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写出这样的诗是不是可以进入诗坛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1-28 22:01: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8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这句诗的作者及名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

十四岁写出这样的诗是不是可以进入诗坛发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这句诗的作者及名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现在四川崇州。
  城阙:长安。
  辅:护卫。
  三秦: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风烟望五津: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告别的地方。
  沾巾: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2
  王勃�0�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0�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0�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0�2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0�2
  注释:�0�2
  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现在四川崇州。
  城阙:长安。
  辅:护卫。
  三秦: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后,把战国时期的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风烟望五津: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比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告别的地方。
  沾巾: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0�2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0�2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0�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0�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0�2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0�2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0�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0�2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写乡愁的古诗和现代诗

最好有鉴赏啊~~说说中国人的乡愁、寻根思想从何而来
1 《乡愁》
乡 愁

冰雪在暖阳的怀抱中融化
芳草萋萋绿满了天涯
当料峭东风吹醒诗人伤春的宿酒
夕阳伴着飞花缓缓落下
三月 啊 三月
我拖着一个长长的背影
徘徊在异乡的街头

异乡的面孔都很淡漠
漠然注视着每一个匆匆的过客
当无边丝雨斜织成一张细细密密的网
罩住了游子空茫的心绪
惆怅 啊 惆怅
我倚着一家客栈的破旧门扉
遥向故乡凝望

梦里的家园是烟雨的村庄
花猫打着呼噜蜷缩在慈母的针线旁
当布谷鸟在耳边声声唤着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布谷 啊 布谷
我们都是过了河的卒子
没有退路 不能回头

2
遥远的乡愁

付予那片淌着热汗的泥土

执着的信念

在我深埋的额头

故乡的浣浪摆着村姑红红绿绿的裳纹

这一切我熟悉又陌生

很久没有注视过了

远古的海蜃

又一次带我回到年少的光景

村口的古槐依旧

外婆当年就立在树下

立在风雨中等我回归

如今

我急切的寻找那个仿佛时刻都在

叮咛我的眼神

那个垂老的身影

直到回忆的泪溢满心头

青青的山飞着可爱的布谷

向云边掠去直入边穹

脚下踩着温润的小草

绿绿盈盈

迎着风摇曳欢舞

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呀

凝在我牵着梦的心尖

我怎么舍得就此遗忘

我怎么可能就此遗忘?

沉淀在我心中深深的乡愁

3【招魂的短笛】
余光中
魂兮归来,母亲啊,东方不可以久留,
诞生台风的热带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气压很低。
魂兮归来,母亲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阳火车的单行道
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脚心。
魂兮归来,母亲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驯鹿的白色王国,
七月里没有安息夜,只有白昼。
魂兮归来,母亲啊,异国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梦寐在落地窗畔,
伴着你手栽的小植物们。
归来啊,母亲,来守你火后的小城。
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春天来时,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4【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5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6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7
就是那一只蟋蟀
流沙河

台湾诗人Y先生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幽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
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
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莹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悉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 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盛唐山水诗和中唐山水诗有什么不同

 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到林野的吟颂营造工丽而又质朴的山水意象。 

初唐,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约1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跨越了隋唐两代。虽然朝代有变,但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初唐诗坛沿袭着隋代的文风,以唐太宗喜欢的宫体诗及上官仪的“上官体”为主。诗歌创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大多为歌功颂德的作品,追求浮艳。至唐玄宗至武后时期,初唐四杰的创造力求摆脱齐梁诗风及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楼台庭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这不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抒情性,还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推动了初唐诗歌的发展。在山水诗创作方面,局势虽未打开,但六朝细微描摹的特点使山水诗显得工丽齐整,诗人的目光也逐渐从都城向林野转移,吟颂出质朴自然的园林、山水。 

(一) “林园诗心”的王绩山水意境 

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他一生中曾三仕三隐。在他的著作中可感受到他在仕途上的失意和内心的不平。王绩对陶潜很是仰慕。在对朝野不遇的无奈之下,他转而投向林野,“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不用功名暄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解六合丞还》)。王绩晚年隐居在东皋,以山水田园为伍,并留下了富有林园诗心的作品。王绩的山水诗,有描摹山水景物的,如《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作者以质朴的风格,写出了秋日落暮时的景色,也写出作者对荒原偏爱的诗心。而在《夜还东溪中口号》一诗中,山水林园中的自然景色似乎都为人们而设: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王绩的诗继承了南朝山水诗的描写技巧,质朴自然,真正脱尽了六朝的脂粉气。 

(二) “写心状景”的王勃山水意境 

王勃(650-676)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代表。他十四岁时便开始出游,而在二十岁游历巴蜀时写下的诗作更能体现其在山水诗上的成就。在王勃的诗中,有表现羁旅情思的作品,如《深港夜宿》:津途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对山水的刻画,引出作者“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的思乡之情。而另外一些诗作,则将个人的经验与感受融入到对山水景物的塑造中。在描写景色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代表作品有《泥溪》:弥棹凌奔壑,低鞭蹑峻歧。江涛出岸险,峰登入云危。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风生萍蒲叶,露泣竹潭枝。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还有以写心的形式来绘景,表达作者情致的《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的诗,在写景中加入了抒情色彩,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怀。 

(三) “渐近自然”的卢照邻山水意境 

卢照邻(约634-685?)的一生曾游历了很多地方,见识了不同的山水风貌,也留下了不少风景诗作:霞明深浅浪,风卷来去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野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残花落古树,度鸟入澄湾。《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诗中用似乎不经心的白描,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整体意境。他笔下景物比较写实,常以平实的语言表现渐近自然的意境。这是卢照邻山水诗的一大特点。

 盛唐山水诗——以行云流水般的语气描写自然朴实而又清远深邃的山水境界。 

盛唐,从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66年),约五十年左右。在此期间,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百姓殷富,倾心于诗文成为一种时尚,盛唐气象也在此时产生,诗歌繁荣达到了顶峰。诗坛上有山水田园诗人,也有边塞诗人,还有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其中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人们钟情于山水四周,用手中的笔表现眼前的景物和自我情怀,以景状物,达到了融情于景,融情于物的境界。而诗人们以流畅的诗文描绘出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朴实而又深远,让人心旷神怡。这一时期山水诗的共同特征是自然、平淡,亲切而悠然神远。自然山水做为具有情感、品格的一种存在与诗人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诗人也不仅是寄情山水的隐逸心态,而是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及表现积极高昂的生活情趣.

