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秦汉以前有很多弑君行为不被追究

发布时间: 2023-08-25 01:01: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徐羡之等人为何在刘宋刚建立,就弑君作乱?征服后秦之后,刘裕开始加速篡位的脚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即...

为什么中国古代秦汉以前有很多弑君行为不被追究

徐羡之等人为何在刘宋刚建立,就弑君作乱?

征服后秦之后,刘裕开始加速篡位的脚步。他先是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后又进爵为宋王,获天子礼遇。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刘裕代晋称帝,东晋灭亡。刘裕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

两年之后,刘裕病逝。就在此时,随刘裕一起南征北战的军政大佬和豪门士族勾结起来,杀死了宋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

六月癸丑,徐羡之等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弑帝於金昌亭。——《宋书》卷四·本纪第四·少帝

徐羡之不欲刘义真即位,利用刘义真与少帝不和睦,奏请废其为庶人,徙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徐羡之遣使杀刘义真于徙所,时年十八。——《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武三王

他们为何会干出这种事呢?据说是为了帝国大业。但真实的原因,显然是想让刘宋退回东晋时的政治格局。

在东晋的那种格局下,帝国真正的主宰不是皇帝或皇族,而是军政大佬和豪门士族。只要皇帝或皇族不能令军政大佬和豪门士族满意,立刻就会死于非命。

刘裕的家族人丁稀少,在刘裕的叔伯之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人物;在刘裕的兄弟之中,也只有一个刘道怜,且没有什么能力;刘裕的儿子们还没有成长起来,年龄最大的刘义符也只有19岁,此时的刘氏皇族,好像正处于最衰弱的时刻。

根据刘氏皇族的上述情况来看,军政大佬和豪门士族的判断似乎是没有问题的。但当以谢晦、徐羡之和傅亮等人为首的叛臣集团杀掉宋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之后,却发现事情远比他们所想象的要复杂。

俗话说“蚁多咬死象”,刘氏皇族虽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人物,但架不住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强大呀!刘裕取代东晋后,意味着皇族已经彻底凌驾于豪门士族之上,这个时候,豪门士族能为军政大佬提供的援助本就是极其有限的。

叛臣集团中的某人本想拥立刘义恭(12岁)当皇帝,所以由程道惠出面提建议。但他们的这处双簧却遭到了徐羡之的否定。

侍中程道惠劝立第五皇弟义恭,羡之不许。——《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徐羡之傅亮檀道济

这件事证明了一点:叛臣集团只是机缘巧合凑在一起行事,他们本身的利益点并不一致,否则断不会出现拆自己人的台这种事。

在这种背景下,叛臣集团决定拥立刘裕的三子刘义隆当皇帝。刘义隆已经18岁了,是荆州刺史。

仍改授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豫州之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松滋四郡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持节如故。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食邑三千户。——《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

让一个年长的皇子当皇帝,虽然会让叛臣集团控制皇帝的难度增大,但它也可以让皇族对这起事件的反抗情绪降到最低。

叛臣集团为了证明自己杀皇帝、杀亲王的行为,完全是基于忠君爱国的思相,就模糊了拥立刘义隆的利害关系,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立刘义恭当皇帝。

总而言之,如果他们杀宋少帝刘义符不是出于忠君爱国之心,那他们早就拥立一个年幼的小皇帝(刘义恭)了,怎么可能一心让刘义隆当皇帝呢?

事实上,如果叛臣集团能够齐心协力地拥立一位年幼皇帝,他们早就这样做了。

最初,叛臣集团非常有信心把刘义隆变成傀儡,他们让谢晦占据上游(江陵)、澶道济占据下游(广陵),并把精锐的军队都配给他们,徐羡之、傅亮和王弘占据中央政府的重要岗位。

初,晦与徐羡之、傅亮谋为自全之计,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兵,以制持朝廷。——《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四·谢晦

他们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刘义隆就算当了皇帝,也只有乖乖地接受他们的摆布。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出乎他们的意料,刘义隆开始反击了。

双方的交锋围绕着宋少帝刘义符的身后名誉而展开。

叛臣集团杀死了刘义符,自然希望能够把刘义符彻底妖魔化,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们不是乱臣贼子,但宜都王刘义隆却不会允许他们这样丑化自己的哥哥。

傅亮到荆州之后,刘义隆并没有立刻接见他。当他见到见到傅亮之后,立刻开始哭天抹地,反复表达一个意思:我的哥哥们死得好惨啊!刘义隆的下属也跟着一起流眼泪。

在做完这番表演(也许是真情流露)后,刘义隆质问傅亮:“你们为什么要杀我哥哥?”面对此情此景,傅亮顿时吓得浑身冒汗,因为他实在摸不清刘义隆此时的态度。

甲戌,王发江陵,引见傅亮,号泣,哀动左右。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哭呜咽,侍侧都莫能仰视。亮流汗沾背,不能对。——《资治通鉴》·宋纪二

如果刘义隆真要给他哥报仇,傅亮恐怕当场就要人头落地。在这种背景下,傅亮哪敢继续妖魔化刘义符呢?于是他只能含糊其词地给刘义符找了一些罪名。

比如说:先皇刚死,身为皇帝的刘义符就开始喝酒唱歌玩乐,面对他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我们做为辅政大臣,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为了帝国利益,我们就把皇帝杀掉了。

时帝於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又开渎聚土,以象破冈埭,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宋书》卷四·本纪第四·少帝

在我看来:傅亮这番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就因为皇帝在守孝其间喝酒唱歌玩乐,臣子就能把皇帝就地正法?

不要说在那个皇权名义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年代,就是在统治者自称公仆的年代,最高统治者犯了刘义符这种错误,一个引咎辞职也足够了。可刘义符在那个皇权名义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年代,却因为这种离奇的原因被臣子杀了!

更耸人听闻的事还在于:庐陵王刘义真也是因为类似的理由被杀。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忠心,那么这种忠心恐怕还真没有哪个皇帝敢接受。

生杀大权是皇帝最主要的一项权力,如果帝国这样重大的人事变动和生死裁决,都是由几个所谓的忠臣一手包办,那皇帝还叫皇帝吗?


