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和霍去病是什么关系?掌握大权是因为霍去病吗?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要说霍光的掌权,还真就与霍去病有点关系。当然主要还是...
霍光和霍去病是什么关系?掌握大权是因为霍去病吗?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要说霍光的掌权,还真就与霍去病有点关系。当然主要还是霍光自己的能力,让他一步步取得两代帝王的信任,最后成为西汉前朝的权臣。
霍去病就是西汉历史上那个叱咤风云,让匈奴人瑟瑟发抖的少年将军。而且霍去病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氏的外甥。也就是说霍去病是外戚,还是能将,想要不发光发亮,似乎都很难。霍去病的成就在西汉历史上是一个传奇,可惜他英年早逝,他的传奇也就戛然而止,他没有成为西汉的重臣,甚至都没有走完汉武帝一朝,他就在最风光之时病逝。也许汉武帝是因为惋惜霍去病这个人才,汉武帝对霍家人也极其看重。
于是霍光来到了汉武帝的身边,虽然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不过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是与霍仲孺私通后生下霍去病,所以霍去病是霍家的私生子。后来霍去病得汉武帝重用,霍去病也名正言顺地成为霍家人。因为有了霍去病在汉武帝心中的分量,因此霍光也被汉武帝另眼相看,汉武帝让他在身边侍奉自己,霍光也就成了汉武帝晚年的近臣。
虽说霍光是因为霍去病的原因走到汉武帝的身旁,但他与霍去病的性格截然不同。霍光这个人谨小慎微,在汉武帝身边当值的时候,居然没有犯过一次错误,这让汉武帝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对他称赞不已。在汉武帝驾崩前,汉武帝还特意提拔霍光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之一,可见在汉武帝的心中,霍光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臣子。这其中虽说是霍光自己的能力让汉武帝信任自己,但也多多少少,有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盛宠,所以霍光才能在汉昭帝时期,成为辅政的前朝重臣。
当然在汉昭帝一朝,霍光的身上再也没有霍去病的影子,汉昭帝信任他,主要是他对汉昭帝的忠心耿耿。当前朝辅政大臣们想尽办法揽权,在后宫安插家族女子的时候,霍光只是在做一个臣子的本分,尤其是汉昭帝的皇兄皇姐与前朝辅政大臣图谋不轨的时候,又是霍光一举歼灭这些人的阴谋,维护了汉昭帝的统治。自然他也就取得了汉昭帝的完全信任,从此以后霍光就成为西汉朝堂上的权臣。
之后霍光废立海昏侯,又迎汉宣帝登基,霍家权倾朝野。不过最后霍光离世后,霍家谋反被满门抄斩,霍氏一族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纵观霍光的一生,他因霍去病才有机会来到西汉帝王的身边,也才有可能成为西汉前朝的权臣,所以才会说霍光的掌权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承惠霍去病的皇恩。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霍光是被哥哥霍去病带到长安的,霍光的成就都是通过自己努力所得。
历史上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到底多厉害?
成为了西汉第一权臣。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 因为战功赫赫,霍去病在霍光十余岁的时候就将他带到京城,任命为郎官,也由此迎来了霍光辉煌的起点。
小心谨慎,兢兢业业,被汉武帝临危托孤
十几岁当官的霍光,做事一向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从未出过大的过错,官职也不断提升,深受汉武帝的信任。公元前91年,汉武帝想立自己年幼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同时找一位大臣辅佐他。想来思去,觉得只有霍光最合适。于是,就找宫廷里的画师画了一幅周公背着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画送给霍光。过了几年,汉武帝病重,霍光流着泪问武帝,陛下如有不幸,由谁继承王位呢?武帝说,你难道没有明白我送给你的那幅画的意思吗?立我的小儿子,你像周公那样辅佐他。汉昭帝即位后,霍光和其他三位辅政大臣一起辅佐幼主,国家大事都由霍光代为决断。
勤于政事,消除异己,辅佐皇帝实现汉朝中兴
作为辅政大臣,霍光做事稳重,处事审慎,为人沉着。每次出入宫殿,上下台阶,都有固定的位置,每次都不差分寸。每件政事都处理的一丝不苟,深受皇帝的信任和百姓的拥戴。当时,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上官桀,桑弘羊因为私利,曾多次陷害霍光,但年幼的皇帝已经看出了端倪,对诬告置之不理。不得已,这二人决定铤而走险,以武力发动叛乱,废除汉昭帝,诛杀霍光。然而事情败露,二人及同党被杀的被杀,自杀的自杀,从此霍光威震天下。汉昭帝亲政后,仍把政事托付给霍光,他们对外停止战争,对内减赋减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造成的国库空虚,民生艰难的局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汉昭帝在位十三年,百姓富裕,四方各国归附汉朝,实现了汉朝文景之治以来的第二次兴旺。
权倾朝野,行皇帝废立之事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没有后代,霍光为立谁当皇帝忧心忡忡。商议来商议去,最后决定由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但是,刘贺继位后即行淫乱之事,霍光心里非常烦闷。不得已,再次召集众大臣商议,然而众大臣都唯唯诺诺,不敢吭声。霍光接受大司农田延年的建议,带领群臣向太后建议,废除昌邑王刘贺,另立新君。最终又选定汉武帝的曾孙,名叫刘询,也就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生的孙子,当年因为卫太子被废,其他亲人被杀,这位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得以留下性命,流落民间。霍光派人从民间找到刘询,立为皇帝,也就是汉宣帝。至此,霍光的权力达到顶峰,子女亲戚都在朝中担任官职,所有政事,均先请示霍光,再奏请皇帝。
霍光前后共执掌朝政二十余年,公元前68年春天,霍光病重,汉宣帝亲自登门看望,霍光死后,汉宣帝和皇太后亲临吊丧,葬礼很多地方和皇帝的葬礼一样,并被赐谥号宣成侯。
位高权重的霍光死后,他的后人结局怎样?
