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语录大全

发布时间: 2019-06-18 05:06: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人生格言 点击: 137

1、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2、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3、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4、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语录大全

1、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2、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3、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4、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5、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6、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7、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8、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9、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

 

10、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11、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12、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13、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4、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15、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6、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17、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8、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语出《阿含经》

 

19、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吉祥品》

 

20、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法句经》

 

21、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阿含经》

 

22、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杂阿含经》

 

23、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四十华严》卷十二

 

24、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涅盘经·梵行品》

 

25、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成就众生净,则佛土净。——《维摩经·佛国品》

 

26、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语出《杂阿含经》

 

27、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28、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29、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30、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宗嘉节自《圆觉经》

 

31、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32、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33、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34、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5、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36、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37、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38、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9、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40、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4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42、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3、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44、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4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4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47、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lun,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佛。

 

48、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49、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50、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51、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5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53、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5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5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8、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59、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60、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6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62、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63、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64、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65、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66、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6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宗嘉节自《金刚经》

 

6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9、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0、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7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7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7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4、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7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7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7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7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7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8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81、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本文标题: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语录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renshenggeyan/5011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爱因斯坦名言大全,爱因斯坦的简介资料关于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