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介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西班牙语:Neftali,Ricardo,Reyes,Basoalto,1904...
聂鲁达介绍
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西班牙语:Neftali Ricardo Reyes Basoalto,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笔名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智利外交官与诗人,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聂鲁达出生于智利中部的小镇帕拉尔,父亲José del Carmen Reyes Morales是一位铁路工人,母亲Rosa Basoalto de Reyes是一名小学教师。
聂鲁达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因严重的肺结核去世,两岁时聂鲁达随父亲搬迁至特穆科城,在那里,他的父亲与一位女士(Candia Marvedre)结婚。聂鲁达很爱他的继母,在他以后的诗作中有很多篇幅是献给这位母亲的。
扩展资料: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歌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1930年,聂鲁达在爪哇与荷兰人玛丽亚·哈根纳尔(María Antonieta Hagenaar)结婚,他们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9年后,两个人离婚。此后,聂鲁达与一位法国姑娘相处了一段时间。
1943年,聂鲁达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阿根廷画家卡瑞尔(Delia del Carril),1955年离异。几年后,聂鲁达遇到了他此生的挚爱,智利女歌唱家乌鲁提亚(Matilde Urrutia,May 5, 1912 - January 5, 1985),
1960年,聂鲁达将《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Cien Sonetos De Amor)献给乌鲁提亚,他认为乌鲁提亚跟他最像,他们都是智利这块土地上的孩子,乌鲁提亚是他的爱,是他的灵感。他们1966年结婚,婚后的生活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勃罗·聂鲁达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
主要作品还有《全体的歌》 ,《大地上的居所》等。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有歌》是聂鲁达最早、最著名的最畅销的诗集,它与他的后期《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在南美家喻户晓,影响深远,并突显聂鲁达首先是一位爱情诗人这一基本事实。
黄磊在年华似水(钢琴版)口白:
在《似水年华》里面,我想要做到的是什么?我想,可能看不到黄磊的才华,也看不到我艺术上飞扬的激情,可能也看不到我对人生透彻的了解,可能都没有,但我觉得可以看到一些东西,就是我在面前我的青春过往岁月的时候,我有过的坚定,我有过的执著,我有过的那份爱。
北京的冬天,树叶会掉光,我在《似水年华》结尾的时候写了一段话,也在剧中的旁白里边讲到,有个诗人叫聂鲁达,他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是不是我们的爱情也会像北方冬天的枝干一样,清晰、勇敢、坚强。
出生年代:19O4-1973
名人职称:
名人国家:智利
相关介绍:
姓名: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O4-1973 国籍:智利 所获奖项: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巴勃鲁·聂鲁达(PabloNeruda,19O4-1973)智利诗人。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并起笔名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逝世。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从1925年到西班牙内战爆发.是聂鲁达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基本上运用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追求神秘的内心体验,主要诗作是《地球上的居所》(1933一1935)。1937年,进入创作的第三阶段,亦是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诗歌总集》(195o),后者包括此时期发表的最著名的两首长诗:《马楚·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来吧》(1948)。此后陆续发表诗集《元素之歌》(1954)、《葡萄和风》(1954)、《新元素之歌》(1956)、《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1957)、《英雄事业的赞歌》(196O)等。
