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行的诗词好吗 古诗词跟现代人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6-28 16:58: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句子 点击: 88

在当下,古诗词也许是小众的,但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让观众领略到中华古诗词的无穷魅力。有网友说:“看了节目,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原来中国古诗文这么有趣。

胡中行的诗词好吗 古诗词跟现代人有什么关系

在当下,古诗词也许是小众的,但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让观众领略到中华古诗词的无穷魅力。有网友说:“看了节目,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原来中国古诗文这么有趣。”套用诗词大会夺冠者武亦姝的话说,古诗词里有“现代人给不了”的那种东西,可以直指心灵,触动我们的灵魂。

从审美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就是古诗词,多读点古诗词,对一个人气质修养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伴随终身的。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网络语言与视频直播使年轻人与那种真正可以抵达人心的书面语言拉开了距离,这就更需要古诗词的滋养与熏陶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如果是一个德国人遭遇了挫折,我想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音乐,正如恩格斯所说,在音乐中德国是“一切民族之王”。而一个中国古代书生若是科场失意,他往往用诗歌来排遣解忧。

说到诗歌,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唐诗。如王维的《相思》一诗,在中国人的情感谱系里别具意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原是寄给南方友人的诗,借红豆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但后人常将它作为一首情诗来理解。实际上,作者与读者对同一作品理解感悟上的差异是文艺史上经常发生的事。“相思”作为一种情感类型,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内涵却十分丰富。“现在的人谈及相思,好像总觉得是男女之情。很少有人会认为相思也可以是一种恩情。” 今年第一期《收获》杂志刊登了王安忆的中篇小说《红豆生南国》,她说这篇小说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写一写人世间的一种情。“小说的男主人公,一生欠下很多情,好像人生处处在欠债的样子”。可见,“感情”有时候确实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词)。

与唐诗相比,宋词写“情”则更为真切动人。宋代词人晏几道曾写过一首《临江仙》,词云:“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是一首别后怀念歌女小苹的词作。作者曾在《小山词》的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妓,他每写一词,就交给她们唱,他自己同另外两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他的词也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张宗橚《词林纪事》说“此词当是追忆苹、云而作”。但词中只提小苹一人,词的上片写梦后情景,下片追忆小苹。全词虽语言平淡,却感情深挚,十分耐人寻味。

古诗词不仅富有情味,而且思想内涵十分丰厚。正如蒋勋先生在《“美”的最大敌人是“忙”》一文中所说:“因为它看到大的,也关注小的。杜甫挤在难民里逃难,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变成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都没看到。”在宋代诗歌中,直接反映国家政治、社会民生各层面的诗作数量较大,质量也很高,因而有“宋诗重事”的说法。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传统文化的血脉不能断,这是维系教育的根本。自先秦至晚清,中华古诗词走过几千年,历史积淀十分丰厚。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演变规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作了精辟的论述:“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这段话,简要地勾画出了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演变过程:从《诗经》的四言体到《楚辞》的骚体,再到五七言诗(以唐诗为最高繁荣阶段),最后到长短句的词和曲。

应该看到,在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的成就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诗歌,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近两千年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在封建社会,已达到了不可企及的境界。所以,鲁迅先生曾风趣地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

可以说,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从风格上看,“诗家苍劲古朴”,词则“贵香艳清幽”,有“诗庄词媚”之说。在表现手法上,“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后来的元曲以“俗”为本色,表现手法则“赋、比多于兴”。

但如上所述,古诗词的魅力还在于以情动人。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作品是没有感染力、没有价值的。法国一位作家说过:“感情是唯一永远有说服力的演说家。”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词、进行文学创作时千万不要忘记感情因素。感情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最富于个性特征的。在我看来,人类需要情感,文学也离不开情感。因为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绝望,对情感的渴求和期望,都有可能成为诗。我在读诗作文之余,偶有兴会,也写几首小诗。但我宁可把写诗的功夫用在捕捉诗意、深化内容、准确用字上,而不过于讲究平仄格式。用苏轼的话说,即“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当然,只有白话没有诗性、只有自由没有诗艺也不行。

