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为何平平无奇地就过了,华夏民族专指炎黄子孙的汉族,是有别于少数民族的优越称呼,其中的夏指的就是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为何平平无奇地就过了
华夏民族专指炎黄子孙的汉族,是有别于少数民族的优越称呼,其中的夏指的就是夏朝,中国 历史 上的第一个王朝,也就是从他开始,打破了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世袭制并延续了整个封建 社会 ,但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个朝代, 历史 上的记载却非常之少,在延续471年的国家历程中,平平无奇地就过了,无论是帝王还是大臣或者经济、政治、军事方面都是一笔带过,因此,在 历史 长河中,夏朝的形象就是“他来了,他又走了。”
自从禹奠定了夏朝基业,为启完成从禅让制到家天下的过度开始,夏王朝的雏形已经完成,而启的正式上位,宣告了 历史 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从夏启到夏桀,历经十七代君王,把其中动乱无君王的时间段算上,夏朝一共延续了471年。
在王朝初建且持续延续的四百多年国寿,不可谓不长,但纵观《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太平御览》等,除了帝王的记录,既无文臣之记录,又无武臣之事迹,如此长久的国家记录犹如一张白纸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不得不让人怀疑,现在我们来看看《夏本纪》里记载最多的几个帝王:
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禹的事迹贯穿了《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他个人的能力和权谋不仅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中华文明的发展、赋税制度的建立、山川河流的治理等提供了经验和模式,这主要体现在:
洪水作为神话传说的一部分,在整个人类 历史 文明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有大禹治水和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洪水神话,但因为古代民族歧视和 历史 选择的影响,大禹治水的事迹流传得更为广阔和深远一些,在“浩浩怀山襄陵”的天灾面前,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不利被舜杀死,治水的任务到了禹的手中,他:“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经过十三年的艰辛,“ 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大禹治水的成功,让滔天肆虐的洪水得到疏导,使老百姓不仅有了容身的地方,而且对发展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条件。
在勘定天下形势的同时,大禹也对当地的山川地理、土地状况、人口样态、地方物产等进行考察和量定,这对赋税制度的制定和因地制宜的耕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并称为当时和后世赋税制度和农业发展的依据,他根据自己的勘定考察,把天下形势刻在大鼎上,并成为王位和权利的象征,所以楚庄王才赶到周王朝问鼎的大小。
启打破了禅让制的继位方式,其实是从禹开始的,在禹和舜的对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禹的权利和威望已经超过了舜,甚至达到了分庭抗礼的程度,启家天下的建立,来自于禹,有关他的记载只是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 在位十年后启驾崩,他讨伐有扈氏的战争,是部落的吞并和中央对地方的武力压制,他死后,帝位的传承出现了问题,太康失国,但仍然延续着夏朝的传承。
孔甲是第十四任君主,他“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也是从他开始,夏王朝走了下坡路,部落联盟的状态被打破,地方势力逐步发展强大,不再服从夏王室,这也预示着夏王朝的灭亡已经开始。
作为 历史 上第一个暴君,他和纣王合称桀纣,但对夏桀残暴的记述却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史记.夏本纪》说:“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在夏朝继续衰落地方势力做大之后,夏帝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微弱了,夏桀不修道德用武力伤害百姓,在事实上也说得过去,但这并不会成为他的大罪,昆吾氏作乱,在没有得到夏桀的任命的情况下,汤就擅自做主去讨伐,并且因此去攻打夏桀,取而代之,由此可见,夏桀的威信荡然无存,而他说的话:“ 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 ”除了狂妄之外,也不足以成为他残暴的证据。
所以夏桀的残暴只是胜利者汤的可以添加,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改朝换代更名正言顺一些。
夏朝就这样消失了,他既无世家、也无列传,如同一座尘埃落定的废墟,至今还没有出土过有关夏朝的文字或者文物,甚至有学者怀疑他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有关他的记载要么被损毁,要么真的是没有存在过,但不管什么原因,大禹所做出的 历史 功绩已经彪炳千秋,我们今天看待那段 历史 ,就如看待初生的婴儿一样,弱小而坚韧。
夏朝是怎样建立的?又是怎样灭亡的的?经过了哪几个皇帝?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
夏朝的建立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老的时候,把“王”位禅让给了禹,但禹老时却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天下的“共主”之后,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世系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四代、十七王,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