聂鲁达于1945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9年流亡国外,思想越发激进。他参加国际和平组织,受到苏联的热情帮助,感情上必然偏向克里姆林宫。1950年因为《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诗中不仅歌颂林肯,而且还歌颂斯大林和苏联),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后来成为苏联的盟友,写了大量歌颂苏联的政治抒情诗,如《葡萄园与风》。1953年,还得过斯大林和平奖金。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聂鲁达不能接受。他对斯大林的错误,至死都未能认清。他在晚年回忆录《我曾历尽沧桑》中,这样写道:“我的立场是,在我所不了解的斯大林时代的阴云之上,我的眼前出现了头等人物斯大林,他有原则而善良,像隐士一样简朴,是苏联革命的伟大捍卫者。另外,这位大胡子的人在战争中变得巨大了,他的名字被人们挂在嘴边。”“我又将一首诗献给了这位强有力的人物。那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这首诗在我的任何一版全集里都可以找到。克里姆林宫的巨人有一种强烈的影响,振奋着人类,我的诗就是吸收了这种巨大影响。”
聂鲁达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民主、自由的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由于“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聂鲁达于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1943年年10月,途经秘鲁参观马丘•比丘高处。这里是古代印第安民族所建立的印加帝国的遗址,他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启示。在这之前,聂鲁达一直想以史书的形式,写一本智利的诗歌总集。现在站在废墟上,他明白:古代的印第安人,是拉美各国的共同祖先。于是,他产生了新的构思,想写一本美洲的诗歌总集。“它应该是一种像我们各国地理一样片片断断的组合,大地应该经常不变地在诗中出现。”1945年9月,他先写出《马丘•比丘高处》(旧译《马楚•比楚高峰》)这首大诗。1948年2月5日,智利政府下令逮捕聂鲁达。诗人被迫转入地下,同时开始《漫歌集》的秘密写作,于1949年2月完成,历时一年。
《漫歌集》是一部史诗性的诗集,分15章,由250首诗组合而成。第一章,《大地上的灯》(1400),诗人饱含深情,以史诗的语调,写出了欧洲殖民者未到新大陆之前,美洲大地的和平与宁静:
在礼服和假发来到这里以前,
只有大河,滔滔滚滚的大河,
只有山岭,其突兀的起伏之中,
飞鹰或积雪仿佛一动不动,
只有湿气和密林,尚未有名字的
雷鸣,以及星空下的邦巴斯草原。
第二章,是《马丘•比丘高处》。在西方诗界,《漫歌集》被认为是聂鲁达的代表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500行的长诗《马丘•比丘高处》。此诗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古代印加帝国历史的辉煌和神秘的消亡,具有深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底蕴,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写这首大诗时,聂鲁达才41岁。
第三章,《征服者》叙述了300年来,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屠杀和掠夺的苦难史。这些充满血泪的种族灭绝,长期被西方文明所遮蔽所回避。聂鲁达把它们一一呈现出来,这些早已被人遗忘的世界性的大事件,一路读下来,令人惊心动魂。第四章《解放者》、第五章《背叛的沙子》,第六章《亚美利加,我不是徒然地呼唤你的名字》,继续写美洲的历史和地理。第七章《智利的诗歌总集》,是诗人对祖国智利的礼赞。第八章《名叫胡安的土地》,歌颂他所认识的几个智利和拉美的劳动者。第九章,《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旧译《伐木者,醒来吧》,是纪念美国林肯总统),是著名的政治抒情长诗。《第十章《逃亡者》和第十一章《布尼塔基的花朵》,是写诗人逃亡中所见所闻。第十二章《歌的河流》,是诗人写给各国友人的书信(诗篇)。第十三章《新年大合唱》,是诗人于1979年献给正处在黑暗中的祖国。第十四章《大洋》,在诗集的结构上,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转折。长长的智利一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聂鲁达的家所在的黑岛,就面对着碧波万顷的太平洋。这一章所写的是太平洋的风光,有复活节岛和南极,展示了辽阔的时空感,给人以永恒的思绪,真是大手笔。最后一章《我是》,以聂鲁达的前半生为题材,是诗人在危险的境遇中,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
在20世纪的世界诗歌史上,很少看到《漫歌集》这样宏大开阔和浑厚有力的杰作。诗人个人的命运和情感,与整个美洲大陆辉煌的历史和悲惨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这就是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的高度概括:“由于他那具有自然力般的诗,复苏了一个大陆的梦幻与命运。”
1971年,瑞典文学院能把诺贝尔文学奖给聂鲁达,可以说是超越了政治偏见,因为当时30年代那种红色国际革命已经退潮了。二战的胜利,开启了一个以政治意识对峙的冷战时代。聂鲁达的诗歌,因为应合了当时红色国际的背景,被推向世界的舞台。同时也表明,他前期诗歌因为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艺术,并在《漫歌集》中表现出来的对欧洲殖民者入侵新大陆的强烈抗争,也打动了西方有良知的知识界对祖先暴行的反省。这在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中可以得到验证。可以说,聂鲁达的诗歌是个复杂的存在。他前后期诗歌的变化,也是20世纪世界复杂性的体现。50多年过去了,《漫歌集》在世界诗坛的独特地位,已经是不可代替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还说:聂鲁达“他的作品,不是以作品的本身,而是以其所具有的意义,对人类的幸福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瑞典文学院认为聂鲁达之所以能获奖的理由。在20世纪的诗坛上,有多少诗作,能称得上对“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