在这一轮的博奕中,叛臣集团已彻底陷入了被动,因为刘义隆一见面就给了傅亮一个下马威,所以谢晦等人也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既然叛臣集团不能彻底妖魔化刘义符,就证明他们不但无法控制刘义隆,更意味着他们杀害刘义符的事,完全丧失了合法性。

叛臣集团显然低估了刘氏皇族的力量,所以他们才敢轻率地杀皇帝、杀亲王。当面对刘义隆的强硬表态后,远赴荆州的傅亮一时没了主意。而当刘义隆摆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进入都城之后,叛臣集团都傻了眼。

想当初,宋少帝刘义符不能令叛臣集团满意,他们立刻杀掉了刘义符;卢陵王刘义真对叛臣集团有威胁,他们立刻杀掉了刘义真;现在面对刘义隆,他们却不敢这样无法无天了。

这绝不是因为刘义隆有超能力,而是在经过一系列变故之后,与皇族利益相关的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行动了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叛臣集团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再试图用武力打击刘氏皇族,就有可能引发他们无法控制的局面。

刘义隆很清楚地认识到:此时的叛臣集团依然控制着局势,如果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穷追猛打,就有可能逼得他们和自己决裂。于是刘义隆在这件事上只是点到为止,让叛臣集团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通的。

但刘义隆并没有就此再追究他们任何责任,反而对叛臣集团表示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并最终决定接受叛臣集团的邀请,前往中央当皇帝。

庚子,以行抚军将军、荆州刺史谢晦为抚军将军、荆州刺史。癸卯,司空、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徐羡之进位司徒,卫将军、江州刺史王弘进位司空,中书监、护军将军傅亮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抚军将军、荆州刺史谢晦进号卫将军,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宋书》·卷五·本纪第五·文帝

刘义隆的选择可以理解:如果能当皇帝,谁又舍得拒绝这种诱惑呢?

可问题是:叛臣集团架空皇权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在这种背景下,离开荆州到都城,恐怕随时都有可能沦为傀儡皇帝,一个不小心,宋少帝刘义符就是他的好榜样。

我们可以想象,叛臣集团决定立刘义隆为帝的消息传到荆州之后,以刘义隆为代表的利益集团肯定是彻夜难眠的,因为他们要仔细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这是一场围绕皇权进行的利益博奕,其利害关系实在太大。如果稍有闪失,可能就是全家死于非命的结局。

而刘义隆之所以决定跟随傅亮前往都城,肯定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而是以刘义隆为代表的荆州利益集团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凭叛臣集团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完全控制皇权。

叛臣集团之所以能够杀死宋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仅仅是因为他们先下手为强,绝不是因为他们权势滔天。只要以刘义隆为代表的荆州集团提高警惕,几乎就可以避免成为第二个宋少帝。

而叛臣集团的骨干分子就是徐羡之、傅亮、谢晦、澶道济和王弘五人,他们实力相若,利益又不一致,只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暂时团结在一起。

一旦刘义隆进入都城,完全有机会拉拢和分化他们。甚至于都不用拉拢,只要以荆州为核心,以皇族为后盾,再尽可能地争取中间派,就足以令这五人被孤立。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就算荆州集团谋划得再好,谁也不敢保证不会有意外发生。刘义隆对于顺流东下当皇帝这件事,始终心怀畏惧,所以他希望到彦之率军陪自己东下。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南史》·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

到彦之的回答是:我们不可能带着军队东下,凭我率领的这点军队,并不足以威慑那些军政大佬。到时只会让他们产生恐惧之心,到时恐怕只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既然形势已是完全对我们有利,您就只管放心东下当皇帝吧。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南史》·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

这种说辞有点冠冕堂皇,所谓的“不足以威胁军政大佬”肯定是表面的套话,到彦之最担心的是引发动乱。

现在的局面对刘氏皇族有利,对叛臣集团不利。对于有利一方而言,局面越稳定越好,只要局面稳住,自己的优势就可以转化为胜势;对于不利一方而言,情况越来越糟,如果局面得不到改善,己方必然失败,而能够拯救己方的,就是一些计划外的突发事件。

我们可以从这件事上得出一个结论:支持刘义隆当皇帝的人,早就把各个环节研究透了,他们尽量避免触发一切突发事件,并为之做好了各种应对之策。

从叛臣集团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把他们逼到绝路上,他们就不会对刘义隆动手,因为此时足以对他们造成威胁的皇族,绝不只有一个刘义隆。

彭城王刘义康都督南徐州、兖州和扬州晋陵的军事,同时还是南徐州的刺史。

三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将军如故。——《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二十八·武二王

庐陵王刘义真被杀,其主要权力都由刘义恭接管,接替刘义真成为南豫州刺史的就是刘义恭。

景平二年,监南豫、豫、司、雍、秦、并、六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代庐陵王义真镇历阳,时年十二。——《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武三王

此时的刘义康和刘义恭在做什么?肯定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待着,其利益集团内部也会像荆州利益集团一样,盘算着怎样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如果叛臣集团再把刘义隆杀了,刘义康和刘义恭肯定会借机生事,你说叛臣集团这是何苦来哉?反正刘义隆对他们表现出了善意和尊重,那不如就选刘义隆,未来的路慢慢走吧!

