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谈到十年课改的问题,他这样说:“课改”已经实施十多年了,情况和效果怎么样?概括地说,有成就,但举步维艰,多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有些悲壮的味道。读到“悲壮”两个字,真的从内心里涌出一种“悲壮”的
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谈到十年课改的问题,他这样说:“课改”已经实施十多年了,情况和效果怎么样?概括地说,有成就,但举步维艰,多少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甚至有些悲壮的味道。
读到“悲壮”两个字,真的从内心里涌出一种“悲壮”的情绪。悲壮是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者用以推进社会发展历程的慷慨潜行。如果顶层设计不改变,而只是在学校或者教师个人周遭逼仄的空间内,进行小幅度、小范围的尝试性行动、自我的调适,说到底根本称不上改革,充其量就是一种改良。本身温如敏教授的“课改”二字就加了引号。
我是比较早参与各种课程改革培训的,省里的第一次课改后的课程培训,我就参加了。十几年来,感觉理念上、思维上是不断的在突破,但是认识的越清晰,就越痛苦。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总是那么令人格格不入。明明知道这样是对的,但你没有丝毫的凭借去推动;明明知道那样是错的,你还是被裹挟在滚滚的洪流中,顺势而去。这十年,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课改模式、典范,也有许许多多的探索者折戟沉沙、头破血流。最后我们盘点课改的最后成果,众多的经验、文章、理念,可反观我们的孩子,用温如敏教授的诘问来说就是“课改之后,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似乎更重了?”
温儒敏教授反思:课程改革的源动力是来自于基层教师的强烈需求的,但是课改实施却是从上到下,作为政策性的要求来推动的,加上实验阶段,一些配套措施并没有跟上,光靠老师是推动不了课改的。
重点大学、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教育均衡化,客气点说,在当前、其实、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伪命题”,只能是一种朝向。然后为了“挤”、“择”,各地辅导班泛滥,乃至从高中延伸到了幼儿园。优质学校的大班额、农村学校的空巢与逃离,也由此而生。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持续十六七年的高强度挑灯夜战,挤上大学的,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歇口气了,然后高校也就成了青年游乐场。
温儒敏教授多次提到:“大家都对教育现状不满,可是大家都又无奈的卷进让自己不满的行动中。人人抱怨,又人人参与”。“我建议老师们不要灰心,也不要把原因全部推给体制和社会,作为老师,只要有心,想着孩子长远健全的发展,那还是有自己改革的空间,能改一点是一点。”这是期望中的一种“带着镣铐舞蹈”的良师状态,但事实上太难了!
我们的教育已经被短视、功利给绑架的死死的!我们的老师肯定知道专家培训、引领、网络研修、专业发展等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但专业发展是一个缓慢生长期。全社会都认可“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老师和儿童自然、和谐的发生。事实是,上一秒完成一个动作,下一秒我就要看到成效!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是你不能拿我孩子当实验,我马上就想看到成效。好吧,“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强度”,最大限度的榨取“学生学习的剩余价值”。“减负”,减下来我就“服”!
诚然,我们不缺优秀的设计,但是抵不过国人的优秀的算计。我老家有句俗话,说有个人精于算计会说“针鼻子里能算出铁来”,面对高考、中考这一机制,我们的家长、孩子、老师,乃至全社会都会精心算计到无以复加。比如说有些省份试点的高考英语可以多考,其出发点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的机会。事实上,第一次英语得A的孩子,并没有放弃第二次考试,因为得A率30%左右,第二次再去考A,就可以占住这个30%的名额,减少其他人对自己的冲击。我们从来不缺大智慧,但也从来不缺小聪明。但这些小聪明,拉低了整个国民的素养水平。浙大孙元涛教授的反问振聋发聩——这是教育,还是教唆?
在十年课改的过程中,各地都在努力的寻找突破点和平衡点。比如有些省市的规范化办学,当时很见效,解决了“都站着看球,谁先坐下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育生态环境。但是抵不住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大潮,在各级极端功利的教育政绩观、教育数字观中,渐渐地就湮灭了。
教育群体是最善于学习的一个群体,去年年底核心素养这个词才冒出来,然后这半年多来,各地的各种培训、研讨、交流,形形色色的专家就言必称核心素养,但到底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却依然如空中楼阁,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过,这毕竟是迈出了一大步!当下,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启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逐步问世。最终能不能撬动我们的教育向着规律发展,是否能成为一场真正的改革,还需要不断的调适和矫正。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