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稿五篇,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稿五篇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篇一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创造了希望,文化创造了发展,文化使人民团结一致。
◆文化是无形的制度,文化是内在的法律。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们之间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亨廷顿《文明与冲突》)
◆“现在我们碰到困境,就是两三千年来悠远的历史和近百年来的集体健忘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我们的历史非常悠远,可是我们近一百年的记忆非常短暂,这是一个很大的困境!”(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儒学大师、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如此感慨)。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经史子集到典章文物,从幽深小巷的寸砖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从洞天福地的名胜古迹到烟雨寺庙的悠远钟声,我们无不感受到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滋润和辉光日新的照耀以及世世代代志士仁人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万世一系、生生不息,日渐强大,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然而从20世纪初开始,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一场世纪性的浩劫,传统文化几近断裂。今天,我们的物质文明有了飞速地发展,然而,人文缺失、谈吐粗俗、人心浮躁、痞性日张、道德危浅,连维系社会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如诚信都成了问题。人心工程、文化工程亟需厉举。
江泽民同志说过:“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历史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当今国际一体化大潮中世界文化交流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必要而且迫切。
(一)这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
西方的一位文化遗产部部长曾如此阐述文化,他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创造了希望,文化创造了发展,文化使人民团结一致。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可谓无与伦比,且在五千年的发展中积厚流光。中华民族曾一次次受到外来武力的征服,但我们民族报之以灿烂的文化,正是这如山峰如河流如空气如阳光的文化融合了中华大家庭,创造了多民族的大团结。可以说,文化是无形的制度,文化是内在的法律。因此我们应站在文化建设与战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给我们的广大青少年以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二)这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文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因此,我们应将道德资源几乎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给青少年,给我们这个人心浮躁、急功近利、诚信缺失、道德危浅的时代以补救和滋养,让青少年乃至社会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诵读中浸明浸昌、沐仁浴义。
(三)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从20世纪初开始,由于受到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和革命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并被打倒,后来又受到战争与反封建等浩劫,传统文化甚至被视为牛鬼蛇神、洪水猛兽,文明之河徒见泥沙。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儒学大师、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如此感慨:“现在我们碰到困境,就是两三千年来悠远的历史和近百年来的集体健忘形成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我们的历史非常悠远,可是我们近一百年的记忆非常短暂,这是一个很大的困境!”可以说整个20世纪中华文化的承传出现了重大的断裂。列宁曾如此告诫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是龙的传人,历史亟需我们去做重大的修补性的工作。让广大青少年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万世一系、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
(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时代业已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正飞速发展,我们成功申办了奥运,成功加入WTO。在这个汹涌而来的国际一体化大潮中,我们凭借什么与世界对话?凭什么在泥沙俱下的世界文化交流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不失气节,不失根本?凭什么使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有一种文化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列宁说:“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五千年历史文化,我们所共同拥有的也是这五千年历史文化。时代赋予我们不仅要将优秀的文化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使他们在世界文化交流的激荡中挺起我们民族的“主心骨”,还要在世界舞台中进行积极的文化交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大放光明。
(五)这是广大青少年学习语言的需要。
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纳,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篇二
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中华文化,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人会说,现在是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你说的那些东西全都是古代的东西,陈旧的东西,过时的东西了。对今天的社会没有意义。我告诉大家,这些古圣先贤的东西是智慧,是大智慧,而智慧是不会过时的,陈旧不等于落后,因为,古圣先贤们的东西是规律,规律是不会陈旧和过时的,太阳的光辉照耀了我们亿万年,我们能说太阳是陈旧的而抛弃太阳吗------规律永远不会陈旧。什么是规律,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就是规律,365天,24节气,人生的生老病死都是规律;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就是规律;公鸡打鸣,母鸡下蛋抱窝就是规律,鸭子下生会浮水,老鼠生来会打洞就是规律,你把母鸡扔进鸭子生存的水里会淹死,你给鱼儿断水就会渴死,就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让公鸡下蛋,母鸡打鸣就是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伦常乖踹,立见消亡,所以,你强行将大江大河拦腰斩断,让流淌了亿万年的大江大河改变航道改变规律,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就会自然灾害频繁,大自然演化的一切都是规律,我们要学会适应顺应就是遵守天道地道,就是遵守自然生存的法则。我们只有按着规律办事,才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有人会说,传统文化不是高科技,现在是高科技时代。其实,我们的老祖宗们的东西在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创造是无人可比的,不说四大发明,即使是高科技,我们也不比西方落后,只是我们没有去那么做——墨子、鲁班飞鸟的故事。
大量的社会问题------汤恩比博士的预言------
幼儿问题,没有启蒙教育的问题,小皇帝,少年犯罪,网虫网恋,吸毒,杀人,盗窃,各种犯罪。陈达惠报告团里的少年犯,成年人的问题:没有信仰,没有诚信,丧失起码的伦理道德,离婚,第三者插足,多角恋,淫乱,高效率的闪婚、离婚;高官大款养二奶三奶,贪官情妇,安徽一位局长,设定指标,淫乱女人500人,诈骗,杀人,涉黑,生意上的尔虞我诈,缺斤少两-----家破人亡,细胞坏死,和谐受到严重威胁。
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现在到处是成功,竞争。小孩在幼儿园开始就开始竞争,孩子被家长抱着悠,上学竞争,全是争分数,争第一------争的是心不净心不平,心不平,欲望膨胀则更要争------争不到就偷,偷不富就抢,抢被反抗就杀-----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战争提升就是生命间的残杀毁灭。《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人类正在积极地抓紧挖掘埋葬自己的坟墓。
陈达惠所到之处为什么万人空巷,推崇备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解决了法律、社会、家庭、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篇三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共讲和骄傲的“灵”,标志的形式就是区别于万物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共同的一点就是都在以文化的形式验证着人类区别于万物的“灵”的特性。不论哪种形式,抛开了文化的探索、发展和记录的传承性,人的“灵”的内涵根本无法说明和演现。归根结底文化现象形成的理念和指导作用,蕴含着人区别万物的“灵”,或者说文化现象诠释着什么是“人”这个概念的意义。