在双方你情我愿的背景下,宋少帝刘义符和庐陵王刘义真被杀的事件被暂时搁置,刘义隆进京称帝,史称宋文帝。

秦汉以前,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礼立法指导思想(《国法制史》)
2、诸法合体民刑分统法典结构部法典把民法、刑法、诉讼发、经济法内容都装进去了
3、宗法制度影响大

4、儒家立法道德化思想,原心论罪论

国法律主要起源于早期氏族部落之间战争古人些战争称"刑征"或"刑伐".了取得战争胜利必须要有统纪律于首领军令成每成员必须遵守规范军纪军规成国法早形式<<甘誓>>称"用命赏于祖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种作战前当众发布誓词或者说军令种比较多见法律形式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左传 昭公六年》)仅此些初刑罚方式也来源于此比死刑殛刑便黄帝与蚩尤战争产生蚩尤战败黄帝对其施蚩攴刑"蚩"即蚩尤即杀殛蚩攴同音假借故称"殛刑"肉刑苗族攻打异族时创造《尚书吕刑》有记载"爰始淫劓、刵、椓、黥黄帝哀矜庶戮之辜相虐威遇绝苗民无世下"其"劓"、"刵"、"椓"、"黥"肉刑几种方式也说国法律从开始便和异族联系和暴力制裁联系对世影响大直至今天大多数人仍把"法"和"刑"联系起认法律制裁些品性良顺教化即和自己处于同范围人因此得出结论对些人重刑惩罚便理所当国古代刑法哲学基础建立种"人性本恶"指导思想上战国时期法家思想认人本性追求享乐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犯罪根源"人生有好恶故民治也" 因此主张毒去毒刑去刑商鞅认:"刑罚重其轻者轻者至重者来此所刑去刑刑去事成"韩非子也说过:"重罪者人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生大罪至人无罪而乱生也所谓重刑者奸之利之者细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小利蒙大罪故奸生也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也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其利而傲其罪故奸止也"既轻刑能制止犯罪加重刑罚.国人重重刑传统使得整封建社会法律所采用刑罚普遍较严厉死刑例国古代典籍有章循有斩、枭首、弃市、戮、戮尸、肢解、剖心、炮烙、射杀、凌迟、醢(捣成肉泥)、车裂、活埋、磔(分裂人体)、具五刑(五种极刑并用)等等直近代伴随西方法律思想逐渐传入国法制逐渐走向现代化法律轻刑化才逐渐得实现观点实际也得证明:刑法本身例国封建社会几乎没有真正意义民法没有违法犯罪之分而刑法统天下而今大批部门法产生刑法法律体系由全面保护各种利益逐渐演变其法律保障法世界法律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人类意志转移潮流和趋势国法律发展进化必须与之相吻合我国刑罚轻刑化和死刑废除无论从理论上还实践上与世界相比都存较大差距需要政府断努力

简述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这些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发展)
  春秋战国的历史地位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

  平王东迁,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不仅不服从“天子”的命令,有的甚至侵夺王室的土地,政治上的尊卑等级界限被打破了,原来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实际上变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以秦、晋、齐、楚、越等为首的大诸侯国相互兼并称霸,故争此起彼伏,最后形成楚、齐、燕、韩、赵、魏、秦七强并立的局面,它们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相互之间的兼并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由秦兼并了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在这期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疆土的扩大和民族大融合。夏商周三代分别是由夏族、夷族、戎狄族入主中原而成为天下“共主”的,因夏族影响较大,自称为“诸夏”,将远地异族称为蛮、夷、戎、狄。异族与天子之国之间只是一般的羁属关系,因此,当时的活动面积实际上只限于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几省。春秋战国时期,蛮、夷、戎、狄的大部分加入中原逐鹿,逐渐成为诸夏的一分子,形成“华夏民族”,中国的疆域也扩大为北到燕代、东至海隅、西及甘陇、南达岭南,涉及现在的十几个省区,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活动的疆土面积。

  第二,社会经济得到普遍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有显著的发展,其重要标志是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以及生产者生产经验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农业生产的农本学派。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生产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生活必需品,活跃了商品经济,出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①的现象,货币成为普遍的流通物;同时,与农工商业发达有关的交通道路得到了开辟,以经济为重点的都市开始繁荣起来。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土地所有制和赋役制度发生了变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经济和交纳租税、分担徭役的赋役形式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

  第三,社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政治、法律的变化。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最后形成“主卖官爵,臣卖智力”②的官僚制度。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替代,宗法和礼乐则采取更高的形式融入政治领域之中,成为统治者实行统治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也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公布实行,并不断地完善起来。

  第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政治、法律的变化引起思想领域空前活跃。从春秋时期开始,士大夫阶层就出现了以子产、孔丘等为代表的为政治服务的法家和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传授弟子,议论政治,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世卿世禄制的逐渐破坏和官僚制度的形成,使职官管理体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文武分职为前提,以明确规定官员的职位、职责和职权范围,确定他们的工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以任免选拔、等级俸禄、符节玺印、考课奖惩等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体制也逐步完善。凡此,都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打下了基础。

  二、王和诸侯专制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春秋战国是由以各诸侯国君为核心的专制和以贵族政治为主的政体结构,向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以官僚为辅佐的政体结构转变的时期。

  (一)各国君主的名号和职权的变化

  春秋前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原来最尊贵的名号“王”,在此时虽然还作为周天子的专称,但其政令已逐渐不能越出王室的所辖之地。春秋列国在名义上还奉周天子为宗主,但实际上已经相对独立,并且逐渐建立和完善自己所辖地区内的各项政治制度,出现列国并峙的局面。然而,它们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意识,各国的君主还依照周天子的分封秩序,分别称为公、侯、伯、子、男。虽然列国国君纷纷僭越周礼,按照天子规格举办礼乐,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成为独立国家的君主,有关本国的重要事务在形式上还要向周天子请示。
  春秋中期,出现强国争霸的局面,周天子表里俱失,王室不再有实质和名义上的约束力了。先后形成的霸主,取代周天子为列国的盟主。这种结盟是在不干涉列国内政的情况下形成的,列国各有主权,但又必须服从盟主的征调。这样就导致列国国君的名号除了按原来周王分封的秩序称呼之外,还要视本国势力的强弱而定。例如晋就是以侯国争为霸主,进而改称公国的。

  列国相互争霸,竞相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掠夺土地为主要目的的战争更加频繁,大国吞灭小国,逐渐地摆脱血缘组织的残余,向领土国家转变。这时君主的地位提高了,继独立于南方的楚国君主称王以后,列国君主相继称王,“王”字的含义在新的集权制度下又加入了新的内容:“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①,有了专制一方的含义。