(一) “江清月近人”的孟浩然山水意境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田园诗的盛唐诗人,诗史上以王孟并称。他的一生虽有求官的举动,但主要过着隐居生活。在人们心中也是一个隐士的形象。他的创作题材主要写家乡的隐居生活或漫游时所见的山水。其山水诗的特点可以用清淡两个字来概括。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闻一多《唐诗杂论》)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固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万山寄张五》落暮之愁与清秋之兴是诗的中心,而清愁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田园恬静的风光下,更进一步传达了清新雅淡的意境美及作者高远的情趣。又如《宿建德江》,作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直观感受。移舟泊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在白描手法下,日暮、旷野、清江、烟渚展现出秋江夜泊、乡情缭绕的情景,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孟浩然的诗作中也不乏具有豪气的佳作,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作者以浓笔泼墨的气魄绘出极具生命力的江山。这也是盛唐气象的透露。孟浩然的诗歌成就独树一帜,自成境界。他的山水田园诗,在清淡自然的意境中,表现出淡淡的思绪。这种描写山水隐逸的特点对唐宋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诗中有画、字字入禅“的王维山水意境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美的风景写照之作。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在他的诗作中,诗情与画意融合为一个整体,以不多的笔墨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各种山水景物。他的诗中有“日落江湖白,潮来田地青”(《山中》)的色彩;有“泉声咽危石,白色冷清秋(《过香积寺》)的构图和音响。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维在朝廷做官,中年以后遭遇挫折,从此人在朝廷心却向往着山林和佛门,求隐不求仕。受佛教的影响,他的诗自然地追求和表现空灵静寂的审美境界。以《辋川集》为代表的诗中,充满禅意,创造了清幽静谧的诗歌意境,如王渔洋所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在他的这些诗中,可以看到“空”字。但在空寂的意境之后,还有大自然热烈喧闹、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也是作者对于生命热烈向往的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王维的这类诗,虽然有空寂的感觉,但是诗人将禅理寄予山水的描写中,其中意境让人玩味。而禅与画的结合,将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表现的淋漓尽致。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三) “弥散仙气漫游”的李白山水意境 

李白(701-762)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受道教文化影响,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寻仙访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写出了不少在山水中仙游的诗作。 
李白的山水诗善于用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加以神话传说的运用来描写高大、壮美的自然山水。雄奇、豪放是他的山水诗的总体特色。他的山水诗作合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和豪放浪漫的奇想于一体,“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自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望庐山瀑布》一诗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瀑布的直观感受: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迅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中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拂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远辞人间。飞流三千,九天直落,体现出雄浑的气魄及作者不受限制的想象力。“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具”,这首诗获得了古人如此的评价。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乘梦神游在仙境中,构筑出神奇的意境。当然,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真性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写出了诗人面对自然山水所涌起的一种与知己相对的自足感。这种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了李白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 

(四) “深沉朴拙”的杜甫山水意境 

杜甫(712-770)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在入仕前有过一段读书漫游的经历,而后因社会动乱也经历过多次的漂泊游离,在这些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杜甫在赴长安求官时过着清苦卑贱的生活,内心有着太多的愁苦和忧郁。“安史之乱”前后,社会衰败,动荡不安,更使他的忧君、忧国、忧民之情激增,表现在诗歌风格上,“沉郁顿挫”成了他的特征。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吟咏山水有气象雄阔高浑的特点。如《暮春》: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鸳鸯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还有著名的《登高》这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以艰难苦恨沉淀的人生体味为基础,发出“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的感叹,并配以“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的景象,情景交融,是山水诗中的经典作品。 

 中唐山水诗——以清淡高远的艺术风格传达幽独而又淡远的人生意趣。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年左右。安史之乱使唐王朝摇摇欲坠,玄宗放弃长安,逃难中盛唐结束进入了中唐时期。而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虽然在763年得到平息,但藩镇割据、动荡不安的现实使这一时期的诗人蒙受着身心的痛苦。盛唐诗歌的壮丽气魄不能真实反映安史之乱后的时代精神,文人蓬勃向上的豪情也不再有,取代的是麻木和消沉。因此中唐的诗人不再有盛唐人的浪漫豪放气质及博大的胸襟抱负。严峻冷酷的现实使他们陷入苦闷与彷徨,反映到诗作上,也是以这种心态为主调。诗歌风格有三大走向,即大历诗风、韩孟诗风和元白诗风。在山水诗上,也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而转为带着沉重的心思来山水中排解郁抑,使山水也沾染上诗人的失意与无奈。诗作也更多表现出诗人冷清孤寂,清淡高远的意趣。 

(一) “荒寒幽静”的刘长卿山水意境 

刘长卿(709-780?)大历诗人。他擅长写近体诗,尤其是五言,被后人誉为“五言长城”。大历时期,安史之乱已经过去,诗人们虽然有中兴国家的志向,但是在战争的阴影下,不能忘怀人生经历中的苦痛,因此常用状景的方式来表现凄凉的人生。刘长卿在对现实不满之下,带着萧条的心情退入山林。“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他的诗作中,用平淡简净的风格,在描写山水景物时,寄托着某种自己的情感。文史学家指出:“刘长卿诗的境界,那种孤独,寂寞,惆怅的情思,常常是层层递进,仿佛孤独到不能再孤独,寂寞到不能再寂寞,仿佛人生路上没有同行者”(罗宗强、郝兴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P8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如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也有通过自然清新的山水氛围,透露诗人偏于幽静自适的心态。如《横龙波》: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秋水晚沉沉,犹疑在深处。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刘长卿的诗作描绘荒凉、贫困,阴冷的清远山水和清苦田园,寄托了诗人萧瑟寂寞感伤的情调。 