今天我们学习中华古诗词,不是为了当作家、诗人,而是以提升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为主要目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胡中行在《“诗词大会”之后》一文中指出,对于古诗词,背诵是“根”,理解是“苗”,创作是“花”,做人是“果”。可见,学习古诗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做人。这就是所谓的“诗教”。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有“中国心”的中国人,光读古诗词还不够,心中要有诗。虽说几首古诗词改变不了现代人生活的缺失,但是它给我们以思路上的启发,文学上的享受,想象上的惊奇。

两女生诗词大会“一战成名”:什么比背两千首古诗可贵

请参考下文:

背得出2000首古诗词的“网红学霸”,背诗是因为“真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亦应在实践中唤起人们心中对传统的“真爱”。针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切不可被个别地方异化为“政绩工程”,不能被个别机构误当作牟利工具,也不该被个别人士的“以次充好”误了大局。

这几天,诸多热议指向一档最初并不特别被看好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16岁“诗词达人”,到点评嘉宾,甚至主持人的串词,皆成热点。

两位上海女生诗词大会“一战成名”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最近“一战成名”。在2月1日播出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成为一届擂主。尤其在飞花令环节,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个16岁的高挑女孩背得2000首古诗词,包括对高中生来说颇有些繁难的《诗经·豳风·七月》,并把陆游当作自己的“男神”。有在微信上热传的网文说,满腹诗书的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这样的溢美当然有些夸张,但想来女孩对此也不会过多理会。因为其在节目中已经说过,自己耽读古诗词,纯粹是因为“喜欢”,尤其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在这面前,当不当“古典才女”,或者有没有“圈粉无数”,都是无所谓的。

13岁的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从没参加过奥数培训,此次被选拔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上海唯一一名初中生。她在3日举行的第六场百人团比赛中以119秒答对27题,获得第一名。

漂亮灵气的小才女脱颖而出,成了4日晚举行的第七场4名挑战者之一,也是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

遵循个人兴趣学习

文来中学初一(11)班班长侯尤雯是一个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女生。她从1、2岁开始学识字,2岁多学习唐诗三百首,妈妈说她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别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学奥数、上英语和作文培训班,为了“小升初”参加各类竞赛争取多拿证书,但侯尤雯的父母一直坚持,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个人兴趣。“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哪怕学奥数,心里也会有抵触。”

小学阶段,侯尤雯就读于闵行实验小学,由于公办小学作业少,她自小就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参与喜欢的活动,从阅读报刊杂志到参加学校舞蹈队等,学习兴趣广泛,注重个人全面发展。进入文来中学初中后,因为酷爱古诗文,她进入了学校的古诗文竞赛队。学校自编传统文化教材,开设多门自主拓展课程,组建学生古诗文学习社团,侯尤雯一直是学校古诗文学习社团的积极参与者。眼下进入初中,父母为她专门请了一位古诗文老师,每周两小时帮助她更深入地研读喜欢的古诗文。

自小就有一套背诵技巧

背诵古诗文,侯尤雯自小就有一套背诵方法。“读一首诗,先理解一遍,领会大意,然后思考如果换作自己创作这样的作品,会使用哪些句子,再进行对比,不仅加强快速记忆,对提高写作也有一定帮助。”侯尤雯说。

侯尤雯的父母并非文学专业出身,但非常注重对女儿传统文化的熏陶。小时候,虽然她对唐诗宋词不能完全理解,但坚持诵读,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至今,她估计掌握古诗词近1000首。上学后,除了坚持背诵,她还广泛阅读经典文言文、四大名著等作品,课外阅读也促进了她在课堂内的学习。去年,她获得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闵行区一等奖、上海市一等奖等多项奖项,也为她选拔进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提前打下了基础。

不同于传统印象,喜欢古诗文的侯尤雯性格活泼开朗。班主任茅琳琳说,她参与的各项活动非常广泛,除了担任班长,还是校园辩论社成员,热衷校园戏剧节剧目编排、带领小伙伴一起排练,主动报名女子800米长跑,从不轻易服输。

