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增加。 我们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增加。
我们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但是,当前教育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十分突出。
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沉重,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不论是各种诟病“补习班”的畸形发展,还是层出不穷的假学历,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驱动。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家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素质教育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国家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各地也大胆探索,创造出不少有益经验。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差距。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的人,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头。
我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但总体来看,素质教育仍未真正破解难题,“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
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现实问题,人们不禁感叹,“素质教育,想说爱你真不容易”。我国就业等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行业间社会地位悬殊、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还是学历、成绩、名校,对很多人来讲,只有考个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才能找个好工作,这种压力必然驱动考试竞争不断升级。
虽然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粥少僧多”、分布不均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争取有限的资源,只能通过考高分拿到进入名校的“通行证”,这无疑助推了应试教育。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中,由于社会体制的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还固守“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升学率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考试招生制度“唯分是举”,以至于一些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升学考试转。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受历史传统文化和科举制度的影响,人们普遍把升学作为成功成才、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把命运的改变、社会地位的提升仅仅寄托于上大学、上好大学,这也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重要土壤。
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又逢一年的高考和中考即将到来,聚焦了人们的视线,中学生结束了他们的三年学校生活,各上各的轨,各奔各的路,这是一条永不止息的人才生产线。对于家庭,它寄托着父母心血;对于学生,晨读晚习,嬉戏深思,这是日生月成的生命。表面上看,中国人跟西方人一样爱学习,但中国式学习,主要是在背诵记忆,针对考试,反复做题,比拼分数。根子还是在升学率,千军万马要挤的还是高考这座独木桥。即便录取率达到百分之百,名校就那么几所,竞争依然惨烈。各种“二代”现象也来插科打诨,上升通道固化变窄,高考体制不从根子上改变,家长们就只能从娃娃抓起。“考一所好大学,有一个好未来”,还是中国父母们的最大共识。在“幼升小”、“小升初”时,不少地方“就近入学”率少得可怜,凡有点能力的家长,都去钻“条子生”、特长生的路子,或者用钱将自己的孩子砸进理想的学校。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种“既圆且方”的说法,不仅流传于中小学教师之中,也流传于教育系统的官员之中。当前社会,确实存在“年龄越大、素质越差”的问题,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再到踏入社会,很多人的公共素质是呈递减趋势的。为什么会出现“年龄越大、素质越差”的现象?恐怕不单单是个人的原因,教育、社会都难辞其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施行,素质教育进入依法实施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颁布实施,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是提起素质教育落实难,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社会反映强烈。
有专家形象地用“家长焦虑、学生郁闷、教师困惑、社会迷茫”,来形容人们的纠结与无奈。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的良好育人环境,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让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
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行政部门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条件。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觉,或无可奈何。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为根本,不能盲目地揠苗助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该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加压”,把家庭变成“第二战场”。
社会对人的评价机制、用人机制,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应该倡导正确的人才观,改变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观念。大力营造“身份无高低、职业无贵贱”的社会风气,消除行业歧视,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使人们不再仅仅靠拼升学、拼职业赢得社会尊重。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教育的侵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从入学考到毕业考,从期中考到期末考,从中考到高考。自入学起,每个学生都要经历不计其数、名目繁多的考试。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必然还会长期存在。但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落实的成效。理想的考试评价制度,可以实现“一手托两家”,既能满足对各类人才的选拔,又能始终把正评价导向、教育方向。
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中考把日常评价与毕业考试评价结合,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在部分省份进行自主命题改革,一些高校开展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这些探索对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下,考试依然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对学生的评价仍然集中在考试分数上,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集中在升学率上。
特别是现在实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不仅“指挥”高中,“左右”初中,而且已经影响到小学甚至学前阶段。有人提出“高考不改,素质教育就不会成功”。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起更加合理、公正、公平和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调整考试内容,变“为考试而学”为“为选才而考”的模式。
现行考试评价制度,由于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试,缺乏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其结果是学生“学习是为了考试”,选拔出“背多分”。纠正这一偏向,就要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努力使考试科目和命题内容进一步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的实际,更科学地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不但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在今天,更是一个长久的社会话题,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给每个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给亿万家庭一个幸福美好的希望,才能给国家民族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