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晦涩看不懂的,从艾略特开始吗

发布时间: 2022-08-29 01:01: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4

英国现代主义诗人从什么时候开始20世纪初,本涅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坚持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进行创作,用写实的方法记载社会...

现代诗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晦涩看不懂的,从艾略特开始吗

英国现代主义诗人从什么时候开始

20世纪初,本涅特、威尔斯、高尔斯华绥坚持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进行创作,用写实的方法记载社会转型时期资产阶级社会和家庭发生的变化。但他们很快就受到来自现代主义文学的挑战。按照弗吉妮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的说法,1910年是英国小说从传统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变化的重要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加速了这一变化。战争中,大批无辜青年充当炮灰,白白丧生。一战之后,不少英国人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有关人性、人类前途的基本观念乃至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信念发生了动摇。社会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促使现代主义文学蓬勃发展,英国小说也面目一新。D.H.劳伦斯(D. H. Lawrence)是煤矿工人的儿子,他将视线投向两性关系,对西方文明的缺陷进行反思。《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曾因为大胆的性爱描写而在英美两国被查禁。他的《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 Rainbow)、《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等小说将社会批评与性心理探索巧妙结合起来,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作为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拨,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心理真实,注重直接观察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内心世界这面镜子上折射出丰富多彩的外部现实。出生于书香世家的伍尔芙的突出成就是意识流小说。她的《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和《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突破传统的时空观,将意识流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还体现出女作家对于女性存在的历史及现状的独特反思。来自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旷世之作《尤利西斯》(Ulysses)给英国传统小说带来一场革命。《尤利西斯》情节简单,主要记载迪达勒斯、布卢姆和布卢姆的妻子莫莉三个人物的日常琐事。小说实际上只写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天里的事情。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乔伊斯与他未来的妻子娜拉曾在这一天首次幽会,除此以外,它是都柏林历史上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日子。乔伊斯在小说中力图展现的是生活的本质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利西斯》因此被有的评论家誉为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的全部生活和全部历史".《尤利西斯》的成功在于意识流描写表面上纷纷扬扬,漫无边际,实际上结构齐整,周密严谨。

20世纪20年代是英国文学史上又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文坛群星璀璨,佳作迭出。在诗歌领域,T. S. 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1922年发表《荒原》(The Waste Land),运用大量的神话描绘战后西方世界精神失落的景象,表达人的再生的希望。他的诗作代表了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突出成就。爱尔兰诗人威廉·勃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努力建立自己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深入探讨人生哲学问题。叶芝的创作道路由传统走向现代,折射出英语诗坛的过渡与变迁,代表了现代诗人摆脱旧时代的影响,创立现代诗风的历程。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力图摆脱传统的束缚,具有前卫色彩。从本质上讲,现代主义文学是精英文学,《尤利西斯》出版后,一般市井百姓很少有人问津。在以危机和战争为时代特征的三四十年代,严峻的社会现实,尖锐的社会矛盾,紧迫的社会问题,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回归创造了条件,采用写实手法的小说再度受到人们的欢迎。30年代的英国小说在主题上从内倾变为外向,表现社会对个人命运的主导影响,在形式上则从前卫转向保守,采用传统叙述手法。这一时期英国文坛出现了几种走向:一是关注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创作具有左翼倾向的文学。二是抨击资产阶级中上层社会的腐败堕落,创作社会讽刺小说。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1966)在《罪恶的躯体》(Vile Bodies)、《一捧尘土》(A Handful of Dust)等作品中描绘英国社会婚姻、家庭、学校、宗教、政治生活中的荒唐、邪恶与堕落。三是消遣性文学的流行。J. B. 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 1894-1984)以具有喜剧意味的形式讲述社会各阶层的人生故事,展现英国广大地区的生活百态。"侦探小说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1-1976)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尼罗河上的惨案》(Death on the Nile)等侦探小说里精心编织跌宕起伏、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为读者逃避严峻的社会现实提供一个想象世界。
30年代还涌现出两位风格独特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和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 1895-1985)。格林作为一名信仰天主教的作家,致力于探究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危机,记录个人灵魂在善恶之间的煎熬,并将探索人的内心世界与反映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30年代末问世的《布赖顿硬糖》(Brighton Rock)与《权力与光荣》(The Power and the Glory)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英国重要小说家的地位。格雷夫斯是诗人兼小说家,他的古罗马帝国三部曲《我,克劳迪斯》(I, Claudius)、《克劳迪斯神和他的妻子梅萨利纳》(Claudius the God and His Wife Messalina)、《贝利萨里乌斯伯爵》(Count Belisarius)是现代历史小说经典之作,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生活在古代的人物具有亲近感,同时又保持了历史性。

