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是两千多年来,从君子到庶民的终极目标。既有过程性指导,也有目标性激励。《大学》中的这两段文字,先是逆向推理,然后又正向设计。激励着古代的读书人,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各种儒家思想,基本上都是基于这八条目来阐发的,这也正是《大学》被奉为“四书“经典的原因所在。
每读到这段,我就会联想到有人杜撰的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志铭:“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段文字的流传,其实是没有看到《大学》这顿文字的智慧。
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内明之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用之学。“学的屠龙术,卖与帝王家”其实也是读书人的一种变型。“内圣外王”是儒家一直尊重的圣人境界,但事实真正达到的并不多。我还是喜欢王阳明多一些,他是真正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我总是感觉,人还是信实的好。毫无信仰,什么都质疑,也并非就是好事。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很相信朱子解读的《大学》,并且约了好友一起“格竹子”,结果好友撑了两天,王阳明撑了不到一周就犯病,差点要了命,一度成为人的笑谈。但是,从后世来看,这种态度才是王阳明最终成圣的根本。他参佛、悟道、学兵法都能入门,都能入境,其实与他这种学习的态度和精神有关,所以最终才能融合儒释道,发展和创新心学,成为一代大儒。
“格物、致知”在王阳明看来是“格物欲,致良知”,这应该是比较深层次的格物致知。一般来讲,“格物致知”是学习探究事物的本源,来增加个人的智识。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国古代的哲学以浑沌理论为主,不如古希腊等自然科学来的快,导致近现代文明落伍。其实,在那个时代,自然科学是融合在古代哲学里的。比如《易经》的八卦其实就是自然科学的天、地、山、水、火、泽、雷、风以及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之说,都是古代朴素的自然科学。比如《黄帝内经》“寒、暑、燥、湿、风、火”、五色五味五脏六腑、天人合一等就是生命科学。古代的读书人,基本上都会点医术。像清代民间中医黄元御,三十岁因目盲导致不能入仕,改为学医,不到四年就有小成,后来做过御医,撰写的《四圣心源》,就繁入简,剖源求本,亦为医学圣典。比如《神农本草经》,就是一部植物百科全书。这些都可以“格”而“知”。
其实佛家也有“格物”的学问,比如说“地水火风”的四大,比如说“一滴水有八万四千虫”,比如说“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道家其实和儒家如出一辙,格物之学也是相通的。明白了这些物理,顺应天道、地道、人道,才能致知,才能明明德,才能亲民,才能止于至善。亲民在儒家叫“仁”,在佛家教“慈悲”,在西方叫“博爱”。生成这样的仁德、智识,基础就是格物。其实,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格物”,学习自然科学的道理所在。只不过,为了应试,都是在“格课本”,“格死物”,成为当前教育的最大弊端。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关于“致知”,就是通过“格万物”,而知物、知己、知人、知止。格物就是孔子说的学。现在来看,生而知之的是先天元认知,是一种理想境界;学而知之者,大多数人也做不到;很多的人是困而学之,很功利,用到了、困惑了才去学;还有更可怜的人,困也不学。呜呼哀哉!困且不学,何能“致知“?
“格物致知”使对人心、对万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会令自己“意诚、心正、身修”——这些都是自觉。“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觉他。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思是心本体就是物,就是一块肉,是五善恶之分的。但人的行为有善恶,是因为“意”动。当时,王阳明自己就有个很好的例子。有一老翁,因为遇到难题,想把一片山谷低价卖给王阳明,结果王大圣人问明白后,无息借款给他。后来无意中遇见一个山谷说,这地方美啊,住在这里胜过神仙了。随从说,这差点就是您的了,这就是那老翁想卖的地,您不要啊。王阳明心里“意动”了,赶紧打坐,“定、静、安、虑”一番,才把这“意”摆正了。格物致知,达到意诚心正,遵从本心、遵从善、遵从良知、遵从天地之道,才能有效的去除“七情六欲”,做到修身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