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道读后感一个月前听了燓登老师讲的《扫除道》这本书,心情澎湃的立即买了《扫除道》。作者是日本健山秀三郎。有拖延习惯的我,这几天终于开始看了。,...
扫除道读后感
对于作者的自身经历
作者也是经历富裕到贫苦的人生,作者写自己是在父母的影响下,习惯了会很注重卫生环境。最贫苦时期是屋外下大雪,屋里下小雪的环境。即是这样简陋的家,母亲也是有条不紊的收拾家里的没个地方和物件。玄关的格子门都被擦洗的方形变成圆形,到处一尘不染。
而父亲是务农开荒自己耕种,就算稻田靠挑水灌溉颗粒无收的情况下,来年还是继续耕种。物品堆放近乎苛刻。在这种积极,认真,脚踏实地的家庭精神熏陶下,作者也对自己做事认真,从自己做起,负责到底。
作者写到,有一次被橱窗里的精美物品吸引,不自觉的把手放在玻璃窗上,被很少骂他的父亲大骂一顿,说用手摸会在上面留下手掌印,这是在给别人添加麻烦。可见父母是非常重视生活细节和自律的。
我为什么写这一段呢?因为最近关注家庭教育,也体会了家庭教育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胜过千千万万的育儿法术。 你想孩子怎么优秀就先优秀自己。
对于扫除道
作者在公司初期,公司到处杂乱无章,卫生也很糟糕,人心也很浮躁,员工也留不住,业务也开展不了。
想起父母的生活之道,不管多窘迫都要把当下,伸手能碰触的物品收拾整齐干净。作者开始搞卫生,从厕所开始到楼道,无处不在的,不管员工如何看待,坚持不懈的干了十年后才有几个员工过来帮忙。
他始终相信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改变一切不好的现象。包括心情和财富。
自从公司环境好了,订单从出门推销到顾客主动上门来要。小偷都绕道不敢进来偷盗。
作者金句: 邪恶滋生于肮脏之所;白术不如一清;逆境中把身边扫除干净有一种得救的感觉;
关于扫除道的扫除方法
作者的亡兄有句话: 凡事彻底。 是作者一生的践行精神。
作者开展扫除研习,都是从厕所开始,最没有人愿意做,最避之不及的地方开始,磨练心性和彻底改变。清洗不用手套,徒手擦洗,这样才触摸的到物品的干净度。
工具齐全便于打扫,和减轻浪费。工具收集和摆放都是公司最显眼的位置,可以避免藏污纳垢和使用过的工具的干净度。工具的整洁会促使增加第二次打扫的愉快心情。
回收利用做到极致,没有浪费很多水和增加其它资源负担。
不但对自己公司扫除,还对周边进行几公里内也彻底扫除,这样的公司不想发展都难。
关于扫除道的发展
书里写了很多公司,学校,街道,警察局等社区,开展了扫除活动,每开展一次都很成功的自觉的继续,很多生命的消极心态得救。
更重要的是,首先来参加学习的都是老总和各部门的领导层人员。以此看见扫除道的精神魅力,只要践行的单位都能从此欣欣向荣。
记得有一次应该是在007战友的文章里,看到描写日本的街道,干净的一尘不染。看来作者的《扫除道》经过作者几十年坚持不断的努力,现在真的是普及全日本了。
真的感受到,做一件容易,一直做不容易。没人做的事,坚持做好,还当生命事业一样来做,应该史无前例了吧!但后继肯定有人。
看了书,我反省自己,不知道多久没搞卫生了,货架和商品都有灰尘。总在心里找借口,修路灰尘太多,搞不过来。其实是颓废懒惰无知的不知道,还有人那么精进的活在当下,活的那么细致,那么勤劳。
作者能够做到那么彻底,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开始打扫,最近有些迷茫,我也要享受得救的感觉。先打算做到一次比一次干净吧!先开始再精进。
《扫除道》读后感
001.思考
这本书讲的“扫除道”是什么?
它教会我们“什么”?
