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诗会被独立出来

发布时间: 2022-09-05 09:0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8

词是怎样从诗中脱颖出来,变成独立的文体的?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

为什么诗会被独立出来

词是怎样从诗中脱颖出来,变成独立的文体的?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曲子词源自汉族民间,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倾向。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被重新发现,词源于汉族民间

宋词(4张)
俗文学的观点已得到广泛承认。隋唐之际发生、形成的曲子词,原是配合一种全新的音乐--“燕乐”歌唱的。“燕”通“宴”,燕乐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演奏和歌唱者皆为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歌妓。且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唐时西域音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其中部分乐曲后被改为汉名,如天宝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个胡名乐为汉名。《羯鼓录》载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来曲。后被用作词调的,许多据调名就可以断定其为外来乐,如《望月婆罗门》原是印度乐曲,《苏幕遮》本是龟兹乐曲。《胡捣练》、《胡渭州》等调,则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调来自南疆,如《菩萨蛮》、《八拍蛮》等等。部分曲调直接以边地为名,表明其曲调来自边地。《新唐书·五行志》说:“天宝后各曲,多以边地为名,如《伊州》、《甘州》、《凉州》等。”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也说:“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伊州为今新疆哈密地区,甘州为今甘肃张掖,凉州为今甘肃武威,熙州为今甘肃临洮,石州为今山西离石,渭州为今甘肃陇西,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边州。燕乐构成的主体部分,就是这些外来音乐。二是来自汉族民间的土风歌谣。唐代曲子很多原来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记笺订》对教坊曲中那些来自汉族民间的曲子,逐一做过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刘禹锡《竹枝词序》说:“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又如《麦秀两歧》,《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见闻录》言五代朱梁时,“长吹《麦秀两歧》于殿前,施芟麦之具,引数十辈贫儿褴褛衣裳,携男抱女,挈筐笼而拾麦,仍和声唱,其词凄楚,及其贫苦之意。”宋代汉族民间曲子之创作仍然十分旺盛,《宋史·乐志》言北宋时“汉族民间作新声者甚众”,如《孤雁儿》、《韵令》等等。燕乐曲调的两种主要来源,奠定了燕乐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辞的俚俗浅易的文学特征。歌词在演唱、流传过程中,以及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时,皆更加稳固了这一文学创作特征。歌词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与正统的以雅正为依归的审美传统大相径庭。广大歌词作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历史和社会潜移默化之赋予他们的审美观念,皆在他们欣赏、创作歌词时,发挥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用。努力摆脱俚俗粗鄙、复归于风雅之正途,便成了词人们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发展
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最初在汉族民间流行。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词源》卷下)就是对这方面特征的一个总结。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诗言志词言情”、“词为艳科”都是宋词这种创作主流倾向的归纳。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宋词创作的主流倾向,正属于被孔子屏弃的淫靡的“郑卫”之声一流,与风雅篇什背道而驰。它只有表层次上的享乐生活追求,决没有深层的意蕴供回味。所以,宋词人们一面沉湎于声色的快乐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饰,自我辩解,“自扫其迹”。后人“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也为其曲意解释。贪图享受,人所难免,兴发情动,形诸歌咏。事后又觉得不合雅趣,有失颜面。这种矛盾普遍存在于歌词的创作之中。如能将艳情的表述含蓄化、朦胧化,似有兴寄,让接受者产生无限言外托喻之想。且将字面、句子、声韵皆加以锻炼,使其具有典丽高雅之风貌,岂不是两全其美?基于这样的立场,“去俗复雅”作为宋词创作的主要努力方向,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创作流派,从创作的实践到出现较完整。

巅峰
苏轼应该可以说是文人抒情词传统的最终奠定者,而一些人认为,这也正是历史发展的下坡路的开始,宋词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陈师道用“以诗为词”评价苏词,道中苏词革新的本质。从整体上观照,词的“雅化”进程,某种意义上也是词逐渐向诗靠拢的一个过程,努力跨越“言志”与“言情”界限的过程,所以,陆辅之才说:“雅正为尚,仍诗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词。”苏轼以前,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至苏轼却是一种突飞猛进的演变。首先,苏轼词扩大了词境。苏轼之性情、襟怀、学问悉见之于诗,也同样融之于词。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他外出打猎,便豪情满怀地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望月思念胞弟苏辙,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登临古迹,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五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刘熙载《艺概》卷四概括说:“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其次,苏轼词提高了词品。苏轼的“以诗入词”,把词家的“言情”与诗人的“言志”很好结合起来,文章道德与儿女私情并见乎词,在词中树堂堂之阵,立正正之旗。即使写闺情,品格也特高。《贺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的美人,可与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调比高。胡寅《酒边词序》因此盛称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词至东坡,其体始尊。再次,苏轼改造了词风。出现在苏轼词中的往往是清奇阔大的景色,词人的旷达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传统区分宋词风格,有“婉约”、“豪放”之说,苏轼便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凡此种种“诗化”革新,都迅速地改变着词的内质,况周颐因此肯定说:“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蕙风词话》卷二)刘熙载转换一个角度评价说:“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艺概》卷四)东坡的复古,正是词向诗的靠拢,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诗的高远古雅复归。至此,词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

古代《诗经》吟唱方法消失的原因?

