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学习汉武帝,用推恩令削藩呢?打开历史的大门,回到金戈铁马的汉朝时期,削藩成功的案例可谓是珠玉在前,汉...
明朝时期,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不学习汉武帝,用推恩令削藩呢?
打开历史的大门,回到金戈铁马的汉朝时期,“削藩”成功的案例可谓是珠玉在前,汉武帝刘彻登基,利用推恩令成功削藩,巩固了封建皇权。再回到明朝初年,刚登基没多久的建文帝,面临了和汉武帝十分相似的局面:朱元璋分封各地的藩王实力强横,随时可武力威胁皇权。
建文帝朱允炆也想通过削藩来稳固皇权,只可惜他却没有汉武帝那样幸运,建文帝所实行的削藩政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让他自己的皇冠落地、江山易主。明明同样都是削藩,又有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削藩成功的方法在前,朱允炆为何不采用推恩令的方法进行削藩呢?
朱允炆剧照
首先,朱允炆和汉武帝所面临的削藩处境截然不同,因此,推恩令在明朝其实并不容易实施。朱元璋登基以后,为了给大明王朝建立一道强大的藩篱,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一共分封了25位藩王。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却忽略了历史留给后人的惨痛教训。
西汉初年时的“七国之乱”,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皆是由于分封藩王而造成。不仅如此,朱元璋所分封的这些藩王,还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力,按照《明史》记载,这些藩王都拥有重兵和军事统帅权,如此一来,藩王手中的权力之重,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汉武帝画像
在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朱允炆想要大刀阔斧的削藩更是难上加难。毕竟汉武帝在执行推恩令之时,汉王朝经过了文景之治,已经进入了人心安定、经济繁荣的时代;更何况,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也让各位藩王实力大减,一时之间难以与中央抗衡。
如此一来,汉武帝再以把皇帝的恩泽推广开来,这样一个好听的名义实行推恩令,从表面上来看又让藩王没有任何损失,削藩自然能够成功。再观朱允炆,他实行削藩时刚登基不久,朝中政权极为不稳,就仓促听取了方孝孺的建议想要快速削藩,这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
朱棣画像
其次,朱允炆将削藩问题看得太过简单,这才酿造了削藩的悲剧。如若不是因为皇太子朱标早逝,明王朝的皇位本轮不到朱允炆来坐。所以,当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登基后,多位藩王在朱允炆面前仍以叔父自称,时常有不逊之言行,再加上他的这些叔父各拥重兵,实在是让身为皇帝的朱允炆实在是有些忧心忡忡。
所以,当他问臣子如何解决藩王问题之时,大臣几句削夺藩王的建议,让他不假思索立刻拉开了“削藩”的帷幕。朱允炆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处境,没有分析各位藩王的势力,天真且一厢情愿的采取最直接也最危险的方式打压藩王,也许,天真的朱允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推恩令这一方法。
汉武帝剧照
最后,推恩令本来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缓慢过程,想要将藩王一网打尽的朱允炆实在是等不及。实行推恩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根本不可能发生,既然如此,朱允炆自然不会再去考虑采用推恩令的方式来削藩,他只想尽快地将皇权巩固于自己手中,所以推恩令既没有机会、也根本不会被采用。
藩王分封制一再作乱,为何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偏要选择此制度?
偏要选择此制度?朱元璋建立藩王分封制度,也是总结以前历史经验教训下,为稳固政权而不得已为之的。
1、朱元璋建立藩王制度,是为了制约追随自己一些功臣的权力。朱元璋本就是贫苦农民出身,在抗击元朝的过程中,他是在一帮穷苦兄弟的支持下,才一步一步的强大起来的,因此建立的大明王朝。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就曾经许过诺言要有福同享,等到政权建立后,他也是封侯拜将,赐下免死铁拳。可朱元璋考虑自己建立的政权要想持久下去,必须让自己后代有实权才行,因此就开始封自己儿子们为藩王,掌握兵权,以此遏制这些朝廷大臣实力。
2、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是吸取历史教训进行的创新,他自认为很完美。朱元璋在吸取汉、唐藩王叛乱教训后,没有封异姓王,全部是他的儿子,都是在一些军事边疆地区。他认为儿子们都是亲兄弟,手足之情让他们为了保朱家天下,肯定都会尽职尽力,让他们镇守边疆,虽然手中握有兵权,但如果进行叛乱,会使得外敌有机会入侵,在这种权衡利弊之下,这些藩王肯定不会反叛异心。
3、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也是为避免因为夺嫡,而骨肉相残。在藩王制度下,各个皇子都得离开京城,在分封区域呆着,没有特殊情况不准离开。在这种约束了,在皇权的继承上,一旦确立接班人后,基本其他皇子没机会翻盘,皇帝也不用为这事费心。从明朝历史看,仅明初朱棣借助藩王军事力量登基外,明朝后期很少出现皇子们为争夺太子之位,进行互相残酷斗争的情况,因为都被派在外地,手中没有强大力量抗衡。
朱允炆,为什么不用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来瓦解各地藩王?
