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行政什么是,共和行政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时代,事件介绍周厉王专制,利令智昏,派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
共和行政
什么是 共和行政事件介绍
周厉王专制,利令智昏,派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国人忍无可忍,起而暴动,厉王出奔。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这一年即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 年,这是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时期就已经有“共和”了吗?
近代以来“共和”一词常常被人们提及,指的是最高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公民拥有选举官员和议员权利的一种政体。而西周时期曾发生了著名的“共和执政”事件,那么是不是说今天的“共和”观念早在西周就已经萌芽了呢?
西周晚期,天子周厉王实行了“专利”政策,将山泽之利收归官府,并禁止人民谤议,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为了反抗周厉王的暴政,居住于国都镐京的卿士、诸正、平民等集结起来围攻厉王,厉王被迫逃到了彘这个地方,史称“国人暴动”。
国不可一日无君,周厉王逃走后,留下了太子静(后来的周宣王姬静),但是此时太子静年幼,便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周公和召公分别是鲁国和燕国的国君,这两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两国国君共同执政,国人也基本能接受这一结果,国都也渐渐稳定下来。
这一年历史上称为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的纪年,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年号确定了,该外逃的外逃,该干事的干事,一切看起来很美好的样子。若真是这样也倒是皆大欢喜,然而关于“共和”的争议却存在了上千年。
西晋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读作fǒu biāo)盗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官府赶到时只发现了大量残留的竹简,晋武帝对此极为重视,派人收集整理并释读这些竹简,最后编成了史书《竹书纪年》。但它的实际成书时间比《史记》早了200多年。
据《竹书纪年》记载:“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这里的“共伯和”说的是一个被分封于共国的名叫和的诸侯。这段记载说明“共和”很可能并不像《史记》说的那样是“共同执政”的意思,而是一个人的名字。
2021年整理出版的《清华简•系年》有这么一段话:“……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于宗。”这段话也表示“共和”指的是共伯和,而且还说明共伯和摄政十四年后还政于周宣王。
共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姬姓小诸侯国,国都位于今天河南新乡市辉县。西周时期有诸侯国国君同时在王都担任官职的习惯,出土青铜器中有人名“司马共”、“伯和父”的记载,这说明共伯和可能既是共国国君,又是周王的卿士。那么“国人暴动”时共伯和也许就在王都镐京,作为姬姓诸侯,共伯和代天子执政也容易服众。
然而,《竹书纪年》又说:“(共和十四年)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静)为王,共伯和归其国。”说明周公和召公参与了“共和执政”一事。
历史的真相扑朔迷离,我们只能推测一下当时的情况:国人暴动之后,在国都镐京的共伯和临时受命,代替天子执政。但是共伯和毕竟是小诸侯国国君,他的权威不足以使其他诸侯国臣服。周公和召公从共伯和手中接过政权,成为西周“共和”时期的实际掌权者。
所以,西周时期已经有“共和”一词,但这个词指的是共伯和,由于《史记》的广泛流传和误解,这个词也滋生出了“共同执政”的意思。这和我们今天说的“民主共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共和”一词完全不同。今天所说的“共和”对应的是英文单词“republic”,最初由日本人翻译成汉文的,后又经过梁启超等人的介绍而传入到中国,所以说今天的“共和”是一个近代以来产生的新概念。
共和执政是什么?为什么共和执政后还有周宣王
一说厉王出奔后,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称共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