诗词应融入家庭教育中

“这个节目真的好,特别对我们这些本身就喜欢诗词的观众来说。”诗词爱好者傅震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忠实观众,从第一季开始一期不落的看到现在。说起武亦姝,他赞不绝口。“这么年轻的人这么沉稳不容易,还有那么扎实的诗词功底。”傅震记得,在武亦姝之后,还有一位和她年纪、身高相仿的选手。“这两个小姑娘回答问题时表达出的雍容大度我很喜欢,这说明

诗词已经转化为她们人格的力量,从内在和外表都贯穿体现出来。

如果下一代都是这样,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不过,除了出类拔萃的选手,傅震更感兴趣的是背后的“百人团”。他发现“百人团”的选手面很广,很多人并非对诗词很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而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最让他感慨的是,有些父母带着子女甚至是为了子女教育来参加比赛。“我总是在想,参加百人团的那些选手,他们学诗词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也许

在当下,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 他认为,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融入到家教中

。“诗词蕴含着文化自信和正能量,武亦姝的出现,肯定是周围的小环境、小宇宙的影响,这是传统文化给我们在教育上开辟新路的启发。”

“上海和全国各地一样,都有深厚的诗词文化传统,这表现在诗词教育比较完备,深入到学校甚至家庭,许多人从小就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晓军说。他觉得,

武亦姝的“走红”背后是整个上海的文化教育特别是诗词氛围的影响。“上海不只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地方,完全可以出现传统文化的好苗子。”诗词鉴赏正向社会普及“诗词大会对促进全民读诗的热潮有表率作用,做这样的节目很有必要。”复旦大学《诗铎》丛刊执行主编、静安诗词社社长胡中行记得,《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筹备时,导演组曾来上海“取经”,他作为专家之一受邀去上海大学参加了专家评审会议,来自上海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节目内容提出了很多中肯意见,成为了节目背后的隐藏“智囊团”。

当时,不少专家提出,作为诗词节目,应该加入创作的部分,这一点最终未能实现。“现在看来央视的思路是对的。对传统应该先知后行,过去我一直忧心高校的旧体诗词创作热情不高,但后来觉察,因为

对传统有敬畏之心,才不敢轻易下笔。

”不过,他认为,真正要深入普及传统诗词文化,还是要适当加入创作的比例。“

知行并举很重要

,有了行,在继承传统方面才可以走得更远,更扎实。”

上海有一大批旧体诗词创作队伍和诗词文化的自觉推行者。

成立于2021年的静安诗词社依托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为主的“导师”阵容,社员遍布各行各业。诗词社坚持每周一次活动,社员必须带上自己的作品,详细介绍创作意图并接受导师点评,这让每个成员保持了一定的创作节奏。“诗词社坚持恪守格律进行创作,《社员守则》对全体社员的要求是:

‘旧瓶装新酒,体现新生活。无病不呻吟,无情不弄月。

’”胡中行说。

“上海有一支热心于当代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队伍,遍布于高校、社区、文化机构,甚至是一些企业,而且坚持有年,只是于创作队伍年龄还不够均衡。”胡晓军介绍,在众多诗词爱好者的推广努力下,现在上海的诗词鉴赏正显现从专家鉴赏向社会中小学普及的趋势。

注重诗词“群”的功能

“兴观群怨,这是诗的四大功能。当代人已经掌握和习惯于把兴、观、怨放在自己的诗词创作和鉴赏中,但群还要继续扩大。”胡晓军认为,对于当代诗词创作而言,“兴“就是歌颂现代生活,歌颂中国梦。“观”就是观察人与社会、人与人间的关系。“怨”,是对社会或者自然中某些不利于发展的情况的进行批判表达。“群”,是诗的社交功能。

“我们如今在大量发送短信、微信,但谁能用传统诗词或者自创诗词来作为交际的方式?”他认为,《中国诗词大会》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来实现诗词娱乐化,用比较健康的娱乐化方式来“扩群”,起到了积极作用。“传统文化需要弘扬,并不排斥娱乐化的弘扬。”不过,他指出,这档节目对于诗词来说“对抗性”太强。“优胜劣汰的紧张对抗不太适合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审美兴趣,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和为贵,诗词不是用来竞争的武器,如果这方面能有所改进,也许是诗词更好的打开方式。”

