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会那么难打

发布时间: 2023-09-20 06:01: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请问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要详解二战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石油供应跟不上,1944年10月25日,粟田健男海军上将已在进入蒙特...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会那么难打

请问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要详解

二战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石油供应跟不上

  1944年10月25日,粟田健男海军上将已在进入蒙特湾的适当位置,有可能击溃麦克阿瑟将军的防卫薄弱的进攻部队,改变战役的进程。但在仅距登陆海滩四十英里时,粟田突然掉转船头离去。战后,一位日本海军上将被问到为什么要如此。他回答说:“因为燃料缺乏。”

他们探测到了一片特大的油田,是加利福尼亚州和中东之间的最大油田。在南方战区的整个工作竟获得如此成功,以致东条首相在1943年宣称,曾经促使日本扩张的石油问题已获解决。但东条未免言之过早。

“丸之战”:消耗战在制定其军事战略时,日本人曾设想南方战区的丰富资源——石油、其他资源和粮食供应——必能满足其资源贫乏的本土各岛的经济和各种需求,从而使日本能有建立和维持“太平洋屏障”的持久力量。那时,日本人就能向美国人和英国人挑战,使他们的决心丧失,一直到他们感到厌倦而求和,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拱手让给日本帝国。这种战略乃是一场赌博,其成功不仅取决于削弱敌人的决心,而且还有赖于日本自身的海运系统保持绝对完整。日本是在其石油储备足以维持两年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或者说日本的决策者是这样设想的。两年之后,日本就必须依赖东印度的石油。用“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报告”的话来说,这种依赖性“证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者,正如一本有关日本军事战役的历史著作中所说的,“缺乏液体燃料乃是日本的唯一弱点”。

一个明确的弱点是,日本的航运易受潜艇攻击。令人奇怪的是,日本的军事决策者几乎没有考虑到那种危险。他们低估了美国的潜艇及艇上的官兵。日本人认为美国人吃不起苦,贪图享受,无法忍受海底生活和作战的艰辛。事实上,美国潜艇在战争中表现得最为出色。一旦配备着改良的鱼雷,它们就是一种致命的武器,能够削弱乃至切断日本南方战区与本土各岛之间的重要航线。按照日本人对所有商船的称呼,这次时间拉得很长的冲突,被称为“丸之战”。但直至1943年末,日本人才开始认真注意保护其航运免受潜艇的攻击,包括建立护航队。他们的努力既不充分又不全面。一位护航队指挥官沮丧地说:“当我们要求空中保护时,只有美国飞机出现。”日本的航运损失有增无减。

此外,护航队本身也有问题,这实际上有助于盟国。集结和指挥护航队的行动要求建立一个无线电通讯网,这和其他情况合在一起,无异于宣布准确的“时间地点”。美国人破译的日本密码电文,为潜艇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情报。总的说来,其结果是毁灭性的。在日本战时的所有货运轮船中,大约有86%在交战中被击沉,另有9 %则受重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未能投入运行。占美国海军作战人员不到2 %的潜艇作战人员,认真负责地造成敌船总损失的55%。其他盟国的潜艇有助于击毁其他5 %的敌船。这一战役——实际上是一种不断加剧的禁运和消耗战——的成功,被一批日本经济学家称之为“对日本战时经济的致命打击”。

油船是潜艇特别喜爱攻击的目标。从1943年起,被击沉的油船数目骤增。到1944年,被击沉的油船远远超过新造的油船。在1943年财政年度的第一季度内,日本的石油进口量达到高峰。一年后,即在1944年的同一季度内,进口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到1945年第一季度,石油进口已完全停止。“形势濒临绝境,”一位日本船长说,“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一艘油船离港后,不久就会被击沉。油船不可能抵达日本,对此,我们心中没有多大疑问。”

由于石油形势的恶化,日本人采取许多应急措施和权宜之计。他们把石油装在许多规格的桶子里,甚至灌进安置在货船甲板上的纤维盛器内。日本人将重达三百至五百桶的石油装进大橡皮袋中,以便用拖船拖到日本。尽管这样做有点别出心裁,但这种想法由于各种原因而归于失败:汽油侵蚀橡胶,把油灌进橡皮袋和倒出橡皮袋都很困难,而且橡皮袋降低了拖船的机动性,使它们更易成为空袭的目标。在绝望中,日本人甚至想用他们自己的潜艇来运输石油,并且设法用日本的修理设备作为交换,迫使德国潜艇运送石油。

在国内,由于石油进口枯竭,日本人一再紧缩消费。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二十五万七千桶——仅为1940年消耗量的4 %。那些被认为是必须使用汽油来行驶的车辆改装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业用油则从黄豆、花生、椰子和蓖麻中提炼。
玩儿兵家最终胜负决于略而非决于术。
抗日战争我们的术简直是一塌糊涂,但是略赢了也就赢了。那就是持久战的意义所在。

抗战时期,为何国军总打不过日军?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和日本军队爆发过数10次大规模的正面作战,但多是日军取得胜利或者重创中国军队,而中国军队虽有胜利,但多为惨胜。

我们先直接来看一组中日正面战场的战损数据!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伤亡25万余,日本军队伤亡9万余(日本胜利)

南京会战:中国军队伤亡5万余(不包括被屠杀的军民),日本军队伤亡1.2万余(日本胜利)

太原会战:中国军队伤亡10万余,日本军队伤亡2万余(日本胜利)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伤亡40万余,日本军队伤亡25万余(日本胜利 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其他数据就不罗列了,可以看出前期会战,国军确实都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便是有不少人疑问,为何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总打不过日军?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真的不堪一击吗?是时候说出当年的真相了!