(二) “宁静淡泊”的韦应物山水意境 

韦应物(734-792)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山水田园诗著名,并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他在经历了爱妻病逝,自己患病之后曾辞官隐居寺庙,“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京居沣上精舍寄张二舍人》)。后来虽然复出任官,但在公事之余,他常登山临水,四处访胜,在青山绿水中寄托自己幽独孤寂的情怀。有学者指出,韦应物是一位“爱用‘绿’字的诗人”。在他的山水诗中,到处可以见到一派绿意。而在这绿意弥漫的自然生机中,处处可见诗人清淡悠远,宁静淡泊的意趣。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诗中写出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在无人的野渡,水急舟横的景色中,也蕴藏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又如《游溪》一诗,简洁明净的画面,清丽的氛围,却传神地反映了诗人寂寞冷落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所希望的带着清寒色调的幽静境界: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落花飘旅衣,归流淡清风。绿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韦应物继承了陶渊明的山水诗风格,意境浑然淡远,语言清丽朴实,情调宁静淡泊,博得朱熹“气象近道”的称誉。 

(三) “闲适处之”的白居易山水意境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在被贬江州司马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闲适”情调。在东都洛阳和杭州等处,留下了不少山水风景诗作。如下面这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露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江楼夕望招客》这两首诗白居易在杭州时写下的作品清新平淡,用律体来写景,对仗工整,流丽工巧而又大度从容。给人的感觉是鲜明清素,也表现出诗人在风景胜地闲适处之的心境。

(四) “自肆山水间”的柳宗元山水意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他的仕途坎坷而抑郁,先后被贬往永州及调任至柳州。因贬谪而“自肆于山水间”的他,自然喜爱山水诗,并将忧怨、清高寄托于清新雅丽或清冷含韵的诗境中。他的山水诗学习陶渊明和谢灵运。在他笔下的山水有着特殊的风貌。作品《渔翁》、《江雪》这两首可以称为极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之后所写的。茫茫一片雪意中,一叶扁舟,一人蓑衣钓雪,奇异自然超然。在充满荒寒清远的画意中,诗人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意志——一位不惧孤独,不怕寒冷,安然静坐的钓鱼翁。诗中隐约可见诗人高洁超世的人格特征及被贬荒远地方的幽愤意绪。这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画。而《渔翁》则体现了柳宗元诗的细致简洁,清秀自然: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在恬然自适背后,也蕴涵着无限寂寞和诗人孤高的性格。借山水来抒发情感,使自然山水不仅是人欣赏的对象,而是染上强烈的情感色彩,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可以说柳宗元将中国的山水诗发展到了一个情意自然的阶段。

晚唐山水诗——以追思和感叹为依托表现清苦与荒寒的山水意境。

晚唐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年),大约七十年左右。这一时期里,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国势衰落,前景暗淡。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终于使唐王朝走向覆灭。在诗歌领域,由于外部的民族矛盾,内部的藩镇割据和牛李党争,加居了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痛苦,这使得晚唐诗人的心灵蒙上了浓厚的阴影。晚唐诗人面对社会的昏暗和衰退,提不起精神,只能伤时悯事。因此杜牧、李商隐等有着深沉忧患意识的诗人在现实面前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反复咏叹时代的悲哀与绝望。这是这一时期诗歌的情感基调。而表现在山水诗方面,则是诗人在对山水荒寒意境的吟咏下,将写景与抒情融入一体,蕴涵深刻,并在对山水的描绘中加入对历史的反思和感叹。 

(一) “写景融情”的杜牧山水意境 

杜牧(803-852)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与李商隐的诗以独有的风格,为伤感绮丽的晚唐诗坛增添了生气。他们继承了李白、杜甫关注国家命运,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以各自的创作实践开拓了属于自己的新风格,被世人称为“小李杜”。杜牧胸怀大志,但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倍受压抑,无法实现抱负。在报国无门的状况下,不免有忧伤的情绪产生,但杜牧能执着于理想,开始对兵法的研究。而诗人与军事家于一身也影响到他的个性与气质,表现在诗作中,就有了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咏史诗和写景抒情诗是他写得最好的两类诗。杜牧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律诗,诗作风格俊爽,情味隽永。如名篇《山行》有清新之美,使人读后有爽朗的感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江南期间,明丽的自然与享乐的都市生活汇集到他的笔下,有时还加入对历史的反思,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到景色之中。在他最有名的诗作《泊秦淮》、《江南春绝句》中,充分体现了这种倾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风景与风情之下,加多一层对历史的反思,写景融情,在诗情画意中的追思感叹正是杜牧山水诗的特点。 

(二) “写意写生”的李商隐山水意境 

李商隐(约811-859)早年清贫,作诗醉心于李贺诗歌的奇峭艳丽。中期陷入牛李党争之中,生活潦倒,终生都不得意。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以政治讽刺诗和缠绵隐约的无题诗见长的。但是在他极少的写景诗中,往往能在描写诗意风景的同时,以细微的笔触,将情理依托其中,达到表情达意,融思见理的目的。他的代表作品有: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桂林》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年。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道泉咽,苔慌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春宵自遣》在《晚晴》这首诗中,也可以见到他的这种风格: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总结: 

山水诗在唐朝时达到第一个艺术高峰,而山水诗歌风格的变迁有因唐代社会时局的的起伏变化引起,也有因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引起的,还有因诗人生活环境有所改变而引起。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及都城风光逐渐转向山林,山水诗人文笔由华丽转向质朴,并开始将个人情感接近自然景色中;而随着国运的昌盛,盛唐山水诗充分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诗人风格各异,尽显盛唐山水诗气象;至中唐,政局的变化,对现实的不满,使山水诗人以山水来排解内心的沉闷。这一时期诗作风格虽少了盛唐的鲜明特色,但却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宁静闲适,借山水抒发情感的特点;晚唐国势衰落,山水诗人在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中,更多地加入了说理和反思。