汉武帝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年幼的太子交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霍光。霍光的才华汉武帝是看在眼里的,在汉武帝执政期间霍光兢兢业业,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小心谨慎。甚至于进入尚书房之后走几步,步子大小,在哪拐弯。这些小细节霍光每天都是一模一样。霍光的哥哥是霍去病,为大汉开疆扩土稳定边境的绝世名将。
汉武帝对于霍去病是极其看重的,不然也不会在霍去病死后把他葬在自己的墓旁。可惜的是霍去病死的太早了,汉武帝把霍去病是当做徒弟看待的,没想到霍去病却走在了他的前面。因此,汉武帝对于霍去病是有亏欠的。正因为霍去病的缘故,霍光也踏入了仕途。
任凭汉武帝也没有想到,哥哥霍去病是绝世良将,弟弟霍光又有着经世之才。汉朝在霍光的手中完成了平稳过度。
汉朝另一位千古明君汉宣帝刘病已也是在霍光的辅助之下登基的。霍光在位时汉宣帝对他十分的敬重,甚至于霍光死后给其国葬,把霍家的子弟统统都安排到了重要的职位上。可仅仅三年后,汉宣帝就对霍家子弟大下杀手,整个霍家全部都被屠杀殆尽。
这又是为何呢?
汉宣帝之所以如此的尊重霍光是因为他无论是对西汉还是对刘家,都有着莫大的功劳。汉武帝临终托付霍光,让他好好的帮助新皇帝照看着天下,霍光做到了。
而霍家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一种必然。
首先霍光独揽大权,即便是在刘病已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天下事务了,霍光还是不肯放权。这件事可是犯了大忌的,不过霍光当时位高权重,没什么畏惧。汉宣帝也知道霍光对于大汉的意义,所以隐忍了下来。
第二个原因就是汉宣帝没有妥善的安排霍家后人,在霍光死后,汉宣帝应该把霍家的后人都驱逐出权力中心,给他们一份厚禄就行了。这样既可以报答霍光的功劳,又可以避免霍家人因为权力过大而生谋反之心。可惜,汉宣帝并没有那么仁德。
霍家人在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低准备谋反,八月初就被平定,之后霍皇后被废,甚至连同与霍家有关系的数个家族都被一一拔除。
霍光是谁的后代下场如何 霍光与霍去病是什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有哥哥厉害吗?
霍去病堪称西汉神一般的将领,其军事才能非常出色,他的弟弟霍光虽然也官拜大将军,但霍光的主要功绩是在内政方面,霍光曾一度掌控西汉政局。霍仲孺当年在长安做事时与人生下了霍去病,回家以后又娶妻生了霍光,在霍去病得知真相以后,他将霍光接往长安居住,这也是他们兄弟二人一起度过的最后时光。霍去病在北征匈奴的途中病逝,后来霍光深受武帝看重,并令其做托孤大臣,辅佐幼主理政治国。
由于卫子夫的关系,霍去病自小就生活在长安,他也经常在宫中生活,年少之时就被汉武帝所喜欢,汉武帝曾命他在军中训练骑兵,很早就被封了将军。在他十七岁那年,汉武帝让霍去病跟随大将军卫青一起征讨匈奴,霍去病在前线率领八百骑兵深入敌后,斩杀俘获敌军千余人,因此得封冠军侯。后来霍去病又曾单独率军多次进攻匈奴,深入敌境万里,横扫匈奴王庭,匈奴人远走漠北,后来年仅24岁得霍去病病逝于行军途中。霍去病作战6余年,所获战功远超汉朝历史上所有人。
霍光自辅佐汉昭帝以来,逐渐停止了大规模的战争,武帝时期的大举进兵使得汉朝国库空虚,国家财政紧缺,霍光制定了修生养息的策略,截至汉宣帝时期,汉朝才基本恢复了往日的富裕,他也恢复了汉匈之间的和亲政策,意在缓和双方的关系,他也因此独揽大权。汉昭帝去世后,霍光曾拥立刘贺为帝,但由于刘贺无道,最终又废黜了他,另立刘询为帝,这样一个可以废立君主的大臣,可见霍光权力之盛,后来尽管霍光家族被杀,但霍光依旧被历代君主所看重,毕竟霍光曾经有功于汉朝。
比较霍去病和霍光的成就来看,霍去病的才能仅居军事方面,且英年早逝,而霍光则掌大权于朝政,可谓是享尽了声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