古今中外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对人类的自我认识和改造的历史。缺少了文化的发展、吸收和传承性,人类社会就会出现种.种的迷茫和危机,也就迷失了人的“灵”的本性。所有文化尽管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传承方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进而上升到对“神”的崇拜。每当人类社会行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危机时,总是有一些忘我的圣贤出世,以自己感天动地的言行和壮举去提醒和矫正着人类的行为方向。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为人“灵”的温暖、祥和以及快乐,也能感受到为人“灵”的特质和意义,也必然地让后人去反思着自己存续的目的和行为。而这一切又无不以圣贤们对先祖精神和文化的继承、发掘吸收、整理后上升到感恩和崇拜的形式呈现。从没有一位不经过对祖 文化的研究、整理、实证、吸收上升到尊敬而宣扬道德的圣人。“神”和“上帝”的出现也没有脱离开感恩和文化的传承范围。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以知的人类文明中前所未有的大景象,她不仅表现在多元文化的大自由、大繁荣、大对抗、大吸收和大融合上,也表现在经济领域上的大繁荣、大对抗、大吸收和大融合,同时也集中地表现在科技的大繁荣、大冲击、大融合上,谁如果还看不清这个事实和潮流,就注定要落伍被动;谁想控制和阻逆这个潮流,就注定要树立更多的对立面和敌人,注定要失败,注定要出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中国两千年前的春秋列国到春秋战国,出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最终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地确立了以道、儒、释为主的文化基础,从而延续和开创了中国祖文化的新气象,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光辉历史。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文艺复兴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并且极有可能出现非区域性的大危机的时刻,如何认识和传承祖文化,发展祖文化来矫正和指导我们肆无忌惮、肆意妄为的行为,是关乎人类文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是局部民族和国家问题上升到整个全人类的问题。
对比历史来看今天,能够处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应该说是人类莫大的幸运,但为什么我们缺失了先人曾经悠悠的恬淡和安逸而多了烦燥和空虚呢?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文化的差异性引发的种.种困惑和矛盾,已经蔓延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束缚了当今所有人类的灵魂。如何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人与万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莫大的无法回避的考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由于我们的困惑难解和转嫁他人和对利益索取的出发点的不同,以及对这些问题处理的不公允和不谨慎引发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政治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危机,直接导致了我们全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的危机。日益恶化的环境状态,已经不是单单在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继续争辩谁的对错的时候了,而是督促我们必须迅速地达成共识,统一思想,重新定位全人类文化和信仰的基点,指导我们做出行为上的抉择的时候了。如果我们还是流于肤浅的你错我对,相互的明争暗斗,相互的攻击和伤害中不能自拔,还是陷于向自然无情的破坏和掠取上而不给大自然母亲一个休养生息、恢复平衡的过程,或者说我们再不停止错误的行为,帮助大自然母亲进行自身难以恢复的生态平衡,人类不久的将来将面临大自然无情的抛弃和毁灭性 打击,这已经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故事了。导致这一危险的现象是人类太过自私、好斗、贪婪、纵欲和无情了。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体制下的信仰观和道德观出了问题,也可以说是相互攻击,相互排斥各自为政的信仰观暴露出了巨大的局限性和不完满性,已经不能很好地指导和顺应全球一体化这个时代背景的需要了。因此确立一个全新的包容的为地球村人都能接受的文化观和信仰观来指导人类的行为是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的大事。
正是在这时代急切呼唤的大背景下,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济”的慈音。一切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学习的是人,解决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离开人这个主体受用者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科学发展就是明确人在自然中应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位置,在不冲突、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能动地积极地发展。与时俱进是让我们准确地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大潮的动势,恰机恰理地将这一大潮导归理性、和谐、光明的景地。
那么造成今天这种信仰危机、道德堕落、心理空虚,环境施压的局面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忽视了传统祖道文化的传承和学习,有意无意地抛弃了祖先曾经严格践行的道德行为准则,过于强调和激化自私、欲望的泛滥。没有跳出自我的小圈去看待“我”之外的一切存在的价值。实质上没有“我”之外的一切存在或曾经的存在,我的价值毫无意义。没有祖宗和父母哪有我?没有古今中外的圣贤们的孜孜教诲,哪有我们今天的文明和智慧?没有忠肝义胆的伟烈、英雄们不屈的流血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繁荣昌盛的家园?没有农民、工人、亲人、兄弟姐妹、朋友,没有阳光雨露和万物,我们的福何所植,情何所寄,乐何所来?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有了我存在的意义,不对他们感恩和回报,事实上的我必然坠入空虚和迷茫,现代人就是逐步丧失了感恩“我”之外的心理。一切唯“我”转动:我的国家、我的政治、我的信仰、我的环境、我的生命、我的自由等等,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我”像茧一样层层裹住了内在光明的心灵,几乎没有一点关心他人国家、信仰、家庭和自由的善念,一切不满足或阻碍“我”欲望显现和渲泻的对立面都成为我对抗和斗争的源点,发展到今天竟然出现了本该我们孝养的父母,相互关爱的爱人,手足兄弟,儿女都成为被伤害的敌人,而且愈演愈烈,有的禽兽不如,这难道不够我们痛心和引起反思吗?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应该从精神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只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
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再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些传统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也是我们要继承发扬的。
其次,我们要从文化内容上弘扬传统文化。
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综观而得的尽是璀璨的星火:远古神话的浩大纯美,诸子散文的洋洋洒洒,辞赋经文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的经典奇葩,辉煌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我们虽不能全盘吸收,可我们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我们的资本和骄傲。
另外,我们要多从艺术形式上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过程中,为我们民族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体现在汉字、传统精神、传统图形、水墨意境、传统手工艺等各个方面。从商周青铜器到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从明代苏绣到清代家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工艺历程。再看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建筑艺术、民间艺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随处可见的中国古典建筑、太极图纹、画像石、金石篆刻、蓝印花布、木刻插画、脸谱文化、民间剪纸、装饰纹案、书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既有高品位的中国文化内涵,又有符合世界当今潮流的崭新样式。如果真正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传统化”和“本土化”的回归,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与世界接轨的渠道,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思,甚至可以说更是一种责任。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才是中国真正腾飞的时候!