一、 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到林野的吟颂营造工丽而又质朴的山水意象。

初唐,从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到玄宗开元初年(713年),约1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跨越了隋唐两代。虽然朝代有变,但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初唐诗坛沿袭着隋代的文风,以唐太宗喜欢的宫体诗及上官仪的“上官体”为主。诗歌创造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宫廷为中心,大多为歌功颂德的作品,追求浮艳。至唐玄宗至武后时期,初唐四杰的创造力求摆脱齐梁诗风及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楼台庭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这不仅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和抒情性,还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推动了初唐诗歌的发展。在山水诗创作方面,局势虽未打开,但六朝细微描摹的特点使山水诗显得工丽齐整,诗人的目光也逐渐从都城向林野转移,吟颂出质朴自然的园林、山水。

(一) “林园诗心”的王绩山水意境

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他一生中曾三仕三隐。在他的著作中可感受到他在仕途上的失意和内心的不平。王绩对陶潜很是仰慕。在对朝野不遇的无奈之下,他转而投向林野,“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不用功名暄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解六合丞还》)。王绩晚年隐居在东皋,以山水田园为伍,并留下了富有林园诗心的作品。王绩的山水诗,有描摹山水景物的,如《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作者以质朴的风格,写出了秋日落暮时的景色,也写出作者对荒原偏爱的诗心。而在《夜还东溪中口号》一诗中,山水林园中的自然景色似乎都为人们而设: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王绩的诗继承了南朝山水诗的描写技巧,质朴自然,真正脱尽了六朝的脂粉气。

(二) “写心状景”的王勃山水意境

王勃(650-676)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代表。他十四岁时便开始出游,而在二十岁游历巴蜀时写下的诗作更能体现其在山水诗上的成就。在王勃的诗中,有表现羁旅情思的作品,如《深港夜宿》:津途临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对山水的刻画,引出作者“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的思乡之情。而另外一些诗作,则将个人的经验与感受融入到对山水景物的塑造中。在描写景色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代表作品有《泥溪》:弥棹凌奔壑,低鞭蹑峻歧。江涛出岸险,峰登入云危。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风生萍蒲叶,露泣竹潭枝。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还有以写心的形式来绘景,表达作者情致的《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的诗,在写景中加入了抒情色彩,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怀。

(三) “渐近自然”的卢照邻山水意境

卢照邻(约634-685?)的一生曾游历了很多地方,见识了不同的山水风貌,也留下了不少风景诗作:霞明深浅浪,风卷来去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晚渡滹沱敬赠魏大》
野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残花落古树,度鸟入澄湾。《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诗中用似乎不经心的白描,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整体意境。他笔下景物比较写实,常以平实的语言表现渐近自然的意境。这是卢照邻山水诗的一大特点。

二、 盛唐山水诗——以行云流水般的语气描写自然朴实而又清远深邃的山水境界。

盛唐,从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到代宗大历初年(766年),约五十年左右。在此期间,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百姓殷富,倾心于诗文成为一种时尚,盛唐气象也在此时产生,诗歌繁荣达到了顶峰。诗坛上有山水田园诗人,也有边塞诗人,还有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其中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人们钟情于山水四周,用手中的笔表现眼前的景物和自我情怀,以景状物,达到了融情于景,融情于物的境界。而诗人们以流畅的诗文描绘出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朴实而又深远,让人心旷神怡。这一时期山水诗的共同特征是自然、平淡,亲切而悠然神远。自然山水做为具有情感、品格的一种存在与诗人的生活情感融为一体。诗人也不仅是寄情山水的隐逸心态,而是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及表现积极高昂的生活情趣.

(一) “江清月近人”的孟浩然山水意境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田园诗的盛唐诗人,诗史上以王孟并称。他的一生虽有求官的举动,但主要过着隐居生活。在人们心中也是一个隐士的形象。他的创作题材主要写家乡的隐居生活或漫游时所见的山水。其山水诗的特点可以用清淡两个字来概括。闻一多先生曾说;“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闻一多《唐诗杂论》)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固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万山寄张五》落暮之愁与清秋之兴是诗的中心,而清愁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田园恬静的风光下,更进一步传达了清新雅淡的意境美及作者高远的情趣。又如《宿建德江》,作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直观感受。移舟泊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在白描手法下,日暮、旷野、清江、烟渚展现出秋江夜泊、乡情缭绕的情景,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孟浩然的诗作中也不乏具有豪气的佳作,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作者以浓笔泼墨的气魄绘出极具生命力的江山。这也是盛唐气象的透露。孟浩然的诗歌成就独树一帜,自成境界。他的山水田园诗,在清淡自然的意境中,表现出淡淡的思绪。这种描写山水隐逸的特点对唐宋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诗中有画、字字入禅“的王维山水意境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唐代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美的风景写照之作。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在他的诗作中,诗情与画意融合为一个整体,以不多的笔墨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各种山水景物。他的诗中有“日落江湖白,潮来田地青”(《山中》)的色彩;有“泉声咽危石,白色冷清秋(《过香积寺》)的构图和音响。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维在朝廷做官,中年以后遭遇挫折,从此人在朝廷心却向往着山林和佛门,求隐不求仕。受佛教的影响,他的诗自然地追求和表现空灵静寂的审美境界。以《辋川集》为代表的诗中,充满禅意,创造了清幽静谧的诗歌意境,如王渔洋所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在他的这些诗中,可以看到“空”字。但在空寂的意境之后,还有大自然热烈喧闹、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也是作者对于生命热烈向往的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王维的这类诗,虽然有空寂的感觉,但是诗人将禅理寄予山水的描写中,其中意境让人玩味。而禅与画的结合,将王维诗歌的艺术风貌表现的淋漓尽致。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正是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三) “弥散仙气漫游”的李白山水意境