有人说是民国政府腐败无能,国军素质低,战斗力不高,武器装备比不上同时期的日本军队,国力也根本不在同一个台阶上,自然是打不过。

首先,至于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就连买战斗机的钱,都有人偷偷放进了外国银行,闹得满城风雨。

可想而知,他们还能为国家和百姓做多少贡献。不过,没像汪精卫那样整体投日也还算是有气节。

然后,我们再来聊一聊当时中国军队的素养。事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彼时的日本军队,恶魔对手还是要认真仔细分析的。

首先,日军的单兵素质和作战能力十分高。

你可别看日本兵矮小,“二战”时的日本兵平均身高大概只有不到一米六,但日军的营养跟得上,身体壮实,受过正规的射击、拼刺训练。

所以,当时的日军有一流的战斗技巧,包括枪法精准、擅长刺刀格斗。

同时,日军的文化素质也不错,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内加速西化,对接西方教育,大力开展国内扫盲工作。

当时,日本小学教育的普及率近100%。所以在使用武器装备时,日军有很高的战术素养,看得懂公文,知道武器装备如何保养,知道怎么测量敌我方位距离,知道如何规避敌军火炮攻击等等。

再来看看同时期的中国军队!

与营养良好,普遍接受过初等教育的日军相比,国军士兵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吃的差,吃不饱,体力和耐力都差,而且多数士兵还是被抓壮丁来当兵的。

同时,9成以上的基层中国军队士兵都是文盲(军官倒是有不少军校毕业,但是和日本军官指挥体系比起也是相差甚远),这对于行军作战自然有很大影响。

再来聊聊中日军队建制装备对比,肯定会有人拿国军德械师(准确说应该叫调整师,德械师是民间爱称)来说事,这还是中德蜜月期的功劳,再直接一点就是中国特有的“钨”的功劳。

1936年,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民党军费投入,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

随即,国民党当局整编20个调整师,至1937年7月,共建制完成85个调整师和整理师另92个独立旅。

此时,国军陆军有步兵182个师。其中,能达到德械师标准的有:国民革命军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直属的税警总团。

不过,历经南京保卫战雨花台一战,87师和88师这两支最为精锐的调整师就消耗殆尽,已经名存实亡!

并且,调整师的装备虽然是全军最好的,也还是比不上日本军队,师直属炮兵营有12门75毫米山炮,每个步兵营各有2门82毫米迫击炮,其他就没啥了。

而且,就这个也只满足了20个调整师,自1938年后,后期的调整师连1门山炮也没有。

但是,反观在淞沪战场的日军第9和13师团,麾下拥有75毫米以上的各类野炮、山炮、重炮百门。

在国军更为惨败的中条山战役中,日军投入到战场的75毫米以上火炮有500多门,而中国军队仅有博福斯山炮9门。

没有重武器的压制,就只能用人来填补战场。所以,中条山战役的伤亡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中国军队直接伤亡近5万,而日军仅伤亡不到3千。

国军重炮10团装备的德制150mm重榴弹炮(当时国内采购有24门)

所以,国军需要3个半满编的调整师,才能勉强抵挡1个日军师团。

1937年后,日军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师团有20余个,总兵力在70万左右,想要压制日军,国军需要有60个步兵调整师。

一个步兵调整师投入是每年1700万大洋费用,60个步兵调整师就是10个亿大洋军费投入。

但是,当时国民政府每年财政收入也就几亿大洋,到1936年才勉强达到10亿,但是维持军费开销还是捉襟见肘,而且四大家族把持财政,军费开支也是能省则省。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又对国内进行封锁,内外交通被切断,物资供应不到国内,抗战艰难,连武器弹药都不能充足提供。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只能依靠肉身去消耗日军的弹药、坦克、装甲车、大炮、飞机、炮艇军舰……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开始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而国内外物资运输通道重新打通,中国军队才有优质武器装备供应,进而逐渐占据主动权,著名的湘西会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抗战时为什么中国当时面积是日本的将近30倍,中国人口也是日本的很多倍,为什么打不过日本呢?

教育:中国兵都没见过飞机坦克。。。。。
经济:差距更大,中国就好像是古代,还是农业国
武器:轻武器还行,重武器靠进口,数量极少(抗战初期只有一个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南京保卫战时就全军覆没,中央军步兵师只有一个炮兵营,还大量缺编,飞机约300架)

日本
淞沪会战时飞机近千架,还有航母,炮艇。(中国海军最大的还是清朝留下的海琛号)日军步兵训练有素,有强大的火力支援,补给及时,行动迅速。
当然大了,明治维新前,倭寇还对清帝国俯首称臣,资本化后,仗自己有舰船铁炮,强占当时中国的藩属朝鲜,鲸吞东三省,占琉球,当时中国尚未资本化,还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虽有当时亚洲最大的军港——旅顺,和亚洲最大的海军舰队,在种种复杂条件下,都在当时不复存在,你说能不大吗?俗话说的好:“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用在这种小人身上一点也不过!!!!!
人口是古代战争的决定因素,不要用人口来衡量近代战争。中国的实力远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日本,人多也没有用,更何况人多又不团结。
装备,素质……不是冷兵器时代了,人多就厉害
本文标题: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会那么难打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25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三国演义》安排“关羽温酒斩华雄”,当时张飞论实力应该也能,为啥不安排张飞历史上摆明车马炮和敌人打仗的人,谁最厉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