现代诗非得晦涩难懂吗

陈歆耕 前不久,受邀为一个现代诗歌征文活动评审作品。主办方给我和另外几位评委提供了他们初评出来的50多首诗,然后再从这些作品中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按理,这事儿对任何一位有一定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来说都不算复杂,阅读量也不算大,因为总共也才几十首。但在评审的过程中,却让我颇伤脑筋。一是很多诗句,晦涩难懂,往往反复看好几遍,也无法揣摩透其文字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样的诗意?紧接着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面对这类诗歌,你如何给它们打分,分出获奖的等次来? 我担心我的鉴赏能力有问题,就与另一位同样担任评委的老诗人交流看法,他是老专家,见解肯定比我精到,但他与我居然“所见略同”,也有同样的感觉。而这些诗之所以能够在大量的来稿中进入前几十名,显然不是因为靠了什么关系的“特别照顾”,而是代表了一种普遍“晦涩”的诗风,而这种诗风也正成为大量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追求的美学趋向。难怪现在写诗的人,远远超过读诗的人。也难怪在各大书店或网络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中,绝对寻找不到现代诗集的踪影。我觉得,这不能仅仅从读者方面找原因,把原因简单地归咎为读者不识货,或时代环境等等因素使诗歌边缘化了,恐怕不是太客观。 我们一定要反思诗歌本身出了什么问题?如果大家都以“晦涩难懂”来显示“玄奥深刻”;以“佶屈聱牙”来代替“朗朗上口”,现代诗怎么可能有什么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很难走向大众。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让我心生感慨。报道说,日本百岁女诗人柴田丰的诗集《请不要灰心呀!》翻译成中文版,书刚刚印好,遗憾的是她还未来得及看到这本诗集就仙逝了,终年103岁。颇堪玩味的是这位曾风靡日本的长寿女诗人,92岁才开始学习写诗,写诗完全是为了充实晚年孤独而无聊的时光,居然一不小心成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诗人,她的处女诗集《请不要灰心呀!》10个月销售了150万册,诗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的信念,抚慰了亿万因地震海啸而伤心沉痛的人的心灵。那么,她写的都是些什么诗呢?我这里转引其中一首,就是那首《请不要灰心呀!》,只有短短几行,明白晓畅,而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 我说/你不要唉声叹气地/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微风和阳光/并不偏心/梦/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看看我/也有过伤心往事/可我依然觉得/活着挺好//所以我说/你也不要伤心/不要气馁 这首诗通俗得连小学生也一眼能看明白,为什么却能打动那么多人的心呢?这位世纪老人一生经历了各种社会动荡,生活历尽艰辛。当她开始过上安详平静的好日子时,老伴又去世了,只得在敬老院里过着孤独的生活。就在这时,她迷上了写诗。她哪里是写诗呢?她是用诗给自己的生命添加热量,她是用诗诉说饱尝人生沧桑后的淡然和感悟。从照片上看,那张洒满阳光慈蔼笑容的脸,本身就是一首诗。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那首让亿万中国人垂泪的诗《妈妈,请拉住我的手》,同样感情浓烈而又晓畅明白。 由此我想到,无论作文或写诗,最怕的是“装”,“装”深沉,“装”高雅,“装”得像个著名诗人或作家,乃至“装”得像个大师。要写得明白,首先自己要想明白;要想明白那就要活得明白……那位92岁才开始写诗的百岁老太太的写作经历,不知能否让我们的现代诗人明白一点点写诗作文的基本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晦涩 朱光潜 我个人对于诗的显晦问题,已经写过几篇文章了,实无须再来哓舌。现在新诗社邀我参加这次讨论,我姑且很简赅地总束鄙见,并对于从前写的文章略加补充。 首先要正名。“晦涩”两个字加在诗传达上究竟是一个污点。诗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传达媒介的艺术。传达的必要起于诗人心中有话不能不说,要把自己所感到的说出来让旁人也能感到。它的社会性是不能抹煞的。一个真正的诗人没有不要求最高度的完美。所谓"完美"就是内容与形式欣合无间,所说的恰是所感的。所以一首好诗在诗人自己的心中大概没有是晦涩的。如果一首诗对于诗人自己和对于读者都一样是晦涩,那只有两种可能,不是作者有意遮饰所传达的东西很平凡,就是他力不从心,传达的技巧幼稚。在事实上现在有些新诗不免犯这两种毛病。我们对于技巧幼稚的还可原谅,对于"以艰深文浅陋"的应该深恶痛嫉,因为这种"沐猴而冠"的伎俩起于智识上的欺诈,让真正的新诗遭了许多不白之冤。我们不能把“晦涩”悬为诗的一种理想。我们现在丢开坏诗不谈,单谈真正是诗的作品。我以为与其说明白与晦涩,不如说易懂与难懂。晦涩的诗无可辩护,而难懂的诗却有理由存在。我在《大公报》文艺栏发表的《心理上个别的差异与诗的欣赏》一文里说过:凡是好诗对于能懂得的人大半是明白清楚的。这里“能懂得”三个字最吃紧。懂得的程度随人而异。好诗有时不能叫一切人都懂得,对于不懂得的人就是不明白清楚。所以离开读者的了解程度而言,明白清楚对于评诗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我着重“懂”字,用意是把问题从诗的本身移到诗与读者的关系上去。就诗的本身说,我已经说过,它应该是可懂的而不是晦涩的;就诗与读者的关系说,诗的可懂程度随读者的资禀,训练,趣味等而有个别的差异。"晦涩"两个字也常被人用来形容难懂的好诗,作为一种谩骂。我在《大公报》那篇文章里对于个别的差异已详加分剖,无用复述;现在只说一般人所骂为"晦涩"的有时是难懂的好诗,以及它难懂的缘故。 我们姑且把诗人所要说的思想和情调叫做意境,把他所说出来的叫做语言。这两成分本是密切相关的,不能分剖。不过为说话便利起见,我们不妨把它们分开来说。诗的难懂在语言亦在意境。中国人向有"言近旨远"的说法。在言近旨远时,语言的易懂不能保障意境的易懂,陶渊明的诗可以为例。但是"旨远"有时可以"言近",亦有时不可以"言近"。意境难;语言也往往因之而难,李长吉和李义山比元稹、白居易难懂,是同时在意境和语言两方面见出的。 语言可分义的组织和音的组织两点来说。前者属于文法,后者属于音韵学。义的组织大半取决于文法的惯例。这在每国语言里都很根深蒂固,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写,都因习惯成为自然。诗人在大体上都得接收这个习惯,纵然在选字配字两方面每人有每人的个性,总不至于把文法的基础完全放弃。布朗宁和韩退之式的诘屈聱牙终不能成为了解他们的诗的障碍。所以诗在语言方面的难懂,起于义的组织者非常微细。纵然偶有困难,那也是读者可用努力征服的。 音的组织可就不然。这是情调思致所伴的生理变化的微妙痕迹。诗是情感的语言,而情感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这是诗的命脉。读一首好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意味。不幸得很,诗的这个最重要的成分却也是最难的成分。大多数人对于声音的反应都非常迟钝。心理学家对于不能辨别红绿青黄的人有“色盲(colour blind)”一个名词可用,我想他们也应该造“音聋”一个名词,这是很需要的。我们大部分人多少都是"音聋"。这并非说对于一切诗都聋,只是对于某种音无感觉力。比如英国批评家约翰逊博土只喜欢听"联韵"诗(heroic couplet)而不能欣赏弥尔顿的"无韵五节格"(blank verse)便是"音聋"的好例。“音聋”有起于先天的,有起于种族差别的,也有起于习惯与修养的。中国人读外国诗,或是英国人读法国诗,无论是修养如何深厚,在声音上总有一层隔阂。读惯旧诗的人一读诗就期待五七言的音的模型,对于本有音乐性的新诗总觉得不顺口不顺耳。这只是就粗浅的说。如说得严密一点,每个诗人甚至于他的每一首诗,因为是一种特殊个性与特殊情趣的表现,都有他的特殊的声音节奏。这是自然流露,不必出诸有意造作,所以诗人自己也往往不能加以分析说明,甚至于有些诗人因没有意识到音乐性的存在而根本否认它的存在。诗的最难懂的--一般人所谓"晦涩"的--一部分就是它的声音节奏。现在一般谈诗的清楚与晦涩的人们根本就不提这一点,他们仿佛以为只要语言意义明白清楚了,诗也一定是明白清楚的。这似乎是没有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这一切中最难懂的是声音节奏,新诗除这一层之外,又另有一个特殊的难关,就是意境。诗是创造,诗的世界是根据个人当时当境的观感,在现实的基础上新加整理组织的世界。这种组织和日常习惯所接触的现象组织(即通常所谓现实世界)往往相悬殊。第一是诗有所选择,所给的事物价值不一定依习惯的标准;第二是选择以后的配合,诗在事物中所见到的关系条理与一般人所惯见的关系条理也不尽相符。诗人的意境难易即起于这两层悬殊的大小。一般易懂的诗所用的选择配合大半是人所习见的。选择配合的方法愈不习见,愈使人难懂。依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新诗使我觉得难懂,倒不在语言的晦涩,而在联想的离奇。想既可联,必有联的线索,有线索即有踪可寻,不至于难懂。难懂的原因是诗人在起甲与丁联想时,其中所经过的乙与丙的联锁线也许只存在于潜意识中,也许他认为无揭出的必要而索性把他们省略去,在我们习惯由甲到乙,由乙到丙,再由丙到丁的联想方式的人们,骤然看见由甲直接跳到丁,就未免觉得它离奇“晦涩”了。诗的新鲜往往就在这种联想的突然性,而同时这种突然性又基于必然性。这个道理牵涉到想象以及“譬喻语”诸问题,非本文所能详论。使联想有突然性而同时又有必然性,这是诗人所要走的难关;见到它的突然性而同时又见它的必然性,这是读者所要走的难关。诗两种难关都非常微妙,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诚实是诗人的责任,努力求领悟是读者的责任。读者费极大努力而发见所得不偿所失,咎在诗人;以习惯的陈腐的联想方法去衡量诗人,不努力求了解而徒责诗人晦涩不可解,咎在读者。为新诗的前途设想,新诗人和新诗的读者都要有一番反省,要问"晦涩"的错处究竟落在谁身上。让我重复地说一句:诚实是诗人的责任,努力求领悟是读者的责任!

艾略特的《荒原》怎么解释?

《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枯萎的荒原象征着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

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动。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
  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
  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
  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
  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
  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
  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利用神话激发创作想
  像是现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论《荒原》的死亡情结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
  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
  ,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
  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实上,“惧怕死
  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
  生活” ,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结的成因
  纵观全诗,荒原人生活在百无聊赖的精神荒漠中,过着荒唐无聊的日子,溺于情欲之
  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内心一片荒芜,生存陷入无边困境。这样的生活没有
  目标与希望,没有光亮与明天,没有温情与依靠,仅有的过程也只剩麻木与萧条,空洞与
  寒冷,人们像活死人一样。当生活不能带给人们热情与快乐,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
  值。却又由于本能对于死的畏惧,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对死亡充满着渴望的
  追逐。对于死亡情结的成因,基于文本,有三个方面的表述:
  (一)爱情失落,情欲吞没了纯洁
  看到荒原人放纵的情欲时,我总是把他们不自觉的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
  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欲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恶之源。他们都是因为太留恋过记忆中太过于美好的爱情,因而无法接受改变之后
  的现在及未知的未来,走上了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当情欲吞没了纯洁,欲望变成一
  场无名烈火,焚烧的不仅是爱情,而且是生活。殊途同归,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荒原
  》,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唯有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看到《荒原》里的“ 风信子女郎”说着“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
  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亦或是在卧室里的贵妇人自言自语着“你是活的
  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似乎除了放纵情欲便是无所
  事事。女打字员在与人幽会后想的却是“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又或者是“春天里,
  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有了妓女与顾客之间的描写。更甚至于小酒馆里的交谈
  ,“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这样
  丈夫入伍,妻子偷情的事情。以及总是打胎不繁衍下一代的过度情欲,这一点也正切合了
  《从祭仪道神话》中的“圣杯传说”:渔王失去了性能力,因而在他的国土上,子民不能
  生育,牲畜不能繁殖,大地久旱荒芜,只有等待武士寻回圣杯才能挽救这一切。在宗教中
  ,性爱总是与繁衍下一代联系在一起。但荒原人的性行为只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因
  此脱离了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爱情丧失之后,性欲是男女之间的疏离对弈:貌合神离的性伴侣、与繁衍后代无关的
  情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荒原人,欲念之火即是罪恶之源。那些过
  度放纵的情欲,混乱的性关系,便是社会腐败、道德伦理崩溃的表现。庸俗而无趣的人生
  ——从上流社会到底层人民无一幸免。人们成了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世界似乎要宣
  告终结。
  此外,我们在阅读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几乎把女性和淫荡划上了等号,诗中所出现的
  情欲对象和主体基本上都是女性。对于在《荒原》一诗中出现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和神
  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援用现在性爱描写中流行的“攻”与“受” 的说法,那么克莉奥佩
  特拉、维纳斯、狄多等则属于主动而蛮横霸道的“强攻”;而楚楚可怜的柔弱者奥菲利亚
  、翡绿眉拉则属于让人想要侵犯的“小受”。女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强迫,在荒原中似乎
  都成了女人本身的错。也许正应了维纳斯的诅咒,《荒原》中的爱情失落不外乎有四种结
  局:麻木、背叛、疯癫、死亡。
  (二)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与摧残
  在这场不光彩的战局中,荒原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并无实体的城”里,“死亡
  毁坏了这许多人”,留下残缺不全的躯体,血腥而沉闷。可是“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让“狗熊星走远”免得它用“爪子”把尸首挖出来。种在
  花园里等待发芽的尸体,吃尸体的狗熊星,这些话语构建了一个以尸体和死亡为中心的世
  界。我们阅读起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历经战争之后满是阴影,所见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
  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软弱无能的荒原人在死亡情结
  的反照下,死亡已经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比起单纯的死亡恐惧,人们内心更出现了一种
  饱经战争摧残,生不如死的焦虑。
  对于同样可以看作描写历经一战灾难后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提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
  》里所描写的“暂时的幸存者以耐心、无辜和明显的温顺,顺从了如此不公正的命运” 。
  唯一不同的是《广岛之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爱情复苏,人们生活重建的希望,而
  《荒原》中却一再的描绘战争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绝望和阴霾,满是没有出路的迷惘。残
  酷的现实湮灭了荒原人的爱情与信仰,战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与痛苦,或许还有恐惧
  和仇恨,直至在痛苦中麻木的绝望。
  树木枯死,人们成群结队的送葬。象征生命之源的泰晤士河上抛满了垃圾,荒原人破
  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石灰,散落在荒原的枯草里。白天看起来像黑夜,处处是冷风、
  白骨、老鼠、在死水中垂钓的麻木人儿,就连他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关于兄弟和父亲的死亡
  。这个世界不符合荒原人的梦想,但它从来没以任何人梦想的符合形式出现过。历经繁华
  与腐朽、温情与背叛、流血与杀戮,背负了太多苦难的人们变得什么也说不出,平和隐忍
  麻木的生活。
  (三)丧失宗教信仰,灵魂得不到救赎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认为信教是让天主负担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死亡,用
  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却没有得到现世的福
  报,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因此荒原人在绝望的生
  活中不再信仰宗教。丰子恺在《佛无灵》里说得对,一般信佛的人“吃一天素,是希望获
  得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
  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
  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
  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
  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 《荒原》一诗中第三节“烧啊烧啊烧
  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就救拔/烧啊”出自佛陀的“火诫”。欲望之火让人利
  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魂得到净化,有希望“浴火重生”之意,然而佛主并未降下让
  人们得以重生的圣火。就此看来,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或是其他的宗教在人们眼中都
  是无灵的。灵魂失去了归附的依属,死后上天堂,或是轮回的下辈子有好日子过都是虚无缥缈的。死去便是万事空,荒原人活在“枯死的树没有遮荫。焦石间
  没有流水的声音。”的荒原中又如何还愿意信仰宗教?生不如死,毫无信仰和希望的生活
  中,死便是荒原人最好的解脱。