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演讲稿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文房四宝、瓷器,还有很多像春节、端午、中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向征和代表。书法是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和好朋友都在学习书法,看着他们一个个字写都得很漂亮,心里非常羡慕,也暗下决心要练得一手好字。
暑假妈妈给我报了个书法班,走进教室,墙上到处挂满了一幅幅书法,有的字苍劲有力,有的字行云流水,有的字端庄秀丽,满屋子的墨香,仿佛置身于一个书法的世界。欧阳老师是我的书法老师,开始上课了,欧阳老师找来了毛笔和宣纸,让我在纸上画圈圈,我很好奇,画圈和书法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上午过去了,我一个字也没学会,这就是我的第一堂书法课。第二天,欧阳老师开始让我画竖线和横线,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实在憋不住了,对欧阳老师说:“老师,我是来学书法的,为什么一直让我画这些呢?”欧阳老师微笑着说:“你之前没有接触过书法,让你画圈,画直线,是让你学会运笔,把毛笔控制好。”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第三天,欧阳老师终于开始教我学写字了,第一个字是写汉字“一”,刚开始写的时候我非常紧张,手还不停得抖,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按照老师教我的要领,落笔时稍重再写横最后收笔,“一”字就出来,可仔细一看怎么写得不直呢,像一条毛毛虫,老师说:“没关系,慢慢练习”,于是我就继续练,一张纸、两张纸、三张纸……,直到第五张纸,我终于把“一”字练好了,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书法很难写,可只要你专心、刻苦,就没有练不好的。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我的书法大有进步,字比以前好看多了。
“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学习书法既是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把字练好,还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我觉得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通过学习书法,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要有恒心、有毅力,学习书法虽然很苦但也乐趣无穷啊!
胡适和鲁迅的区别在哪里?哪个人的思想适应当时的国情?
就算是人人都学成了大儒,于当时的中国又有何益?
胡适先生是文化人,是学者,是儒生,他像中国古代那些知识分一样,温润,雅致,博学,宽容,大度,这种真正的君子很多,他们吟风弄月,感伤世事,他们看到了新文化运动,却没有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蝼蚁,以及伤痕累累的中国。或许看到了,但谨持书生的身份,不做过份之举。
他认为新文化是自己的使命!
鲁迅先生是野蛮人,是战士,是狂生。他从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圈中跳了出来。激进,偏执,愤怒,癫狂,他就像一个疯子一样,握着刀,流着泪,四处挥砍,却处处落空。他也看到了新文化运动,更看到了那些车夫,农民,妓女,小商小贩以及他们的自暴自弃,麻木不知。
他认为新文化运动救不了中国!
或许在胡适先生看来,做为书生,就应当去做书生的事情。那些民生,那些国策,应当是坐在总统府里的那些人物去思考的。文人的就应当有文人的区域,文人的样子。
或许在鲁迅先生看来,做为书生,也仍然要“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想骂醒一些人,骂痛一些人,他认为可以尽力唤起国人骨血里的不屈和抗争,至于什么谦谦君子,那不是他的菜!
当时的国情,哪一个适合!
那个都不适合,最适合的应当是袁世凯(在没有人为其翻案的时候,我就认为袁世凯的策略是对的)
胡适先生的思想只体现在文化上,与国情无补,中国不会因为随和新文化运动而变得强大起来,更不会因为白话文而挺起腰板,对西方列强说不。鲁迅先生的思想也不可以,因为数千年来,官本位思维已经浸入到每个国人的血脉里。他就像那个骑士堂吉珂德,拔着长剑向风车吹去。
注定是一个悲剧!
他们只是书生,单纯的书生!骨子里都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我喜欢鲁迅
明知不可为却为之!这种勇气我肯定没有,因为我这种人一定也是被他怒骂讽刺的那类人之一。
致敬鲁迅先生!