战国时期就消失了。

有朋友问:在《诗经》中,诗歌较多的运用重章叠句,但为何后世的诗歌对重章叠句运用较少?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我们讲诗歌史曾提到过,诗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直到汉朝,因为诗的发展太快,音乐的变化已经跟不上,才逐渐出现“徒歌”,也就是吟诵的诗。到魏晋南北朝时候,汉字音韵学全面发展,诗就完全独立出来,成为吟诵文学、文本文学,但同样还有用来吟唱的“乐府诗”、“曲子词”来接力音乐歌词。

音乐和诗词的发展一直是紧密连接的。

我们能肯定一点,《诗经》的诗都是拿来唱的。《诗经》分为风、雅、颂,无非就是民歌,诸侯、大臣所作的歌以及专业音乐人做来祭祀用的大歌。

而在《诗经》时期,诗歌作品无论是从结构还是赋比兴的手法来看,都已经是完全成熟的作品。

那么我们对比现在流行音乐的歌词,就会发现,除了语言结构不同,重复吟唱的特色依旧如此鲜明。

当下的流行音乐,是不是有副歌部分?是不是每一段都要反复吟唱。

《诗经》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道理?文字撑不起整首乐曲,所以咱们改几个字吧,既唱满了全场,不至于音乐空场,又通过反复咏叹来加强歌的节奏感属性,同时由于文字简单,反复吟诵,让听众更快地接受这样的诗并广为流传。

一举多得的修辞手法,谁不会用呢?

比如《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其实对背诵《诗经》作品能有很大帮助。

这和现代流行歌曲的区别虽然很大,但字词修改,反复吟唱的套路是一样的。

为什么后来的诗不再用这种修辞方法?

因为诗独立成为文本文学,吟诵文学。吟诵出来还好,但是写出来反复几段既浪费竹简,又浪费墨水,还给人一种啰嗦反复的感觉。

诗的文学性发生了改变,艺术表达变换了方式。

这个道理要领会也非常容易。我们拿《雨巷》举例吧,反复的段落,在背景有音乐的情况下吟诵起来,不但不觉得繁复,还感觉很有意境。

可你在课本上去看到它变成文字,可能每个人感受不一样,反正我是觉得真啰嗦。

又比如前面我前面有文章讨论过乐府民歌《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啰嗦细碎,不就是把“东西南北”全代入唱一遍,这样的诗,好在哪?

这样的诗,好在唱,而不是吟诵。

而这就是诗的本源,只不过诗独立于音乐之后,只遵从汉字本身音韵法则(四声韵、平仄),正因为音乐的散佚,我们无法再通过演唱来感受这种民歌的美了。

《诗经》也一样。

现在有很多音乐家为《诗经》、古诗谱上乐曲进行演唱。不说效果怎么样,但这是一条正确赏析早期诗歌的路子。

什么是诗律?什么是格律?