  二、《荒原》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
  “‘没找到那被绞死的人(即耶稣)。’怕水里的死亡。”于是我们在马丹梭梭屈里
  士患着重感冒,只会用太洛纸牌卜卦的女相士那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腓
  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因为对于情欲、权利、财富的无尽欲望,而进入大海
  的漩涡,溺死在水中。于是诗人告诫人们“啊,你转着舵轮朝风的方向看”,不要再重蹈
  荒原人的覆辙。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冬天使我们温暖”。荒原人
  的感官似乎出现了错乱,只因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本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春天,是记忆
  中耶稣被犹大背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季节,“记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滋长发芽的只能是
  痛苦的往事。原本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和冰封了荒原的破败,雪若溶化成水又给缺水的
  荒原带来了生机,于是是让人内心温暖的象征。《火诫》中,帖瑞西士说道:“我,那曾
  在底比斯的墙下坐过的/又曾在最卑微的死人中走过的。”在希腊故事中,底比斯是因为俄
  狄浦斯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犯下滔天大罪而变成荒原的。这个故事向来被看作
  命运悲剧,无法更改、亦无法避免的劫难。这里也暗示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将可能是
  命运悲剧。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主动迈向死亡的坟墓。诗中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便在于:提出了
  重生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诗歌的第五节《雷霆的话》。 “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
  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点明荒原之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再信仰
  宗教。“水”作为全诗中的关键意象有多重象征:一方面在“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
  水里”,它是情欲之海,苦难的象征;另一方面它也是过往美好的象征,“可爱的泰晤士
  ,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若没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中,它是生命甘露的象
  征。耶稣死后的荒原没有“水”,于是成了人间地狱,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所以我
  们可以说,荒原”之荒的根本是水荒。然而天空中乌云密布,六道众生“在静默中拱着背
  蹲伏着”,等待着降雨——然而甘露始终未降,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惧怕和逃避死
  亡的情绪无限放大。
  诗中作者用了三个对应物:耶稣死后的荒原、十月革命使整个世界都成为“并无实体
  的城”以及寻找圣杯的英雄所经历的磨难来描绘荒原的景象。残酷的现实似乎和希望并存
  。因为雷霆的声音说着“舍己为人。同情。克制。”是荒原人得以拯救的唯一方法。这也
  是作者所宣扬的宗教救世的理念。
  可是“舍己为人。同情。克制。”对于早已认为上帝死了,内心充满欲望而又焦躁不
  安的荒原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就连上帝都不相信了的人,又如何会相信上帝的言论?
  长期以来溺于性欲、历经战争、丧失宗教信仰的荒原人听到所谓的拯救方法就如同只闻雷
  声不见下雨,只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而绝望,因而更加不会相信宗教可以救世。此外,作者
  艾略特本人思想就有很大的矛盾和局限性,他所提出的拯救方法也被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
  。因此,因信教而重生基本上是一条绝路。

  三、作者的“死亡情结”及其对《荒原》的影响
  艾略特在大学期间(1906年——1909年)对印度宗教兴趣浓厚,1927年又加入英国国
  籍,成为天主教徒。自身受到不同宗教的影响,因此有矛盾的一面。如同在《荒原》一诗
  中既出现了佛教中“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寓意,又有对于耶稣救世的期待。1926年,
  他说自己“在宗教上是英国国教式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
  者”。他还倾向于纯粹的“反犹太主义”,轻蔑民主,不喜欢不学无术的普通人。他认为
  要以宗教和教会为政治和文化中心,通过教会来管理国家,传播文化,统治人民,力图用
  宗教复兴来挽救西方文明,其社会理想就是宗教救世。革命和民主在他看来是多余的“第
  三人 ”,唯有宗教才能救世。此外,还有人认为《荒原》汇集了他从1914年到1921年的七
  年间所经历的许多噩梦中的感受。“他与妻子的种种不和所引起的痛苦、烦躁和一时的精
  神崩溃都在荒原里有所反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艾略特在本诗中对女人有明显的厌恶和
  欠缺公正的描写。从这两点而言,艾略特本人思想有他的局限性。因此虽然《荒原》写出
  了人们集体的生存困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它最终未给人们带来得以解救的良方。
  “生不如死——渴望解脱——死亡预言——重生可能——命运悲剧”便构成了荒原人
  看似追逐死亡实则逃避的过程与结局。从作品的主体——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中处处
  流露的死亡情结归根结底是出自于作者自身思维倾向的影响。就我理解而言,艾略特本人
  的荒原意识、死亡情结出自以下三个方面:
  从文学创作生涯来看,艾略特本来是美国人,在1927年的时候加入了英国国籍。他在
  创作生涯的初期奔赴伦敦的缘故和庞德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化氛围“稀
  薄”,而且很土。那时的美国文坛在艾略特的眼中低沉阴暗,如同文化的荒原,个人的文学
  才能得不到认同与欣赏,这也就意味着他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在这
  样的荒原生活必然会苦闷而看不到出路,自然滋长了死亡愿望。
  从婚姻角度来看,艾略特与第一任妻子薇薇安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七年间相互折磨
  和伤害,薇薇安后来甚至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此外,艾略特曾被证实有同性恋倾向。这一
  段婚姻经历,让他对女性有了噩梦般的印象,更让他看到爱情的消散和痛苦婚姻中生不如
  死的自己。那时从柏拉图、黑格尔、弗洛伊德到列维伊斯特劳斯的整个西方哲学,都是一
  种理性主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女性被定义为非理性,一种需要和应当被超越的否定性
  ,一个被阉割得不完整的男人。艾略特更是将这种思想发扬了。
  从艾略特的生活时代和背景来看,经历一战摧残的一代人,死亡印象像梦魇一样纠缠
  着他们。生存意义迷失,人们陷入空虚无聊的状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开始像机器一样变得冷漠而疏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是物质和自我,而忽略了群体和
  沟通。暗地里的病孩子是垮掉的一代,麻木、虚妄、焦虑,生不如死的思想蔓延。
  当艾略特对整个世界的感受是一种毁灭感,那么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死亡意识又有什
  么好奇怪的呢?混乱的艾略特写了混乱的荒原,矛盾与纠结是无法避免的。他既让荒原人
  看清了荒原的末路,说有拯救的希望,却又告诉人们这是命运悲剧,无法避免死亡,这是
  一件何其残忍的事情。过往昌盛场面与今日荒原颓败景象的对比,更显绝望。诗人作为作
  品的创作者,自己所提出的宗教救世的观点亦是漏洞百出,荒原人又如何找得到出路?于
  是火的救赎改变不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浩瀚的欲望之海终将浇灭了圣火所带来的浴
  火重生的希望。于是宗教救世只是一种幻想,并不可能真的实现。
  诗人在作品中旁征博引了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和流行谣谚,让男女同身的帖瑞西士将
  互不相干的复杂情节和意象连接起来,并在注释中解释道:“帖瑞西士虽然只是个旁观者
  ,而并非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联络全篇。”死亡情结弥漫
  全篇,诗人把所有的男人归结为一个男人,把所有的女人看成是“只有一个女人”,人们
  变成“非个性化”的社会共同体,因此死亡情结也是社会通病。我们从只言片语的破碎情
  节中,结合注释想要来理解艾略特,甚至是理解任何一代人都有可能产生并且滋长的死亡
  情结。