  与列国国君名号的不断加尊成正比,其实际权力也不断提高。早期的列国国君在施政过程中受到由宗亲贵族所组成的卿大夫的制约。诸如鲁的三桓,郑的七穆,齐的国氏、高氏,宋的戴、桓、庄族等,均称为公族;齐的陈氏,鲍氏,晋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魏氏、赵氏等异姓诸卿,亦称为卿族。他们左右国政,掌握实际的军政权力,往往借口一些小矛盾就能将国君外逐,在他们内部,又彼此各把持着一部分权力,相互倾轧和兼并,如晋国“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②,齐国陈、鲍伐栾、高氏,而将栾、高之室中分等等。在兼并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兴衰浮沉。一些卿大夫逐渐强大,演成割据之局,如赵、魏、韩三家分晋;另一些卿大夫则衰败没落了,如“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①。强大的卿大夫制约着君权,春秋300年间,就有36位君主被卿大夫所杀,所以,这时的君主“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②就能安于其位。然而,君主专权是发展趋势,这种政出多门、非常不稳定的政治格局终究只能是一时的现象,因为它只能不断地制造政变和混乱。以官僚制度代替世卿制度,遂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官僚制度的出现使君主的地位得到提高,权力扩大,形成“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③的集中权力于上、在君主制约下分权于臣下的局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主义理论。
  )“君临之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社会局势动乱,人们都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安定局面。这在当时社会发展的条件下,只能寄希望于“圣人”的出现,因为“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主牧万民,治天下,莅百官,主之常也”④。这个所谓圣人就是能牢固掌握统治权的君主。而当时列国各有君主,众多君主并存是不能出现安定局面的。于是,慎到提出“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⑤的理论;接着管仲也提出“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⑥的理论,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帮助齐桓公争得霸主的地位;孔子提出“正名”,希望能按周礼恢复上下有序、贵贱有等的状态,希望礼乐征伐能自天子出;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①的“四大”并列理论,以尊崇唯一的君主;墨子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②;孟子也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③,荀况认为:“君者,国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长久者”④;《吕氏春秋·执一》则云:“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几乎所有的先秦诸子理论都认为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君主来统一天下,都从不同的角度呼唤集中使用权力,都要求“定于一”。这是先秦诸子对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总结。他们着眼的角度和论述的根据虽然各有不同,但其结论则高度的一致,即认为必须以统一代替混乱,以集权代替群雄并立,舍此难以谋求安定和繁荣。先秦诸家的理论观点为秦的集权统一扫平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在大体上解决了是否应该集权统一之后,如何发挥君主的作用,也就是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的“君临之术”,便成为理论家的议论重点。

  “权者,君之所独制也”⑤。“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⑥。这是从理论上申明,最高的统治权力必须由君主所独占和完全控制运用,但凡有一分可能,绝不容许被分割。只有权柄在握,才能实现其统治,所以“善为国者,内固其威,外重其仅”⑦。

  “势者,王之神”①。这里所说的势,是指决定君主能否充分支配权力的主客观条件。权和势是不可分的,所以被视为相同于灵魂的“神”。“权势者,人主所独守也”②。因为“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③。可见,君主的地位必须与一定的权势相结合,才能名符其实地履行统治。

  “法者,偏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④。这说明,法是公布于全国的普遍准则,它确定了人际社会关系,规范了人们的言论行为,同时也使统治者的意志神圣化和绝对化。所以“道之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⑤,是阶级统治的基本内容。

  “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⑥。术与法的区别在于,术不是明文规定公布于众的,术是可因人因事因时而变的,是为解决某些具体矛盾而采用的策略手段。当术与法和抵触时,君主们便往往舍法而用术,有时,术也可能与君主公开倡导的道德准则相抵触,这时君主们也往往摒法而用术。因此之故,术往往被视为与一些诡狡手段有关,但作为许多君主擅长操纵的统治之术,又被视为是治国用人必不可少的法宝。所谓“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⑦,这种隐秘幽深而又变化莫测的权木,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多有论述。

  术与权、势、法相结合。构成各种权术、势术、法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明王了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所操也。主之所处者四:一曰文、二曰武、三曰威、四曰德,此四位者主所处也”①。除“六柄四位”以外,还有“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②。七术即:众端参观,必罚明威,信赏尽能,一听责下,疑诏诡使,挟知而问,倒言反事③。六微即:权借在下,利异外借,托于似类,利害有反,参疑内争,敌国废置④。此外还有“兼人之术”⑤、“进良之术”⑥、“择将之术”⑦、“天下之行术”⑧等等,所有这些“术”,大都体现在“刑”和“法”两手的交替运用当中。
  “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⑨,君主“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⑩。“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11)。“君临之术”的整体构思为以后高度君主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2000多年来,高度中央集权的,以君主专制、人治为主轴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就是以上述六柄、四位、七术、两手等作为驾驭国家机器、驱役全国臣民的依据和手段的,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手法变换而已。

  (三)君主继承制度的发展

  西周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12)的王位继承制度,但在各诸侯国还不可能很快推广和划一。春秋初期还存在着“大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①的做法,嫡庶制度还不严格。例如,在楚国,依然实行少子继承制;秦国、吴国还沿用着兄终弟及制。到春秋中期,嫡长继承制才被各国普遍接受。

  各国虽然基本上采用了嫡长继承制,但初期还不是很巩固的。当时,列国纷争激烈,国与国间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继承制度亦往往受到政治形势和国与国之间利害冲突的影响。各国之间经常以婚姻的形式缔结盟好,因此,立某国嫁来的女子所生之子为太子,往往成为争取该国支持和援助的政治手段。如齐桓公多子,“宋华生公子雍,桓公与管仲属孝公(公子雍)于宋襄公,以为太子”②,这正是因为宋国在此时国势渐强,大有与齐国争霸的势头。又如,楚平王废太子建,立秦女所生子珍为太子,也是因为秦国此时已经发展起来,大有进入中原争霸之势③。“太子无外援将不立”④。有母家势力作为后盾,太子可以投奔母家所在之国以避国内争位之乱或敌国入侵之危;也可以借母家的势力争回继承地位,收复国土。“国有外援不可赎也,王有嫡嗣不可乱也”⑤,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观念。