李白(701-762)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受道教文化影响,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寻仙访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写出了不少在山水中仙游的诗作。
李白的山水诗善于用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加以神话传说的运用来描写高大、壮美的自然山水。雄奇、豪放是他的山水诗的总体特色。他的山水诗作合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和豪放浪漫的奇想于一体,“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自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望庐山瀑布》一诗表现了作者对庐山瀑布的直观感受: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迅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中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拂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远辞人间。飞流三千,九天直落,体现出雄浑的气魄及作者不受限制的想象力。“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具”,这首诗获得了古人如此的评价。
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乘梦神游在仙境中,构筑出神奇的意境。当然,在李白的山水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真性情: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写出了诗人面对自然山水所涌起的一种与知己相对的自足感。这种豪壮奔放与清新明秀之美,构成了李白特有的飘逸豪放的艺术风格。

(四) “深沉朴拙”的杜甫山水意境

杜甫(712-770)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在入仕前有过一段读书漫游的经历,而后因社会动乱也经历过多次的漂泊游离,在这些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杜甫在赴长安求官时过着清苦卑贱的生活,内心有着太多的愁苦和忧郁。“安史之乱”前后,社会衰败,动荡不安,更使他的忧君、忧国、忧民之情激增,表现在诗歌风格上,“沉郁顿挫”成了他的特征。诗风“沉郁顿挫”的杜甫吟咏山水有气象雄阔高浑的特点。如《暮春》: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鸳鸯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还有著名的《登高》这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以艰难苦恨沉淀的人生体味为基础,发出“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的感叹,并配以“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的景象,情景交融,是山水诗中的经典作品。

三、 中唐山水诗——以清淡高远的艺术风格传达幽独而又淡远的人生意趣。

中唐,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年左右。安史之乱使唐王朝摇摇欲坠,玄宗放弃长安,逃难中盛唐结束进入了中唐时期。而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虽然在763年得到平息,但藩镇割据、动荡不安的现实使这一时期的诗人蒙受着身心的痛苦。盛唐诗歌的壮丽气魄不能真实反映安史之乱后的时代精神,文人蓬勃向上的豪情也不再有,取代的是麻木和消沉。因此中唐的诗人不再有盛唐人的浪漫豪放气质及博大的胸襟抱负。严峻冷酷的现实使他们陷入苦闷与彷徨,反映到诗作上,也是以这种心态为主调。诗歌风格有三大走向,即大历诗风、韩孟诗风和元白诗风。在山水诗上,也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而转为带着沉重的心思来山水中排解郁抑,使山水也沾染上诗人的失意与无奈。诗作也更多表现出诗人冷清孤寂,清淡高远的意趣。

(一) “荒寒幽静”的刘长卿山水意境

刘长卿(709-780?)大历诗人。他擅长写近体诗,尤其是五言,被后人誉为“五言长城”。大历时期,安史之乱已经过去,诗人们虽然有中兴国家的志向,但是在战争的阴影下,不能忘怀人生经历中的苦痛,因此常用状景的方式来表现凄凉的人生。刘长卿在对现实不满之下,带着萧条的心情退入山林。“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他的诗作中,用平淡简净的风格,在描写山水景物时,寄托着某种自己的情感。文史学家指出:“刘长卿诗的境界,那种孤独,寂寞,惆怅的情思,常常是层层递进,仿佛孤独到不能再孤独,寂寞到不能再寂寞,仿佛人生路上没有同行者”(罗宗强、郝兴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P8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如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也有通过自然清新的山水氛围,透露诗人偏于幽静自适的心态。如《横龙波》:空传古岸下,曾见蛟龙去。秋水晚沉沉,犹疑在深处。乱声沙上石,倒影云中树。独见一扁舟,樵人往来渡。刘长卿的诗作描绘荒凉、贫困,阴冷的清远山水和清苦田园,寄托了诗人萧瑟寂寞感伤的情调。

(二) “宁静淡泊”的韦应物山水意境

韦应物(734-792)的诗歌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山水田园诗著名,并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他在经历了爱妻病逝,自己患病之后曾辞官隐居寺庙,“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空掩门”(《京居沣上精舍寄张二舍人》)。后来虽然复出任官,但在公事之余,他常登山临水,四处访胜,在青山绿水中寄托自己幽独孤寂的情怀。有学者指出,韦应物是一位“爱用‘绿’字的诗人”。在他的山水诗中,到处可以见到一派绿意。而在这绿意弥漫的自然生机中,处处可见诗人清淡悠远,宁静淡泊的意趣。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诗中写出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在无人的野渡,水急舟横的景色中,也蕴藏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又如《游溪》一诗,简洁明净的画面,清丽的氛围,却传神地反映了诗人寂寞冷落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所希望的带着清寒色调的幽静境界: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落花飘旅衣,归流淡清风。绿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

韦应物继承了陶渊明的山水诗风格,意境浑然淡远,语言清丽朴实,情调宁静淡泊,博得朱熹“气象近道”的称誉。

(三) “闲适处之”的白居易山水意境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在被贬江州司马后,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闲适”情调。在东都洛阳和杭州等处,留下了不少山水风景诗作。如下面这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露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江楼夕望招客》这两首诗白居易在杭州时写下的作品清新平淡,用律体来写景,对仗工整,流丽工巧而又大度从容。给人的感觉是鲜明清素,也表现出诗人在风景胜地闲适处之的心境。

(四) “自肆山水间”的柳宗元山水意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他的仕途坎坷而抑郁,先后被贬往永州及调任至柳州。因贬谪而“自肆于山水间”的他,自然喜爱山水诗,并将忧怨、清高寄托于清新雅丽或清冷含韵的诗境中。他的山水诗学习陶渊明和谢灵运。在他笔下的山水有着特殊的风貌。作品《渔翁》、《江雪》这两首可以称为极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至永州之后所写的。茫茫一片雪意中,一叶扁舟,一人蓑衣钓雪,奇异自然超然。在充满荒寒清远的画意中,诗人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意志——一位不惧孤独,不怕寒冷,安然静坐的钓鱼翁。诗中隐约可见诗人高洁超世的人格特征及被贬荒远地方的幽愤意绪。这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画。而《渔翁》则体现了柳宗元诗的细致简洁,清秀自然: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在恬然自适背后,也蕴涵着无限寂寞和诗人孤高的性格。借山水来抒发情感,使自然山水不仅是人欣赏的对象,而是染上强烈的情感色彩,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可以说柳宗元将中国的山水诗发展到了一个情意自然的阶段。