作为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思想史人物,胡适和鲁迅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两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个人也都有很好的传统文化的修养,两人都推崇人的自由。但两人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胡适受过西方正统的教育,推崇“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而鲁迅则是一心用笔救过救民,对奴性对恶势力毫不留情,看起来似乎缺乏一些容忍度。
胡适对蒋介石政府的好感度较高,有比较明显的立场,而鲁迅则是一名个人斗士,虽与蒋介石毛泽东均有一点交往,但他个人并没有政治上的立场,他还是一个用笔战斗四方的文人。
胡适和老蒋
而从思想本身来看,胡适的思想力度是不如鲁迅的,百年后的今天再读鲁迅的文章,依旧能够感受到那种纸透力背,用鲁迅的文字来看今天的现实依旧能剖析到最深一层。而胡适的思想有点“漂”,对现实的 历史 性的穿透力没有那么强。
如果要说两个人的思想谁的更适合当时的国情,恐怕还是鲁迅,当时的国情是“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当务之急是唤醒国民性,只有唤醒国民性,才可能救国于危亡之中。 鲁迅和胡适的思想,谁的更合乎你的胃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谈到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两人的区别,不免得要回头看他们的各自经历。
首先胡适先生,他是留学于美国受到了新人文主义的影响。他一生都在倡导着文学的改良。恩,从他前期所写的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我们可以看到他同陈独秀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陈独秀他所写的《文学革命论》。
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革命远比改良来得彻底而又坚决。而胡适先生的思想是比较温和,而且他一直认为中国的五四时候的新文化运动,它不是一场文学革命,只是文艺复兴,是他和周作人的认为的 ——实际上是一场复兴明末文学的运动,就如同西方的文艺复兴是一样的。
胡适先生,他一生著作众多,《白话文学史》,《国语文学史》等等,他是最倡导自由的。再后来,国家的政治动荡之际,他便出国了。 再来谈鲁迅先生,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传统教育。之后又留学日本,最后回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并没有像胡适一样任大学校长。而且他的思想相对于胡适而言,是比较激进的彻底的。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现实的,激进的战斗精神。
鲁迅先生是一个很有使命感的作家。在革命的浪潮中,他并没有退缩。他毅然的站在了最前面。当革命文学最盛之际,他也转变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左联的旗帜。 从这里便我们便可以看出,民国的知识分子的两类人,一类就是像鲁迅先生一样,而另一类就是像胡适先生一样的自由主义者。在这里我们不能评判他们是谁对谁错。这只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选择而已。若要说当时,哪一个人都选择更适合中国。那无疑是鲁迅先生。因为在这个满目苍痍的中国。他始终坚持了下来,一直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而战斗。
文/红雨说 历史
科技 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根据个人读胡适的著作鲁迅的著作以及 社会 综合评价!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旧文化道统的批判者(现实主义指导思想下的扬弃),继承者,新文化的构建者,主张 社会 改良,国民政府的合作者!
重在批判改良继承与合作!1962年台北逝世。大陆对胡适以负面批判为主。
典型思想:少一点主义,...。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旧文化道统的打碎者(重点在革命性批判),新文化的构建者,政府的批评者。
两人当时国情下的生存状况俩个人在当时国情下都得到很大的政治包容性保护,没有受到民国政府政治迫害(鲁迅因批判北洋政府被判有罪,但不了了之),很滋润的生存,但都受到过政府的批判。
鲁迅1936年英年早逝。因此,鲁迅先生的战斗者的旗帜一直在文化领域飘扬。
俩个旗手的现实意义新文化运动前20年重在打碎,寻求 探索 文化复兴之路。
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是文化的旗帜!
新文化运动第二个20年起主要是传统文化与自由民主科学法制/法治思想融合, 探索 复兴之路!
因为鲁迅先生是左联主要发起成员之一,鲁迅先生的融合之路虽然短暂但民主自由革命色彩鲜明。先生的后续是否适度妥协,转向改良个人不做推测与评判。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的第二个20年起鲜明的主张文化改良,政治改良,包容革命但不与革命者合作的态度也是鲜明的。
从而有毛泽东主席的——我们现在批判胡适,将来也许需要再纠正回来(大意如此)。
胡适由主张文化破坏与批判,到主张文化继承与改良无疑是正确的!但时机不合适,国家处于离乱,结束离乱的政治诉求高于一切,文化的革命性需要旗帜鲜明,文化改良退居第二。
今天国家主权统一, 社会 稳定,泛政治化泛道德化必然割裂 社会 !
文化复兴的主流必须回到民主自由科学法制/法治的思想与传统文化融合改良的主线上!
鲁迅是一个民族败类,欺文章有毒,不清楚余毒国人的崇洋媚外之风不灭,其喷子行为在当今还正在横行,其没有民族气节、民族大义之风助长着一些国人民族气节、民族大义的缺失,一个国家、民族的强大必须是一个民族气节强大,民族大义盛行的国家和民族,这是国家、民族自强自立的根。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做到绝大部分人都能拧成一股绳似的,那这个国家、民族是很难做到自强自立,只有让那些”不同音“者没有市场,成老鼠过街,能人人喊打,这样这个国家、民族要不自强自立都难。所以鲁迅是文章造成的异音不能给存在,不能存在。胡适先生对其了解不多,不做评论。
鲁迅只找人性的毛病,从不找制度的毛病。胡适只找制度的毛病,从不找人性的毛病。这就是区别。换哪国是丛法 社会 ,人性也会被带坏的;换哪国是平等 社会 ,人性也会带好的,这个胡适比鲁迅明白:中国的问题其实是制度出了问题,鲁迅偏要找人性的问题,这就是鲁迅的问题。
胡适有一联诗送章士钊说“都是同开风气人,愿常相亲不相鄙。”胡适一辈子“知行合一”————相亲不相鄙。鲁迅亦然。他“骂”遍了所有的。但细思,只是对现象痛加非难,而非对现象该人进行人格上的生理上的嘲讽、斥责。所谓“对事不对人”即是。从这个角度说,鲁迅亦是“愿常相亲不相鄙”。作为后人宜观其“开风气处”而不宜妄评妄议前人的点点滴滴,他们的行为言论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后人似无权横加妄议。因此,我想妄改胡诗一字为“愿常相亲不相比”。如何?