从“网红才女”到文化工程:比2000首古诗词更可贵的是什么

据说武亦姝走红的一个连带效应是,“许多小朋友看完节目后,自发自觉地开始背古诗词”了。不知这是真事还是段子,倒不妨相信它确有其事,并且

祝福所有开始背古诗词的孩子,祝福他们不用为了应付考试而生生记住那些“必备100句”,也不用去跟别的孩子“比学赶帮超”,更不必去试图复制一个“武亦姝”

——并不是每个高中生都有必要、都有能力去做一个“学霸”,并熟背2000首古诗的。但“学霸”之于古诗词的热爱,却大可以复制推广、影响久远。

祝福这些开始背古诗词的孩子,是因为一颗纯粹喜爱之心去接近经典、接近传统、拥抱中国文化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而对我们更多人即便没有背诗,也无妨借这个机会,去审视前人一路留下的思想宝藏,去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经典文本,去亲近一个相熟却也可能生疏的文化传统,去寻找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

套用“网红学霸”的话,古诗词——以及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现代人给不了你”的那种东西,并且是无比丰富的那种东西——其可滋养性情,可借古谋今,可切击时弊,可成风化人。

习总书记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然,一国呈现怎样的国情、选择怎样的道路,更与文化传统关联甚密。因而今天要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面再加上“文化自信”,这正是再次重申,文化之于国家与民族的意义和分量,已然重如生命。

也正因此,在任何国家,熟习传统文化、保护历史遗产、继承其中菁华、将之发扬光大,都是身为国民的基本素养和自觉意识,也是整个社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在任何时代,文化的断根和撕裂都是可怕的;失去对文化的敬畏和尊崇,亦有让全民“失魂落魄”之虞。

对这些,历史早已给出了各种启示和教训。而在今天,要造就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不应被轻慢的宝库。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不难猜想,国人很快将迎来一次全方位的“传统文化热”。对社会而言,“文化热”无疑是令人期待的;对亟待保护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举全国之力”更是一桩盛事。我们尤其盼望的是,

这场众望所归的“传统文化热”,能真正通过合乎文化发展规律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完好、发扬光大;更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这就像背得出2000首古诗词的“网红学霸”,背诗是因为“真爱”,不是为了应考,不是为了简单的比拼。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亦应在实践中唤起人们心中对传统的“真爱”。也是因此,这里不免多嘴几句,

针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切不可被个别地方异化为“政绩工程”,不能被个别机构误当作牟利工具,也不该被个别人士的“以次充好”误了大局

——这些说在前头的“丑话”,但愿都是杞人之忧。

古典诗词之美什么是美

中国古代诗词是座美轮美奂的文学殿堂。但当前国人在诗词常识方面有严重缺失,走进“围城”有五把钥匙——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

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首诗歌,对卢纶的《塞下曲》提出批评。卢诗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先生写了首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唐诗提出了批评。意境是古典诗词的灵魂,看古诗,不要老盯着某些“科学”瑕疵。

走进“围城”的第一把钥匙——识字。汉字有多少?8万左右。你能识多少?算4000,再加1000,5000个字到顶了。打开一本大字典,10个字里你不能识一个字。

对一个字你认识到什么程度?20年前高考出过一道题,问“坐”是哪个部首?答案是“土”,古人席地而坐。这一步,仅是高中生水平。古人怎么坐?把臀部放在脚后跟,叫坐;臀部离开脚后跟,叫跪;臀部在地上,两脚伸直,叫箕踞,比较正规的场合,绝对是跪坐。理解到这一步还不够。“坐”为什么是两个“人”?《说文解字》里说“凡坐狱讼,必两造也”。“坐”的本意是打官司,至少有原告和被告。至此,才对“坐”有真了解。古代诗词里有时用的就是本意。