  四、《荒原》死亡情结对读者的启示
  荒原人病了,寄居在腐烂而狂乱的城市里,孤独而寂寞。欲望是原罪。总觉得别人是
  威胁,把自己锁在老鼠洞里,一个个地失去了器官。无法忘记那些死去的人,因为他们一
  直围聚在周围。荒原人痛哭起来,因为上帝死了。在暗夜里看不到光。恐吓、流血、阴影
  ,第一千零一个信仰破灭。被梦想遗弃的荒原人爱上了死亡:唱一曲挽歌,躺下来,盖上
  白色床单,看心脏便成石头。
  阅读《荒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诗的开篇,西比儿说“我要死”便暗示了荒原人
  走向死亡的开始。丽尔等人在小酒馆里错乱而疯癫的道别,反复说着“请快些吧,时间到
  了”,就像在说着荒原人死亡期限的靠近。“明儿见。再见。”让人感觉到沮丧,如果还
  有明天,一切又有什么不同呢?生活困境并没有得以改善。再见,再也不见便是最好。“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个体的命运便意味着集体的未来。就如同女相士所
  预言的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曾经无比繁华而美好的泰晤士河变得肮脏而丑陋,到处
  是垃圾,就连人也不例外。林林总总,世间百态,生不如死的感觉是如此真实。却找不到
  解脱的出路,于是挣扎也显得毫无用处。绝望蔓延其中。
  面对死亡,我们总是以为挣扎过就不会有遗憾。时光的广漠天地里,人类命运渺小如
  沧海一粟。空虚、寂寞、无聊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轻易感受得到。所谓生存困境,不只是
  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更甚。当我们看到荒原人生不如死的痛苦,以为对于死亡热衷追逐就
  会有新生,却终究改变不了死亡和灭亡的宿命时,我们终于知道了:没有灵魂避难所。
  荒原人所走的这一条拯救无方的毁灭路,更激起了我们生的愿望和对出路的追寻。反
  思如何避免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有可能走上的这么一条毁灭路,变得尤为重要和有
  意义。所以,请更努力的生活,请告诉自己生命每一秒钟都有意义,请对每一个人微笑,
  请照顾和爱护你身边的人,请明白存在真正的幸福。请不要做荒原人。我想这才是《荒原
  》想让我们懂得的。

  参考文献:
  [1]T.S.艾略特.荒原——T.S.艾略特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A.W.利兹.艾略特在他的时代[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
  [5]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丰子恺.佛无灵[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7]赵晓丽,屈长江.死之花——略论艾略特的死亡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1988-01.
  [8]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 ——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
  03-03.
  [9]杨亦军.死亡与拯救——《荒原》的解读之一[N].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2-03.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
  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
  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
  他们相互隔膜,难以交流思想感情,虽然不乏动物式的性爱。他们处于外部世界荒芜、内
  心世界空虚的荒废境地。“荒原”的荒是水荒,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
  人们内心的焦急。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
  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
  诗人利用神话传说,作为对现实生活观照,在《荒原》里没有完整的叙述,而是通过
  迂回曲折的隐喻,影射西方现代文明的堕落和精神生活的枯竭,这就增加了对这些典故不
  太熟悉的读者的解读困难,也是诗人自己承认的晦涩。当然利用神话建立人类不分时间空
  间的宇宙意识,随意地对现代荒原上的人物和情景作各种比较的对照,这种手法并非T.S.
  艾略特独具,詹姆斯·乔伊斯和叶芝等现代派作家也是这样创作的。利用神话激发创作想
  像是现代作家常有的事。

  追逐死亡的荒原人
  ——论《荒原》的死亡情结
  我想没有人比荒原人更热烈地期待着死亡吧,这是我们从《荒原》一诗的前言中便可
  看出的。“古米的西比儿说‘我要死’”,痛恨着没有青春与健康的永生,如同追逐死亡
  的荒原人。在这首后象征主义代表作家T.S.艾略特的代表作中,处处弥漫着阴郁与死沉的
  灰色调,似乎对死亡有着异乎寻常的情结。
  正如费尔巴哈所说的,死亡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死与生从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二
  元对立体,人们向来贪生恶死,对于死存在着深深的恐惧。荒原人却超乎寻常的恶生恋死
  ,亦背弃了基督教“为主而活,为主而死”,主将使为他舍命的人“复活并且永生”的信
  仰。也如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些愚蠢怕死的人只是由于怀着“对地域的恐惧而愿意活
  着”,因而他们“虽然活着”却从来“感觉不到生活的愉快”,“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人的生活,至少不是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 。事实上,“惧怕死
  亡、企图逃避死亡的荒原人之所以是在追逐死亡,首先就在于这他们过着一种虽生犹死的
  生活” ,这也是荒原人有着强烈死亡愿望的原因。

  一、《荒原》死亡情结的成因
  纵观全诗,荒原人生活在百无聊赖的精神荒漠中,过着荒唐无聊的日子,溺于情欲之
  海、历经战争伤害、丧失宗教信仰,内心一片荒芜,生存陷入无边困境。这样的生活没有
  目标与希望,没有光亮与明天,没有温情与依靠,仅有的过程也只剩麻木与萧条,空洞与
  寒冷,人们像活死人一样。当生活不能带给人们热情与快乐,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和价
  值。却又由于本能对于死的畏惧,逃避死亡的方式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对死亡充满着渴望的
  追逐。对于死亡情结的成因,基于文本,有三个方面的表述:
  (一)爱情失落,情欲吞没了纯洁
  看到荒原人放纵的情欲时,我总是把他们不自觉的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
  洛丽塔》中那个把对过去岁月的狂恋转化成恋童癖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欲念之火,又是一
  切的罪恶之源。他们都是因为太留恋过记忆中太过于美好的爱情,因而无法接受改变之后
  的现在及未知的未来,走上了两条看似不同的道路:《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变得只能爱
  上未成年少女,而荒原人则过上了有欲无爱的麻木生活。当情欲吞没了纯洁,欲望变成一
  场无名烈火,焚烧的不仅是爱情,而且是生活。殊途同归,无论是《洛丽塔》还是《荒原
  》,丧失了原本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之后,唯有死,才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看到《荒原》里的“ 风信子女郎”说着“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
  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亦或是在卧室里的贵妇人自言自语着“你是活的
  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我现在该做什么?”似乎除了放纵情欲便是无所
  事事。女打字员在与人幽会后想的却是“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又或者是“春天里,
  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有了妓女与顾客之间的描写。更甚至于小酒馆里的交谈
  ,“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这样
  丈夫入伍,妻子偷情的事情。以及总是打胎不繁衍下一代的过度情欲,这一点也正切合了
  《从祭仪道神话》中的“圣杯传说”:渔王失去了性能力,因而在他的国土上,子民不能
  生育,牲畜不能繁殖,大地久旱荒芜,只有等待武士寻回圣杯才能挽救这一切。在宗教中
  ,性爱总是与繁衍下一代联系在一起。但荒原人的性行为只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因
  此脱离了性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爱情丧失之后,性欲是男女之间的疏离对弈:貌合神离的性伴侣、与繁衍后代无关的
  情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空虚而又荒淫无度的荒原人,欲念之火即是罪恶之源。那些过
  度放纵的情欲,混乱的性关系,便是社会腐败、道德伦理崩溃的表现。庸俗而无趣的人生
  ——从上流社会到底层人民无一幸免。人们成了头颅里塞满稻草的空心人,世界似乎要宣
  告终结。
  此外,我们在阅读中不难发现,艾略特几乎把女性和淫荡划上了等号,诗中所出现的
  情欲对象和主体基本上都是女性。对于在《荒原》一诗中出现的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和神
  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援用现在性爱描写中流行的“攻”与“受” 的说法,那么克莉奥佩
  特拉、维纳斯、狄多等则属于主动而蛮横霸道的“强攻”;而楚楚可怜的柔弱者奥菲利亚
  、翡绿眉拉则属于让人想要侵犯的“小受”。女人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强迫,在荒原中似乎
  都成了女人本身的错。也许正应了维纳斯的诅咒,《荒原》中的爱情失落不外乎有四种结
  局:麻木、背叛、疯癫、死亡。
  (二)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与摧残
  在这场不光彩的战局中,荒原人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并无实体的城”里,“死亡
  毁坏了这许多人”,留下残缺不全的躯体,血腥而沉闷。可是“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让“狗熊星走远”免得它用“爪子”把尸首挖出来。种在
  花园里等待发芽的尸体,吃尸体的狗熊星,这些话语构建了一个以尸体和死亡为中心的世
  界。我们阅读起来感受到人们的内心历经战争之后满是阴影,所见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
  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软弱无能的荒原人在死亡情结
  的反照下,死亡已经渗透在生命的全过程。比起单纯的死亡恐惧,人们内心更出现了一种
  饱经战争摧残,生不如死的焦虑。
  对于同样可以看作描写历经一战灾难后人们的生活,不得不提到杜拉斯的《广岛之恋
  》里所描写的“暂时的幸存者以耐心、无辜和明显的温顺,顺从了如此不公正的命运” 。
  唯一不同的是《广岛之恋》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结束后爱情复苏,人们生活重建的希望,而
  《荒原》中却一再的描绘战争和死亡给人们带来的绝望和阴霾,满是没有出路的迷惘。残
  酷的现实湮灭了荒原人的爱情与信仰,战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与痛苦,或许还有恐惧
  和仇恨,直至在痛苦中麻木的绝望。
  树木枯死,人们成群结队的送葬。象征生命之源的泰晤士河上抛满了垃圾,荒原人破
  碎的灵魂,像一堆破碎的石灰,散落在荒原的枯草里。白天看起来像黑夜,处处是冷风、
  白骨、老鼠、在死水中垂钓的麻木人儿,就连他所想到的也不过是关于兄弟和父亲的死亡
  。这个世界不符合荒原人的梦想,但它从来没以任何人梦想的符合形式出现过。历经繁华
  与腐朽、温情与背叛、流血与杀戮,背负了太多苦难的人们变得什么也说不出,平和隐忍
  麻木的生活。
  (三)丧失宗教信仰,灵魂得不到救赎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认为信教是让天主负担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死亡,用
  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人们历经社会动荡、道德败落,却没有得到现世的福
  报,像“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因此荒原人在绝望的生
  活中不再信仰宗教。丰子恺在《佛无灵》里说得对,一般信佛的人“吃一天素,是希望获
  得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
  成金钱。这些人从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
  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
  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
  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 《荒原》一诗中第三节“烧啊烧啊烧
  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就救拔/烧啊”出自佛陀的“火诫”。欲望之火让人利
  欲熏心,而圣火则能让人灵魂得到净化,有希望“浴火重生”之意,然而佛主并未降下让
  人们得以重生的圣火。就此看来,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或是其他的宗教在人们眼中都
  是无灵的。灵魂失去了归附的依属,死后上天堂,或是轮回的下辈子有好日子过都是虚无缥缈的。死去便是万事空,荒原人活在“枯死的树没有遮荫。焦石间
  没有流水的声音。”的荒原中又如何还愿意信仰宗教?生不如死,毫无信仰和希望的生活
  中,死便是荒原人最好的解脱。