胡适跟鲁迅不可作比肩而论,胡适学渊深博,在民国吋期曾任北大校长,知书达理,为人深原,是″五四运动"新文学主要人物,至于他人生方向党派不加以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台后,任台湾研究院长,官巨要责,一生除婚姻问题不够完美而已,都会以文学家儒家风范就班。论.鲁迅只是在相当现时只是高中级别,后留日几年回国,原鲁迅学医,在那时属于富家子弟,后期家庭逐渐中落,因鲁迅性情高傲,面对民国时期政府不入眼,在那时候确实内忧外患,是很自然的现况,推翻帝制,民国政府赤手空拳。特剔是军阀各守山头,南北尚未和谈等等因素,国家不安定,鲁迅弃医就文,执教,是一名临时大学北京临时教授,但鲁迅也不安其责,有违师规,师生恋,在民民国民国不是很.严重只是失人教授之尊,。后弃教授之后.,在家写些壳文小该.,有而己,都是激进性讥讽性.文章,若在当今此文章发表必必违禁。
这是一个伪命题,作为一个国家需要的是各种文化思潮,有规则的进行论述。从而解决人的思想与理想;行为与左右铭;道德和榜样,私欲与法理、自己与他人等等人的命题和国家的法律和道德、自由与平等丶公权与人权、发展与稳定、长运与眼前的利益等等,我们从来都不需要那个文人的一言所大,一个国家百家争鸣、百家齐放。
当然是胡适会混了,出任过驻美大使,任过北大校长,鲁迅就是教书著书养家糊口,混得悲惨时还得到处逃亡。
提到鲁迅当年的骂战,我就想到现如今的崔永元。不管那个年代,总有这种有良知的人摇旗呐喊,把那些牛鬼蛇神打出原型。
急!急!急!
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一篇,希望各位帮帮忙。有关类容也可以,分将给所找类容最多的好心人,谢谢。作者:[MOCR] 转贴自: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04-05-10 文章录入:admin
“青年文化遗产日”倡议 2002年是一个特殊意义的年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年、《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三十周年、《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启动一周年。 2002年10月在北京中央美院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标志着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在教育体系中的开始。会议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度丰富但又濒临消失的紧迫现状;围绕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及的严重脱节;围绕教育作为信息智能集聚地,如何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发挥更重要积极的作用,会议推出了面向中国教育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为了使会议倡导的文化遗产保护精神可持续的传播与实现,以及当前中国文明转型期无形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紧迫现状。中央美术美院联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子及专家学者共同倡议:把每年的元月一日定为“青年文化遗产日”。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举行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相关的公益志愿活动,发挥高校及社会青年群体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目前文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独特深远的时代意义。 青年群体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传承.是文化遗产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起点,青年是文化遗产未来的主人。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型态中许多民众自发传承的文化传统,今天正在告别昔日文化自发传承的时代,现实在呼唤着民族自觉传承发展文化时代的到来。青年人正是文化自觉传承发展时代中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和未来意义的生命群体。因此,根据“青年文化遗产日”的倡议主题,我们向全国高校及社会青年群体呼吁: 一、呼吁当代青年人以开放的时代胸怀和人类多元文化平等共生发展的文化理念,树立民族自信心,不仅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学习,同时,也应关注本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认知,中国文化遗产的未来和当代青年人的文化理念、文化素质、以及民族文化情感都是紧密相连的。 二、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不仅包括有形遗产和文字记载的历史,同时还包括无形文化遗产。人民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民间活态文化浩如烟海,面对这些即将消失的遗产,我们呼吁青年群体,尤其是不同区域文化遗产丰富地的高校青年,应当以自己学科知识之专长,参与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中来。关注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关注民间文化优秀的传承主人,真正发挥青年知识群体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青年群体,保护的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 三、我们呼吁各地青年在每年元月一日“青年文化遗产日”中,用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方式传承创新青年人自己的节日,我们呼吁不同民族的青年去传承创造多元丰富的“青年文化遗产日”方式,在公益与志愿活动中、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互动中感受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之河的生生不息。 四、我们呼吁中国境内《世界遗产》地的高校学子及社会青年,热情关注本地区的《世界遗产》,积极宣传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为《世界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存在尽自己的力量及知识专长。 五、呼吁高校的青年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采集民间文化艺术,记录了解本土的文化遗产。呼吁当代青年用现代传媒网络的方式,宣传、传播文化遗产理念,沟通文化遗产信息,在传承中创造,在发展中传承。 “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的文化工作重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优秀的活态文化传统,已成为国家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保护民族象征,推动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发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等一系列整体相关的新课题。也是中国进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如何走出自己的经济与文化互动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新挑战。 我们呼吁青年群体共同关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共同传承创造中华民族美好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
2006 年的春节刚过,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开幕,一股守护精神家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在京城涌起。当一个四岁的孩子被奶奶引领着用稚嫩的小手在展览会“守护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万人签名”的留言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我们在被深深感动的同时坚信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一定会代代相续、薪火永传。但是,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理论问题却依然困扰着我们,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认识。
精华与糟粕
一提到保护文化遗产,人们就会想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我在凤凰台的“世纪大讲堂”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之后的第二天,一个网友便在我的个人网页上贴了一个帖子,用嘲讽的口气说:“ 比如我们中国妇女的三寸金莲,那是多么的高雅,多么的精致,多么的耐人寻味啊!除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雕细刻,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够创造出如此珍贵的人体艺术?”这位网友的话是反话,但他的想法却有一定的代表性。
首先应该告诉这位网友,今天,所有呼吁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没有一个人认为缠足的陋习是应该保护的文化遗产;也没有一个人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中统统是“精华”而没有“糟粕”。问题是,仅仅用“精华糟粕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 56 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更新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就像我们过去的一些价值判断在今天被认为是错误的一样,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也不能保证不在明天被后人纠正。比如,当北京的城墙、牌楼已经在建国初期的建设热潮中拆毁之后, 1958 年,北京市政府居然还要把故宫的城墙拆掉!在当年的 《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里,北京市政府计划: “对北京旧城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坚决打破旧城市的限制和束缚,故宫要着手改建,城墙、坛墙一律拆掉,拆掉城墙后,滨河修筑第二环路。”