但是,这部世界性的诗歌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却充满着误读和错位。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诗坛,是把聂鲁达作为一个继马雅可夫斯基之后的国际红色大诗人来接受。聂鲁达不仅享有盛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追随者着迷于他那新颖有力的革命长诗,如《伐木者醒来吧》(旧译),《献给列宁格勒的情歌》等。中国诗人们从聂鲁达的诗作中,学习如何将政治内容和自由体长诗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而《漫歌集》中的最重要的诗作,却没有人翻译,一般人也无从了解。
只有蔡其矫于1964年翻译了《漫歌集》中最重要的《马丘•比丘高处》。文革期间,蔡其矫曾把《马丘•比丘高处》的译诗手稿,拿给北岛、杨炼和江河传抄。对后来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杨炼的文化组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漫歌集》中那种把整个美洲作为表现对象的系统化的构思,对蔡其矫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他晚年走遍中国的旅游题材中表现出来。还有《马丘•比丘高处》那种将惠特曼的浪漫主义抒情与超现实主义手法相融合的现代诗艺,是促进晚年蔡其矫和牛汉再创艺术高峰的重要艺术动力。
由于,聂鲁达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诗界的影响,主要是政治抒情诗。而《漫歌集》中译本——王央乐译为《诗歌总集》,直到1984年才出版。虽然蔡其矫1964年就译出《马丘•比丘高处》,但一直到1983年,才收入《聂鲁达诗选》。而80年代的中国诗界,特别是青年诗人,着迷于西方现代派诗歌,视聂鲁达《漫歌集》过时,不感兴趣了。近年来,只有少数诗人和读者,还在阅读聂鲁达的爱情诗。
理想的《漫歌集》中译本,还没有出现。《漫歌集》巨大的经典价值,还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因为很少有人认真研读,更遑论从中受益。
《黄昏》、《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地球上的居所》、《西班牙在我心中》、《诗歌总集》、《马楚·比楚高峰》、《伐木者,醒来吧》(、《元素之歌》、《葡萄和风》、《新元素之歌》、《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英雄事业的赞歌》等
巴勃鲁·聂鲁达
出生年代:19O4-1973
名人职称:
名人国家:智利
相关介绍:
姓名: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O4-1973 国籍:智利 所获奖项: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巴勃鲁·聂鲁达(PabloNeruda,19O4-1973)智利诗人。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并起笔名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逝世。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从1925年到西班牙内战爆发.是聂鲁达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基本上运用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追求神秘的内心体验,主要诗作是《地球上的居所》(1933一1935)。1937年,进入创作的第三阶段,亦是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诗歌总集》(195o),后者包括此时期发表的最著名的两首长诗:《马楚·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来吧》(1948)。此后陆续发表诗集《元素之歌》(1954)、《葡萄和风》(1954)、《新元素之歌》(1956)、《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1957)、《英雄事业的赞歌》(196O)等。
聂鲁达于1945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9年流亡国外,思想越发激进。他参加国际和平组织,受到苏联的热情帮助,感情上必然偏向克里姆林宫。1950年因为《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诗中不仅歌颂林肯,而且还歌颂斯大林和苏联),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后来成为苏联的盟友,写了大量歌颂苏联的政治抒情诗,如《葡萄园与风》。1953年,还得过斯大林和平奖金。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聂鲁达不能接受。他对斯大林的错误,至死都未能认清。他在晚年回忆录《我曾历尽沧桑》中,这样写道:“我的立场是,在我所不了解的斯大林时代的阴云之上,我的眼前出现了头等人物斯大林,他有原则而善良,像隐士一样简朴,是苏联革命的伟大捍卫者。另外,这位大胡子的人在战争中变得巨大了,他的名字被人们挂在嘴边。”“我又将一首诗献给了这位强有力的人物。那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这首诗在我的任何一版全集里都可以找到。克里姆林宫的巨人有一种强烈的影响,振奋着人类,我的诗就是吸收了这种巨大影响。”