  二、《荒原》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
  “‘没找到那被绞死的人(即耶稣)。’怕水里的死亡。”于是我们在马丹梭梭屈里
  士患着重感冒,只会用太洛纸牌卜卦的女相士那里预知了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腓
  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因为对于情欲、权利、财富的无尽欲望,而进入大海
  的漩涡,溺死在水中。于是诗人告诫人们“啊,你转着舵轮朝风的方向看”,不要再重蹈
  荒原人的覆辙。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冬天使我们温暖”。荒原人
  的感官似乎出现了错乱,只因一切景语皆情语。原本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春天,是记忆
  中耶稣被犹大背叛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季节,“记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滋长发芽的只能是
  痛苦的往事。原本寒冷的冬天,大雪覆盖和冰封了荒原的破败,雪若溶化成水又给缺水的
  荒原带来了生机,于是是让人内心温暖的象征。《火诫》中,帖瑞西士说道:“我,那曾
  在底比斯的墙下坐过的/又曾在最卑微的死人中走过的。”在希腊故事中,底比斯是因为俄
  狄浦斯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犯下滔天大罪而变成荒原的。这个故事向来被看作
  命运悲剧,无法更改、亦无法避免的劫难。这里也暗示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将可能是
  命运悲剧。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主动迈向死亡的坟墓。诗中死亡情结的深层表现便在于:提出了
  重生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诗歌的第五节《雷霆的话》。 “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
  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点明荒原之荒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再信仰
  宗教。“水”作为全诗中的关键意象有多重象征:一方面在“水里的死亡”,“小心死在
  水里”,它是情欲之海,苦难的象征;另一方面它也是过往美好的象征,“可爱的泰晤士
  ,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若没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中,它是生命甘露的象
  征。耶稣死后的荒原没有“水”,于是成了人间地狱,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所以我
  们可以说,荒原”之荒的根本是水荒。然而天空中乌云密布,六道众生“在静默中拱着背
  蹲伏着”,等待着降雨——然而甘露始终未降,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惧怕和逃避死
  亡的情绪无限放大。
  诗中作者用了三个对应物:耶稣死后的荒原、十月革命使整个世界都成为“并无实体
  的城”以及寻找圣杯的英雄所经历的磨难来描绘荒原的景象。残酷的现实似乎和希望并存
  。因为雷霆的声音说着“舍己为人。同情。克制。”是荒原人得以拯救的唯一方法。这也
  是作者所宣扬的宗教救世的理念。
  可是“舍己为人。同情。克制。”对于早已认为上帝死了,内心充满欲望而又焦躁不
  安的荒原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就连上帝都不相信了的人,又如何会相信上帝的言论?
  长期以来溺于性欲、历经战争、丧失宗教信仰的荒原人听到所谓的拯救方法就如同只闻雷
  声不见下雨,只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而绝望,因而更加不会相信宗教可以救世。此外,作者
  艾略特本人思想就有很大的矛盾和局限性,他所提出的拯救方法也被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
  。因此,因信教而重生基本上是一条绝路。

  三、作者的“死亡情结”及其对《荒原》的影响
  艾略特在大学期间(1906年——1909年)对印度宗教兴趣浓厚,1927年又加入英国国
  籍,成为天主教徒。自身受到不同宗教的影响,因此有矛盾的一面。如同在《荒原》一诗
  中既出现了佛教中“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寓意,又有对于耶稣救世的期待。1926年,
  他说自己“在宗教上是英国国教式的天主教徒,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在文学上是古典主义
  者”。他还倾向于纯粹的“反犹太主义”,轻蔑民主,不喜欢不学无术的普通人。他认为
  要以宗教和教会为政治和文化中心,通过教会来管理国家,传播文化,统治人民,力图用
  宗教复兴来挽救西方文明,其社会理想就是宗教救世。革命和民主在他看来是多余的“第
  三人 ”,唯有宗教才能救世。此外,还有人认为《荒原》汇集了他从1914年到1921年的七
  年间所经历的许多噩梦中的感受。“他与妻子的种种不和所引起的痛苦、烦躁和一时的精
  神崩溃都在荒原里有所反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艾略特在本诗中对女人有明显的厌恶和
  欠缺公正的描写。从这两点而言,艾略特本人思想有他的局限性。因此虽然《荒原》写出
  了人们集体的生存困境,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但它最终未给人们带来得以解救的良方。
  “生不如死——渴望解脱——死亡预言——重生可能——命运悲剧”便构成了荒原人
  看似追逐死亡实则逃避的过程与结局。从作品的主体——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中处处
  流露的死亡情结归根结底是出自于作者自身思维倾向的影响。就我理解而言,艾略特本人
  的荒原意识、死亡情结出自以下三个方面:
  从文学创作生涯来看,艾略特本来是美国人,在1927年的时候加入了英国国籍。他在
  创作生涯的初期奔赴伦敦的缘故和庞德是一样的,他们认为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化氛围“稀
  薄”,而且很土。那时的美国文坛在艾略特的眼中低沉阴暗,如同文化的荒原,个人的文学
  才能得不到认同与欣赏,这也就意味着他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在这
  样的荒原生活必然会苦闷而看不到出路,自然滋长了死亡愿望。
  从婚姻角度来看,艾略特与第一任妻子薇薇安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七年间相互折磨
  和伤害,薇薇安后来甚至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此外,艾略特曾被证实有同性恋倾向。这一
  段婚姻经历,让他对女性有了噩梦般的印象,更让他看到爱情的消散和痛苦婚姻中生不如
  死的自己。那时从柏拉图、黑格尔、弗洛伊德到列维伊斯特劳斯的整个西方哲学,都是一
  种理性主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女性被定义为非理性,一种需要和应当被超越的否定性
  ,一个被阉割得不完整的男人。艾略特更是将这种思想发扬了。
  从艾略特的生活时代和背景来看,经历一战摧残的一代人,死亡印象像梦魇一样纠缠
  着他们。生存意义迷失,人们陷入空虚无聊的状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开始像机器一样变得冷漠而疏离。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是物质和自我,而忽略了群体和
  沟通。暗地里的病孩子是垮掉的一代,麻木、虚妄、焦虑,生不如死的思想蔓延。
  当艾略特对整个世界的感受是一种毁灭感,那么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死亡意识又有什
  么好奇怪的呢?混乱的艾略特写了混乱的荒原,矛盾与纠结是无法避免的。他既让荒原人
  看清了荒原的末路,说有拯救的希望,却又告诉人们这是命运悲剧,无法避免死亡,这是
  一件何其残忍的事情。过往昌盛场面与今日荒原颓败景象的对比,更显绝望。诗人作为作
  品的创作者,自己所提出的宗教救世的观点亦是漏洞百出,荒原人又如何找得到出路?于
  是火的救赎改变不了荒原人死在水中的结局:浩瀚的欲望之海终将浇灭了圣火所带来的浴
  火重生的希望。于是宗教救世只是一种幻想,并不可能真的实现。
  诗人在作品中旁征博引了35个作家的56部作品和流行谣谚,让男女同身的帖瑞西士将
  互不相干的复杂情节和意象连接起来,并在注释中解释道:“帖瑞西士虽然只是个旁观者
  ,而并非一个真正的‘人物’,却是诗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联络全篇。”死亡情结弥漫
  全篇,诗人把所有的男人归结为一个男人,把所有的女人看成是“只有一个女人”,人们
  变成“非个性化”的社会共同体,因此死亡情结也是社会通病。我们从只言片语的破碎情
  节中,结合注释想要来理解艾略特,甚至是理解任何一代人都有可能产生并且滋长的死亡
  情结。