为什么要拆故宫?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的“工农兵”眼里,故宫仅仅是“封建主义的大本营”,它不但没有用,而且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妨碍了人们的“思想改造”。在这样一种思维下,“文革”中的“扫四旧”运动,成为破坏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高峰,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被当成“四旧”,几乎所有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成了“牛鬼蛇神”。而在那个时代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在今天看来,绝大部分并非“糟粕”而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短短的几十年里,我们的认识便有了不止一次的“颠倒”。而且,当年我们在犯错误的时候,每一次都像今天一样义正词严、觉得自己是正义在手、无比正确、代表了历史前进方向的。
引起那位网友反感的,是我对鲁迅先生一段话的阐述 。 鲁迅在 1925年说的这段话,曾经以它非凡的精神勇气和短促有力的句式结构造成的磅礴气势打动了青年时代的我,以至我至今还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说: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鲁迅当年所欲“踏倒”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几乎全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 我们再对照一下鲁迅的原话:“古”不必说了,“鬼”是神话、是口头传说,不管你信不信,都该把神话保护下来。《三坟》、《五典》相传是三皇五帝时的遗书,《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句,晋代杜预注:“皆古书名。”在中国,遗书野史常常作为口头传承存在,而口头传承,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百宋千元”指清代乾嘉时著名的藏书家黄丕烈和吴骞的藏书。黄丕烈藏有宋版书一百余部,故室名“百宋一廛”;吴骞藏有元版书一千部,室名为“千元十驾”。虽然文字典籍本身一般来讲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有关古代典籍的一系列知识和手工技艺,包括手工造纸、雕版印刷、装订装帧等等,都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球”相传为古雍州(今陕、甘一带)所产的美玉。 “河图”相传为伏羲时龙马从黄河负出的图,与相传是神龟从洛水中驮出的“洛书”并称“河图洛书”,被一些学者称为阴阳学及古代数学、天文学的始祖。《易经 ·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即使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也具有口头传说的价值。 “金人玉佛”指佛教的艺术作品。无论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杰作,还是在宗教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的信仰、理念、习俗、审美情趣、手工技艺,都是极其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息息相关。至于“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则是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的最常见的形式,在今天不但依然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其中所蕴涵的古代智慧对现代医学也是一种珍贵的补充甚至启发。
脱离开鲁迅当年的社会环境而用今天的标准和视野来看鲁迅的这段话,当然是不应该的;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责任与在今天的责任,也一定有所不同。在一个积贫积弱、被列强欺侮,没有生存可能、温饱条件、发展机会的时代,为了民族的复兴,反思自己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把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传统文化,则过于简单。在一个“砸烂孔家店”的口号飞扬的时代,鲁迅对民族文化的情绪也可以解释成“爱之深,恨之切”。问题是:在 80年风云变幻之后,当我们的“生存”、“温饱”、“发展”这三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今天,我们还应当用那时候的观点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吗?
今天的现实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几乎被“全都踏倒”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一座古建永远地消失了。仅以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也就是说,有24个有着悠久历史、众多剧目、精彩艺术的古老剧种在这短短的20年里消失了!而且,就消失在我们眼前!就消失在我们这一代!
就像许许多多因为贫困而远走他乡的人在发家致富之后才会回乡“寻根”、“续家谱”一样,当生存和温饱成为一个民族的“当务之急”的时候,是不可能产生“寻根”的渴望的。众所周知,邻国韩国、日本都在在现代化的同时成功地保护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日本在举国向“脱亚入欧”的方向努力时,也不可能产生保护民族传统的热情。只有在“二战”结束后美国文化随着政治占领而成为日本的主流文化时,保护传统文化才成为日本民族的共识。日本在 1950 年率先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随后施行了“人间国宝”的认定制度。而韩国在 1956 年颁布类似的法律保护文化遗产并取得很大成绩,甚至形成全民族以民族传统文化自豪的风气,也与韩国在 20 世纪中期迅速现代化的大潮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剧烈冲击有关。当然,朝鲜半岛的民族分裂现状也强烈激发了韩国民族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传统的热情。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但只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才会逐渐认识到这一点。
先进与落后
和“精华”与“糟粕”类似,在许多人看来,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理所应当被比它“先进”的文化所取代。甚至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这样一个公式:
西方文化>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在这个公式里,“大于”符号的含义即“先进于”。
关于文化的“先进”与“落后”的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在于“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多义性及其内含与外延的不确定性。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既与相关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与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风俗习惯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来判断某种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更不能以我们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审美习惯来臧否在完全与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文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是唯一的联系。无论是大文豪歌德还是最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影响的马克思,都曾经认为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坛上“ 无可企及的高峰 ”。无数在农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比如唐诗、宋词、元曲,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仅仅因为这些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便认为它们属于“落后”文化无疑是对文化“先进”与“落后”的错误理解。
前文中那位网友所讥讽的“三寸金莲”,已经完全被历史所淘汰,今天所有的汉族人也都不会再认为它是“ 多么的高雅,多么的精致,多么的耐人寻味 ”。但是,即使对这样一种给女性身体带来极大痛苦、畸形、变态的文化现象的产生、滥觞、直至完全消失,也并非如今天的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我们今天认为天足比缠足美丽,是出于我们今天的审美观,但是,在当年,也的确存在过认为缠足“ 多么的高雅,多么的精致,多么的耐人寻味”的时代!因此,即使面对这样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下一个定义,认为凡是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畸形的文化现象就都是丑陋的、不合理的、应该谴责的。实际上,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美丽而不惜伤害自身肉体的现象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人们能否接受这种“美丽”,常常仅是一种对“度”的个性化把握和对“美”的主观感受,深受时代的局限和制约,而很难在理论上具有普世意义的清晰界限和公认的原则。比如我们今天的大部分人认为女性在耳垂上穿洞并悬挂小型的装饰品是可以接受并且有美感的,但在舌尖、肚脐眼或者其他地方穿洞装饰则是“前卫”、“另类”的。而在“文革”中的中国,任何一个女性也不敢公开佩带耳环来冲撞“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红线。