聂鲁达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民主、自由的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由于“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聂鲁达于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聂鲁达1943年年10月,途经秘鲁参观马丘•比丘高处。这里是古代印第安民族所建立的印加帝国的遗址,他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启示。在这之前,聂鲁达一直想以史书的形式,写一本智利的诗歌总集。现在站在废墟上,他明白:古代的印第安人,是拉美各国的共同祖先。于是,他产生了新的构思,想写一本美洲的诗歌总集。“它应该是一种像我们各国地理一样片片断断的组合,大地应该经常不变地在诗中出现。”1945年9月,他先写出《马丘•比丘高处》(旧译《马楚•比楚高峰》)这首大诗。1948年2月5日,智利政府下令逮捕聂鲁达。诗人被迫转入地下,同时开始《漫歌集》的秘密写作,于1949年2月完成,历时一年。
《漫歌集》是一部史诗性的诗集,分15章,由250首诗组合而成。第一章,《大地上的灯》(1400),诗人饱含深情,以史诗的语调,写出了欧洲殖民者未到新大陆之前,美洲大地的和平与宁静:
在礼服和假发来到这里以前,
只有大河,滔滔滚滚的大河,
只有山岭,其突兀的起伏之中,
飞鹰或积雪仿佛一动不动,
只有湿气和密林,尚未有名字的
雷鸣,以及星空下的邦巴斯草原。
第二章,是《马丘•比丘高处》。在西方诗界,《漫歌集》被认为是聂鲁达的代表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500行的长诗《马丘•比丘高处》。此诗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古代印加帝国历史的辉煌和神秘的消亡,具有深厚的印第安民族文化底蕴,体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写这首大诗时,聂鲁达才41岁。
第三章,《征服者》叙述了300年来,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民族的屠杀和掠夺的苦难史。这些充满血泪的种族灭绝,长期被西方文明所遮蔽所回避。聂鲁达把它们一一呈现出来,这些早已被人遗忘的世界性的大事件,一路读下来,令人惊心动魂。第四章《解放者》、第五章《背叛的沙子》,第六章《亚美利加,我不是徒然地呼唤你的名字》,继续写美洲的历史和地理。第七章《智利的诗歌总集》,是诗人对祖国智利的礼赞。第八章《名叫胡安的土地》,歌颂他所认识的几个智利和拉美的劳动者。第九章,《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旧译《伐木者,醒来吧》,是纪念美国林肯总统),是著名的政治抒情长诗。《第十章《逃亡者》和第十一章《布尼塔基的花朵》,是写诗人逃亡中所见所闻。第十二章《歌的河流》,是诗人写给各国友人的书信(诗篇)。第十三章《新年大合唱》,是诗人于1979年献给正处在黑暗中的祖国。第十四章《大洋》,在诗集的结构上,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转折。长长的智利一边是浩瀚的太平洋,聂鲁达的家所在的黑岛,就面对着碧波万顷的太平洋。这一章所写的是太平洋的风光,有复活节岛和南极,展示了辽阔的时空感,给人以永恒的思绪,真是大手笔。最后一章《我是》,以聂鲁达的前半生为题材,是诗人在危险的境遇中,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
在20世纪的世界诗歌史上,很少看到《漫歌集》这样宏大开阔和浑厚有力的杰作。诗人个人的命运和情感,与整个美洲大陆辉煌的历史和悲惨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这就是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的高度概括:“由于他那具有自然力般的诗,复苏了一个大陆的梦幻与命运。”
1971年,瑞典文学院能把诺贝尔文学奖给聂鲁达,可以说是超越了政治偏见,因为当时30年代那种红色国际革命已经退潮了。二战的胜利,开启了一个以政治意识对峙的冷战时代。聂鲁达的诗歌,因为应合了当时红色国际的背景,被推向世界的舞台。同时也表明,他前期诗歌因为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艺术,并在《漫歌集》中表现出来的对欧洲殖民者入侵新大陆的强烈抗争,也打动了西方有良知的知识界对祖先暴行的反省。这在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中可以得到验证。可以说,聂鲁达的诗歌是个复杂的存在。他前后期诗歌的变化,也是20世纪世界复杂性的体现。50多年过去了,《漫歌集》在世界诗坛的独特地位,已经是不可代替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还说:聂鲁达“他的作品,不是以作品的本身,而是以其所具有的意义,对人类的幸福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瑞典文学院认为聂鲁达之所以能获奖的理由。在20世纪的诗坛上,有多少诗作,能称得上对“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
但是,这部世界性的诗歌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却充满着误读和错位。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诗坛,是把聂鲁达作为一个继马雅可夫斯基之后的国际红色大诗人来接受。聂鲁达不仅享有盛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追随者着迷于他那新颖有力的革命长诗,如《伐木者醒来吧》(旧译),《献给列宁格勒的情歌》等。中国诗人们从聂鲁达的诗作中,学习如何将政治内容和自由体长诗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而《漫歌集》中的最重要的诗作,却没有人翻译,一般人也无从了解。