  四、《荒原》死亡情结对读者的启示
  荒原人病了,寄居在腐烂而狂乱的城市里,孤独而寂寞。欲望是原罪。总觉得别人是
  威胁,把自己锁在老鼠洞里,一个个地失去了器官。无法忘记那些死去的人,因为他们一
  直围聚在周围。荒原人痛哭起来,因为上帝死了。在暗夜里看不到光。恐吓、流血、阴影
  ,第一千零一个信仰破灭。被梦想遗弃的荒原人爱上了死亡:唱一曲挽歌,躺下来,盖上
  白色床单,看心脏便成石头。
  阅读《荒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诗的开篇,西比儿说“我要死”便暗示了荒原人
  走向死亡的开始。丽尔等人在小酒馆里错乱而疯癫的道别,反复说着“请快些吧,时间到
  了”,就像在说着荒原人死亡期限的靠近。“明儿见。再见。”让人感觉到沮丧,如果还
  有明天,一切又有什么不同呢?生活困境并没有得以改善。再见,再也不见便是最好。“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个星期”,个体的命运便意味着集体的未来。就如同女相士所
  预言的荒原人的结局:死在水中。曾经无比繁华而美好的泰晤士河变得肮脏而丑陋,到处
  是垃圾,就连人也不例外。林林总总,世间百态,生不如死的感觉是如此真实。却找不到
  解脱的出路,于是挣扎也显得毫无用处。绝望蔓延其中。
  面对死亡,我们总是以为挣扎过就不会有遗憾。时光的广漠天地里,人类命运渺小如
  沧海一粟。空虚、寂寞、无聊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轻易感受得到。所谓生存困境,不只是
  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更甚。当我们看到荒原人生不如死的痛苦,以为对于死亡热衷追逐就
  会有新生,却终究改变不了死亡和灭亡的宿命时,我们终于知道了:没有灵魂避难所。
  荒原人所走的这一条拯救无方的毁灭路,更激起了我们生的愿望和对出路的追寻。反
  思如何避免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有可能走上的这么一条毁灭路,变得尤为重要和有
  意义。所以,请更努力的生活,请告诉自己生命每一秒钟都有意义,请对每一个人微笑,
  请照顾和爱护你身边的人,请明白存在真正的幸福。请不要做荒原人。我想这才是《荒原
  》想让我们懂得的。

  参考文献:
  [1]T.S.艾略特.荒原——T.S.艾略特诗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2]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4]A.W.利兹.艾略特在他的时代[M].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
  [5]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丰子恺.佛无灵[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7]赵晓丽,屈长江.死之花——略论艾略特的死亡意识[J].外国文学评论,1988-01.
  [8]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 ——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
  03-03.
  [9]杨亦军.死亡与拯救——《荒原》的解读之一[N].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
  2-03.

求艾略特(T.S.Eliot)的资料

中英文都可以。包括传记,写作风格,作品节选,(最好英汉对照)。资料不要太长~~
  (一)艾略特是中国现代朦胧诗歌的鼻祖

  在网上,很多对中国现代诗歌(包括朦胧诗歌)起源和继承的评论是似是而非
  的。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国内不懂外文的评论家的错误导向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
  自己就没有理解好中国的现代诗歌,而混枭了自己的观点,也误人子弟。中国的
  现代诗歌,究其源泉是由于五四时期由胡适等人发起的白话文运动,白话诗也就
  应运产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著名的作家严肃的学者并没有留下多少
  白话诗歌,只有一些类似嘻皮士的文人们,象刘半农,徐志摩等等,为了和女人
  的打情骂俏而留下过一首半首。

  中国早期的现代诗歌应该是继承于欧洲而不是美洲。这得益于一些留学欧洲
  学人的推荐和传播。象卞之琳,徐志摩,李金发等等,所写的诗歌继承了欧洲维
  多利亚式的风格,并没有多少的创新,节奏的和谐和词澡的华丽是其主要的特点,
  但并没有什么心灵的震动,是沃斯瓦斯和波尔莱特在中国的翻版,甚至从中可以
  看到雪莱和拜伦的影子。从中很少看到美洲惠特曼的影子,大概惠诗歌中的自然
  和平民的形象和这些留学欧洲的没落贵族的口吻不太合适所致。很多人把这几个
  人归结为现代朦胧诗歌的起源。其实是不当的。这时候的诗歌还只能是现代诗歌
  而不是朦胧诗歌,当然,相对于旧体诗歌意象和词汇的运用已经有了朦胧的感觉。

  中国诗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有一个特别辉煌的复兴时期。一批经
  过文革,上过山下过乡的知识青年们用在煤油灯下的知识积累,带着对生活的感
  性体验,在马可雅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指引下开始中国诗歌的新一轮革命。这期
  间杰出的诗人有北岛,舒婷等。在八十年代的中末期,中国诗坛终于迎来了大爆
  炸的时期。在理论领袖谢冕的指引下,一批批锐意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诗人们
  以严辰主编的诗歌报为阵地,纷纷打出旗号,成立山头,一时间中国的诗歌流派
  竟然有几十家之多。所写的诗歌讦曲骜牙,常人难以读懂。这就是后来广被非议
  的现代朦胧诗。

  为什么称为现代朦胧诗?这是为了区别于以唐朝李商隐为代表的古体朦胧诗
  歌。中国的现代朦胧诗直接继承于艾略特,Pound等人的诗风,摈弃了近代诗歌徐
  志摩等人所提倡的维多利亚的模式。(EzraPound是和T.S.Eliot同一时代的诗人。
  他有一首特别著名的诗【在一个地铁站口】,短短两句,却成为美国60年代诗歌
  革命的启动之作)。对艾略特,国内的文学史书鲜有介绍,他们多数倾向于介绍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文学大家和诗人。记得有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
  诗】,好象是收录了艾略特的【荒原】,没有什么介绍,似乎国内对他的地位不
  是特别的推崇。因此,不揣简陋,在此将T.S.Eliout介绍一番,并将其长诗“
  The Waste Land" 翻译一部份。

  (二)T.S.Eliot简介

  在诗歌和文学评论上,作为一个诗人,Thomas Stearns Eliot占据着独一无
  二的地位。他不仅仅是靠写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对定义所谓的现代派的风格和
  趣味也有着莫大的帮助。他们摈弃了叙述性的方式及贵族式的维多里压风格,代
  之于精确聚焦而又让人惊奇的意象来表达,那种圆滑的充满诱惑而又有讽刺韵味
  的语言对美国现代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直接正式的而是从思
  想和哲学的高度来影响的。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寻求人生意义的味道;这种对
  意义的寻求使得他在1922年创作了形容现代文化为一种荒原的著名作品:“The
  Waste Land."在此诗中,他把各种意象进行了对比排列:过去的高贵和现代的腐
  烂,远期和近期的文明,并用圣经的,神话的以及佛教的幻象去呼唤一个复杂焦
  灼而又脆弱的现代灵魂。作为一战后表现文化危机的里程碑式的作品,Eliot在这
  首诗歌中采用的对精神的内视及在形式上的创新成为符号主义诗人们 (是视觉艺
  术家和手工艺艺术家合而为一的人)的传统特征。

  英国和美国都声称艾略特是他们国家文化的一部份。1888年 9月26日他生于
  St.Louis的一个书香世家,在Harvard University接受了他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并于1915年移民英国,1927年获得公民身份。在哈佛大学期间,他受反浪漫主
  义的人类学家,哲学家和美学家的影响较大,并撰写了博士论文去研究F.H.
  Bradley的”表象和现实“。1908年后,他接触了法国的符号主义艺术,对其采用
  的幻象,潜意识及似是而非的语言倍加推崇,并把他们实践于自己的诗歌作品中
  。搬到英国后,他继续他的诗人生涯,并开始写评论,散文,和戏剧,同时还再
  作编辑。1948年他获得了Nobel Prize.