  围绕着君主继承权,当时各国的君主、太子、诸子、后妃、外戚、权臣、宦官等人物进行过各种谋议,权衡利害,策划过各种权术和阴谋,制造过各种形式的宫廷兵变和政变,篡位弑君,“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⑥。这正说明,继承问题的关系是何等重大,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从长远来说,嫡长继承制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有一定继位条件和顺序的制度,对于稳定最高统治层的内部关系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这一套制度,又难以避免当时国与国间、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王室内部权力角逐的冲击。由此注定了这一重要制度从建立到确立,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迭经反复的艰难过程。
  (四)后宫和宦官制度

  由于长嫡长继承制的建立,促使后宫的嫡庶妃嫔制度也日趋严格。春秋时期,列国国君虽不能如天子之制而设立后妃,但像齐襄公那样“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百”①的国君也比比皆是。春秋后期,各国国君相继称王,均按王的规制设立后宫,后和妃嫔的差别明显起来,嫡庶关系完全确立。

  后宫制度作为君主专制的附属制度,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有时竟造成祸患,形成政治动乱。例如,春秋初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与小儿子叔段里应外合,想让叔段取庄公之位以代之,事情不果,叔段逃亡,武姜被囚;后庄公掘地见母,产生了有名的“黄泉见母”的典故②,。自此以后,其他各国也或多或少地发生过与后宫有关的动乱,较著名的有齐桓公宠幸卫共姬引起的内乱③,晋献公宠幸骊姬而引起的内乱④,宋襄夫人易主引起的内乱⑤,秦昭宣王后专政擅权引起的内乱⑥。这些后妃与外家诸侯、权臣、宦官相勾结,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这在当时引起了一些国君和大臣们的警觉。例如,范睢曾以“闻秦之有太后、穰侯、泾阳、华阳,不闻其有王”①的警语劝说秦王收回应有的权力。

  宦官是设在宫苑之内的,为王、侯及后妃、夫人们生活服务的官员的总称,由阉割的男人、未成年的贵族子弟及家内奴隶充当,分别称为宫正、宫伯、内宰、阍人、寺人、内小臣、内竖、阉官等,这在西周时就已经形成一定的制度②。随着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宦官作为君主的亲近之人,逐渐参与朝廷的政务,《诗·小雅·巷伯》就反映了西周末年宦官的一些情况③。

  春秋战国时期,宦官利用接近列国国君、诸卿、后妃、夫人的特殊身份,奔走趋使于诸侯王、重臣、后妃、夫人之间,或侍枕席,或阿媚取宠,或参与政事,假借君主的名义,外结权臣,内结后妃,弄权作恶,甚至废立君主,诛杀太子,屠戮大臣,在诸侯国中造成很大的祸害。其中较为有名的事例如:齐桓公晚年,有个雍巫,又名易牙,善于烹调,得寺人貂引见给桓公做菜,易牙将自己的儿子烹煮给桓公吃,因此得宠,寺人貂即竖刁,以厚献和自宫得以接近桓公得宠。这两个人在齐桓公六位妃嫔中,选定长卫姬,撺掇桓公立卫姬之子无诡(一为亏)为太子,桓公病,这二人和卫姬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断交通,假桓公旨意,发号施令,杀戮群臣,桓公饥渴而死,却无人理睬。此后,桓公另外五个妃嫔之子,又“各树党争立”①,齐国从此衰弱。再如,晋献公时,骊姬乱政,“尽杀群公子”,宦官奉命率兵追杀重耳(即晋文公),“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②,更有甚者,秦庄襄王妃专擅后宫。淫乱不止,与相国吕不韦通奸,吕不韦又以嫪毒“诈腐”,“拔其须眉为宦者,遂以侍太后”,后被封为长信侯,参与国事,使“事无小大皆决于毒”,后嫪毒“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舍人”③,密策政变,被秦王政发觉,发兵反击,双方大战于咸阳,才将此动乱平息。这是先秦宦官势力发展的顶峰,说明宦官在当时已经成为依附于专制君主但又力图左右局势的特殊势力。

  三、列国行政体制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适应对外战争和稳定国内局势的需要,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对本国现行的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变革。由于列国国情不同,调整和变革的深度、广度以及时间的早晚也不一样,但总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都是向官僚行政体制发展。

  (一)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世卿制的逐步瓦解

  春秋时期,王室、诸侯、卿、大夫之间的激烈斗争,使君臣之间以宗法关系构成的约束关系发生动摇。诸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④,“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①等等新的君道和君臣关系的理论观点逐步出现,并受到重视。这些观点认为,为君主的不但要凭血统,也应具有一定的治国用人才能;为辅佐大臣的世卿,也应受到德、功、能等的检验。在这新旧交替之时,公室、卿大夫、士相继主持政务,则充分说明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世卿制必然趋向瓦解。西周的宗法制是以天子为天下大宗,所以称为“宗周”,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王的众子则封为诸侯,为王国的小宗。诸侯在其国为大宗,世子世袭,诸侯的众子则封为卿大夫,为侯国的小宗。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为大宗,嫡长子世袭,卿大夫的众子则被封为士,为卿大夫的小宗。异姓诸侯也同样实行此制。与王侯同姓的为公族,异姓的为卿族;他们世代相传为大宗,又称为“世族”。这些世族凭借其优越的地位,在王侯国内世代为官,即所谓的“世卿”制度。王室衰微,诸侯兴起,与此同时,诸侯国的卿大夫势力也相对膨胀,他们在列国君主身边赞襄政务,在战争中借功邀赏,土地和实力不断扩大,往往取得决策者的地位,置君主于不顾,甚至驱君、杀君,废立君主。据《左传》载,成公十八年,晋国栾书、中行偃弑晋厉公;襄公二十五年,卫国孙林父、宁殖逐卫献公;襄公二十五年,齐国崔杼弑齐庄公;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季孙如意逐鲁昭公;哀公十四年,陈国桓弑陈简公,出现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②的局面。以后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是卿大夫专权而造成的。同时,诸侯也不愿重蹈王室衰微的覆辙,更不愿受制于卿大夫,于是也想尽办法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这些办法包括:诸侯根据卿大夫的官位给以封邑,如果免去官位,同时要收回部分或全部封邑①;卿大夫致仕或因病必须离去官职,并且将邑归还于公②;卿大夫的私属和甲兵要归国君指挥。在兼并卿大夫封邑的同时,各国先后建立郡县制,出现了“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的以军功而不完全按血缘授官的规定。因此,各国相继出现了没有世袭的、带有雇佣关系和臣仆性质的官僚制度。这些官僚主要来自“士”的阶层。