只有蔡其矫于1964年翻译了《漫歌集》中最重要的《马丘•比丘高处》。文革期间,蔡其矫曾把《马丘•比丘高处》的译诗手稿,拿给北岛、杨炼和江河传抄。对后来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杨炼的文化组诗,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漫歌集》中那种把整个美洲作为表现对象的系统化的构思,对蔡其矫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他晚年走遍中国的旅游题材中表现出来。还有《马丘•比丘高处》那种将惠特曼的浪漫主义抒情与超现实主义手法相融合的现代诗艺,是促进晚年蔡其矫和牛汉再创艺术高峰的重要艺术动力。
由于,聂鲁达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诗界的影响,主要是政治抒情诗。而《漫歌集》中译本——王央乐译为《诗歌总集》,直到1984年才出版。虽然蔡其矫1964年就译出《马丘•比丘高处》,但一直到1983年,才收入《聂鲁达诗选》。而80年代的中国诗界,特别是青年诗人,着迷于西方现代派诗歌,视聂鲁达《漫歌集》过时,不感兴趣了。近年来,只有少数诗人和读者,还在阅读聂鲁达的爱情诗。
理想的《漫歌集》中译本,还没有出现。《漫歌集》巨大的经典价值,还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因为很少有人认真研读,更遑论从中受益。
《黄昏》、《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地球上的居所》、《西班牙在我心中》、《诗歌总集》、《马楚·比楚高峰》、《伐木者,醒来吧》(、《元素之歌》、《葡萄和风》、《新元素之歌》、《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英雄事业的赞歌》等
巴勃罗·聂鲁达《永不停航的船》感悟?急需急需!!!!!
艾青被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称为什么的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较多地把个人命运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中去,传达了时代和人民的心声。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曾在他的回忆录中称艾青为“中国诗坛泰斗”。
聂与艾青多有交往唱和,可谓惺惺相惜,聂氏曾徜佯在智利海滨望洋大呼艾青,可见其怀念之情何等炽烈。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的人物评价
萨拉萨蒂的演奏技巧纯熟,音色迷人。他的演奏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族民间色彩,音色优雅、飘逸和水晶般的纯净、明亮,听起来宛如优美高妙的花腔女高音。他那大幅度的颤指,使强烈的感情更加激动人心。他的同时代人称他为“本世纪末的帕格尼尼”和“花腔表演艺术之王”,他是在炫技表演艺术上使人入迷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家。以下是著名小提琴家们对他的评价:
俄国小提琴教育大师奥尔:“萨拉萨蒂拉琴轻快自然,两只手的运动和配合总是那么地自如,他的表演自始至终就像做游戏那样轻松,可是听起来却是那么的理想。……他是个多么走运的家伙呀,不像我们整年整月地当小提琴的奴隶,有一天不练琴就不行,可是他呢,根本用不着练琴,每天在那里舒舒服服过日子。”……“他拥有一种动作十分迅速准确而又能保持长久的颤音(Trill),这种能耐是他技艺高超的绝妙证明。掌握特别动听的琴声的萨拉萨蒂只使用飞跃顿弓(Staccato Volant),这种顿弓不很快,但无限优美。……使他整个演奏闪耀出一种特殊的光彩,加上他的琴声虽气魄不够,但动听之极,所以他的演奏总是令人觉得典雅和精美。”
匈牙利的著名小提琴家弗莱什对萨拉萨蒂有过这样的评语:“音色悦耳,委婉如歌;技巧完美,刻画尽致,代表着完全新型的小提琴演奏家。” “琴要拉得干干净净,演奏应该无拘无束,流畅而辉煌,这是萨拉萨蒂教会我们的。现代的小提琴家之所以懂得要求在技术上完美无缺,演奏中始终要拉得十分准确而不允许那怕犯一点点错误,这都是从萨拉萨蒂登上艺坛后才随之兴起的风气。……他是新式小提琴家的代表,他拉起琴来在演奏技术上灵活自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紧张,你一面听他演奏,只有一面叫绝的份儿。他的颤指的幅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小提琴家都大得多。他正确地将运弓当作发出理想琴声最首要的手段……,他的弓子接触琴弦总是准确地落在琴马和指板之间那个正中央的点上。”
当时的很多大作曲家都将自己的小提琴作品题献给萨拉萨蒂,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的《a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西班牙籍的法国作曲家拉洛的《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西班牙交响曲》;德国作曲家布鲁赫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波兰作曲家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奥尔说:“通过出色地表演,使广大听众了解布鲁赫、拉洛和圣·桑的这几首杰出的协奏曲的价值,是萨拉萨蒂一生演出活动立下的最大功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