:三天竺路渐渐平登,有雷峰塔几层高。一直从山上走到没有人走的地方,松阴下站着一个孤独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译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岭弄泉遥。
出自:明代:吴五兆《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5、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译文: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关于雷峰塔的诗句 1. 关于雷峰塔的诗词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
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
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
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
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
步长桥、月明归去。
——陈允平
黄妃古塔势穹窿,
苍翠藤萝兀倚空。
奇景那知缘劫火,
弧峰斜映夕阳红。
2. 有关“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雷峰塔”的诗句:
1. 宋.陈允平《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2. 明.马洪《雷峰夕 照南乡子》
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常是游湖船拢岸寻,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满觚棱,留照溪边扫叶僧。鸦背分金犹未了,生憎,几处人家又上灯。
3. 清.张易《雷峰夕照 步步娇》
烟凝暮色和峰黯。日映浮屠晚,霞飞阵阵寒。树杪流霞,夕阳檀板。此际好留连,却如何便解归周缆。
4. 清.夏叙典《雷峰夕照 金浮图》
谁装知浮图?耸秀四启霞窗入。开云牖晚烟平,消得黄岩瘦。极地擎天阅遍阴阳争斗。岁岁雨驰风骤。秋毫暮霁,胜迹依旧。斜阳漏,玲珑明透。翠簨呤龙,宝香喷兽。乳鸦冷鸣钟后,落叶飘萧几片。翻甃兀立,黄昏无偶。归桡远送,倦客频回首。
5. 清.厉鹗《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浑疑劫烧余,忽讶飞光候。渔村网收人唤酒。
雷峰塔名字的由来: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雷锋塔地理位置: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又称西关砖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
3. 形容雷峰塔的诗句
1、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2、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译文:
云升云降在楼上下,月升月落在东西。侧身枕边低声回看,我和雷峰塔顶齐。
明代:宋珏《西湖杂咏二首》
3、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译文:三天竺路渐渐平登,有雷峰塔几层高。一直从山上走到没有人走的地方,松阴下站着一个孤独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译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岭弄泉遥。
出自:明代:吴五兆《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5、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译文: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4. 描写"雷峰塔"的古诗词有哪些
1、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
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2、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雷峰塔》明 张岱 4、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
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
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
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5、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
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满庭芳》金 长筌子。
5. 描写"雷峰塔"的古诗词有哪些
1、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2、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雷峰塔》明 张岱
4、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最堪避暑。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暝烟带树。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漫凝伫。步长桥、月明归去。——《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5、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菩提。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满庭芳》金 长筌子
6. 苏轼书写关于雷锋塔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写的这是关于西湖的,貌似不符合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