  “士”的构成非常复杂,他们低于大夫,而高于庶人,属于低级没落的贵族。按制度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凭着学习到的技能,服务于君主和卿大夫身边,充当低级官吏,或以武艺韬略在军队中充当骨干;或行侠远游,求人赏识,以至为知已者死;或以文才谈辩论理,教授生徒,著书立说;或以技艺从事工商方术之事。因此,士是分布广泛而富有能量的一个阶层。在宗法血缘关系普遍遭到破坏,各国君王、列卿又急需有才能的人来为自己服务的时候,这些“士”便成为被争取的对象。君主以官、爵、禄招徕士人,卿大夫以养士来扩大势力和提高声誉,多者有食客3000人。这其中自然不乏鸡鸣狗盗之徒,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也确有一些有才能的士脱颖而出。在战国时期,为各国将相,政绩卓著而又立功名于当世的,诸如吴起、乐羊、商鞅、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乐毅、白起、范睢、蔡泽、廉颇、蔺相如、李牧、王翦、李斯等人,均先后成为君主的重要辅臣,或为名臣,或为名将,或为名震一时的策士,成为当时军事政治舞台的重要角色。与此相适应,士的地位当然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当时普遍流行的“士大夫”、“国士”等称呼,反映出士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二)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官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前期,列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官名,如鲁、郑、宋、晋等国有司徒、司马、司空,有的还设有太师、右师、左师、太傅、司寇等;楚国有令尹、司马、莫敖、司徒、司败等。主要的执政和政务官,统称为卿,并有正卿、上卿、介(亚)卿的区别。他们平时为国家的政务官,战时为军队的高级长官。在当时,这些官仍由世袭的卿大夫充当,还是世卿制。

  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在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之初,崔杼策立有功为相,庆封为左相①,这是最早的以“相”名官,虽然这时的相还是世袭卿大夫之职,还不能由国君自由任免,但文武分职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回溯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②,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出现将军之名,这些将军同时又是列卿,文武尚未分途;但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以后,在设将军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相”,说明文武职已经分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③。如此重要的职务而不让卿大夫担任,说明当时正在向官僚制度过渡。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削弱世卿的势力,大都采用见功与赏、因能授官的办法委任职官,添设爵位,招徕四方贤能,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僚制度。齐、赵、魏、韩等国首先设立了作为“百官之长”④的“相”,同时又相继设立了将军之类为武官之首,文武逐渐殊途。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官制变化情况也不一致,楚国变化较少,秦、燕变化较晚。由文武合一演变为文武分途,反映出国家军事和行政的必要的分工,但其发展也必然有一个过程。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发展较快。公元前328年,秦惠王以纵横家张仪为“相”,负责外交事务,但这一“相”职还不是百官之长,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但仍然将兵作战。以后又相继设立了国尉和将军,文武才逐渐分职。自秦昭王灭东周(公元前256年)以后,加快了官制建设,以三公九卿制为主体的官僚体系算是初步形成了。

  文武分职使官僚制度得以迅速发展,据明代董说《七国考》和缪文远的《订补》①所统计,战国时,秦存官名52种和爵20等,齐有官名33种,楚有官名98种,赵有官名58种,魏有官名32种,韩有官名19种,燕有官名19种。当时,各国仍都有封君。值得提出的是,这些封君虽然按规定还是“世世称孤寡”②,“皆世世为侯”③,但实际上真正传世的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封君在封地内没有统治权,又不是封土的所有者,只有衣食租税权,实际上是官僚俸禄以外的经济补充,与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已经相差甚远了。

  “官分文武,王之二术也”④,是君主控制臣下的重要手段。因为文武分职,大臣权力分散,可以起到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有效地防范和制止大臣揽权造成的对君上大权的威胁,同时,也适应了当时政治和军事分工的需要,使文才武略各尽其能。这样,既能保证君主有效地控制整个统治机器,又可使文臣武将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本国的威力和统治效能。

  (三)宗教官地位的下降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①,宗教祭祀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一直很高。到了春秋,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的发展,王室的衰微,引起宗教地位的变动,神权统治同周天子的统治一样发生了动摇,宗教事务官的作用也逐渐削弱。“春秋前期,王宫之长太宰尚颇重要(僖九年宰周公、隐十一年鲁太宰、桓二年宋太宰等),至春秋中叶,太宰仅为尊称,其实际地位已降低”②。战国时,人们又对天神有了新的认识,“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③。作为“圣人”,“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④。显然已经意识到,所谓天神的作用无非是人间世俗塑造而成的,真正要处理好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还是要靠人而非依赖神。因此,宗教事务官的地位更加下降,仅在国家各种典礼中充当司仪媒介,而不再直接参与国家军政大事的商议和决策了。

  对不起,太多了
  先弄我最佳,我再发给你
三国: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420-589年)
南朝: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907-960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960-1279
北宋: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 临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太祖神圣文武帝段思平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西夏景宗李元昊
金国: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元朝: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孛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1206年建蒙古国。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明朝: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44-1911 北京 北京 清世祖福临

楚王负绉被俘后,赵王迁,魏王假,韩王安,燕王喜,楚王负刍,齐王

赵王迁,魏王假,韩王安,燕王喜,楚王负刍,齐王健都是怎么死的?