同样,不但今天仍然在非洲一些民族中存在着多种与“缠足”类似的、以严重改变肉体自然状态为美的现象,就是在我们 56 个民族中,也仍然留存着一些类似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文化现象的主体民族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我这里有一本民族出版社 2004 年 3 月出版的著作《中国黎族》,主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海南省民族学会会长王学萍(黎族)。在这本书中,黎族的朋友们是这样描述黎族的“文身”的:
“历经几千年而不断延续下来的文身,是黎族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身是黎族历史上氏族的凝聚符号,特别是与外族人发生战争时,文身、服饰就是‘自己人'的最鲜明的标志。文身也是图腾崇拜的象征、成人的符号。刻在身上这些不同纹素构成的图案中,包含着各种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盼望,对灾难的回避,对青春美丽的显示等内容,是黎族生命的综合体。
文身是黎族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化现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文身必将完全消失。”
面对这“ 历史上最壮观的文化现象 ”的必然消失,你可以黯然神伤,也可以鼓掌叫好;对一种异族的不同文化现象,你可以理解、喜欢,也可以不理解、不喜欢。但无论如何,你不能不对另一种文化有一种起码的尊重,这不仅仅是礼貌,而且是现代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处的准则。
当前,我国政府的文化政策高度强调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因为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而且把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看成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更把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当成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首先就要对文化遗产和不同的文化保持一种尊重,用“平等”而不是傲慢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站在自己文化的背景和个人的好恶基础上评价非己文化很容易趋向某种文化殖民主义;而以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取代、统一全球不同民族的文化,无疑是人类的灾难。的确,先贤曾经把“世界大同”视为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但是, 当今天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大城市里的青年人除了肤色不同而外,他们的思想方法、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梦境都已经没什么分别的时候,当他们都讲英语,都上互联网,都吃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一样配料、一样味道的汉堡包、肯德基,都要穿耐克鞋或者阿迪达斯的运动服,并且在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同一时间收看美国 NBA 篮球赛或欧洲足球杯的直播、同一时间进入世界各地的电影院看同一部好莱坞大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这样的“世界大同”是否真的美好产生疑问。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曾经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口号:“和而不同”。这来自《国语》中史伯说的一段充满智慧的话:“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所谓“它”,就是异己,就是与己不同,而只有在不同文化中保持“它”的生存权与平等的地位,才会有“和”的前景。而“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判断,则是对现代社会在“时尚”的标榜下日益趋同的文化现象的当头棒喝。我们必须认识到, 当目前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充满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间的敌视、仇恨乃至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时候,维护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与文化选择便不仅仅是文化的事情了,它实际上关系着人类的前途。
“迷信”与文化
在这里,我觉得还有必要对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量存在的宗教文化及与原始信仰有关的文化现象做一个思考。
无庸讳言,宗教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敏感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干部对宗教文化采取了一种回避、漠视、甚至打击的态度。在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也常常出现对某些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民俗活动是否应该保护的争论。一些人认为: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因此,对所有与宗教和信仰有关的文化,都应该斗争而不是保护。
应该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本身便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核心。
2001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 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演讲《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中说:
“ 我们主张的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宗教唯心论是不同的;但“物质的第一性”中,当然地包含着存在、客观的第一性,包含着承认客观事物存在、发展和变化有其内在规律,任何违反客观存在、客观过程的内在规律的外部干预,任何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处置,都是有害的。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对客观存在、客观过程、客观规律的尊重。”
这段话,相当精辟地阐述了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对待宗教和宗教文化应有的态度,是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主管官员对宗教问题最本质、最宏观、最令人信服的表述。赵朴初先生生前经常强调“宗教是一种文化”,其实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认识。他曾经多次和人们谈起一段轶事:延安时期,毛泽东路过一座寺庙,当他准备进庙时,一位随从说:“那是迷信,有什么看头?”毛泽东当即回答说:“不对,那是文化!”
既然是文化,当然应该保护。而且,我们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宗教信仰自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融合,并形成了内容丰厚、影响深远的佛教文化。 诸如闻名于世的我国十大石窟艺术,其中敦煌 、云岗、龙门、麦积山的壁画、雕塑,堪称世界艺术的瑰宝。我国现存古代建筑,绝大部分是宗教寺观,如嵩山嵩岳寺砖塔、应县大木塔、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等,均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珍贵实物。而在乐山大佛、雍和宫大佛、扎什伦布寺大佛上所凝聚的中国传统工匠的雕塑技艺,以及起源于佛经印刷需要的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术,也都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至于民间信仰与民间崇拜,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这样说:假如把所有涉及民间信仰与民间崇拜的内容都去掉,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所剩无几。 我国过去所谓的 360 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行业神, 这些“神”,是如此地深入民心,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木匠供鲁班、 织工供嫘祖、医师供三皇、茶行供陆羽、梨园行供唐明皇……这些“神”的信仰与崇拜,实际上反映了后代人对前代人创造性劳动的极大尊重,是中华民族道德观的充分体现。中国人主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开创了这个行业的祖先的崇拜乃至祭祀活动,实际上是我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薪火相续的某种制度保证。再比如近年来我国政府官员直接参加并主祭的“黄帝陵祭典”、“炎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女娲祭典”、“太昊陵人祖祭典”等,无不是凝聚中华民族 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活动。如果我们把这些统统视为迷信,岂不是真的迂腐到“迷信”的程度了吗?