  【荒原】是艾略特最著名的一首长诗。他是把他献给Erza Pound的,因为他
  帮他修改了手稿。在诗歌中,他用典的范围极广,从Shakespear,到但丁,波特
  莱尔,瓦格纳等。还引用了佛经,民歌以及许多人类学家的作品。在【荒原】中
  ,他描写了处于精神和文化危机中的现代社会以及从现代社会中寻求到的支离破
  碎的经验和相对稳定的文化遗产的的冲突。从这方面说,【荒原】是一部寻求精
  神上的家园的诗歌,并使得艾略特斐声中外。

  说到【荒原】,就不能不说说其技术上的创新。断句的技巧让人感叹,并故
  意地运用了一些承转起合的段落和语言以期读者自己想象从而把这些话所隐含的
  意思构成一个整体的图画。在诗歌中,他摈弃了直来直去的写法,采用了突然的
  断句并在此加入一些完全迥异的场景的介绍或者解释,可能是优美的描写突然转
  到一种酒吧式的交谈,可能是从爱丽莎白的古典突然转到当代的场景,也有可能
  是从正式的书面语言转到了口语。这些帮助他表现了诗歌所要表现的文化的不完
  整性,使得他可以探讨符号主义或者幻象所承载的意义上的重担--吸引注意力到
  其本身,并昭示现代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意识。

  (三)【荒原】(TheWasteLand)译文

  【荒原】共有五节,分别是:

  I. The Burial of The Dead
  II. A Game of Chess
  III. The Fire Sermon
  IV. Death by Water
  V. What the Thunder Said
  "NAM
  sibyllam quidem Cuimis egō ipse oculis
  meis vidi in ampulla pendere,et cum illi pueri dicerent:
  ∑ιβνλλατιθελειζ; repondebat illa: áπóθαν
  εινθελ ω."
  (“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
  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For Ezra Pound
  il miglior fabbro.
  (献给埃兹拉?庞德
  最卓越的匠人)
  一、死者葬礼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
  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
  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
  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
  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
  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住在大公那里
  我表兄家,他带着我出去滑雪橇,
  我很害怕。他说,玛丽,
  玛丽,牢牢揪住。我们就往下冲。
  在山上,那里你觉得自由。
  大半个晚上我看书,冬天我到南方。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根在从
  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烂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
  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有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
  (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
  我要指点你一件事,它既不像
  你早起的影子,在你后面迈步;
  也不像傍晚的,站起身来迎着你;
  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风吹得很轻快,
  吹送我回家去,
  爱尔兰的小孩,
  你在哪里逗留?
  “一年前你先给我的是风信子;
  他们叫我做风信子的女郎”,
  ??可是等我们回来,晚了,从风信子的园里来,
  你的臂膊抱满,你的头发湿漉,我说不出
  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
  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
  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
  患了重感冒,可仍然是
  欧罗巴知名的最有智慧的女人,
  带着一副恶毒的纸牌,这里,她说,
  是你的一张,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
  (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
  这是贝洛多纳,岩石的女主人
  一个善于应变的女人。
  这人带着三根杖,这是“转轮”,
  这是那独眼商人,这张牌上面
  一无所有,是他背在背上的一种东西。
  是不准我看见的。我没有找到
  “那被绞死的人”。怕水里的死亡。
  我看见成群的人,在绕着圈子走。
  谢谢你。你看见亲爱的爱奎尔太太的时候
  就说我自己把天宫图给她带去,
  这年头人得小心啊。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流上山,流下威廉王大街,
  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那里报时的钟声
  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在那里我看见一个熟人,拦住他叫道:“斯代真!”
  你从前在迈里的船上是和我在一起的!
  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
  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
  叫这狗熊星走远吧,它是人们的朋友,
  不然它会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来!
  你!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

  二、对弈

  她所坐的椅子,像发亮的宝座
  在大理石上放光,有一面镜子,
  座上满刻着结足了果子的藤,
  还有个黄金的小爱神探出头来
  (另外一个把眼睛藏在翅膀背后)
  使七枝光烛台的火焰加高一倍,
  桌子上还有反射的光彩
  缎盒里倾注出的炫目辉煌,
  是她珠宝的闪光也升起来迎着;
  在开着口的象牙和彩色玻璃制的
  小瓶里,暗藏着她那些奇异的合成香料??膏状,粉状或液体的??使感觉
  局促不安,迷惘,被淹没在香味里;受到
  窗外新鲜空气的微微吹动,这些香气
  在上升时,使点燃了很久的烛焰变得肥满,
  又把烟缕掷上镶板的房顶,
  使天花板的图案也模糊不清。
  大片海水浸过的木料洒上铜粉
  青青黄黄地亮着,四周镶着的五彩石上,
  又雕刻着的海豚在愁惨的光中游泳。
  那古旧的壁炉架上展现着一幅
  犹如开窗所见的田野景物,
  那是翡绿眉拉变了形,遭到了野蛮国王的
  强暴:但是在那里那头夜莺
  她那不容玷辱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沙漠,
  她还在叫唤着,世界也还在追逐着,
  “唧唧”唱给脏耳朵听。
  其它那些时间的枯树根
  在墙上留下了记认;凝视的人像
  探出身来,斜倚着,使紧闭的房间一片静寂。
  楼梯上有人在拖着脚步走。
  在火光下,刷子下,她的头发
  散成了火星似的小点子
  亮成词句,然后又转而为野蛮的沉寂。

  “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
  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

  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
  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
  “这是什么声音?”
  风在门下面。
  “这又是什么声音?风在干什么?”
  没有,没有什么。
  “你
  “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
  不记得?”
  我记得
  那些珍珠是他的眼睛。
  “你是活的还是死的?你的脑子里竟没有什么?”
  可是
  噢噢噢噢这莎士比希亚式的爵士音乐??
  它是这样文静
  这样聪明
  “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
  我就照现在这样跑出去,走在街上
  披散着头发,就这样。我们明天该作些什么?
  我们究竟该作些什么?”
  十点钟供开水。
  如果下雨,四点钟来挂不进雨的汽车。
  我们也要下一盘棋,
  按住不知安息的眼睛,等着那一下敲门的声音。

  丽儿的丈夫退伍的时候,我说??
  我毫不含糊,我自己就对她说,
  请快些,时间到了

  埃尔伯特不久就要回来,你就打扮打扮吧。
  他也要知道给你镶牙的钱
  是怎么花的。他给的时候我也在。
  把牙都拔了吧,丽儿,配一副好的,
  他说,实在的,你那样子我真看不得。
  我也看不得,我说,替可怜的埃尔伯特想一想,
  他在军队里耽了四年,他想痛快痛快,
  你不让他痛快,有的是别人,我说。
  啊,是吗,她说。就是这么回事。我说。
  那我就知道该感谢谁了,她说,向我瞪了一眼。
  请快些,时间到了
  你不愿意,那就听便吧,我说。
  你没有可挑的,人家还能挑挑拣拣呢。
  要是埃尔伯特跑掉了,可别怪我没说。
  你真不害臊,我说,看上去这么老相。
  (她还只三十一。)
  没办法,她说,把脸拉得长长的,
  是我吃的那药片,为打胎,她说。
  (她已经有了五个。小乔治差点送了她的命。)
  药店老板说不要紧,可我再也不比从前了。
  你真是个傻瓜,我说。
  得了,埃尔伯特总是缠着你,结果就是如此,我说,
  不要孩子你干吗结婚?
  请快些,时间到了
  说起来了,那天星期天埃尔伯特在家,他们吃滚烫的烧火腿,
  他们叫我去吃饭,叫我乘热吃??
  请快些,时间到了
  请快些,时间到了
  明儿见,毕尔。明儿见,璐。明儿见,梅。明儿见。
  再见。明儿见,明儿见。
  明天见,太太们,明天见,可爱的太太们,明天见,明天见。

  三、火诫

  河上树木搭成的蓬帐已破坏:树叶留下的最后手指
  想抓住什么,又沉落到潮湿的岸边去了。那风
  吹过棕黄色的大地,没人听见。仙女们已经走了。
  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
  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面包的薄纸,
  绸手帕,硬的纸皮匣子,香烟头
  或其他夏夜的证据。仙女们已经走了。
  还有她们的朋友,最后几个城里老板们的后代;
  走了,也没有留下地址。
  在莱芒湖畔我坐下来饮泣……
  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
  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我说话的声音不会大,也不会多。
  可是在我身后的冷风里我听见
  白骨碰白骨的声音,慝笑从耳旁传开去。
  一头老鼠轻轻穿过草地
  在岸上拖着它那粘湿的肚皮
  而我却在某个冬夜,在一家煤气厂背后
  在死水里垂钓
  想到国王我那兄弟的沉舟
  又想到在他之前的国王,我父亲的死亡。
  白身躯赤裸裸地在低湿的地上,
  白骨被抛在一个矮小而干燥的阁楼上,
  只有老鼠脚在那里踢来踢去,年复一年。
  但是在我背后我时常听见
  喇叭和汽车的声音,将在
  春天里,把薛维尼送到博尔特太太那里。
  啊月亮照在博尔特太太
  和她女儿身上是亮的
  她们在苏打水里洗脚
  啊这些孩子们的声音,在教堂里歌唱!