1、赵王迁

赵王迁,生卒年不详,亦称赵幽缪王。赵国邯郸人(今邯郸),嬴姓,赵氏,名迁,赵悼襄王之子,母赵悼倡后,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35年-前228年在位。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王迁继位。赵王迁继位后,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平阳、武城、狼孟、番吾等城池。

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攻打赵国。赵王迁派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国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向赵王迁诋毁李牧、司马尚,说他们图谋反叛。赵王迁听信谗言,于是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而让赵葱、颜聚代替他们。

公元前228年,秦军大败赵军,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赵王迁遭俘后,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深山中。

2、魏王假

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魏景湣王之子,战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27—公元前225年在位。《烈女传》曰:“秦杀假。”但是《史记》并没有记载魏王假是否被秦王杀害。

3、韩王安

韩废王亦称韩王韩安,姬姓,韩氏,名安,韩桓惠王之子,公元前239年即位,在位9年。韩王安即位时,韩国形势危如累卵,处于灭亡边缘。

公元前231年韩王安献出南阳(今河南境太行山南、黄河以北地区),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韩王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灭亡。

公元前226年,在新郑的前韩国贵族发动叛乱,后被平定,而韩王安也在这年被处死。

4、燕王喜

燕王喜,姬姓,名喜,燕孝王之子,战国时期燕国最后一任君主。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秦国攻燕,兵临易水(河北易县)。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等人以献督亢之地图和秦将樊于期首级之名,图刺秦王政,图穷而匕见,事败。

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王派王翦率军伐燕,同年十月破燕都蓟城,燕王徙辽东,杀太子丹献秦以求和。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王贲破辽东活捉燕王喜,由于燕国策划了刺杀嬴政,燕王喜被斩首后,尸体和头颅被挂起来示众,燕国灭亡。

5、楚王负刍

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熊悍之弟,楚哀王熊犹庶兄,一说楚考烈王弟。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3年在位。

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楚王负刍被俘后结局不详。

6、齐王建

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亦称齐废王、齐共王,妫姓,田氏,名建,齐襄王之子,母君王后,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

齐王建在位期间,齐国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国、魏国、赵国等国,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公元前221年,秦国进攻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秦国,齐国灭亡。秦王政将齐王建安置在共地,不给他供给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扩展资料: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王迁

百度百科-魏王假

百度百科-韩废王

百度百科-燕王喜

百度百科-楚王负刍

百度百科-齐王建

楚王负刍怎么念

【拼音】:fù chú

【解释】:1.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 楚王负刍(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23年),芈姓,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楚哀王庶兄,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228年―公元前223年在位。 公元前228年,负刍的门客杀死楚哀王,负刍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秦国灭掉六国后,六国末代国君的最后结局,没有

第一个是韩国,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公元前230年春,秦王政十八年春,韩国正式灭亡。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以韩地建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韩国灭亡后,韩王安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秦国出兵平定叛乱。叛乱平定之后,为了根除祸患,将软禁中的韩王安处死。

第二个,魏国,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第三月,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城内死伤无数,魏王投降,魏国灭亡,凡八传,历九君,立国179年。秦灭魏,设其为郡县。魏王假在史记中没有记载是生是死,但是有一些其他的野史说,魏王假直接被杀了。 第三个,赵国,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就基本上是苟延残喘了,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幽缪王。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6年曾与燕军合兵于易水之西会战秦军,战败后迫使燕王交出太子丹。前222年秦军灭代,俘虏赵嘉,赵国亡。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无国可抗秦,遂统一中原。,赵王迁遭俘后,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深山中。后史再没有记录他是生是死。 第四个,燕国 前222年,秦灭赵,陈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荆轲刺秦,最终失败,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发兵攻燕,燕王喜率公室卫军逃辽东。 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很郁闷的是,史书上,也没有记录燕王喜最后是怎么死的。 第五个 楚国 在灭掉北方的几个国家后,李信灭楚,一直受阻,后来派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军将领王翦、蒙武率军攻进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秦国取消楚国名号,将楚地设置为郡。 楚国灭亡后,楚王负刍的弟弟昌平君熊启在淮南被拥立为楚王,定都兰陵,以长江作为屏障,占据吴越之地。后来,秦军蒙武来攻,昌平君兵败自杀。负刍没有记录生与死。 第六个,齐国 齐国是最后被灭的,齐国最初是姜子牙建的,在进入战国时,被田氏夺了,后由田姓田氏传下来,前265年,齐襄王死后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后胜为人贪婪,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王建听信了后胜的主张,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也不加强战备。终于到五国灭亡后,齐王才顿感到秦国的威胁,慌忙将军队集结到西部边境,准备抵御秦军的进攻。前221年,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令齐军主力40万慌忙集结于西部,秦军避开了齐军西部主力,由原来的燕国南部南下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秦国统一天下,在齐地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齐王建在史书上有比较明确的记录是死了,怎么死的?很是可笑,秦国围齐打的时候,秦王政派宾客陈驰诱骗齐王建,只要投降秦国,秦国便赐给他五百里的封地。此时,后胜也劝说齐王建不要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齐王建听从他们的计策,于是投降秦国 ,齐国灭亡。秦王政把齐王建安置在边远的共地 ,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就是把他放在五百里的大森林中,不让出来,也算是给了五百里封地,并且,只是把他一个人放那了,你想啊,一个皇帝一般的人,那象贝尔似的,有那么强的生存能力,所以,在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的前提下,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楚国被秦国灭掉之前的最后一个国君是谁?