四、 晚唐山水诗——以追思和感叹为依托表现清苦与荒寒的山水意境。

晚唐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昭宣帝天佑四年(907年),大约七十年左右。这一时期里,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国势衰落,前景暗淡。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终于使唐王朝走向覆灭。在诗歌领域,由于外部的民族矛盾,内部的藩镇割据和牛李党争,加居了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痛苦,这使得晚唐诗人的心灵蒙上了浓厚的阴影。晚唐诗人面对社会的昏暗和衰退,提不起精神,只能伤时悯事。因此杜牧、李商隐等有着深沉忧患意识的诗人在现实面前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反复咏叹时代的悲哀与绝望。这是这一时期诗歌的情感基调。而表现在山水诗方面,则是诗人在对山水荒寒意境的吟咏下,将写景与抒情融入一体,蕴涵深刻,并在对山水的描绘中加入对历史的反思和感叹。

(一) “写景融情”的杜牧山水意境

杜牧(803-852)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他与李商隐的诗以独有的风格,为伤感绮丽的晚唐诗坛增添了生气。他们继承了李白、杜甫关注国家命运,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传统,以各自的创作实践开拓了属于自己的新风格,被世人称为“小李杜”。杜牧胸怀大志,但险恶的政治环境使他倍受压抑,无法实现抱负。在报国无门的状况下,不免有忧伤的情绪产生,但杜牧能执着于理想,开始对兵法的研究。而诗人与军事家于一身也影响到他的个性与气质,表现在诗作中,就有了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咏史诗和写景抒情诗是他写得最好的两类诗。杜牧擅长写七言绝句与律诗,诗作风格俊爽,情味隽永。如名篇《山行》有清新之美,使人读后有爽朗的感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江南期间,明丽的自然与享乐的都市生活汇集到他的笔下,有时还加入对历史的反思,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到景色之中。在他最有名的诗作《泊秦淮》、《江南春绝句》中,充分体现了这种倾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风景与风情之下,加多一层对历史的反思,写景融情,在诗情画意中的追思感叹正是杜牧山水诗的特点。

(二) “写意写生”的李商隐山水意境

李商隐(约811-859)早年清贫,作诗醉心于李贺诗歌的奇峭艳丽。中期陷入牛李党争之中,生活潦倒,终生都不得意。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以政治讽刺诗和缠绵隐约的无题诗见长的。但是在他极少的写景诗中,往往能在描写诗意风景的同时,以细微的笔触,将情理依托其中,达到表情达意,融思见理的目的。他的代表作品有: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桂林》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年。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道泉咽,苔慌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春宵自遣》在《晚晴》这首诗中,也可以见到他的这种风格: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五)小结:

山水诗在唐朝时达到第一个艺术高峰,而山水诗歌风格的变迁有因唐代社会时局的的起伏变化引起,也有因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引起的,还有因诗人生活环境有所改变而引起。初唐山水诗从宫廷及都城风光逐渐转向山林,山水诗人文笔由华丽转向质朴,并开始将个人情感接近自然景色中;而随着国运的昌盛,盛唐山水诗充分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情趣。诗人风格各异,尽显盛唐山水诗气象;至中唐,政局的变化,对现实的不满,使山水诗人以山水来排解内心的沉闷。这一时期诗作风格虽少了盛唐的鲜明特色,但却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宁静闲适,借山水抒发情感的特点;晚唐国势衰落,山水诗人在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中,更多地加入了说理和反思。

写山水的古诗

是写山水的哦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景旧曾谙。”“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必热爱山水田园,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反过来,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光,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遥远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天下统一,疆域辽阔,群山环岳,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以故国山川美胜,光景可人,呼唤楚王之魂归来。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高适有“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诗中“此意在观国,不言志远游”,“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文天祥有“不上峨嵋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之恨(《采石》);高启高唱“江山相雄不相让,胜形争夸天下壮”,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元代周伯绮“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汉唐所羁縻,今则同中原。大哉舆地图,垂创何其艰;张皇我六师,金汤永深固” (《野狐岭》),为军威盛大、国势宏张、疆土广大、山河永固而歌。清查慎行随康熙巡游兴安岭,写了四首《登绝域远眺》,其一云: “舆图远辟大兴安,凤舞龙回气郁蟠。半岭初云辅大漠,乔木落叶依高寒。丹青不数东南秀,俯仰方知宇宙宽。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诗情感真挚,描写生动,歌颂了康熙时国家统一强盛局面。魏源唱“雄山尚作窥边势,古涧难平出塞声”(《居庸关》)。……这些诗或写山水田园之美以歌颂国家统一强盛,或写山河之痛,抒发捐躯报国的凌云壮志;或借山水形胜,寄托国家民族兴亡之悲慨。说它是山水诗可,说它是爱国主义抒情诗或许更为恰当。江山多娇,田园至美,游览之,欣赏之,歌颂之,为其壮美幽丽而自豪而欣慰;当外敌入侵山河改色时必发出“还我河山”之怒吼,愿为其捐躯献身。由忧国而及忧民,博大深沉的情怀始终激励着古代志士仁人,激励着真正热爱华夏山水田园的诗人们。

