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灵魂,方得始终

发布时间: 2019-10-03 19:19: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想当初,林黛玉见了宝玉问的最多的是“读的什么书”。说到底,黛玉关注的是贾宝玉的精神成长,关注的是贾宝玉的灵魂需求,所以贾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才是刻骨铭心的。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听了两节《阿长与》。想起了很久以前听这节课时,与老师们随意的讨论阿长和迅哥儿的情感变化

关注灵魂,方得始终

  想当初,林黛玉见了宝玉问的最多的是“读的什么书”。说到底,黛玉关注的是贾宝玉的精神成长,关注的是贾宝玉的灵魂需求,所以贾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才是刻骨铭心的。

  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听了两节《阿长与<山海经>》。想起了很久以前听这节课时,与老师们随意的讨论阿长和迅哥儿的情感变化。尽管作者很不喜欢阿长的那些粗鄙、絮叨的习惯,但改不了内心深处对她的那份深深的依恋。阿长虽然是保姆,但却付出了慈母一般的关爱。在鲁迅故居,我见过阿长和迅哥儿的铜塑,坐着小板凳,阿长拿着扇子,一下子就会想起美女蛇的故事或者长毛的故事。《山海经》在当时对作者来说,就像魔怔了一样的渴求。但家人没有满足他、远房的叔祖也没有满足他,只有目不识丁的、贫弱的阿长,不知费劲了多少周折,才买来了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三哼经”。这是一种对孩子的朴素的爱,关注的是孩子精神的需求和灵魂的渴望。所以,三十年多后,阿长都化土了,作者想起来还在为她深情的祈福“黑暗仁厚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一句深情的告慰,深深地打动着我的魂灵。人与人之间,无论地位还是角色有多大的差异,灵魂深处的情感是一致的、是相通的。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几年前,好兄弟王昆仑给我讲过这么一个观点。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而母亲更多的是关注了孩子的生活。他举例子说,父母带孩子去天安门广场,母亲会关注孩子累不累、热不热、饿不饿、渴不渴。父亲关注的却是会给孩子讲述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毛主席画像。可以说,父亲关注孩子的灵魂多一些,母亲关注孩子的身体多一些。

  曾听过省实验王岱老师的课和讲座,她有一个观点,要做孩子的“精神领袖”。我理解,这个精神领袖绝对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丰盈和润泽。一位好的老师,要懂得孩子的精神需求,懂得孩子的灵魂渴望,然后去帮助他成长,我们才能称得上人生的导师。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带领孩子阅读,用各种哲学的、文学的、历史的、科学的书籍,去充盈、抚慰、成长孩子的灵魂。我们一日三餐,要吃要喝,才能满足我们的肉体需求。而我们好多天都不会去关注一下我们的灵魂需求,所以才会嚷着去寻找“诗与远方”。如果,没有时刻的灵魂滋养,走得再远也不过是另一种远方的苟且。

  当年三毛迷失在撒哈拉是一种灵魂的孤寂。当年纳兰什么都有了但还是不快乐也是一种灵魂的孤寂。那么,我们呢?有人说,走得太快了,要停下里等等灵魂。要想让灵魂跟得上脚步或者说脚步跟得上灵魂,唯有读书、行走、思考!

本文标题: 关注灵魂,方得始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886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真有眼力失去我这么优秀的员工,你不觉得可惜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