战国时期, 楚国的最后一个国君是昌平君。

昌平君(前271年---前223年),芈姓熊氏,战国末期楚王,公元前223年在位。其母亲为秦国公主,外祖父为秦昭襄王。《史记索隐》:“昌平君,楚之公子,(秦始皇)立以为(秦)相,后徙于郢城,项燕立为荆王,史失其名。” 他是战国末期楚国公子,受封为昌平君,仕于秦,为秦庄襄王、秦王政之臣。前238年,与吕不韦、昌文君受命平定嫪毐之乱,任相国,迁郢陈以安抚楚民。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反秦于郢陈,后作战不利,向江南败退。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军攻占楚都寿春,负刍被俘。昌平君被楚将项燕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王翦、蒙武率秦军来攻,昌平君兵败身亡,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命令昌平君和昌文君发兵进攻嫪毐。(《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这是昌平君事迹最早的记载。司马贞《史记索隐》据此,解释道昌平君是楚国公子,在秦国当官,秦王立他为相。学者胡正明认为,昌平君此时并非为秦相,司马贞的理解是因为他对史记文字的句读有误。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韩国首都新郑爆发反秦之乱,昌平君前往前楚国首都郢陈。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记载,韩王安死,昌平君居住在韩王的所在,有死者。 综合以上史料和历史背景,韩国于数年前为秦国所灭,而韩王安在前一年即秦王政二十年被转移到为秦国攻占的前楚国首都郢陈,而新郑反秦,为韩国灭亡的余波。秦王派昌平君前往郢陈稳定局势,也利用其楚国公子的特殊身份安抚当地楚人。 《史记·王翦列传》记载,当年秦国李信等将兵二十万讨伐楚国,朝东南方向深入楚国腹地,攻击平舆和寝丘,大胜楚军,兵锋指向楚国首都寿春。然而此时李信却转向西北去进攻后方的郢陈,攻破郢陈后继续西进,楚军追随秦军西进,大破李信军,秦军败走。楚军继续西进。 郢陈久为秦国所占,田余庆推测,郢陈叛秦事件,关键在当时居郢陈的秦国大臣昌平君身上。昌平君以其楚国公子身份在秦军后方反秦,郢陈附近原楚地的人民和原韩国的人民响应,虽然在李信回军后,郢陈一度被秦军夺回,但最终楚军击败了秦军。不仅收复了楚国前首都郢陈为中心的失地,更趁势西进深入至原韩国境内。秦王惊恐,不得不起用王翦。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王翦以六十万人伐楚国,取得郢陈以南至平舆,俘虏楚王负刍,秦王政到郢陈坐镇监督。楚国的将军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于淮南继续反秦。 睡虎地秦简《编年纪》记载,当年秦国征发大军攻楚国。四月,与昌平君一样,同为楚国公子而仕于秦的昌文君死。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蒙武击破楚军,杀其将项燕。”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破楚,虏其王负刍。” 没有项燕立昌平君为王的记载。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不同,而和《史记·王翦列传》《楚世家》相同。《项羽本纪》也说:“(项)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可见:1.项燕是被秦军所杀;2.楚王负刍是在项燕死的第二年被俘的;3.立昌平君者另有其人,或根本就没有这事,司马迁记错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军最终击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而《史记·王翦列传》记载,王翦在决战中击败楚军,杀项燕,后俘虏楚王负刍。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先楚王负刍被俘后项燕自杀的顺序有所不同。 年表基本根据田余庆的文章《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此处转引自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75页。 楚国是谁灭亡的?楚王是谁杀死的?可以把经过详细地说出来吗?

楚国最后是王翦灭了。秦昭王时期,张仪欺楚,而后白起破楚,灌鄢郢,焚夷陵,楚国被迫迁到寿春。嬴政统一时,派李信率军二十万伐楚,结果被项燕,也就是项羽的爷爷杀了个大败。嬴政起用王翦,动用六十万大军,攻破寿春,楚王负刍被俘后废为庶人。项燕在江南奉昌平君为楚王。最后项燕在蕲南战死,楚国灭亡。

秦国的丞相昌平君为什么要成为楚王?

秦灭六国的战争,史书记载极为简略,很多只能推测。

昌平君本就是楚国人,也许是楚怀王遗留于秦国的后裔,或是以它故留秦的楚公子。前韩国首都新郑爆发反秦之乱,昌平君前往前楚国旧都郢陈稳定局势,就是想利用其楚国公子的特殊身份安抚当地楚人。 当时李信南征楚国,击破由寿春前来迎敌的楚军,楚国岌岌可危,存亡只是旦夕间的事。这时候昌平君也许是出于故国之念,也许是出于其他利害关系考虑,由附秦变为抗秦。 昌平君到达郢陈后得到与众多楚民接触的机会,封邑在郢陈附近的项燕,此时应当在抗秦的楚军前线,他无疑是以其实力促成昌平君转变立场的主要人物。 昌平君初起兵时,楚王负刍尚在,所以他并未称王。楚王负刍被俘后,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于淮南继续反秦。 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都去哪了?

先来说一说秦灭六国的顺序:1、灭韩。2、灭赵。3、灭魏。4、灭楚。5、灭燕。6、灭齐。东方六国被灭后,六国的国王去向和下场分别是这样的:

1、韩王安:投降被俘,被软禁于陈县(今河南淮阳一带)。5年后,亡韩故臣在韩国的旧都新郑起兵叛乱,不久即被秦军平定。随后,秦始皇下令把并没有参与叛乱的韩王安处死,以绝后患。

2、赵王迁:投降被俘,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最终饿死山,死时15岁。流放期间曾作如下亡国之歌:“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不闻调琴奏瑟兮,唯闻流水之汤汤!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故乡!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惹秦王。”代王赵嘉:赵王迁之兄。赵国被灭后,逃到代地复国,被拥戴为代王,并与燕国共同聚兵抗秦,6年后兵败被俘,不知所终。

3、魏王假:投降被俘。关于魏王假的最终结局有两种说法:一说源自于正史,但记载不详,只说秦军水淹魏都大梁,俘虏魏王假,灭魏国,魏地设为秦国的郡县。

4、楚王负刍:投降被俘。秦王政亲自前往樊口接受负刍的纳降,当面斥责其“弑君之罪”,并宣布将其废为庶人。这是因为负刍本是楚幽王、楚哀王的庶兄。楚幽王去世后,楚哀王即位。但是仅两个多月,负刍就令党羽袭杀楚哀王,自立为王,所以秦王政说他有“弑君之罪”。

5、燕王喜:投降被俘。关于燕王之死,正史记载不详。但是野史记载,燕王喜被俘后,由王翦率军押往秦都咸阳,“途中,饥渴而死。”走一路没有管吃管喝,活活饿死和渴死了。

6、齐王建:投降被俘。对于齐王建正史中所述极多:齐王建在位40多年没有遭受战祸,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大量金钱,派很多宾客到秦国,秦国又给他们很多钱,宾客回来后搞反间活动,劝说齐王不要于秦国为敌。因此秦灭五国时齐国置之不理,视若不见。等五国灭亡秦军攻入山东临淄,百姓没人反抗,齐王建投降秦国。

都是(115)王安(1)

本文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秦汉以前有很多弑君行为不被追究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860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说汉人世世代代欺压苗人,历史上确有此事么一吹风就头疼是怎么回事
    Top