古代单音词为主,千万不要用现在的双音词去理解,词义一定要准确地把握。

走进“围城”的第二把钥匙——识人。了解贾宝玉,先要了解曹雪芹。这两者不等,但有联系。诗歌也这样。

李白的天才是写诗,在政治方面非常幼稚,两次政治赌注都失败。李白最吸引人的是平交王侯。再大的官,跟我平等。

杜甫的性格很褊,固执到极点。杜甫肯定不如李白讨人喜欢,在长安十年,一无所获。杜甫是各体兼长的大师,他的诗歌都经过严密推敲,一字不能改。李白靠天才,有时写得比杜甫好,但平均下来,杜甫的实力略强于他。杜甫诗歌的力量植根于整个社会审美观的变化。他用很笨重的东西来讲,以丑为美,胆子很大,能写出丑恶的东西,造成心灵振荡,这跟时代的变迁有关。人跟诗歌、作品关系非常密切。

走进“围城”的第三把钥匙——识世。对时代要了解,但绝不能形而上学。为什么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屈原?屈原是有些可以怀疑的地方。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爱国没爱到这个程度,那时很多知识分子有奶便是娘,如苏秦张仪。大前提是中国内部斗争,秦、楚、齐,谁统一中国都一样。屈原这么执著的爱国思想,不大能够产生在战国,大一统的国家方有爱国主义。

走进“围城”的第四把钥匙——识物。物的范围广,包括所有名物、制度,了解得越多越好。随着时代的推移,“物”会发生很多变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东汉就不知道雎鸠的内涵,只知道雎鸠是水鸟。但它跟爱情有没有联系?肯定有,但这条链已经断了。中国大量神话失传,这或跟孔子的破坏有关,孔子不喜欢神话,“子不语怪力乱神”。

没有背景,物也难以理解。有个英国人结婚,我送他一对木头做的鸳鸯,我自认为寓意很好,没想到他打开一看说“这么漂亮的野鸭子”,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爱情的寓意,鸳鸯在英国不代表爱情。

走进“围城”的第五把钥匙——识法。写诗词有格律、有规律。这就是“围城”,诗的平仄、对粘、对仗、用韵、古今体的分类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把握。还有词牌(字数、句式、分段、用韵、平仄),它规定了词的所有方面。掌握这些并不是要你成为一个诗人。掌握了,欣赏时不一样,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这么写。

韵味是一种境界,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尤其不能翻译。我很反对诗歌翻译。翻译古诗更难,要翻译古诗的韵味难上加难,基本不可能。要么就不要欣赏古诗,千万不要去读翻译过的古诗,特别是古典诗词。我们不能偷懒,一定要欣赏原作。

附:如何欣赏古典诗词之我见:“识数”+“五识”+“识典”

读毕复旦大学胡中行先生的《如何赏析古典诗词之美》,深感读诗“五识”(识字、识人、识世、识物和识法)有醍醐灌顶之妙,受益匪浅。冒昧补充如下:

一、“五识”之前先“识数”

少儿学字,多是从学数开始,一、二、三、四、五、六、七…百、千、万…。不少人可能嗤之以鼻:想想我都读到大学了难道连数都不识了么?

古典诗词中用数字的地方很多。数字的运用有点明题旨、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一字师”的佳话。唐诗人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其中一句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改,意境却完全不同,“一”比原来的“数”字更能突出诗歌的主旨,真是“一”字曲尽其妙,意味深长。

古典诗词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可以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统一所达到的“心物合一”的艺术境界。诗人词家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数字直接描绘形象,开辟意境,显得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例如晏殊词《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前一句写景物静态之美,池沿上的几点绿苔显得意味隽永含蓄;后一句以黄鹂的鸣叫声打破寂静,使画面更为丰富和生动。清新平易的语言 ,描绘暮春接近初夏的美丽景色,却又毫无“春意阑珊”的寂寞之感。再如辛弃疾词《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两三点”晶莹的雨珠洒在山前,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乡村夏液清新幽美的景色。

“识数”的关键在于不要以理工科的思维把古典诗词中的数字实化,要分清“实数“与”虚数”。例如,唐王之涣有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其中“一”是 “实”, “万”是虚。唐白居易的咏棋诗“晚酒一二杯,夜棋三数局”,其中“一、二、三”均是“虚”。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看似两个“半”字,实在应算“一江”。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是 “实”,“万”是虚。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是 “实”,“千”是虚。