准确来说,朱允炆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削藩,因为明朝的藩王和西汉的藩王,完全是两个不同意义上的藩王。首先,从封地上来说,西汉藩王的封地,基本都是一大片区域,里面涵盖了诸多郡县,用我们现在的话说,那至少都是一个省起步。比如,齐王的封地就几乎涵盖整个山东省,整整74个郡,虽然后来被一分为六,但地盘仍然广阔。再比如梁王,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河南省。
反观明朝的藩王,当时除了太子朱标和英年早逝的小儿子朱楠,剩余的24个儿子都被朱元璋封王,但是,他们的封地都仅限一座城市,比如实力最强的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和宁王,他们的封地并不是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和内蒙各省,而是仅仅限于西安、太原、开封、北京和内蒙古宁城这一座城市而已。
其次,西汉的藩王,是货真价实的王,因为他封地的军权、行政权、财政军和地方治权都由藩王全权负责,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而且,西汉藩王在他的封地,都设置有自己的属官,着相当于一套独立于大汉中央政府之外的小政府班子,并且藩王的军队也都是由藩王自行组建,其后勤供给都由藩王自行负责,这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西汉藩王在他的封地,那完全就是皇帝的标准。
反观明朝的藩王,在封地里,他们只能掌握军权,至于封地的行政权、财政军和地方治权都统一由中央政府派遣的文官所掌握,藩王不得干涉文官的对封地的管辖,相当于军政分离。
同时,藩王的军队,也并不是由藩王自行组建和全权调配,它的后勤统一由中央政府来供给,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明朝藩王在封地所拥有的军权,也仅仅只限于指挥作战,并不具备对军队的完全掌控。
在这种背景下,明朝的藩王,本质就是个统兵将领而已。事实上,当年朱元璋对他们进行封王,就只是想让他们做为大明帝国的统兵将领存在。因为,大明帝国的首都在南京,而外患蒙古势力却在北方长城一带,两者相距实在太遥远,这样蒙古残余势力越过长城侵袭中原腹地时,明帝国就难及时顾及到。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把首都迁到北方,由皇帝亲自坐镇北方,这样明帝国打击外患时,就会比较快速容易。或者,就是在北方驻扎重兵,尤其是围绕长城一线的省份和军事重镇,这样也可以有效抵御蒙古残余势力的侵扰。
总的来说,迁都是项大工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但在北方驻守重兵,时间一长,又很容易造成骄兵悍将。所以朱元璋权衡利弊,就给自己的儿子封王,让他们全部坐镇到北方长城一线的省份和城市。这样他不仅不用迁都,也不用担心会出现骄兵悍将的现象。
于是乎,朱元璋的大部分儿子,都被封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和甘肃六省的各个城市中当王,其中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则有几个年长且能力突出的儿子坐镇。
当然,为防止儿子们成为骄兵悍将,朱元璋只让他们负责带兵打仗的权力,至于后勤管理,则由中央指派的文官负责。当然,他们封地的行政权和财政权自然也归中央政府指派的文官负责。
所以,凭朱元璋政治才能和政治经验,他给朱允炆留下的政治格局,即便也会有一些缺陷,但这个权力格局,肯定是非常稳定的,至少对皇权产生不了任何威胁。否则,不需要朱允炆,向来铁血的朱元璋自己就会动手削藩。
至于所说的搞“推恩令”,就更不切实际,因为明朝藩王的权力,实际就仅限于带领他所在封地的军队外出打仗,且不说并不是每个藩王的儿子都愿意去战场上厮杀,即便他们都愿意,但一支军队的总指挥权,显然是没办法分割的,总不能让藩王的儿子们来轮流指挥军队吧。
先是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朱元璋为何还要建立了藩王制度
朱元璋之所以要建立藩王制度就是为了巩固朱家的权力,想掌握全天下,让他的儿子们分散开来,如果下面的地方出现叛乱的话,藩王可以迅速的解决。同时也是因为他信任自己的儿子。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藩王之乱,比如西晋的八王之乱还有西汉的七国之乱,已经有了这么多先例,刚刚在建立了明朝以后,还是采用了藩王制度,把他的儿子们都分封出去了。而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们刚刚建立明朝,各方面还不稳定,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外面还有元朝的势力虎视眈眈,内部的人心也不是很稳定,经常会爆发起义。
所以朱元璋需要把儿子们分封出去,一来是可以镇守边疆,二来是,如果地方发生叛乱,那么藩王可以就近解决,迅速的平息叛乱。因为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家人,朱元璋还是非常信任他们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处理了很多以前的开国功臣,所以他需要把儿子们分封出去,让这些藩王取代功臣,拱卫皇室。
因为和那些功臣们比起来,朱元璋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儿子的。而且他做了皇帝,他也想让自己的儿子们有自己的事业,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发展。朱元璋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人心难测,由朱元璋所定的藩王制度最终是出现了问题,要不然也不会发生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明朝的“推恩令”目的是什么?为何未被采纳?
