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诗人孟郊一生多舛,为何被苏东坡嘲笑是“寒号鸟”?为何被苏东坡嘲笑是“寒号鸟”?作为孟郊的好朋友,苏东坡嘲笑他是“寒号鸟”...
历史上,诗人孟郊一生多舛,为何被苏东坡嘲笑是“寒号鸟”?
为何被苏东坡嘲笑是“寒号鸟”?作为孟郊的好朋友,苏东坡嘲笑他是“寒号鸟”,也是因为孟郊这一生确实是非常艰苦困难,戏称他为“寒号鸟”,也不足为过。
纵观孟郊的一身,五十几岁才考取了功名,虽然官职很小,但是足够他照顾一家老小。在他考取功名后,将自己母亲接过来一起住,才有了那首流传至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至今流传下来的诗篇有五百多首,几乎基调都是各种愁苦,和夹到素有“诗囚”之称,两人都是以苦兮兮作诗,才有了这样的称号。
孟郊的出身很是普通,在家中排行老大。孟郊的父亲在他们兄弟三人出生不久后,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可想而知,孟郊母亲要把这三兄弟拉扯成人,是有多么的不容易。而且孟郊身为家中长子,可见也是很早就要分担家庭的重担。
就算之后孟郊考取了功名,但是奈何没有背景,也有人赏识,纵使他文采再好,生活上也是一地琐碎。有次搬家的时候,孟郊自己就吐槽,搬家时的东西都没有运送的车子多。可见孟郊的生活是非常清苦。就散当了个小官,也不过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
作为孟郊的好友,苏轼打趣他,才戏称他为“寒号鸟”。这份寒,对于孟郊的一生是最贴切的写照,从他流传至今的那些诗句中,也是可以品出这份寒味。
孟郊一生只有一天舒心日子,孟郊的诗到底有多“寒冷”?
贞元十七年,孟郊五十一岁,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
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孟郊穷困至极,于贞元二十年(804)辞职。
孟郊家境贫寒,酷爱写诗,写不出来就不出门,谁敢中途打扰必定挨噘。考上公务员以后也这么干。丢了工作后,没钱,吃不上饭。韩愈等朋友已经习惯了,只要他来,必定是没钱了。死的时候留下遗孀,没钱给他发丧,还是韩愈他们置办的丧礼。人送外号“孟借钱”。
苏东坡曾用什么什么什么来概括孟郊和贾岛的诗歌风格?
“郊”就是孟郊,苏轼用了一个“寒”字来概括他。相信大家应该都读过的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这个人,一生命运多舛穷困潦倒。“寒”字,不仅是他诗风的特点,更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因为本来就过得非常贫寒嘛。生活是创作的来源,所以孟郊的诗经常透露着一种穷愁失意的感觉。
“岛”就是贾岛。苏轼将他同孟郊放在一起并称,以“瘦”字来概括。这个“寒”字和“瘦”字,是有相通之处的。贾岛也和孟郊一样,同样都是穷困潦倒,在贾岛的诗里面,所表现的更多是一种孤苦和寂寞,苏轼评语所用的“寒”“瘦”两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凄苦、哀婉的风格。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