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的奠基期
严格地说山水田园诗是以题材为标准划分出的山水诗与田园诗两类不同诗歌,但是写山水多涉及田园,写田园亦必涉及山水,兼写二者之诗人居多,独长一种者甚少,且二者源流相同,美学追求相近,故古人常将山水诗与田园诗合在一起加以论述。笔者亦将其合而论之,该分论处则大略分论。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最早可以上溯到古代农事歌谣的产生。远在公元前三千多年,中华民族已建立了发达的锄耕农业,生活于山水田园之中,故远古就有《遂草木》、 《奋五谷》之类反映农事的诗章。 《诗经》中有《豳风·七月》、 《齐风·甫田》、 《小雅·大田》之类农事诗。然诗中反映的是大规模奴隶劳动的情景,难以看出诗人的个性, 田园景物在诗中不多见,山水景物更少见。诗中偶然出现的写景句子如《桃夭》的“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河广》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溱洧》的“溱与洧,方涣涣兮”, 《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伐木》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沔水》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节南山》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崧高》的“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写田园山水草木花鸟,有的写得十分出色,但到底不是主要题材,仅是为比兴,或为渲染气氛,处于陪衬地位。 “楚辞”中亦有不少写山水风光的名句,如《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山鬼》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狄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但也是为了渲染气氛,寄寓情感,不是主要题材。汉代诗歌本不发达,汉乐府如 《战城南》的“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长歌行》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无名氏的古诗如 《青青河畔草》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葵”,亦与《诗经》、 “楚辞”写山水田园景物的手法、风格及作用相似。
从《诗经》到建安近千年,我国山水依旧,田园风光是一天比一天美,但田园诗却很少,更没有山水诗。其原因首先是其时生产力与后世相比还不甚发达,诗歌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无暇留意山水田园之美,更难及山水田园之妙。其次是其时诗歌还未成熟,尤其是古代诗歌意境说还未产生,文学(主要指诗歌)还未进入自觉时代,真正的文人诗亦未正式产生,因此以描写山水田园来外化人格、寄寓理趣性灵心态的追求意境美的高层次的诗歌便不可能产生。且先秦至汉代诗多民歌,诗人多是普通百姓,他们因生活及文学水平的制约,无暇欣赏也无法描写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再次,其时时代的主导思潮是重人事重现实的前期儒家思想,儒家诗学的中心是“言志”, 目的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受此影响也不可能产生写景物重内蕴的山水田园诗。最后,其时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与南方相比,山水田园之美是较为逊色的,受审美客体影响,也不可能产生较为成熟的山水田园诗。纵向考察,山水田园诗恰须此四者并具才可能产生并走向成熟。
古代第一首较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诗写北方山水大海,诗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描写寓志寄情,且视野开阔,意境雄阔,风格健朗豪爽。到东晋南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进一步南移与东南的进一步开发,庄园经济的发展,门阀士族游览山水田园避世乐世以成风,玄学、释道思想的兴盛及儒释道思想的初步融合,文学自觉时代的来到,意境说的萌生,士族诗人群体的出现,山水田园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与完整的艺术形式正式出现在古代诗坛上。东晋南朝诗人几乎都写山水田园诗,其中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最为著名,既肇其源,又奠其基。下面拟作先合后分的具体论述。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空前黑暗,血腥的现实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逐渐崩溃,且玄学、释道思想随之初兴,士人或超脱现实,走向上帝,或耽于美人醇酒,或走向自然而享受南方山水之乐趣,于是两晋南朝便有竹林七贤与宫体诗人,还有玄言诗人与山水田园诗人。不过士人们不能完全忘怀“修齐治平”,更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于是诗中便有矛盾与痛苦。相比之下,走向上帝遁入空门过于枯寂难耐,耽于美人醇酒又较下劣,而走向自然与享受自然之乐则既不枯寂难耐又较为清雅,故山水田园诗成为时尚,是诗坛最有活力与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陶渊明与谢灵运因社会地位与生活经历的不同,虽同受时代及思潮的影响,但诗歌创作的路子与成就却大不相同。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綦毋潜
《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
《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勃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崔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峨嵋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

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群山》中的“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便是从这两句中脱化而出。

(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景旧曾谙。”“旧”:从前,指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文人心态录——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主体
华夏历史悠久、一统时间长为山水田园诗提供了审美时间,美丽风光为古代诗人提供了审美空间,创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园诗。西方风光也自具美的特色,为何其山水田园诗远不如中国兴盛,且其内蕴远不如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那么深远婉曲复杂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说审美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审美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态的原因。

爱国之情——山水田园诗的高亢主调
以名山大川为筋骨血脉,以田园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华夏民族获取生活资料赖以生存的源泉。山水田园哺育人,人必热爱山水田园,产生一种深沉的山河之恋、乡土之情。这种山河之恋与乡土之情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愈益浓烈,到民族国家形成时便成为爱国主义崇高感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爱国主义最终形成。反过来,古代山水田园诗人又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之下遍游山水,饱览田园,讴歌华夏风光,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使山水田园诗获得很高的思想意义,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亦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遥远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就有许多祭祀山川、旅游、隐逸的传说。黄帝游天下,封禅五岳;巢父、许由因自标高洁不受天下而遁迹山林;虞舜东巡狩,登南山,观河渚,南巡苍梧而死,葬于九嶷山; 《诗经·周颂·殷》歌颂武王克商,天下统一,疆域辽阔,群山环岳,百川汇河的壮美景象;魏武侯游于西河,赞叹“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孔子游缁维之林,坐杏坛之上,又出游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著名观点;屈原在《招魂》中描绘楚国“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以故国山川美胜,光景可人,呼唤楚王之魂归来。六朝以后山水田园诗大盛,歌颂描写山水田园以表山河之恋、故土之情的作品不胜枚举,借山水直抒爱国之情的作品也纷至沓来。高适有“礼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之颂(《奉酬睢阳李太守》);储光羲作《游茅山诗》五首,极写茅山风光的清美与野逸的情趣,诗中“此意在观国,不言志远游”,“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颂处于鼎盛时期的大唐帝国;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叹(《春望》);陆游抒“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文天祥有“不上峨嵋二十岁,重来为堕山河泪”之恨(《采石》);高启高唱“江山相雄不相让,胜形争夸天下壮”,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元代周伯绮“高岭出云表,白昼生虚寒……涧谷深叵测,梯磴纡百盘……汉唐所羁縻,今则同中原。大哉舆地图,垂创何其艰;张皇我六师,金汤永深固” (《野狐岭》),为军威盛大、国势宏张、疆土广大、山河永固而歌。清查慎行随康熙巡游兴安岭,写了四首《登绝域远眺》,其一云: “舆图远辟大兴安,凤舞龙回气郁蟠。半岭初云辅大漠,乔木落叶依高寒。丹青不数东南秀,俯仰方知宇宙宽。万里乾坤千里目,欣从奇险得奇观。”诗情感真挚,描写生动,歌颂了康熙时国家统一强盛局面。魏源唱“雄山尚作窥边势,古涧难平出塞声”(《居庸关》)。……这些诗或写山水田园之美以歌颂国家统一强盛,或写山河之痛,抒发捐躯报国的凌云壮志;或借山水形胜,寄托国家民族兴亡之悲慨。说它是山水诗可,说它是爱国主义抒情诗或许更为恰当。江山多娇,田园至美,游览之,欣赏之,歌颂之,为其壮美幽丽而自豪而欣慰;当外敌入侵山河改色时必发出“还我河山”之怒吼,愿为其捐躯献身。由忧国而及忧民,博大深沉的情怀始终激励着古代志士仁人,激励着真正热爱华夏山水田园的诗人们。