诗律是诗律,格律是格律.
(1)
韵律的起源必然和配乐演奏分布开的,二者分家长久之后,必然有回归的趋势。词起源之时,诗的体裁已经僵化,所以词才代而起之。词谱渐亡之后,曲又起之。所以我认为,定某字之平仄,不能从古诗中找规律,而应该看当时发的什么音。
(2)
自从阴锵、沈约它们开刻意用韵之先河后,后来流传下来的事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也越来越不好,里面的感情已凝滞,流动性见次。为什么呢,我猜那时候的诗能和乐而歌的已不多见。诗与乐分开来,则诗的发展便独立出来,在其演变过程中导致慢慢的自我强化。同时也失去了其正确发展的指引力量,因为当能和乐而歌的时候,乐是其发展的规范,乐是一种“天道”能与人的情感合二为一,如果诗与乐不分则她肯定能够表达出人的情感,即使没有后来的格律规矩,你读来仍然会有一种流动自然的感觉,因为它通过和乐与人的感觉联系了起来。所以往往最生动最优美的是那些民歌体裁的,我相信,诗经楚辞莫不皆然,尤其诗经回环反复,更是痕迹明显。但是,当文人们开始创作之后,有些人不可能懂得音律音乐,所以慢慢的会发生两者背离的现象,不足怪也,后来人强化衣承,便逐渐的僵化。到的一定程度,便会有一中新的体裁出现,必然也是和乐能歌的,如宋词的出现,如元曲的出现。都是这样。倘若一直以韵书为规矩,那也能玩的妥当,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强烈的感情蕴含在里面,其美感是不会有超然的吸引力的。
(3)
六朝以前的诗,气势情感要远远超过后来的。所谓“气”丰沛。章太炎认为那时候人们体格强壮,所以气盛使之然。但是我觉得到不一定,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那时候的诗都可以配乐而歌的,也可以随节奏而舞的。自然表现人的情感要略胜一筹了。
(4)
其实词都是依曲而填的,一般都是先有曲而后有词。故曲定之后,则词的平仄自然就定下来了。但是曲是不变的,而字的发音则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变化,所以一般来讲后世的词谱所记录下来的平仄规律未必正确。而现代人作词(严格来讲),因为没有曲的依托,所以几乎是不可能的。古音和今音是不同的。纵然考证出某字与某字是否同韵,但其具体发音则谁也不能够知道。所以,在我看来现代人所谓的填词只不过是一相情愿罢了!
(5)
因为原曲已失,现在空谈格律已经无甚意义。而重要的是求得格律为什么为格律。以谱填词,索韵书为诗就变得好笑而又无谓的事情。原,应以声定律,而不能以律自缚。词的格律其实和诗的一样,因为都是配乐而歌的,所以不能说一个严一个松,只是诗比词的形式简单,所以后来的人,对词律的整理不能整齐划一。其实,反过来看,诗的格律并不是后世人认为的那样亦步亦趋,死的要命。这一点词律和诗律正好是互证的。
(6)
一首美妙的曲子,总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乃在于大多数人的生理听音是一样的。这个先放到一边不论。其实诗最初是按照曲子唱得,所以应该认为先有这样的曲子,才有这样的诗应该是不错的。也就是说曲子一定,则诗的节奏自然已定。某处的平仄自然也定下来,甚至字的音节长短也确定下来,而曲子可能是多变的,如此看来,诗的音节形式自然也是多变的,那么若如后世人一样,仅仅将诗限定到有限的几种格律框架下,是很不妥当的了。为什么后世会这样,在于诗已经脱离曲而独立出来,这时诗律便没了依归,于是便寻找其他的根据,这样人们就总结出格律来代替原来的曲。这件事情我想大约发生在唐代,之后诗才慢慢独立出来的。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里的旗亭画壁故事表明那是诗还是配乐而歌的。所以那时格律只是作诗的第二规矩,曲对诗的规矩还没有废除。所以我们也看到唐及以前的诗是不符合后世的格律的,其原因也在于此。所以诗不见的非要依存于格律,趟硬以格律论之,也不一定非要用古韵,否则就显得比较迂腐了。
(7)
诗歌的韵律取决于自然之律,也就是人的生理听音感受。(虽然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但毕竟不大),所以古今真正的诗歌都是有韵律的,现在看来什么诗经的诗没有韵律,那是胡扯,只是文字的发音有变化,在后世看来好像没有韵律了。如果明白韵律乃自然之律,客观之音,那么在拿着古韵书写诗就可见其迂腐到什么程度了。
(8)
我所指的格律与韵律不是一回事。音乐走什么反叛的道路,如果超出了人的听音感受的承受度,那么反叛是不会成功的。人的听音审美感受受到一定的文化的影响,文化急变之时,往往才能导致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但,之于写诗的人来讲,其底蕴乃在于我国传统的古典文化,其变也慢。故人们之于诗的韵律的审美取向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只有白话诗者才能有一些人所谓的无限的变化。那在于他们的文化底蕴还没有形成的原因。
(9)
古诗的规矩有两种,一是曲,即根据曲来确定诗的韵律;二是,格律,即以一定的成文规范来确定诗的韵律。前者主要在唐前,后者在唐后。古典诗从古诗变为近体诗其实是作诗规矩的改变,因为成文的格律比曲要简单容易掌握,所以后来格律诗越来越昌行,但是水平则不如依曲写的古诗。由此看来古诗并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一点“格律”也没有的!

为什么会有诗?

谁告诉我~~?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像《左传》所记的宋国筑城民夫们讽刺华元的诗,就是口头创作,那些民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当然,这还不是最早的诗歌,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用喊号子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和有趣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派。此外,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玄鸟生商”的说法,商民族奉“玄鸟”(燕子)为图腾,这里的“玄鸟”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草木”、“五谷”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诗又称“诗歌”,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不知道不拘小节大家

为什么诗乐舞最初结合,在春秋后逐渐独立分化

这个真不知道。
猜测:诗乐舞都源于劳动生活,诗是高度概括的语言,舞是热烈感情或活动的表达,乐也是情绪的表达,可以是乐器发出可以是劳动工具发出可以是嗓子发出。
本文标题: 为什么诗会被独立出来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1161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看看我写的怎么样。以月为意想写一首现代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