当年朱允炆欲行削藩之时,有人曾跟他提过要行汉朝的“推恩令”。建文大臣高巍曾言“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意就是不要效仿晁错武力削藩,而应该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当然高巍的削藩之策只是在思想上与“推恩令”一致,即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原则上行削藩之事。
众所周知,明朝的藩王与西汉的诸侯王并不一样,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简单的说就是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国的,地方的民政事务藩王无权干涉,也没有收税、掌管地方政务的权力。也就是如此,汉朝这个以让诸侯王的子嗣瓜分疆土为目的的“推恩令”显然是不适合用在明朝身上的,因为明朝的藩王压根就没有封国。
所以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并非是“以地侯之”(即让诸侯国分为若干个侯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先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再分封),乃是“以权分子”的恩,即把原只属于藩王世子一人独享的权力,平分给藩王的所有子嗣。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大明王朝,他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建立了一套不同以往的任何朝代的“明代藩封制度”。自1370年开始,朱元璋就先后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主要城市,且为了让这些分封地方的诸侯有抵御侵略、拱卫王室的实力,朱元璋给予了他们非常大的权力。
在当时,每位藩王都拥有着数量不等的亲卫护卫军,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人,且还拥有“提兵专制”之权,即可直接调动地方上的军队。可以说明初的藩王凭借着这等实力,虽然没有直接管理地方民政的权力,但却显然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
也就是如此,高巍提出的削藩之策,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削弱藩王手握的这些权力。因此,高巍就借助着“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将藩王的权力平分给他所留下的子嗣,借此来达到削弱藩王实力的目的。
如在当时,镇守宁夏的庆王朱栴,他不但有着左、右、中三护卫,兵力在万人以上,同时他还管着庆阳、宁夏、延安、绥德四卫事务,且直辖四卫马步军士。按照正常情况,这些权力本只有继任藩王之位的世子能够继承,但是现在照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这些权力就要平分给朱栴的6个儿子,比如长子朱秩煃虽能继承宁王爵位,但是左、右、中三护卫,朱秩煃只能独得一个护卫营,其余的二个护卫营却需与其他五子平分。
可以说高巍的这个削藩之策与汉朝的“推恩令”在本质上并无不同。高巍也是巧妙的借助了人那贪婪的本性,他知道一旦这个诱饵放下去,那些藩王的子嗣势必会因为想要瓜分这个原只属于世子的权力而发生内讧,等真到那个时候,朝廷根本无需插手,藩王之祸就会不攻自破。
即使他们不发生内讧,而是和平的分割权力,藩王也会在数代之后就不能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要知道明朝对于藩王所能拥有的亲卫数量是有着明文规定的,就这样分下去,不出数代,那些藩王手上的兵也就没剩多少了,而没有了兵,他们还拿什么跟朝廷斗呢?
