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当代年轻人的成长,更需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你认为当代年轻人的成长,更需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各人有各命
选择眼前的苟且,也可以安安稳稳,快快乐乐一辈子悠然的走完。
诗和远方,会有愉悦感,满足感,甚至感觉到自己高人一等。
年轻人应该不管不顾追求远方的诗和田野吗?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曾经我也一心找我的诗和远方,陆续去了泰国,去了日本……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年危机来临,父母渐老,而按部就班等待升职加薪,有一点积蓄就跑出去,美其名曰增长见识。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是否需要作出一点改变,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远远落后很多同龄人了。
我被中年危机炸的皮焦肉嫩的时候,我同事按照自己的规划,顺利换了大房子,悠闲自得的去寻找诗和远方。
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又残酷,我们大部分人连眼前的苟且都过不好,还以为到了远方就有诗和田野。
高晓松是可以随便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的,他在清华园区长大,邻居都是林徽因这样的中国顶级知识分子,后来他们全家都移民。
他妈妈出生德国,家学渊源,所以他妈妈告诉他: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可是他的人生,与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来说,完全没有可比性。不说家庭,连邻居都不能比。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就生在罗马。
我们不能洒脱的一走了之,除了上班换取薪水,并没有其他才艺能挣钱。所以要靠加班、钻研,来提升专业能力,以换取薪水和职位的提升。没有家学渊源的父母,相反,作为家中的独女,很担心爸妈的养老问题,尽管他们的医保和退休工资,已经减轻了大部分压力。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希望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不会让他们担心的看价签。在我盲目的追求所谓诗和远方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眼前的苟且才是属于我的日常。只顾着远方,却没有给自己的眼前做规划,错过最佳成长期。
所以,我读了很多诗,也去了很多远方的田野,依然无法摆脱眼前的苟且。
年轻的时候不自知,总以为所有人都一样,总以为只要努力就会拥有,总以为一切唾手可得。作为大多数普通人的我们,还是要先规划好职业,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诗和远方并不是年轻的时候该选择的。
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诗和远方
关于房子,我跟大多数人概念不一样。我从小住在清华校园里,家是那种二层的小楼,外表看起来很普通,面积也不是特大,但是特别安静。这地儿都没动过,也没装修之说,从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红色的,很老很旧。但我在那儿真觉得挺好,有一个家,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房子多少年了,我们也在感慨:后边的院子多好啊,出门就是操场、游泳馆,还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小时候有什么问题家里老人就写一张字条,说这问题你问谁谁谁。我找到人家家里,打开字条一看,哦,你是那谁家的孩子,那你讲吧,都是中国头把交椅啊。这才是住处真正的意义吧,它让你透气,而不是豪华的景观、户型和装修什么的。 年,我们搬了出来,因为家人都在国外,我又不在清华教书,学校就把房子收回去了,后来我去了洛杉矶。去了美国,我一样是无房户,坚定的无房主义者。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做编剧和开发,只卖出了两首电影歌曲。美国流行音乐是草根文化,美国卖吉他的黑人当我师傅都有富余,不是说他弹得比我好,是同样一个琴我们弹的都不是一个级别,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国外很多伟大的乐队,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中国整个高校也选拔不出一个牛的乐队。为啥?国内很多年轻人的热情都分散了,赚钱的热情大过音乐本身,比如买房。郑钧有一天跟我说,有些艺术家被抓进精神病院,成了精神病;有些精神病人从精神病院逃出来,成为艺术家,你就是那后者,你的生活就像行为艺术。不过,我肯定不属于时尚人士,因为从来不关注别人的流行趋势,也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经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后很快成为朋友,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之前还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人弹琴,后来还跟人卖艺去了,跟着人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我妈也是,一个人背包走遍世界,我妈现在还在流浪,在考察美国天主教遗址。我妹也是,也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后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里给我写一个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说,哥,我骑了一个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因为我跟我妹都不买房,你知道你只要不买房,你想开什么车开什么车。你想,你一个厕所的面积就恨不得能买一奔驰。然后她就开一宝马摩托,坏了,说整个非洲都没这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就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教育。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那么就读诗,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越是年长,越能体会我妈的话。美国人平均 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 岁,比利时人 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 %,剩下都是租房。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怎样才能买到房?一套房子会限制你所有的行为和决定。因为你知道,要一提裸婚,没有人愿意嫁给你。即使老婆愿意,他们家人呢?别人会怎么看?孩子以后怎么?以今天的房价,普通人买房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基本上前途和发展被父母控股。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儿。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世界再怎么变,还是要有坚持,即使它是落后。我不入流,这不要紧。我每一天开心,这才是重要的。编辑推荐:在爱情中痛苦成瘾,不能了断,为哪般?天价奢侈品心理学,总有你可以承受的奢华
同志们,你们还在追寻诗和远方吗?
查了二建成绩,我又失败了,去年差6分 今年差9分,我感觉除了高考和普通考试,资格证类的考试我都没通过过,我觉得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付出了但是没有付出全部是我最大的弊端,学习真的没有以前那么用功了,真的很怀念高考的日子,每天只需要学习,而现在又多了一项,找工作呀呀呀你想要诗和远方,可是眼前的苟且不管在意不在意它都在,远方越来越远,苟且越来越多,只有更加努力你才跨的过去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本文标题: 当代年轻人的诗和远方还在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5662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