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诗人朱淑贞的菊花诗词 能告诉我宋朝描写菊花的诗给我讲讲

发布时间: 2022-06-29 18:58: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103

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宋·朱淑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

宋朝诗人朱淑贞的菊花诗词 能告诉我宋朝描写菊花的诗给我讲讲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什么意思

这是宋代诗人郑思肖《寒菊》(也做《画菊》)中的诗句,意思是: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现在引申为:坚守高尚节操,不屈不移、忠于信念的情怀。

一、原诗如下:

寒菊

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二、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三、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四、诗人简介: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寒菊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它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疏篱:稀疏的篱笆。未穷:未尽,无穷无尽。

该句语出宋代郑思肖的《寒菊 / 画菊》,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全诗原文如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白话文释义:寒菊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它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这首诗《画菊》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颂菊以自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这首词是朱淑贞 哪个时期写的?

我推测啊,这首词该是作于第一次婚姻之前!

像她少女时代的诗词,都很活泼清丽,不见有哀婉。

比如〈暑月独眠〉

纱橱闲卧日初长,解却红裙小簟凉。

一篆垆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

读起来是不是很流畅爽快啊?

有后人作传记评论她文思奇妙,下笔如神。

又善弹琴作画。

只是好可惜,遇人不淑,那老公是个地道的庸人,还乱来,有时还反对她作诗。

结果她拼命离婚了,离婚之后~宋朝的理学之气氛很浓厚的哦,她就比较悲惨了。。。。。有人批评她是“桑濮之行”,意思是不守道德。

后来孤独地死了,她爹妈还将其诗词“尽悉焚烧”。。。。。

来看她婚姻时期的诗《自责》二首

其一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其二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读读,是不是觉得语调尖刻啊?

我的心里一直这么想,加入,朱淑真嫁了个大好男人,尊敬她,欣赏她的才华,那她很可能成为又一个李清照。~

最后,却只给我们留下一卷《断肠词遗集》。。。。。

好可惜哦

菊花的古诗和宋词

  1.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长相思令》邓肃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雁已西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4.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唐代诗人有哪些?宋代诗人有哪些?至少各10位

唐代诗人:

1、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

2、徐凝,唐代诗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详,与诤友张祜(792?-853?)年岁相当,与白居易、元稹同时而稍晚。元和间(806-820)有诗名。明人杨基《眉庵集》卷五“长短句体”赋诗云:“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

3、李端(737—784),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4、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

5、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

宋代诗人:

1、朱晞颜(宋代诗人),(1132年~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

2、陆游(宋代诗人),(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4、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5、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味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这首诗怎么理解

这首诗的白话文意思是: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出自宋代郑思肖的《寒菊 / 画菊》,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双关语,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全诗原文如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

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关于菊花的诗 加诗意

《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释义: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诗意: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扩展资料:

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寒菊》。单看这首诗的题目,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大多描写菊花的诗都会直接起名叫菊花,但这首诗却偏偏叫了《寒菊》这样一个名字。这个“寒”字既突出了菊花不与群芳争艳,傲霜耐寒的特点,又给大家透露出托菊言志的创作主旨。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他身上最突出也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对大宋王朝的永不磨灭的忠心。这种忠心首先就体现在他的名字上。郑思肖原名郑之因,但南宋灭亡后他就改名思肖。为什么叫“思肖”呢?宋朝的皇室姓赵,如果你会写“赵”这个字的繁体字就会知道,“肖”是“赵”的组成部分。

所以“思肖”意思就是思念赵宋王室。再来看郑思肖的字忆翁,同样是表示不忘故国;郑思肖还有一个号,为“所南”,“南”是南方的南。所以这个号同样是表示他心向南方,思念故国。不仅如此,他日常坐卧,都要向南背北,每逢岁时伏腊,他都望南野哭而再拜,表示对大宋朝廷的怀念。

郑思肖还把居室题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这种种用心良苦,都可见他的耿耿忠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菊 (郑思肖诗作《寒菊》)

本文标题: 宋朝诗人朱淑贞的菊花诗词 能告诉我宋朝描写菊花的诗给我讲讲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1817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李秀兰诗词 书法家刘振英的简介读秋收起义诗词 秋收起义的毛泽东诗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