可以说高巍的削藩之策要是真能够实施下去,藩王之祸必定能在数代之后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此外,在高巍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了一点,他建议“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就是在藩王子嗣瓜分藩王的权力之后,还要进行“异地分封”,即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就将他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就将他封在北方。
显然卓敬提出这个意见,就是为了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想想看,一个藩王在一个地方顶多就只能待一代,之后的子嗣就被分封到其他地方,因此这个藩王肯定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住这个地方。即使他有这个能力在有生之年控制住这个地方,他的后代也没有机会再继续掌控这个地方,因为他要被封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是如此,如果能够实施下去,藩王将永远不可能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他根本没有根基可言。
而且卓敬在提出这个意见后,还特意补充到“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他说到燕王朱棣这人雄才大略,很像朱元璋,而且他的封地北平又是繁华之地,且兵强马壮。所以要实施这个削藩之策,第一个要削的就是燕王朱棣,应该把他改封到南昌,这样一旦有变,朝廷就可以有绝对的把握控制住朱棣,而只要控制住朱棣,其他的藩王就不成问题。
显然卓敬这个计策不可谓不毒,如果能够实施下去,燕王朱棣就只能成为笼中的小鸟,任由朝廷宰割,想想看后世朱棣将宁王朱权改封南昌之时,曾经不可一世的宁王不就是毫无反抗能力了吗。可以说如果朱允炆采纳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以权分子”和“异地分封”这两个计策,朱允炆的削藩行动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说是“大业可成”。
可惜朱允炆最终还是没有听从他们二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他采用的确是黄子澄所提出的最下策的武力削藩,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当然,在当时武力削藩是有两种策略的,其一就是刚才黄子澄所提的“先弱后强”,而其二就是齐泰所提的“先强后弱”,即先干掉燕王朱棣,然后再动其他弱小的藩王。
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中,以高巍和卓敬的“以权分子,异地分封”为最上策,再以齐泰的“先强后弱”为中策,而黄子澄的“先弱后强”显然就是最下策。可惜啊!当时的朱允炆哪怕是选齐泰的中策,他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可是毫无治国经验的朱允炆最终还是选了同样毫无理政经验的一个书生黄子澄所提出的最为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
那么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朱允炆在削藩之时,会选择黄子澄所提出的这个最为下策的“先弱后强”的削藩之策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黄子澄的缘故。可以说黄子澄这位从朱允炆小时候就陪着读书的伴读,他对朱允炆的影响真的很深。在教导朱允炆读书的时候,黄子澄无时无刻都在给朱允炆灌输着“藩王很弱,朝廷很强”的思想。
比如当年朱允炆曾经求教过黄子澄削藩一事,黄子澄这样答道,他说“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就是说藩王手中只有亲卫,他们只能自守,即使他们造反,只要朝廷的大军前往镇压,他们拿什么来抵抗?汉朝七国之乱时,七国不是很强吗?可是最后不还是被朝廷给灭了吗?
所以也正是因为朱允炆从小就接受着黄子澄这种“敌弱我强”的思想,你说他能做到完全正视藩王的实力吗?显然不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后朱允炆主持削藩的时候,他这种“敌强我弱”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最终就让他习惯性的选择以朝廷的武力来直接进行削藩。而再加上黄子澄历来深受朱允炆的重视和信任,所以他的计策自然就会被另眼相看。
第二、朱允炆操之过急。其实照我们现在看来,卓敬和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说实在的,这个计策见效的时间真的是太慢,不经历数代很难见到效果。所以对于一个刚登基,又急于做出一些政绩来证明自己的朱允炆来说,这么长的时间他显然是等不了的。再加上他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黄子澄、齐泰等人也都想快点做出一些能够“名留青史”的政绩,也就是如此,在黄子澄、齐泰的“唆使”下,再加上朱允炆本身也有这种做法,最终“以权分子,异地分封”这个最为稳妥的削藩之策就被彻底的否定了。
就是如此,在采纳了黄子澄这个“先弱后强”的下下策后,他第一个就对燕王周边较为弱小的周王下手了,1399年朱允炆派曹国公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了宁王朱橚,并于不久将他贬为庶人,禁锢于应天。而后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等四位藩王相继或自杀,或被废,或被禁锢。可以说此时对于朱允炆来说,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但是朱允炆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行动已经惊动了那虎卧在北平的那位“酷类高帝”的燕王朱棣。
就是在诸多藩王被朱允炆的突然发难,而一一被废之时,远在北平的朱棣早已知晓了这一切,他开始了防备,并已有了谋反的心思。或许只有朱允炆和他手下的那群书生大臣们才认为他们的计划是天衣无缝的,他们还恍如梦中的认为朝廷的雷霆一击会给予燕王朱棣致命一击。只可惜他们的大敌朱棣,却早已洞悉一切,他之所以现在不反击,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朝廷所要给予的那所谓的“雷霆一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