在诗词中,数字的运用经常起到夸张、虚化烘托的作用,更不能当做“实数”。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显出作者愁的程度,寄寓了他浓重愁苦的郁愤之情。这种夸张,表面看来不似真实,却又胜似真实。它不是生活中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正是夸张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加深了对“愁”这一抽象感情的理解,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此外,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均新奇而大胆地概括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千”、“万”道出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实际上,识不识数,如果从事古典诗词翻译工作,就可以体会出来。这也是古典诗词翻译的难点之一。如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前半句只能翻译为 “when the bamboo sets off a few peach blooms”;柳永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十里”是“虚”,指范围广,因此翻译为“lotus flowers bloom far and wide in summer”。

二、“超一流”的门槛:“识典”

把握了“识数”+“五识”,相当于围棋职业棋手的“九段”。大家知道,“九段”之中有“弱九”、“强九”之分,“强九”之中还有“超一流”。若想成为古典诗词大家(古典诗词“强九”),甚至国学大师(古典诗词“超一流”),还必须掌握“一识”——“识典”。

所谓“典”者,典故也。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句一:杜牧《泊秦准》借典评古论今。“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例句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典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中末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由此也可看出,诗人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例句三:辛弃疾《破阵子》借典引发联想,创新意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诗中涉及“八百里”、“五十弦”、“的卢”三个典故:一是“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烤牛肉),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三是“的卢”,骏马名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三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例句四: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典精练文字丰富,内涵。“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律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整句表达作者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同时,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包括:“用事”和“用句”。

“用事”,即引用历史故事。前述数例均为“用事”。另一种用典形式是化用前人诗句,即“用句”。具体又可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或简化。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宋代的孙洙亦在《何满子·秋怨》里用过:”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欧阳修《减字花木兰》中”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另一种属于“化句”。例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乃化自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中“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又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典之处便颇多。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乃用李白诗《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之意;“千里共婵娟”句,化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处还是用其意,但感情已然变化,不含原赋愁苦颓丧之意味。

用典之要在于既要师其意,又要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方为佳境。上述“用句”两例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所谓“识典”,就是看破并能欣赏古典诗词中的“用典”。“用典”如同设“谜”,“识典”就是猜对“谜底”;“用典”如同“设局”,“识典”就是 “破案”。古代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材料记得熟,下笔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今如能“识典”,必学富五车,当是大师风范。

“物极必反”。如果用“典”适当,则意义积极。但典故不能滥用。一些名家往往难免。例如李商隐的诗,毛泽东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间两联全用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恋爱诗,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是悼亡等等。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

今人之可悲在于对古文学习得太少,对一些应该熟悉的典故都不知道了。今人作旧体诗词,不是典故用得多、用得烂,而是根本没有典故,又不知道典故为何物一次,今人写诗填词,不妨多用些典故,恢复对古文学习的重视,这有利于我们传承传统文化。

《脚步集》陈思和 好词好句

元旦刚过,我应香港岭南大学邀请,前往讲学。临行前,胡中行教授美意嘉言,赋诗七律一首:信有橐驼植树才,栋梁满目足徘徊。一言屡屡成新说,百事欣欣赖总裁。独步香江凌浩荡,回眸南岭秀崔嵬。相交却似深庭院,过尽曲廊堂庑开。读后感慨良久。“文革”劫后,高考恢复,我是七七级,中行兄是七八级,我们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又是同年留校任教。三十年来,教书育人,陶冶万物,疲惫有加。而中行兄性情潇洒,心存别趣,沉醉于古典文学,热衷于诗词唱和,怡然成风。新世纪以来,我任中文系系主任,中行兄任系工会主席,携手推进系务改革,扩大教师民主权益,配合协调,相得益彰。念及此,心存感激,依原韵酬答中行兄:丁巳运筵戊午才,百墟兴废忍徘徊。钧陶万物心生累,笔走华年意别裁。独舞广寒非止境,群山览小仰崔嵬。相交如水看平淡,未到深流逐浪开。四联八句,不但寄托我与中行兄情谊,也触及三十年来个人治学生活之实践。

本文标题: 胡中行的诗词好吗 古诗词跟现代人有什么关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uzi/18123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屈原诗词吟诵 描写屈原《汨罗江》的诗词有哪些是四十年回归军校诗词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现代诗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