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予——8、槐(芬)——9、芒(荒)——10、泄(世)——11、不降——12、扃(局、禺)—— 13、胤甲——14、孔甲——15、皋(吴、皋苟)——16、发(发惠)——17、履癸(桀)
夏朝灭亡的原因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或者稍前一些。共传十四代、十七个王,有四百多年的时间。有一个推算的具体纪年是这样的——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也只是大概的推算。夏朝始于夏禹,终于桀。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人的活动范围西起今河南西部的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南接湖北,北入河北。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夏朝的势力和影响达到黄河南北,直到长江流域。
在夏朝,社会已分化成为统治和被统治的阶级,即奴隶和奴隶主两大对抗阶级。夏朝统治者和贵族拥有相当数量的男女家内奴隶——臣妾,众等则是从事生产的奴隶。奴隶的大部分来自战争的俘虏,同时夏族的一部分也沦为奴隶。夏朝建立了国家机构,有牧正、疱正、车正(分别为管理畜牧、膳食、车族的官职)等一系列职官的出现,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监狱。
下面通过夏王朝的十七个王的更替来概述夏王朝的兴衰史。
夏王朝的第一位王应该从夏禹开始,他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在不断对外发动掠夺战争中,禹加强了他的统治地位,为了显示他的威严,不断到各地巡行。有一次在涂山召集氏族首领,相传有一万多个部落带来很多财宝来讨好禹。又有一次在会稽召集各部落首领,有一个防风部落的首领来晚了,禹当即把他杀掉。禹就这样一步步成了名符其实的“天子”,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建都,后又迁到阳翟(今河南禹县)。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第二个王:启,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第三个王:太康,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第四个王:仲康,在位13年。仲康是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第五个王:相,在位28年
相是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第六个王——少康: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第七个王——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第八个王——槐: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第九个王——芒: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第十个王——泄: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第十一个王——不降: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第十二个王——扃: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第十三个王——廑: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第十四个王——孔甲: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第十五个王——皋: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第十六个王——发: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第十七个王——桀: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
有压迫就有反抗,从夏朝起,我国阶级斗争史的篇章正式揭开。夏朝奴隶主统治的四五百年间,阶级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过,奴隶相率逃亡,或起而暴动。奴隶主贵族不仅丧失自己的“臣妾舆马”,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
到了夏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起来。孔甲的淫乱,激起四方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以后,夏朝的统治可谓是江河日下,国势日弱。到孔甲的四世孙桀即位,他更加暴虐,无限制征用民力,残酷镇压奴隶和平民,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人民十分痛苦,纷纷咒骂他,对他十分怨恨,已经是势不两产了。夏桀想出兵讨伐有缗氏,解脱自己的困境,结果却促使各方国部落更加离心离德。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商汤乘机灭夏。
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部落,子姓,其始祖名契,传说他母亲简狄吞食了玄鸟旦而生,大概是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商部落居住在黄河下游,夏朝建立后,是夏朝的一个属国。从契到汤,已经传了十四世。商部落日益向着黄河中游发展势力,相土、王亥都是有名的王。汤即位后,任用伊尹和促虺为左右相,国力日益强大,汤积极做灭夏的准备。夏朝从孔甲以后日益衰败,到夏桀时国内阶级矛盾以及和部落属国的矛盾都十分尖锐。汤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汤采取了逐个翦除夏桀羽翼,逐步削弱夏桀统治,最后取而代之的策略。汤先灭掉附近的葛,接着又灭掉十几个小国和部落,又进而连续攻灭了韦、顾、昆吾。这三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特别是昆吾的灭亡,使夏桀失去了最亲近的依靠力量和东部屏障,夏朝处于正面受敌的地位。
夏桀想挽救他垂危的统治,号召属国联合攻汤。在有仍地方会盟,有缗氏带头叛夏,夏桀众叛亲离,陷于孤立。汤立即下令伐桀。夏、商会战于鸣条,桀战败南逃,死在南巢(安徽寿县东南)。汤乘胜西进,占领夏朝的统治中心,灭掉夏朝的属国。夏王朝就此灭亡,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