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众叛亲离!出走后的石达开为何会失去战神光环?石达开前后的表现之所以反差如此之大,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如果当时不是因为...
屡战屡败、众叛亲离!出走后的石达开为何会失去战神光环?
石达开前后的表现之所以反差如此之大,主要是三个原因造成的。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太平天国内讧的原因,石达开到最后也不会有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其实石达开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有如此悲惨的结局,给后人留下的只有无限感慨和遗憾。由于当时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过于激化,让很多有能力的人士没有舞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第1个原因就是石达开的政治口号不鲜明,没有号召力。当时石达开决定离开天京,就意味着他想彻底与洪秀全决裂。在石达开与洪秀全决裂之后,他就应该另起炉灶,当时石达开应该利用百姓动摇拜上帝教信仰的这个机会把这些百姓结合在一起。只有获得了百姓的认可才能有底气。但是石达开当时并不敢正视自己已经与洪秀全决裂的事情,所以他在后期的一些所作所为并没有支撑他继续做下去的理由。
第2个原因就是石达开没有执行力,制定的战略目标随时改变。如果当时石达开制定的战略计划能够一直不变并且坚持到底的话,他很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从后来他的一些行军路线中就可以看出,其实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计划,他的战略计划也是随着当时社会局面而发生改变的。每一次进军的时候,石达开都没有能够坚定态度让自己的战略规划完成,他的这一行为也让他手底下的将士对他不抱信心。
第3个原因就是石达开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要知道当时石达开带领军队作战的时候,并没有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他总是采用一种比较保守的打法与敌人进行战争,这也就让他手底下的将士没有斗志,并且这些军队的真实实力也无法发挥出来。
明知四川的政权无法做大,石达开为何还要去,最后导致全军覆灭?
石达开为何还要去,最后导致全军覆灭?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跟石达开自身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石达开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但是他并没有那种忠孝思想。所以在面对洪秀全的打压之后,石达开选择离开洪秀全去独立寻求一个发展的机会。
当时石达开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所以当时他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也是因为洪秀全邀请他加入的。但是到后来发生了天京事变,让洪秀全对石达开非常不信任,于是洪秀全就使用了一些手段开始打压石达开。面对洪秀全的打压石达开当然也非常愤怒,要知道当时古人所强调的忠孝的思想并没有在石达开身上得到完全的展现。
所以在看到洪秀全的这些所作所为之后,石达开选择另谋出路。石达开虽然选择离开但是他始终没有怪罪洪秀全,反而还曾经想要带领手下的军队积极配合洪秀全出战。而石达开之所以选择四川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为了能够与洪秀全军队更好的配合。
当时石达开到了四川之后,从来没有想要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他想的仅仅是想要利用四川独特的地形与太平军相互扶持,从而对清军造成牵制的作用。因为四川地势非常险峻,这就降低了军队的作战风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石达开是一个非常无私的人。虽然当时洪秀全非常猜忌石达开,但是石达开并没有埋怨他反而还想对他进行支援,他的这种做法非常令人敬佩。
常胜将军石达开在出走天京后,为何却屡遭重创呢?
常胜将军石达开在出走天京是导致太平军内部出现矛盾的导火索,之后就爆发了天京事变,太平军从兴盛走向了衰落。常胜将军石达开在北伐的开始的时候,节节胜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占领了很多的城池,但是这些都是小的胜利。在整体上而言,当时太平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石达开北伐孤军深入,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抵抗不了清朝整个统治阶级的力量,最后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石达开是太平军高级将领中年纪最小的,成就最大的一个军事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在所有的军事将领是最高的,就是当时洪秀全也非常欣赏石达开的军事才能,但是他的政治头脑不行,只能做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却做不了一个真正的领袖。
石达开带领10万太平军分进行北伐,开始的时候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在战术上取得了很多胜利,但是在战略上上它已经失败了。石达开在北伐的路线就是一条直线,虽然有长度,但却没有宽度。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劣势越是越来越明显,后勤补给跟不上。而且占领的地方,只是在军事上实行了征服,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石达开对于自己的失败是非常不甘心的,如果身后有太平军的支持,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如果身边有自己的友军。那么他最后一定能够直捣黄龙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每次石达开想到这里的时候,都不禁潸然泪下,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机会一直有一次,失败了就没有重来的机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