在我国 56 个民族中,有许多民族文化是与宗教信仰、民间崇拜分不开的。这次文化部向社会公示的 501 项“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的项目都与民间信仰有关。比如大量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婚礼、葬礼,乃至民间的音乐、舞蹈,都是各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映,都既是信仰,又是民俗,同时又是艺术。凡是对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假如把我们所谓的“迷信”去掉的话,少数民族的文化还会剩下多少。就拿藏族的传统文化来说吧,无论是格萨尔史诗,还是羌姆、弦子、唐卡、锅庄、热巴,其中那一个没有宗教与信仰?
在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高度,辨证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住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当然,保护与传承,并不等于弘扬,我们对某些传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也并不等于要把这种文化普及开去、发扬起来。在当前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已经有许多传统文化在默默地起变化,其中宗教与信仰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向娱乐和艺术倾斜、转化。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对含有宗教与信仰因素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包容,更是一种自信。
中华文明,是人类几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人,也一定会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传给我们的子子孙孙,世代永葆。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范例精选【四篇】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一】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二】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智慧涵盖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偈语、禅机、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万亿卷帙的古代文献,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为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和礼仪等支脉,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推广国学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三】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不可否认,国学之“中庸之道”,也确实影响并发生过中国社会历某些被现代人认为丧权辱国的事实。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建礼教,也确实是麻痹老百姓思想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一种精神枷锁。但是,1817年,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出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尽管当时拿破仑的预言离现在是那么的遥远,而现实绝对给足了这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人面子。我想,其中之含义绝不外乎他已经预感到;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深厚。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具备不怒而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终究要爆发。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我们不妨把国学之“儒家思想”比做一种精神武器,在中国几千年历朝历代的封建势力掌握之下,只要对封建王朝达官贵人有利的,都可以拿来针对被压迫者使用。另外,从现在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当时,无论孔子也好,孟子也好,老子也好,庄子也好,墨子也罢,从人的自身保护意识上来说,也绝对无法脱离当时社会现实而尽力维护当权者的利益。
不然,刀架到脖子上,怎么去周游列国?那儿来的三千*?所以,《论语》也好,《孟子》也好,《道德经》也好,《逍遥游》也好,《兼爱》也罢,明显地倾向于当权者的利益。那么,有人要问;难道这就是“和”与“礼”的真谛吗?当然不是!因此,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摧毁之后,中国的老百姓听到了两个新名词,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民主”。
现在,我们可能已经明白;“和”必须建立在人性化平等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它真正的含义。“礼”应该保持人类善良的仁爱真实性,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完整的和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中国大地展开的一场*,把国学、西学、一切知识学科几乎一扫而光。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许多国学大师都成了牛鬼蛇神。什么“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成了妄想复辟资本主义的大帽子口号。反复辟!批林批孔!一个*接一个*,国人的嘴似乎忘记了吃饭,满嘴都是“造反”与”革命”的口号。国人的精神思想已经被麻痹到几乎崩溃的地步,而国学的地位早已经荡然无存。
三十多年过去了,一个刚刚遭受了精神浩劫的中国,终于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到了现在。国学已经不是“四旧”或精神鸦片,国学文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现今,xx电视台的xx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xx成了国人眼里的美女,xx成了中老年人的偶像,xx成了当代的明星,xx的相貌也成了“有特点”的楷模。这一切,都是国学带给他们的魅力。这一切,都说明国学文化是提高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我想,在当今物欲横溢的社会里,无论八零后也好,九零后也好,都应该拿起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文化国粹认真的读一读,净化一下我们私欲泛滥的灵魂,让天上的古人安心、让地上的老人幸福。从“百善孝为先”的教诲之中,我明白了怎样交友,我明白了“孝”就是“和”,和而德、德而孝。
学习国学经典心得体会【四】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些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经典著作、诗词曲赋、文学名著、名言佳句,如灿烂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观看了中国传统文化诵读节目,感受颇深,经典诵读大赛是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复赛和决赛都采取国学知识和应用题的形式,在全国各地的选手为代表来参赛,已检测当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品德的传承。
经典诵读大赛在启动仪式上,六十名学童集体诵读《*规》,并举行了开笔礼。经典诵读大赛是以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
我爱记诗词是在大屏幕上出现1个或2个字,由5名选手分别说出有这些字的诗词,坚持到最后者获胜。那么多的古诗词流利的从他们的口中说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日里他们要下多少功夫!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相比逊色的多了,以后可得多读而且这个比赛清晰的体现了我囯学生对诗词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体现了我囯学生的博学多才!对对碰主要是回答“李白”“白居易”“杜甫”等的问题,从而得到三十分、二十分、十分。
最后是美德大考验,导演会给选手们设置不同障碍,观察选手们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三百四十名选手有许多选手没有通过比赛,很遗憾。经典诵读,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教材,是弘扬族精神,张扬中华文化的魅力的法宝。
经典诵读,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界线,连接起亘古烁今的世族文化精粹,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响了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让我们走进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通过观看《xx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让我觉得经典诵读对我们的重要性。诵读、熟背诗文,让我们在一生记忆力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经典文化的熏陶。
培养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提高修养。提升我们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每个人诚挚有爱、充满活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和谐美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