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写作有很多不同的目的。但是写作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是完善自己不断思考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会有很多不同的...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写作有很多不同的目的。
但是写作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是完善自己不断思考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一旦将想法付诸笔墨,就会发现难以下笔。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脑海中模糊的想法和写出来之间,还差的比较远,很多事情还没有想清楚,所以才会无从下手。
可能有人会觉得是自己的写作文笔不好,但是多数人写作的困境不在于文字水平,而在于思想内容。
大家可能会觉得优秀的作家都是天才,都能在头脑中完成所有的构思 ,然后下笔一气呵成。
但是这样的写作往往是浅薄的,是低效率的,出来的文章也是没有什么水准的。
因为人类的大脑可以处理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
在多数的情况下,深度的思考必须依赖写作来完成。
好文章一定是改出来的。
写作从来都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思考本身。
深度思考也不是缺乏思考,而是缺乏行动。
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思考的过程。
这个世界是纷扰繁杂的,是一个交纵复杂的网状形状结构,但是写作都是有主题的,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线性的文字,是一种竖形的结构。
一篇论述文围绕主题通常会包含三个要素:
论点、理由和证据。
如果把必须成一棵树,那么写作的主题是树根,论点是树干,理由是树枝,而证据就是树叶。
一篇好文章,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一个论点都有足够多的理由,每一个理由都有足够多的证据。
而文章的选题则决定了文章的格局。
就想树根往往决定了树的高度。
我们写作的过程,就是将网状的思考,纳入到一个树形的体系当中。
最好用文字线性输出的过程。
系统的写作过程,很像是制作雕塑的过程一样。
雕塑的过程是先推内骨架,再堆出大概的形状,最后再深入的的塑造。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放开了作做,但是到第二步上泥的时候,就要收回来慢慢搞,要对局部代细节进行塑造。
而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才是深入的塑造。
这个时候,要反复的推敲,不断的调整和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耐心的处理局部和细节的关系。
写作的第一步是要建立文章的逻辑框架,第二步是要根据文章的框架对写作的素材和资料进行梳理和堆砌,第三步则是对于各部分细节的删减。
所以整个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
在写作的前期要像一个侦探一样,采用数据驱动思考的方式,这个时候要保持开放的头脑,重点要做的是广泛的搜集数据,并且思考各种可能性,以达成初步的结论。
而做写作的后期,要更多的用律师思维,这时已经有了文章的论点和结论,重点要做的是寻找高质量的理由来支持论点和结论,忽略那些无关的信息,避免被无关的信息所干扰。
同时也要反复的考虑那些对结论不利的证据,从而使结论更加的严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