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的奠基期
严格地说山水田园诗是以题材为标准划分出的山水诗与田园诗两类不同诗歌,但是写山水多涉及田园,写田园亦必涉及山水,兼写二者之诗人居多,独长一种者甚少,且二者源流相同,美学追求相近,故古人常将山水诗与田园诗合在一起加以论述。笔者亦将其合而论之,该分论处则大略分论。
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最早可以上溯到古代农事歌谣的产生。远在公元前三千多年,中华民族已建立了发达的锄耕农业,生活于山水田园之中,故远古就有《遂草木》、 《奋五谷》之类反映农事的诗章。 《诗经》中有《豳风·七月》、 《齐风·甫田》、 《小雅·大田》之类农事诗。然诗中反映的是大规模奴隶劳动的情景,难以看出诗人的个性, 田园景物在诗中不多见,山水景物更少见。诗中偶然出现的写景句子如《桃夭》的“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河广》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溱洧》的“溱与洧,方涣涣兮”, 《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伐木》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沔水》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节南山》的“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崧高》的“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写田园山水草木花鸟,有的写得十分出色,但到底不是主要题材,仅是为比兴,或为渲染气氛,处于陪衬地位。 “楚辞”中亦有不少写山水风光的名句,如《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山鬼》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狄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但也是为了渲染气氛,寄寓情感,不是主要题材。汉代诗歌本不发达,汉乐府如 《战城南》的“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长歌行》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无名氏的古诗如 《青青河畔草》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葵”,亦与《诗经》、 “楚辞”写山水田园景物的手法、风格及作用相似。
从《诗经》到建安近千年,我国山水依旧,田园风光是一天比一天美,但田园诗却很少,更没有山水诗。其原因首先是其时生产力与后世相比还不甚发达,诗歌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无暇留意山水田园之美,更难及山水田园之妙。其次是其时诗歌还未成熟,尤其是古代诗歌意境说还未产生,文学(主要指诗歌)还未进入自觉时代,真正的文人诗亦未正式产生,因此以描写山水田园来外化人格、寄寓理趣性灵心态的追求意境美的高层次的诗歌便不可能产生。且先秦至汉代诗多民歌,诗人多是普通百姓,他们因生活及文学水平的制约,无暇欣赏也无法描写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再次,其时时代的主导思潮是重人事重现实的前期儒家思想,儒家诗学的中心是“言志”, 目的是“发乎情止乎礼义”,受此影响也不可能产生写景物重内蕴的山水田园诗。最后,其时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与南方相比,山水田园之美是较为逊色的,受审美客体影响,也不可能产生较为成熟的山水田园诗。纵向考察,山水田园诗恰须此四者并具才可能产生并走向成熟。
古代第一首较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观沧海》,诗写北方山水大海,诗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描写寓志寄情,且视野开阔,意境雄阔,风格健朗豪爽。到东晋南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的进一步南移与东南的进一步开发,庄园经济的发展,门阀士族游览山水田园避世乐世以成风,玄学、释道思想的兴盛及儒释道思想的初步融合,文学自觉时代的来到,意境说的萌生,士族诗人群体的出现,山水田园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与完整的艺术形式正式出现在古代诗坛上。东晋南朝诗人几乎都写山水田园诗,其中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最为著名,既肇其源,又奠其基。下面拟作先合后分的具体论述。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空前黑暗,血腥的现实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逐渐崩溃,且玄学、释道思想随之初兴,士人或超脱现实,走向上帝,或耽于美人醇酒,或走向自然而享受南方山水之乐趣,于是两晋南朝便有竹林七贤与宫体诗人,还有玄言诗人与山水田园诗人。不过士人们不能完全忘怀“修齐治平”,更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于是诗中便有矛盾与痛苦。相比之下,走向上帝遁入空门过于枯寂难耐,耽于美人醇酒又较下劣,而走向自然与享受自然之乐则既不枯寂难耐又较为清雅,故山水田园诗成为时尚,是诗坛最有活力与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陶渊明与谢灵运因社会地位与生活经历的不同,虽同受时代及思潮的影响,但诗歌创作的路子与成就却大不相同。

前人认为中唐之诗是诗坛的中兴,是对盛唐诗的再发展,是比较说明之

哥们,你这个题目有点大了,恐怕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了的,我只能笼统地说一下。中唐诗坛是指从贞元中期到大和初期约三十年的时间,唐朝诗坛在停滞了二十年后又活跃起来,涌现出了韩、白、小李杜和刘禹锡、元稹、张籍、王建等一大批优秀的诗人,白居易曾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不仅反映了更多方面的问题、扩大了社会诗的内容,而且增加了新的形式和风格,如韩愈的以文为诗,白居易刻意追求的”质而轻“、”顺而肆“,刘禹锡的以民谣入诗,特别是白、元的长篇故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更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都是对盛唐诗坛的发展。
本文标题: 十四岁写出这样的诗是不是可以进入诗坛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565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李白为名酒代言,他将如何推销 【要点:李白诗歌的酒意象研究】你能在诗句中找到你的名字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