002.走进作者
《扫除道》给我们:
1.提供变得谦虚的方法
2.介绍如何提升觉察力
3.培养感动之心
4.学会感恩
5.提供磨练心性的途径
003.原则
1.凡事彻底的原则
2.谦逊改变一切
3.让接受的人慢慢开始打扫
004.我的思考
留一些时间打扫一个一下自己周边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我们会越来越好!通过打扫卫生,磨砺心智……如果当我们身边的人已经有很大的情绪了,我们还不管的……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处理情绪和事情都需要及时从我们的“心”开始!细小事情及时去关注,也会积攒成很大的力量……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和感恩,少一些“抱怨的”埋怨心。很多时候不开心也是觉得被迫组了不想做的事情……总之,有问题及时初级解决……有情绪也要及时去排解。
005.金句
1.心净则国土净
2.百术不如一清,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千方百计去找对策,而应该先把自己周围清扫干净
3.无论做什么,别人最最不愿干的事,首先自己要承担起来,这是调动他人工作积极性的前提。
4.让他人高兴是自己获取幸福的最佳途径。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干净的环境”和“干净的心灵”……
《扫除道》读后感
《扫除道》是单位领导在给我们培训期间推荐的一本书,刚刚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大脑还是当机的状态,云里雾里的,只能听懂读音,完全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偷偷的看了看旁边同事的笔记,才看到原来是这三个字。即使是这时候我还认为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或者是岗位性质很浓重的专业性书籍,因为看名字,我根本无法去联想到扫除道就是简单的打扫卫生而已,即使后面缀上一个道字 。
直到后来慢慢的深读进去之后才明白,书里的内容就是书名的意思,整本书讲的也就是打扫卫生的方法而已,最多写一写作者对于打扫卫生的看法,除此之外, 绝不会看到任何专业性名词,杂糅语法与字母的组合,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东西。甚至可以说, 去掉书名,去掉作者,去掉主观性的语句,完全可以拿来作为卫生清洁行业的高级工作手册。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这几个字是看完之后最深刻的感悟,其他的那些东西,也能看的懂,也深有体会,也直到对自己很有帮助。 但是我没有那么贪心,好的东西太多, 只能一步一步来,既然要选择一个,那就只能找最重要,最深刻的那个。说起这八个字,最先映入脑海的是一个人物,“扫地僧” 或许是武侠小说灌输的有点多,刚刚开始读完就觉得,作者和扫地僧并无两样。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平凡,心态都是那么的平稳,都在举手投足之间慢慢感染着别人,最后也都获得了成功的人生,作者的企业蒸蒸日上,“扫地僧”名动天下。
做一件小事只不过是举手投足之间,没有什么困难好言,做好一件小事,也不是那么的困难,用心尽力就好了,但是要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已经记不清从哪里看过一句话,“刀法练得再玄妙,只能算作技,摆脱不了刀的本身,只有感悟到了极致,才能上升到道的层面,才能超脱刀本身,那时,桃枝柳叶,裙摆衣袖,都是刀”。
作者将打扫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本身就已经超脱了打扫的本身,扫的是心,洁净的是灵魂,成就的也就是整个人生了。
书中意味何止万千,文笔却有限,虽然很是遗憾,但是心里却窃喜,因为说不出来的东西仅仅是我自己的东西,不会分享给大家了。
《扫除道》读后感
百术不如一清
理想很美好,但只有行动起来,它才可能实现。
本书不只传达了扫除道的价值,更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都需脚踏实地、凡事彻底。
扫除有五大好处:
1、成为一个谦虚的人
2、成为有心人
3、培养感动之心
4、萌生感恩之情
5、磨砺心性
正如作者所言,再小的事,一旦彻底做好,它便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不给别人添麻烦,即换位思维。能够真的做到敬天爱人,真的做到能够无时无刻地保持慎独的精神,不要给别人添更多的麻烦。
我的感想:
上面那些都是我看了《扫除道》比较有感触的点,很佩服作者,能将一件很多人不在乎的事情坚持做了这么多年,而且是非常认真去对待,那是大道至简吧,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真理。
我觉得是比较随意的人,我的行动力有但持久力都是比较欠缺的,可能我就是没有从很多小事做起,去在乎很多东西。对于打扫这件事我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去做个大扫除。周末听完这本书,我那天用了一天来整理我的房间,包括认真地清理了卫生间,丢了一袋开封好久却没怎么用的护肤品和洗浴用品,三麻包衣服,挪了个地方添置了两个斗柜,给二宝的玩具找到归置的地方,真的很舒服。其实人生如果经常做减法,会少很多累赘的。所以如果希望享受这么干净舒服的居家环境,真的要定时去维护好,以前都是以孩子为借口,说孩子东西多,拿着就放不回去了,太乱了。一旦你开始行动了,觉得任何困难都没有了。我家小姐姐见我在收拾房间,不用叫唤,自己也赶紧去收拾自己的房间去了,言传身教的力量大于说教。可能这也是作者身先士卒地用心行动,感染了他的员工,共同来维护他们的环境,带动大家都以公司的事情为己任,核心价值观起来了,人人都比较主动和积极的,对公司的感情也深了,带头示范真的是最低成本的管理,无论对孩子还是团队,这个我再次深深感悟。所以无论再小的事情,只要做好它,都能迸发出大的能量。
还有扫除道五大好处,我也是非常认同的。日本这个国家,我们把国仇家恨先放放,客观来看他们国家的卫生环境,真的是非常舒服,我2021年去的日本,给人第一感觉真的是干净舒服。他们的马路,汽车都是非常干净的,连大巴地铁都没有任何异味,公共厕所的卫生环境也是很注重,地上没有见到任何的杂物或者水滴的。然后再说说他们的礼貌,无论形式化还是真心的,当你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都坚持在门口给每一个进出的人鞠躬的时候,真的感觉她是很谦虚的,他们的长幼尊卑也是很看重的,但是待人接物的谦卑之心,表现出来就是挺让人感动的,虽然我们没有这样的鞠躬习惯,但是去到那个国度,看到此景还是情不自禁地给她同样的鞠躬问好。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到这样的态度和行为,我觉得也是非常磨砺心性的,哈哈。
最后还有感触的是换位思维的问题,每个人其实都是利我的心理比较多的,说白了就是凡事先考虑自己的立场会比较多,但是如果真的能养成习惯,做事讲话之前,跳出自己的处境,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应该可以避免很多,和获得一些东西。但是这个很难,这就是为什么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了,自己要时刻提醒一下自己。
此书很多观点我都很认同,有空可以多看看,下次可能有更多触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