  吱吱吱
  唧唧唧唧唧唧
  受到这样的强暴。
  铁卢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正午的黄雾下
  尤吉尼地先生,哪个士麦那商人
  还没光脸,袋里装满了葡萄干
  到岸价格,伦敦:见票即付,
  用粗俗的法语请我
  在凯能街饭店吃午饭
  然后在大都会度周末。

  在那暮色苍茫的时刻,眼与背脊
  从桌边向上抬时,这血肉制成的引擎在等侯
  像一辆出租汽车颤抖而等候时,
  我,帖瑞西士,虽然瞎了眼,在两次生命中颤动,
  年老的男子却有布满皱纹的女性乳房,能在
  暮色苍茫的时刻看见晚上一到都朝着
  家的方向走去,水手从海上回到家,
  打字员到喝茶的时候也回了家,打扫早点的残余,点燃了她的炉子,拿出罐头食品。
  窗外危险地晾着
  她快要晒干的内衣,给太阳的残光抚摸着,
  沙发上堆着(晚上是她的床)
  袜子,拖鞋,小背心和用以束紧身的内衣。
  我,帖瑞西士,年老的男子长着皱褶的乳房
  看到了这段情节,预言了后来的一切??
  我也在等待那盼望着的客人。
  他,那长疙瘩的青年到了,
  一个小公司的职员,一双色胆包天的眼,
  一个下流家伙,蛮有把握,
  正像一顶绸帽扣在一个布雷德福的百万富翁头上。
  时机现在倒是合式,他猜对了,
  饭已经吃完,她厌倦又疲乏,
  试着抚摸抚摸她
  虽说不受欢迎,也没受到责骂。
  脸也红了,决心也下了,他立即进攻;
  探险的双手没遇到阻碍;
  他的虚荣心并不需要报答,
  还欢迎这种漠然的神情。
  (我,帖瑞西士,都早就忍受过了,
  就在这张沙发或床上扮演过的;
  我,那曾在底比斯的墙下坐过的
  又曾在最卑微的死人中走过的。)
  最后又送上形同施舍似的一吻,
  他摸着去路,发现楼梯上没有灯……

  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
  没大意识到她那已经走了的情人;
  她的头脑让一个半成形的思想经过:
  “总算玩了事:完了就好。”
  美丽的女人堕落的时候,又
  在她的房里来回走,独自
  她机械地用手抚平了头发,又随手
  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
  “这音乐在水上悄悄从我身旁经过”
  经过斯特兰德,直到女王维多利亚街。
  啊,城啊城,我有时能听见
  在泰晤士下街的一家酒店旁
  那悦耳的曼陀铃的哀鸣
  还有里面的碗盏声,人语声
  是渔贩子到了中午在休息:那里
  殉道堂的墙上还有
  难以言传的伊沃宁的荣华,白的与金黄色的。

  长河流汗
  流油与焦油
  船只漂泊
  顺着来浪
  红帆
  大张
  顺风而下,在沉重的桅杆上摇摆。
  船只冲洗
  漂流的巨木
  流到格林威治河区
  经过群犬岛。
  Weialala leia
  Wallala leialala

  伊丽莎白和莱斯特
  打着桨
  船尾形成
  一枚镶金的贝壳
  红而金亮
  活泼的波涛
  使两岸起了细浪
  西南风
  带到下游
  连续的钟声
  白色的危塔
  Weialala leia
  Wallala leialala
  “电车和堆满灰尘的树。
  海勃里生了我。里其蒙和邱
  毁了我。在里其蒙我举起双膝
  仰卧在独木舟的船底。

  “我的脚在摩尔该,我的心
  在我的脚下。那件事后
  他哭了。他答应‘重新做人’。
  我不作声。我该怨恨什么呢?”

  “在马该沙滩
  我能够把
  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
  脏手上的破碎指甲。
  我们是伙下等人,从不指望
  什么。”
  啊呀看哪
  于是我到迦太基来了

  烧啊烧啊烧啊烧啊
  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
  主啊你救拔

  烧啊

  四、水里的死亡

  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星期,
  忘记了水鸥的鸣叫,深海的浪涛
  利润与亏损。
  海下一潮流
  在悄声剔净他的骨。在他浮上又沉下时
  他经历了他老年和青年的阶段
  进入漩涡。
  外邦人还是犹太人
  啊你转着舵轮朝着风的方向看的,
  回顾一下弗莱巴斯,他曾经是和你一样漂亮、高大的。

  五、雷霆的话

  火把把流汗的面庞照得通红以后
  花园里是那寒霜般的沉寂以后
  经过了岩石地带的悲痛以后
  又是叫喊又是呼号
  监狱宫殿和春雷的
  回响在远山那边震荡
  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死了
  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
  稍带一点耐心

  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
  岩石而没有水而有一条沙路
  那路在上面山里绕行
  是岩石堆成的山而没有水
  若还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
  在岩石中间人不能停止或思想
  汗是干的脚埋在沙土里
  只要岩石中间有水
  死了的山满口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
  这里的人既不能站也不能躺也不能坐
  山上甚至连静默也不存在
  只有枯干的雷没有雨
  山上甚至连寂寞也不存在
  只有绛红阴沉的脸在冷笑咆哮
  在泥干缝猎的房屋的门里出现
  只要有水
  而没有岩石
  若是有岩石
  也有水
  有水
  有泉
  岩石间有小水潭
  若是只有水的响声
  不是知了
  和枯草同唱
  而是水的声音在岩石上
  那里有蜂雀类的画眉在松树间歌唱
  点滴点滴滴滴滴
  可是没有水

  谁是那个总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
  我数的时候,只有你和我在一起
  但是我朝前望那白颜色的路的时候
  总有另外一个在你身旁走
  悄悄地行进,裹着棕黄色的大衣,罩着头
  我不知道他是男人还是女人
  ??但是在你另一边的那一个是谁?

  这是什么声音在高高的天上
  是慈母悲伤的呢喃声
  这些带头罩的人群是谁
  在无边的平原上蜂拥而前,在裂开的土地上蹒跚而行
  只给那扁平的水平线包围着
  山的那边是哪一座城市
  在紫色暮色中开裂、重建又爆炸
  倾塌着的城楼
  耶路撒冷雅典亚力山大
  维也纳伦敦
  并无实体的

  一个女人紧紧拉直着她黑长的头发
  在这些弦上弹拨出低声的音乐
  长着孩子脸的蝙蝠在紫色的光里
  嗖嗖地飞扑着翅膀
  又把头朝下爬下一垛乌黑的墙
  倒挂在空气里的那些城楼
  敲着引起回忆的钟,报告时刻
  还有声音在空的水池、干的井里歌唱。
  在山间那个坏损的洞里
  在幽黯的月光下,草儿在倒塌的
  坟墓上唱歌,至于教堂
  则是有一个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
  它没有窗子,门是摆动着的,
  枯骨伤害不了人。
  只有一只公鸡站在屋脊上
  咯咯喔喔咯咯喔喔
  刷的来了一炷闪电。然后是一阵湿风
  带来了雨

  恒河水位下降了,那些疲软的叶子
  在等着雨来,而乌黑的浓云
  在远处集合在喜马望山上。
  丛林在静默中拱着背蹲伏着。
  然后雷霆说了话
  DA
  Datta:我们给了些什么?
  我的朋友,热血震动着我的心
  这片刻之间献身的非凡勇气
  是一个谨慎的时代永远不能收回的
  就凭这一点,也只有这一点,我们是存在了
  这是我们的讣告里找不到的
  不会在慈祥的蛛网披盖着的回忆里
  也不会在瘦瘦的律师拆开的密封下
  在我们空空的屋子里
  DA
  Dayadhvam:我听见那钥匙
  在门里转动了一次,只转动了一次
  我们想到这把钥匙,各人在自己的监狱里
  想着这把钥匙,各人守着一座监狱
  只在黄昏的时候,世外传来的声音
  才使一个已经粉碎了的柯里欧莱纳思一度重生
  DA
  Damyata:那条船欢快地
  作出反应,顺着那使帆用桨老练的手
  海是平静的,你的心也会欢快地
  作出反应,在受到邀请时,会随着
  引导着的双手而跳动

  我坐在岸上
  垂钓,背后是那片干旱的平原
  我应否至少把我的田地收拾好?
  伦敦桥塌下来了塌下来了塌下来了
  然后,他就隐身在炼他们的火里,
  我什么时候才能象燕子??啊,燕子,燕子,
  阿基坦的王子在塔楼里受到废黜
  这些片断我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
  那么我就照办吧。希罗尼母又发疯了。
  舍己为人。同情。克制。
  平安。平安
  平安。

  赵萝蕤 译
  __________________

很急死呀~~~~~帮忙解决下啊 论述题:艾略特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原因是由他“对当代诗歌作出的

论述题:艾略特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原因是由他“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请谈谈你对他这一评价的理解?
艾略特(1888-1965)托马斯•艾略特,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06年入哈佛大学学哲学,续到英国上牛津大学,后留英教书和当职员。1908年开始创作。有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它观察到的事物》、《诗选》、《四个四重奏》等。代表作为长诗《荒原》,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
1948年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 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1952年凭借《爱的荒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
本文标题: 现代诗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晦涩看不懂的,从艾略特开始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081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这两首诗歌怎么样 (doge)二十四岁癌症晚期,临走前想写点什么,不为名利,但是内心真的想写出点什么,请问要不要大量时间投入此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